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製作電影查理卓別林

如何製作電影查理卓別林

發布時間:2021-06-06 04:51:57

㈠ 出身貧困,嘗盡世間冷暖的的查理卓別林,他究竟是如何成為喜劇之王的

卓別林是把自己的悲慘經歷融入到了電影當中,通過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得到觀眾的認可,成為了喜劇之王。

卓別林是英國的演員及導演,是世界著名的喜劇大師。在那個默片時代,他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讓觀眾開懷大笑,用他一生的悲歡離合來為我們演繹他理解中的喜劇。

卓別林小時候,本應有一個非常美好的童年。他的父母都是英國倫敦的音樂表演家。但是父親常年酗酒,對家庭不管不問,所以只能靠母親一個人來支撐整個家庭的重擔。之後,父親更是因為酗酒而亡,母親也因為無法支撐生活巨大的壓力,變成了神經病。


從那之後卓別林的演繹之路更順了。因為他從小經歷過各種的苦難,所以由他飾演的小人物角色,都演的非常到位和傳神。他這種在搞笑當中,去詮釋社會底層人員的悲歡離合的形式,受到了廣大影迷的追捧。

經過多年的喜劇表演,卓別林形成了自己的演繹風格,受到了當時世界上各國人民的追捧。於是他被美國特別邀請加入好萊塢,接受了奧斯卡的特別榮譽獎。當時現場所有人起立熱烈鼓掌,也奠定了他喜劇之王的位置。

㈡ 卓別林是怎麼開始喜劇表演的

查理·卓別林於1889年4月16日生於英國倫敦一個貧苦的喜劇演員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極端困苦。5歲時卓別林就登台表演,最後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喜劇大師、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卓別林一生創作了80多部影片,他是自己影片的編劇、總導演、主要演員,在多數場合又是剪輯導演。隨著有聲片的出現,他又成了自己影片的作曲家。這是電影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跡。這個幾乎沒有受過學校正規教育的人,以他超人的才華和淵博的知識,解決了自己在影片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難題,從而使自己的影片獨樹一幟,達到高度的統一、精美和完整。

卓別林在1912年隨劇團到美國巡迴演出路經紐約時,被美國喜劇電影之父賽納特一眼看中,同他簽訂了去好萊塢的合同。到了好萊塢賽納特的啟斯東公司後,卓別林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謀生》並沒有給觀眾任何有關流浪漢即將出現的啟示。在拍攝第二部影片時,公司通知他洛杉磯正在舉行一場汽車比賽,要他設法搞一身滑稽打扮,扮演一個在現場拍攝影片的攝影師。接到通知的卓別林迅速沖到化妝間,隨手抓過以「畔哥」聞名的丑角的肥大褲子和他的假發假須。破皮鞋是在化妝間的角落裡撿到的,尺寸也明顯過大。禮帽、手杖和過於窄小的上衣也都是那天上午隨手撿到的。在拍攝的過程中,卓別林想起了倫敦街頭一個老攤販橫著走路的滑稽步伐,將此本能地借用了過來。這一切都完全不是出於事先的精心設計,而應當說是偶然的湊合,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不朽的流浪漢形象。

在啟斯東公司,卓別林大約拍了五部喜劇片後,覺得這些搞笑片不能表現他對幽默的理解,便要求自編自導自演一部喜劇片。這部影片名叫《遇雨》,影片上映後,挺招人笑而且挺賣座。以後卓別林便自導自演自編自己的所有喜劇片。從此,影片上只要出現啟斯東公司的廣告,觀眾便一陣騷動和興奮,卓別林剛在影片上出現,觀眾就發出歡暢的笑聲。

合同期滿後,卓別林又到過愛塞耐公司、紐約互助公司和第一國家電影公司。和第一國家電影公司簽訂合同時,卓別林29歲,已是一個百萬富翁。在這里,卓別林拍攝了轟動全球的《狗的生涯》、《從軍記》、《尋子遇仙記》等。《尋子遇仙記》被評為一流的藝術品。這時的卓別林已紅遍美國,而且整個世界都在為他發狂。

