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的超高增速也为电影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关注度,电影投资也搭乘着行业的顺风车开始火起来,很多普通老百姓参与的热情很高。
影视投资最早仅在圈内人士间进行,后经敏锐人士发掘而发展,成为近几年广受敏锐人士青睐的一个投资渠道。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整个行业是向好的,市场数据说明一切。
1. 整体规模上,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0亿,2018年本年度截止到国庆档,已经超越500亿大关,550亿这个记录被打破也是时间问题。2017年年末,院线数量增长至10176家,荧幕数量破50000块,观影人次达16亿。
2. 近两年涌现的优秀的国产电影也不少,观众也很买单。2017年有《战狼2》,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票房上夺得年度冠军和总榜冠军,票房高达56亿;2018年有《红海行动》,在春节档一枝独秀,目前暂时位居2018年年度票房榜首。此外,喜剧题材的电影在近两年的票房号召力惊人,比如《唐探》系列,开心麻花系列,都普遍取得了优异的票房回馈,基本都在20亿以上。
3. 在政策层面,2016年11月国家新版《电影促进法》,为影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成长保驾护航。
⑵ 电视版爱奇艺如何购买电影
电视版爱奇艺如何购买电影,你可以开通会员试试
⑶ 爱奇艺 CEO 呼吁网络电影票价涨价,称「6 块钱票价太低了」,网络电影涨价你可以接受吗
事实上站在视频网站的角度,“网络电影票价太便宜得涨”这样的说法毫无疑问是为了通过涨价来增加营收,应对多年无法盈利的困局。而如今在国内市场除芒果TV长期保持盈利外,其他同类视频网站几乎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网络电影的票价,与体验也息息相关
作为视频网站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影可以称得上是最为引用户的一个部分。早在2011年,乐视网、腾讯网等七家互联网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旨在让影视剧网络点播的收费形成统一模式和标准。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基本都维持在会员2-3元/部,非会员5-6元/部的标准线。
但龚宇这番“网络电影票价太便宜得涨”的说法,也再次引发了外界对于网络电影票价的定价原因以及合理性的思考。通常来说,在院线与线上播放的影片,票价有着截然不同的体现,并且随着2018年整个电影行业达成共识,票补的最低限价不能低于19.9元后,如今低于30元价格的院线票价也几乎已不再存在。来自灯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平常时期的平均票价为33元,春节期间则为44.85元(不含服务费)。如果仅以价格来看,6元的网络电影票价确实很“便宜”。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影的投入与定价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直观的联系。影院的设备折旧、租金等固定成本,无疑是院线票价更高的原因之一,但两者之间的成本与服务同样也有着巨大的差距。简单来说,院线电影在诸多成本以及服务的提供上,是构筑其票价更高的基础,而与之相比,网络电影6元的票价真的就不合理吗?
其实在网络电影出现初期,票价问题就曾引发了大量的热议。此前网络电影《倩女幽魂·人间情》出品人、总策划刘朝晖就曾表示,“我们渴望真正to C(面向用户)的市场,当然也想赚钱,但我们想改变的是行业本身的定价权问题”。而对于如今牢牢把握在平台方的网络电影票价定价权,在其声称“太便宜”的情况下之,其实就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涨价背后,或是视频网站试图实现盈利
如今在一众头部视频网站中,除芒果TV外,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几乎都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并且在此前激烈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价格战”影像下,爱奇艺的付费会员价格就曾长达9年保持不变,而腾讯视频则为7年。所以仅从财务层面来看,全面涨价显然或是解决亏损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为了实现盈利这一目标,除了此前备受争议的会员专属广告外,视频网站还于2019年推出了超前点播服务,并且在不久前也已经全面下线。尽管这两种模式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并无不妥,甚至还满足了部分用户对于抢先追剧的需求,但以损害订阅用户权益为前提的形式,也使得其很难得到所有用户的青睐。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尽管出现的时间已经不断,但事实上其至今仍在探索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营收之间的关系。根据爱奇艺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其营收为76亿元,但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为17亿元,收入成本高达70亿元、其中内容成本为53亿元。由此不难发现,居高不下的内容成本,或许并非简单涨价就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