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的電影院怎麼樣
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他擁有多元化經濟產業,包含手工藝、農業、紡織還有服務業。甚至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生活,最近幾年來印度的服務業迅速增長,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當提起印度時,大家想到的除了旅遊,還有印度的電影,特別是前段時間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更是在中國掀起一大片觀影熱潮,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極高。那麼在印度,究竟他們地方的電影院是什麼樣的呢?
在印度看電影時,也有和國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看印度電影有中場休息,畢竟印度電影時段長,需要兩三個小時,在播放一個多少小時時暫停休息是合理的。印度電影也有獨特的表演方式,大多數的印度電影都是演著演著就唱起了歌,想必這也是一大特色之一吧。
㈡ 印度出的一個電影有哪些
就是叫喜馬拉亞星,裡面還有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呢
內容是這樣哦
在印度喜馬拉亞山上出生、長大的亞星(鄭中基),靈修境界已達天人合一,練得超凡的瑜伽。星父的師兄瑜伽大王為女兒印度西施舉行瑜伽選夫比賽,星父母決讓兒子下山參加叮囑有機會便學壞,接受花花世界的考驗。亞星下山後遇上恨嫁的大家姐(應采兒),大家姐看上亞星的一身好瑜伽,但亞星卻要娶印度西施,大家姐決將亞星教壞令印度西施有個壞老公,亞星樂於學壞……
㈢ 印度電影年產量多少
中國電影產量450--600部
印度電影產量世界第一
電影產業是印度文化產業中較為發達的行業。據報道,印度年產電影上千部,是好萊塢的4倍;在全球擁有36億觀眾,也遠超好萊塢的26億。印度也是世界上電影觀眾最多的國家,每日進入影院的觀眾達1400萬人之多。在首都新德里,每到周末,各大電影院總是爆滿。
㈣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都很長,幾乎每部都要接近 3 個小時
印度近年來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被稱為」一個神奇的民族「,除了那些奇聞異事,印度點電影事業也也好像在不斷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具有觀賞系的電影。
我們大家平常看電影時就會發現,一般的電影市場通常在90~150分鍾之間,很少有超過150分鍾的電影。但是許多印度的電影常常達到了3哥小時左右,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印度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很炎熱,觀眾們希望能在電影院里一邊乘涼一邊打發時間。
《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我的個神啊》這些都是印度的優秀作品。
當然,印度的電影時長較長,但是如果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在電影院觀看時,也是會覺得物有所值得。您覺得呢?
㈤ 印度一年產多少部電影
中國電影產量450--600部
印度電影產量世界第一
電影產業是印度文化產業中較為發達的行業。據報道,印度年產電影上千部,是好萊塢的4倍;在全球擁有36億觀眾,也遠超好萊塢的26億。印度也是世界上電影觀眾最多的國家,每日進入影院的觀眾達1400萬人之多。在首都新德里,每到周末,各大電影院總是爆滿。
印度的電影業很發達,因為印度人很愛看電影,印度是世界上電影產量最高的國家。請注意,是最高,不是最高之一。
㈥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時長都長達3個多小時,遠超正常電影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印度電影有了質的飛躍,不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都非常的受歡迎。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印度電影也就是兩個小時左右,但是很多對印度電影非常感興趣的朋友們就會發現,印度的電影時長都長達三個多小時,但是我們國家一般都才一個半小時,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會有那麼多看眾嗎?其實原因說來簡單又好笑。
但是為什麼到國內影院看就才一個多小時呢?其實這是因為如果電影到我們中國,就會經過刪減,畢竟三個多小時的電影,我們可能會看得非常無聊。
㈦ 印度好看的電影多嗎最近很火的有哪些
感覺還挺多的,印度寶萊塢不錯