在長期的拍片過程中,卓別林開始發現了他偶然創造的流浪漢形象的深刻意義。離開啟斯東公司後,流浪漢形象不再只是單純地挨打出醜,而是越來越表現出深沉的感情,越來越具有現實生活中無處不有的「小人物」共同的悲劇色彩。在觀看卓別林扮演的流浪漢影片時,觀眾發現,自己的笑聲幾次都突然被淚水噎住。

卓別林從1919年開始自行集資建廠,成了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從20年代到40年代,卓別林拍出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淘金記》、《都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

眾所周知,卓別林一生中多次結婚,另外還有許多的女人,但卓別林把他所有的愛都給了他最後的妻子烏娜。烏娜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著名的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這位高貴的女人嫁給54歲的卓別林時只有18歲,他們一同生活了30多年,她為卓別林生了7個兒女。卓別林在烏娜嫁給他後寫道:「我們開始了天作之合的最幸福的生活,我一心只想將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獻給她。」1977年12月24日,卓別林在聖誕夜去世時,烏娜和他的7個兒女隨侍在側。

㈢ 卓別林淘金記電影中懸崖木屋險象橫生特技如何製作

卓別林《淘金記》整部電影基本都是在攝影棚拍的。卓別林原本准備去阿拉斯加實景拍,但是阿拉斯加正好有暴風雪,。用繩子捆住一邊,另一邊懸空,一群人(製作組人員)拉著繩子再放開繩子,一直循環,讓房子左右晃動,接著後期製作。

㈣ 關於查理卓別林的資料,可以到哪裡查找

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全名為查爾斯·斯潘塞·卓別林爵士,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 Jr,不列顛帝國勛章佩戴者),是一位著名的英國喜劇演員及反戰人士,後來也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導演,尤其在好萊塢電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躍。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卓別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他在娛樂業從事了70多年的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卓別林的一生是20世紀最引人矚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眾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贊揚,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嚴格批判。

[編輯]童年
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南部地區的一個演藝家庭,父母都是藝人。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他的父母就分居,查理與他的同母異父的哥哥西德尼·卓別林隨他們的母親生活。1896年他的母親失業,兄弟兩人被送入倫敦蘭貝斯區的一個少年感化院。幾周後他們又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卓別林12歲半時,父親酗酒去世,母親患精神病,最後被送入一個精神病院。當時西德尼和查理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被父親撫養大的同母異父的兄弟,後來這個兄弟在查理·卓別林在好萊塢的製片廠中工作。1920年查理·卓別林將他的母親接到美國,1928年母親在好萊塢逝世。因父親早逝,母親又患神經病,年幼的卓別林被送進貧民孤兒學校。7歲後,他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游藝場掃過地。

[編輯]舞台生涯
1894年卓別林五歲時在倫敦的大劇院代替他的母親首次登台表演。他小時候曾生過一次大病,數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親在窗前給他表演外面發生的事情。1900年他的哥哥為他在在倫敦競技場上演的啞劇《灰姑娘》中扮演一隻戲劇性的貓的角色。1903年他獲得了一個新角色,後來不久他獲得了他的第一個正式角色,扮演《歇洛克·福爾摩斯》中的一個報童。直到1906年他扮演這個角色。此後他在一個雜技團里工作,次年在弗萊德·卡爾諾(Fred Karno)的喜劇團里扮演小丑。

[編輯]美國
根據美國移民紀錄查理·卓別林是於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啞劇劇團進入美國的。當時卡爾諾啞劇劇團的成員還包括斯坦·勞雷爾,卓別林和勞雷爾在旅店裡分享一屋。後來勞雷爾回到英國,而卓別林則留在美國。當時電影導演麥克·塞納特看到卓別林的表演後在僱用卓別林。卓別林在那裡與喜劇演員瑪布爾·諾曼德合作。1914年到1923年間,卓別林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啞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事實上他可以說是第一名世界明星。卓別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這樣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電影。

