❶ 從一個場景的某個細節切換到下個場景的電影切換鏡頭的手法叫什麼
這是電影的一種蒙太奇,叫做特寫鏡頭組接
蒙太奇是把拍攝到的片段剪輯組合起來,達到表現的目的
剪輯追求的是看不出剪輯的痕跡,特寫鏡頭組接就是這個目的
特寫鏡頭組接:上個鏡頭以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頭或眼睛)或某個物件的特寫畫面結束,然後從這一特寫畫面開始,逐漸擴大視野,以展示另一情節的環境。目的是為了在觀眾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表情或者某一事物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了場景和敘述內容,而不使人產生陡然跳動的不適合之感覺。
❷ 老照片怎樣翻拍
在攝影工作中,常常需要翻拍一些照片、圖畫、文件等。翻拍時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1、被攝原件的表面與底片的表面保持平行;
2、相機鏡頭對著被攝原件的中心部位;
3、被攝原件和翻拍機等設備,必須穩定;
4、被攝原件的表面上,照明必須均勻。
翻拍的正確曝光量,對保證翻拍底片的質量極為重要。曝光不足,原件陰影部分的層次在底片上表現不出來;曝光過度,畫面上的線條發生暈光或與背景混合,增加底片的密度,使銀粒表現粗糙,層次受到損失。在使用測光表確定曝光量時,一般應以原件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光值,可用白紙代替原件來測量,將測定的光值後退兩級作為基本感光。
翻拍小件的物品時,照相機如果使用標准鏡頭,可用在鏡頭與相機之間加用接圈或皮腔。在使用皮腔時,對曝光量的計算要特別注意。原因是由於皮腔伸長,鏡頭到底片的距離也就增長了,因此光圈值就發生了變化。這時計算曝光可按下公式:
(皮腔的伸長/鏡頭的焦距)²=應增加的曝光倍數
例如原來鏡頭焦距為135毫米,皮腔伸長為270毫米,應增加的曝光倍數則為:
(270/135)²=(2)²=4(倍)
如曝光表測出的基本感光時間為1秒,增加到4部,正確的曝光時間為1*4=4秒。
另外翻拍時,光源距離的變化對曝光有很重要的影響。光源距離有一倍的變動,照度就會有四倍的差別。例如,在同一拍攝情況下,光源距離原件0.5米時,曝光時間為1秒;若光源距離原件改為1米,感光時間就需要4秒。
❸ 電影的畫面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部電影鏡頭的運用有多重要,如何跳出定勢思維?
朝日傳媒給出了更多關於電影鏡頭的思考。
《天使愛美麗》(2001) 劇照
朝日傳媒
期待與您再次相遇
宣傳片 宣傳片製作 宣傳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