《神秘巨星》近年來,印度電影陸陸續續走進了中國市場,然而對大多數中國觀眾來說,比起歐美電影,甚至是同屬亞洲區的日韓電影,印度電影仍然是比較陌生的。許多觀眾在早期接觸印度電影時,對印度電影有一個刻板印象--「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其次就是對印度國家發展的印象,套用到電影身上。像《寶萊塢生死戀》、《阿育王》等印度電影,還是通過歐美獎項提名,才讓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有了一些認知。2009年,寶萊塢諷刺教育體制的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傳到了中國,網上口碑逆天。接著是《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我的個神啊》,陸續讓中國觀眾熟悉並接受印度電影的套路,從《摔跤吧!爸爸》引進院線起,似乎這種套路已經深入人心了。
阿米爾汗真的是真愛了,太喜歡他演的電影了
㈧ 印度是全球電影拍的最多的國家 不知道別亂說,小心打臉,
中新社巴黎五月五日電(王偉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五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奈及利亞和美國是世界上拍攝電影最多的國家。
二00六年,印度寶萊塢製作了一千零九十一部長篇電影,被稱為瑙萊塢的奈及利亞電影界製作了八百七十二部作品,美國製作了四百八十五部大片。上述三國位列拍電影最多國家前三名。
中國拍了三百三十部電影,居日本之後,位列第五。
此次調查共收集到了九十九個國家的數據。
調查表明,印度依然是個電影大國,而瑙萊塢的爆炸式增長尤其引人注目。實際上,奈及利亞沒有正規的電影院,約百分之九十九的放映都是採用諸如「家庭影院」之類的非正規方式。奈及利亞電影業興旺的另一主要因素是:使用多種語言。約百分之五十六的瑙萊塢電影採用奈及利亞當地語言製作,百分之四十四採用英語,這有助於該國電影的出口。
英語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電影語言。據調查,二00六年,世界上百分之三十六的電影是用英語拍攝的。
此外,美國電影繼續在全球票房方面占據主導位置,而寶萊塢的電影作品在印度本國備受歡迎。(完)
㈨ 印度的電影現狀和未來如何呀
作者:弘法士 發表日期:2011-1-20 13:14:32
最近印度電影《三個白痴》在中國網路上突然躥紅,很多人立刻甩出了「連印度阿三的電影都這么牛了」的驚恐面孔,如果他們的父母親聽到這句話,可真是笑而不語了。當年《流浪者》和《大篷車》席捲中國的時候,現在中國印度電影迷絕大多數還沒有出生。進入90年代,好萊塢大片的湧入立刻改變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以至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對寶萊塢毫無了解。還是英國導演丹尼鮑爾的一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現在中國年輕人的視線重新拉回到了印度,而那部電影其實還是英國電影。緊接著《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罕》等幾部印度電影在國內影迷中走紅,才讓中國影迷再次感受到寶萊塢的魅力。於是搜索整理了一些資料來對印度電影市場的基本狀況備份一下,只當掃盲。
一、印度電影市場有多大?
1、電影產量:根據全球電影院調查的統計研究所(UIS)教科文組織研究所進行出來的數據,2008年印度電影年產量1091部,是第二名美國、第三名日本的兩倍多,第四名中國的三倍多。而且印度每年還在刷新這個數字。
2、電影票房:印度電影票房位列世界第三。以2008年為例,美國89.2億美元,日本18.79億美元,印度僅次於日本,為18.60億美元。
3、觀影人次與票價:印度有很多電影院,每天有超過兩千萬的觀眾。電影院通常被分為A、B和C三類。A代表城市,B代表市鎮而C代表鄉村。電影院收費非常便宜,A類電影院通常不超過40盧比(約1美元),C類電影院一般不超過10盧比(約25美分)。
二、印度電影在哪裡出產?
寶萊塢(Bollywood)是位於孟買的電影工業基地的別名,是世界第一大電影生產基地,很多時候代指印度電影。印度語言龐雜,其中按使用人口數量計算,前三位分別是印地語、泰勒古語和泰米爾語。寶萊塢生產的主要是印地語電影,印度電影近年的產量約為每年一千部,寶萊塢只佔其中的六成左右。盡管有些純粹主義者對這個名字十分不滿,但「寶萊塢」已經在牛津英語大詞典中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條目。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三、印度電影的一般性特點
1、在印度,女演員再漂亮,不會跳舞也沒有前途。電影中的插曲一般都在影片上映幾周前推出,為的就是讓大家在看電影之前就熟悉這些歌曲,如果歌曲大受歡迎,電影一定賣座,反之就完蛋。歌曲在印度電影里一般不少於5首。
2、印度電影一般都長達三個小時,一般在中間(一個半小時)會在銀幕上打出「Interval」字樣,進行中場休息。
3、原先盛傳的「印度電影審查尺度較嚴,基本不允許有接吻鏡頭。「基本上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因為不能暴露太多,電影導演仍然喜歡讓女演員「濕身」。
4、一些寶萊塢作者從西方成功電影中直接借來情節場景,作曲者也常常從西方電影中抄襲旋律,多數對西方電影的抄襲都不會受到懲罰,因為西方世界對此基本一無所知,而且,印度觀眾對西方電影和曲調也相當陌生。
5、電影對白和歌曲的歌詞通常由不同人寫成。對白通常使用印地語,詩歌部分使用烏爾都語,現在的主流影片更加入很多英語成分。
四、為什麼印度人對電影如此狂熱?