[編輯]初探電影導演
1918年卓別林創建了他自己的好萊塢公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對自己的電影的藝術和經濟上的控制。在此後的35年中他使用這個獨立性創造了許多不朽的傑作,這些作品至今不失其娛樂價值和影響力。其中包括短喜劇《狗的生活》(1918年)和《發餉日》(1922年)。長的作品有《從軍記》(1918年)和《朝聖》(1923年)。此外還有他的無聲電影經典,其中包括《尋子遇仙記》(1921年)、《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和《馬戲團》(1928年)。

有聲電影被發明後他還拍了兩部他最著名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時代》(1936年),此後他轉向有聲電影。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他自己配音樂和聲音效果。《城市之光》是卓別林喜劇因素與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寫道,這部片子的結束部分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表演。

卓別林的有聲電影包括《大獨裁者》(1940年)、《凡杜爾先生》(1947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

《摩登時代》雖然是一部無聲電影,但是實際上它包含聲音,比如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卓別林以此來幫助1930年代已經不習慣看無聲電影的觀眾來熟悉無聲電影中觀眾聽不到對話。這部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卓別林的上司觀察他在衛生間里偷偷地抽煙。這個情節比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中的一個類似的情節早了十多年。奧威爾可能是受到卓別林電影中這個情節的啟發。《摩登時代》也是第一部可以聽得到卓別林本人的聲音的電影。電影結束時他哼的那支歌是他自己親自哼的。雖然如此這部電影一般被看作依然是一部無聲電影。

[編輯]聯美公司
1919年卓別林與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和戴衛·沃克·格里菲思等人一起組織成立了一個電影發行公司聯美公司。他們的意圖在於逃避好萊塢正在形成的製片公司系統中發行公司和資助人不斷增強的權利。聯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製片公司保障了卓別林對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保障了他的獨立地位。直到1950年代初他任聯美公司的理事。

雖然從1927年開始有聲電影出現後就很快占據了電影主流,但是在整個1930年代內卓別林始終拒絕拍有聲電影。卓別林本人多才多藝,他為他1952年的《舞台生涯》編排舞蹈,為1928年的《馬戲團》寫了主題歌。他的著名的歌包括《微笑》,後來納特·金·科爾演唱這首歌非常出名,此外《舞台生涯》的主題歌也是他自己寫的。

[編輯]大獨裁者
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是專門針對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所製作,並於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參戰的前一年發表。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這部影片的訴求相當大膽。它生動地寫明納粹主義的丑惡,並塑造一個生動的猶太角色,描寫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別林在這部電影中同時扮演了一位類似(包括面目形狀上的類似)希特勒的納粹獨裁者和一位受納粹主義殘酷迫害的猶太理發師。酷愛電影的希特勒看了這部電影兩次(希特勒個人的影院徵求的影片的紀錄尚存)。此外希特勒與卓別林的生日只差四天(希特勒出生於1889年4月20日)。

[編輯]政治
卓別林的政治觀點始終傾向左派。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他的政治見解相當緩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國(加上他的影響力、他的知名度以及作為一個外國僑民)許多人認為他的政治觀點是非常極端、非常危險的。在大蕭條前卓別林的無聲電影的政治性不強,他的流浪漢的角色只不過是貧困,有時與法律發生沖突。卓別林1930年代的電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時代》描述了工人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態。1940年的《大獨裁者》最後的一段演講批評了愛國民族主義受到了強烈的反對。卓別林於1942年公開要求幫助蘇聯在歐洲開辟一個第二戰場也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事件。1947年的《凡杜爾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評資本主義,在許多美國城市裡發生了抗議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別林在歐洲拍攝了《紐約王》,使用幽默的手段來諷刺五年前導致他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迫害和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這部影片後卓別林喪失了拍公開的政治性電影的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政治性,應該「站在政治之上」。

[編輯]麥卡錫主義
盡管卓別林非常成功,而且從1914年至1952年始終住在美國,但他是一直保持著他的英國國籍。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為」,並懷疑傾向共產黨。約翰·埃德加·胡佛下令聯邦調查局秘密收集卓別林的情報並建立了一個秘密檔案,胡佛還試圖將卓別林驅逐出境。1942年卓別林呼籲打開第二歐洲戰場後聯邦調查局對卓別林的壓力加強。1940年代末這個壓力達到頂點,美國議會威脅要審問他。但是最後這個威脅沒有變成現實,可能是因為反對他的政治家怕他諷刺和嘲弄審問者的才能。

1952年卓別林離開美國,他本來打算短暫訪問英國家鄉。胡佛聽到這個消息後與美國移民歸化局商議取消卓別林的入境允許。卓別林決定留在歐洲,他定居瑞士沃韋。期間游歷各國,受到了畢加索、英國女王、法國總統、赫魯曉夫、周恩來等人的接見。1972年他與他的夫人短暫回訪美國來領取奧斯卡榮譽獎。盡管他是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邀請回到美國的,美國當局只給他發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一次性入境簽證。不過此時美國公眾里反對卓別林的政治情緒已經消失了,他的回訪非常成功。

[編輯]奧斯卡金像獎
卓別林兩次獲得奧斯卡榮譽獎。在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首次被頒發時還沒有今天的投票程序,而且各項獎勵之間的區別也非常模糊。卓別林本來因他的電影《馬戲團》被提名為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喜劇導演,但後來他的提名被撤回,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決定因他在「《馬戲團》片中在表演、協作、導演和製片各方面表現出來多樣性和天才」而授予他特殊獎。唯一的另一部獲得特殊獎的影片是《爵士歌手》。

44年後卓別林於1972年末為他對「本世紀的電影藝術所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貢獻」獲得了第二次榮譽獎。卓別林重返美國,除了獲獎外他還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最長的起立致敬。在明星群聚的會場內觀眾整整起立鼓掌了五分鍾。

卓別林還為《大獨裁者》被提名為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為《凡杜爾先生》被提名為最佳原創劇本。在卓別林本人拍電影的時期里他對奧斯卡金像獎表示小看。他的兒子小查理寫道卓別林開玩笑將他1929年獲得的金像獎當作制門器使用,因此在1930年代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人對他非常不滿。

卓別林最後的兩部電影是《紐約王》(1957年)和索菲亞·羅蘭和馬龍·白蘭度上演的《香港女伯爵》(1967年)

人們往往忽視卓別林還獲得過一次奧斯卡金像獎,1973年他為他1952年與克萊爾·布盧姆一起拍的《舞台生涯》獲得了最佳最佳原創音樂獎。片中巴斯特·基頓也登場,這是這兩位大喜劇家唯一的一次同時露面。由於卓別林當時面臨的政治困難,這部電影始終未在洛杉磯上演,而這是被提名的條件之一。這個條件直到1972年才達到。

[編輯]關系

[編輯]埃德娜·普文斯
埃德娜·普文斯是卓別林電影中的第一位主要女演員。兩人在1916年到1917年間有過一段浪漫關系,這段關系可能於1918年中止。1918年末卓別林與米爾德里德·哈里斯結婚後兩人關系恢復的可能性就消失了。到1923年為止普文斯依然是卓別林電影中的主要女演員。直到1958年她逝世普文斯受雇於卓別林。兩人說到對方時始終感情非常好。

[編輯]米爾德里德·哈里斯
1918年10月23日29歲的卓別林與16歲的《綠野仙蹤》的女主角米爾德里德·哈里斯結婚。婚姻是在哈里斯慌報說她懷孕後達成的。兩人有一個孩子,但他在嬰兒時期就死了。1920年兩人離婚。離婚時卓別林稱哈里斯與以勾引年輕女演員著稱的艾拉·內吉姆瓦有女同性戀關系,而哈里斯則稱卓別林嗜性成癮。