印度電影產業發達的原因與政府政策鼓勵有關,因為印度幅員遼闊,人口逾11億,境內階級分明、貧富懸殊極大,多數民眾生活窮困,為使民眾宣洩苦悶生活,政府鼓勵拍制商業通俗電影,並以低廉票價讓普羅大眾買得起門票,看電影成為全民運動。印度與孟買近年來經濟欣欣向榮,許多投資人視電影產業為搖錢樹,國內外資金蜂擁流入,更使寶萊塢如虎添翼。
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寶萊塢的製片路線以商業娛樂為主要導向,劇情大多易懂、通俗,而且是由俊男美女擔綱演出愛情故事,歌舞排場華麗。近年來寶萊塢的歌舞片電影,甚至風行到美國好萊塢,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也都流行看寶萊塢電影,學跳寶萊塢的舞蹈,成為印度最夯的文化輸出項目。
寶萊塢電影當然也難免招致影評人的批評,認為寶萊塢電影的通俗與陳腔濫調,很難受到國際影展的青睞,因此,「寶萊塢」也被有些人士解讀具雙關含意:一方面是指其電影產業規模可媲美好萊塢,另方面暗諷其多數影片粗拍濫制。
近年來,印度經濟突飛猛進,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增加,對高品質視聽娛樂需求不斷提高,促使印度電影業者在電影製作暨發行的技術不斷提升。此外,隨著印度新生代導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電影製作技術的推陳出新,以及技術愈見純熟製作團隊等,改變了主流電影的呈現屬性,傳統寶萊塢歌舞片固守的老套以及公式化的固定模式,已日漸減少,針對特定消費族群所拍攝的電影,以及更貼近或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影片也日益增多。
五、印度電影市場與世界電影市場的交流
1、在印度,不論國營公司、私營公司還是外國公司,只要拿到進口許可都能進口影片,並且國家對進口外片沒有指標限制,然而除了《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能在印度引起轟動的好萊塢大片可謂鳳毛麟角。在全球電影市場形成席捲之勢的好萊塢平均每年在印度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大概只佔印度總票房的5%左右。
2、21世紀以來,寶萊塢也積極改變了以國內觀眾為主的策略,開始了積極向海外發行之路。現在印度的電影出口已僅次於美國排世界第二,英國和北美是印度最大的海外世界。而印度電影在美國取得的收入也是美國電影在印度所取得收入的數倍。2010年,《風箏》在北美票房周末排行中沖入前十名,再一次證明了寶萊塢電影在北美開拓市場的勇氣。2009年在印度打破多項票房紀錄的《三個白痴》至今為止的總票房收入裏海外票房佔到一半。
六、「印度奧斯卡」Filmfare
印度銀幕雜志《Filmfare》在1953年舉辦了第一屆「Filmfare獎」,該獎後來成為寶萊塢的奧斯卡獎。2000年以後,該獎將頒獎禮放在印度之外的國家舉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聯酋的迪拜、新加坡與英國第四大城市謝菲爾德都先後承辦過這一盛典,這么做不僅提升了寶萊塢電影的國際知名度,更為印度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渠道便利。
㈩ 印度真是每年拍電影最多的國家
中新社巴黎五月五日電(王偉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五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奈及利亞和美國是世界上拍攝電影最多的國家。 二00六年,印度寶萊塢製作了一千零九十一部長篇電影,被稱為瑙萊塢的奈及利亞電影界製作了八百七十二部作品,美國製作了四百八十五部大片。上述三國位列拍電影最多國家前三名。中國拍了三百三十部電影,居日本之後,位列第五。 此次調查共收集到了九十九個國家的數據。 調查表明,印度依然是個電影大國,而瑙萊塢的爆炸式增長尤其引人注目。實際上,奈及利亞沒有正規的電影院,約百分之九十九的放映都是採用諸如「家庭影院」之類的非正規方式。奈及利亞電影業興旺的另一主要因素是:使用多種語言。約百分之五十六的瑙萊塢電影採用奈及利亞當地語言製作,百分之四十四採用英語,這有助於該國電影的出口。 英語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電影語言。據調查,二00六年,世界上百分之三十六的電影是用英語拍攝的。 此外,美國電影繼續在全球票房方面占據主導位置,而寶萊塢的電影作品在印度本國備受歡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