[編輯]寶拉·納格瑞
1922到23年間卓別林與女演員寶拉·納格瑞之間有過一段很公開的關系。納格瑞當時剛剛從波蘭到達好萊塢。這段時好時壞的關系在九個月後結束了。它有點像現代好萊塢影星的關系的前例。與他的其它關系相比卓別林與納格瑞非常特殊,非常公開。

[編輯]麗泰·格雷
在准備拍攝《淘金記》時35歲的卓別林與16歲的麗泰·格雷發生了關系。格雷懷孕後兩人於1924年11月26日結婚。他們有兩個兒子:小查理·卓別林(1925年—1968年)和西德尼·厄爾·卓別林(1926年—)。1928年兩人離婚非常痛苦。卓別林必須向格雷付當時紀錄性的82.5萬美元。這場公眾矚目的離婚,加上一場稅收上的糾紛使得卓別林的頭發都變白了。法庭記錄被公布,其中含有許多隱私的細節,這導致了一場反對卓別林的運動。卓別林的傳記作者喬斯·米爾頓在卓別林的傳記中寫道說這場婚姻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的靈感來源。

[編輯]保利特·戈達德
從1932年到1940年卓別林與女演員保利特·戈達德之間有一段浪漫的和職業的關系。戈達德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數時間里住在保利特·戈達德在比佛利山莊的家裡。卓別林「發現了」戈達德並讓她在《摩登時代》和《大獨裁者》中演女主角。據說由於戈達德拒絕闡明她與卓別林之間的關系是她沒有獲得扮演《亂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角色的主要原因。兩人關系於1940年結束後兩人公開說他們於1936年秘密結婚。後來卓別林在私下裡說他們從未正式結婚。不論怎麼說兩人之間的婚姻關系友善地於1942年正式結束。戈達德與卓別林正式離婚,戈達德還獲得了一筆離婚費。

[編輯]瓊·巴里
卓別林與瓊·巴里有過一段短暫的關系。本來卓別林想讓巴里扮演一個主角,但是過了不久巴里就開始對卓別林糾纏不休並有精神病的表現。兩人的關系因此終止。1943年5月巴里稱因卓別林懷孕。血液測試表明卓別林並非孩子的父親,但是法庭拒絕允許血液測試作為證據,因此卓別林被判直到孩子21歲為止每月要給孩子付75美元。

[編輯]烏娜·奧尼爾
此後不久卓別林遇到了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烏娜·奧尼爾。兩人於1943年6月16日結婚,當時卓別林54歲,而奧尼爾只有18歲,此後奧尼爾的父親沒有再與他女兒說過話。兩人的婚姻生活非常長,也非常幸福,兩人在對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奧尼爾找到了一個愛自己的父親角色,而卓別林則找到了一個忠實於自己,並在他在公眾中的信譽不斷降落的時候安慰自己的人。兩人共有八個孩子,三個兒子克里斯托弗、尤金和邁克爾和五個女兒傑拉爾丁、約瑟芬、簡、維多利亞和安娜特-埃米利。卓別林逝世後烏娜還活了十四年,但是她對卓別林之死非常悲痛以至開始酗酒。

其女兒維多利亞‧卓別林現為著名馬戲藝人,創立「隱形馬戲」,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編輯]封爵
1975年3月9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別林不列顛帝國勛章,由此將他提升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經有人提名將卓別林封為爵士了,但當時的保守派政府反對此舉,因為他們怕這會影響到冷戰時期與美國的關系,此外當時英國正在准備入侵蘇伊士。

[編輯]逝世
1977年聖誕節卓別林在瑞士沃韋中風逝世,享年88歲。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蘇爾-沃韋的墓地中。1978年3月1日有人盜走了卓別林的遺體並以此試圖向他的遺人要錢。但是盜墓者被捕,十一周後他的遺體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尋回。今天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編輯]其它爭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媒介批評卓別林沒有參軍。卓別林稱他報名了,但是在進行體格檢查時落選。卓別林在戰期內募捐了許多錢,並於1918年拍了一部喜劇性的宣傳片。據說關於他參軍的爭論導致他沒有在1930年代初被封爵。

卓別林一生中始終有關於他是否有猶太血統的爭論和斷言。1930年代納粹宣傳中稱卓別林為猶太人,1940年代聯邦調查局的研究也集中在這一點上(原因不明)。這個爭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有關於猶太人在電影工業占支配地位的狂想。卓別林的同母異父兄弟西德尼是半猶太人,[1]但不信猶太教。卓別林本人有猶太血統的說法毫無根據。卓別林本人生前從未討論過這個問題,也拒絕否定說他是猶太人。他說這樣做只是為「反猶分子提供了證據」。他常說假如他有猶太先裔的話他將感到驕傲,因為「所有天才均有猶太血統」。在《大獨裁者》中他大膽地描寫對猶太人的迫害就體現出了他的這個觀點。

在1924年製片人托馬斯·英斯死在威廉·藍道夫·赫斯特的遊艇上的事件中卓別林被牽連在裡面。這個事件是好萊塢的一個未解之謎之一,也許永遠也無法解開了。2001年這個事件被拍成電影《貓咪喵》。

卓別林畢生受年輕婦女的吸引是他受批評的原因之一。他的傳記作家將這個習慣規於他青年時代在倫敦大劇院遇到的初戀海蒂·凱利。卓別林喜歡發現和引導年輕的女影星。除米爾德里德·哈里斯外他所有的婚姻和重要關系都是這樣開始的。

[編輯]後事
在沃韋的卓別林紀念館前有一座卓別林像。倫敦的萊斯特廣場上的卓別林像是這座像的復製品。
卓別林除其它眾多榮譽外還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有一顆星(由於1950和60年代對卓別林的政治傾向的批評直到1970年代他才獲得這顆星)。1985年英國發行了一張紀念他的郵票。1994年美國也發行了一張郵票紀念他,這張郵票上卓別林的肖像是漫畫家阿爾·赫施費爾德畫的。
1992年理查德·阿頓伯羅導演了按照卓別林的傳記改編的電影《卓別林》,電影中羅伯特·唐尼飾卓別林,卓別林的女兒傑拉爾丁飾她自己的祖母(即卓別林的母親)。
2001年英國喜劇演員艾迪·伊扎德在《貓咪喵》中飾卓別林。
從1960年代開始就一直有人將卓別林的電影與巴斯特·基頓的電影作比較。兩人的電影在風格上相差很大。卓別林的電影非常強調情感,而基頓的電影則非常詼諧。卓別林在製片上非常傳統,強調表演,而基頓則不斷創新,非常大膽。從歷史角度上來看卓別林是所有其他人(包括基頓)的先驅。除健康的同行之間的競爭外兩人對對方均非常尊重。基頓將卓別林稱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喜劇演員和喜劇導演。卓別林對基頓也非常贊賞,1928年他反對基頓參加米高梅公司,後來證明此舉非常糟糕。在《舞台生涯》中卓別林專門為基頓寫了一段情節,基頓是1915年以來卓別林的首位屏幕喜劇夥伴。
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0名。

[編輯]軼事
在《上海武士》(台譯:皇家威龍)中年輕的卓別林不但看到成龍在打鬥時利用場景和東西的退敵技巧,而啟發他日後利用場景的表演技巧,另外他躲在成龍和歐文·威爾遜扮演的角色所坐的馬車下一起回到美國,而且還塗上日後有名的小鬍子打扮。
卓別林在美國成名後在美國出現了許多「最像卓別林的人」的比賽。鮑勃·霍普曾在一次這樣的比賽中獲第一,卓別林本人則在一場這樣的比賽中失敗。
1930年代初卓別林與路易斯·布努埃爾是朋友。
在2005年的「喜劇家的喜劇家」的大選中卓別林被同行選為最偉大的20名喜劇家之一。
卓別林終身是無神論者。宗教在他眼裡只有被開玩笑的分。他有一次取笑說:「我願意扮演耶穌,我最適合這個角色了因為我是一名喜劇演員。」
卓別林晚年非常喜歡班尼·希爾的作品,希爾本人是卓別林作品的熱衷者。1991年希爾受卓別林家人之邀訪問卓別林的故居時發現卓別林收藏了許多他的錄像帶而大受感動。

[編輯]主要作品年表
美國 1915-流浪漢
美國 1917-安樂街
美國 1918-夏爾洛從軍記;狗的生活
美國 1921-尋子遇仙記
美國 1923-巴黎婦人
美國 1925-淘金記
美國 1928-大馬戲團
美國 1931-城市之光
美國 1936-摩登時代
美國 1940-大獨裁者
美國 1947-殺人狂時代;凡爾杜先生;殺人的喜劇
美國 1952-舞台生涯
美國 1963-三十歡樂世界
英國 1967-香港女伯爵
查理·卓別林
長篇電影:蒂麗戀情哀史, 小孩, 巴黎一婦人, 淘金記, 馬戲團, 城市之光, 摩登時代,
大獨裁者, 凡爾杜先生, 舞台生涯, 紐約王, 香港女伯爵

短片:新門房, 銀幕之後, 移民

㈤ 請問在哪能下載到關於查理卓別林的資料和影片

http://lib.verycd.com/2004/05/22/0000013086.html
《卓別林的藝界人生》(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es Chaplin )[DVDRip]
【片名】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es Chaplin
【譯名】電影之光: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年代】2003
【國家】美國
【片長】126Mins
【類別】記錄片
【語言】英語
【字幕】外掛英文等20種語言字幕
【評分】7.0/10 (70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79730/
【格式】XviD + MP3
【尺寸】512 x 384
【大小】2CD 49 X 15M
【導演】Richard Schickel
【主演】查里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悉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 Narrator
Woody Allen .... Himself
Richard Attenborough .... Himself
Jeanine Basinger .... Herself
Claire Bloom .... Herself
Geraldine Chaplin .... Herself
Sydney Chaplin .... Himself
Johnny Depp .... Himself
Robert Downey Jr. .... Himself
Milos forman .... Himself
Bill Irwin .... Himself
Norman Lloyd .... Himself
Marcel Marceau .... Himself
David Raksin .... Himself
Andrew Sarris .... Himself
Martin Scorsese .... Himself
Jeffrey Vance .... Himself

【簡介】
Lots of information, lots of clips, and something that might set the record straight on things that most people won't read enough to find out! I saw this at the Glenwood Arts Theatre and took my nephew, we both enjoyed it. I laughed and cried, he laughed and learned. Definitely one to buy when it becomes available! Now I have to hunt up "The Kid" as my nephew wants to see it!

著名影評人及影史學家 Richard Schickel 負責編劇兼導演關於喜劇宗師卓別林充滿傳奇一生的記錄片

美國著名影評人及影史學家 Richard Schickel ,以超過30年研究電影歷史與明星的專業經驗,拍攝出這部精緻又細膩的豐富記錄片,極盡詳細地從個性、羅曼史、人生歷程以及拍片才華等角度描寫卓別林的一生。中間穿插了所有卓別林精華電影片段,並邀請許多明星、導演與電影工作者深入?#092;出的帶領觀眾真正了解這位喜劇宗師不凡的一生。

㈥ 如何拍電影卓別林

基本上如果開始的話盡量找一些相關的檢驗,然後好好的和他們進行交流溝通,慢慢的肯定會非常好的。

㈦ 查理·卓別林的演藝經歷

1912年9月,他被選中參加卡爾諾劇團在美國的巡迴演出。這次巡迴從1910年的9月一直持續到1912年的6月。與他一同參加巡演的還有蘭開夏劇團的一名年輕喜劇演員史丹利·傑弗遜,也就是後來的斯坦·勞瑞爾。劇團在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橫跨美國巡演之後,回到歐洲呆了4個月的他迎來了第二次去美國巡演的機會,那是1912年的10月。1913年的春天,卓別林被要求與啟斯東電影公司的紐約總公司克塞爾和鮑曼公司聯系。雙方於1913年的9月23日簽訂了一年的工作合約 。
1914年,卓別林的處女電影《謀生》上映。之後又拍攝了《20分鍾的愛》(Twenty Minutes of Love)和《美寶的婚姻》(Mabel's Married Life)等多部電影 。1914年底,卓別林的為期一年的合同到期了。這時候Essanay電影公司以每周1250美元的工資和10000美元的簽字費挖走了卓別林 。
在Essanay電影公司,卓別林爭取到了更大的自由空間,也遇到了他日後的妻子埃德娜·珀維安斯。《流氓》讓他開始用喜劇表現底層人民的生活,《工作》中強烈的諷刺意味讓他得到掌聲。在這之後的《女人》、《在銀行》和《警察》讓他在民眾中聲名大噪。在結束了Essanay電影公司日子之後,電影《查爾斯·卓別林的滑稽戲》和《三重麻煩》未經卓別林的同意,就被擅自播出了,卓別林起訴之後並沒有獲得法律上的認可 。
1917年6月17日,卓別林與First National Exhibitors Circuit公司簽署了被大肆炒作的「百萬美元合同」,這家公司將為卓別林獨立製作的8部影片每部影片提前支付125000美元。第一部完工的電影是《狗的生活》,隨後推出的是1918年的《從軍記》、1919年的《光明面》和《快樂的一天》。他還在1921年的《有閑階級》中扮演了兩個角色,一個無聊的有錢人和一位是他替身的流浪漢。在1922年的《發工資的日子》中,他扮演了一位有家的工薪族。在《偽牧師》一片中,他扮演了一位被誤認作鄉村牧師的逃犯 。
1918年,由於在獨立性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提升,卓別林建立了自己的製片廠。卓別林在這一期間還進行了一些獨立製片活動。他在喜劇記錄片《如何製作電影》中展示了他的新製片廠。發行公司拒絕發行這部記錄片,這一記錄片在七十年後被重新製作才進行了放映。《債券》是卓別林電影製片廠為戰爭所作的努力,是一部呼籲人們購買戰爭債券的喜劇片。《教授》一片沒能最終完成,但是部分情節緊張的片段得以倖存。《Nice and Friendly》是一部很短的劇情喜劇,拜訪卓別林的朋友在劇中作了客串演出 。到1923年,卓別林才為這個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婦人》。
1923年的電影《巴黎一婦人》中,卓別林客串了一名車站搬運工。1925年的《淘金記》和1928年的《馬戲團》為卓別林贏得了學院獎。
1931年因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別林來到倫敦,轉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時代》。四年之後他拍攝了《大獨裁者》 ,他在片中分別扮演猶太理發師和希特勒。1947年他拍攝了《凡爾杜先生》。
1952年,他的電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1957年的《紐約王》被認為是對這段生活的寫照。1967年他拍攝了最後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75年授予已經86歲的卓別林爵士封號。1977年12月25日聖誕節早上,卓別林在其家中睡眠時安然去世,享年88歲 。

閱讀全文

與如何製作電影查理卓別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的小視頻怎麼才能合成電影 瀏覽:169
騰訊看電影花多少流量 瀏覽:192
電影中的環境怎麼拍的 瀏覽:304
義大利哪些電影好看 瀏覽:624
彭於晏楊穎合作電影有哪些 瀏覽:270
大衛芬奇哪些電影 瀏覽:508
關於青春期校園的電影有哪些方面 瀏覽:782
英雄無淚1986在線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66
優酷上傳電影怎麼上傳出錯 瀏覽:558
電影開場倒計時免費下載 瀏覽:743
情慾九歌類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7
有什麼軟體看電影不需要錢 瀏覽:766
一隻狗的回家的路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74
電影下載的格式怎麼弄 瀏覽:246
我的爸爸是棋王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91
一戰時期的空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743
什麼電影適合跟情侶一起看的 瀏覽:689
近期關於監獄的美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666
有哪些國產槍戰的電影 瀏覽:992
奔跑吧兄弟電影版有哪些人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