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加利的鸟儿在歌唱
爱情短片
冒牌上尉
卡廷惨案
洪流
沃伦
明天会更好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
两生花
不死鸟
有的是老片子了,波兰电影在国内算小众,但质量算普遍比较高的了。
Ⅱ 请推荐一些优秀的波兰电影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反共思想。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Ⅲ 推荐一些艺术性强的欧洲电影
《黑暗中的舞者》
Ⅳ 帮我列一个艺术电影清单
给你一个某杂志列出的世界电影“书单”,相对来说属于艺术的,咱们能看到的基本都是剧情电影,不过是某些剧情电影拍的比较个人比较文艺,并不是艺术片,要看艺术片,得去专业的电影学院内部看。
阿尔弗雷德森:《头脑简单的杀人犯》
爱森斯坦:《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
安东尼奥尼:《放大》、《红色沙漠》、《扎布里斯基角》、《中国》
巴拉斯:《卡利古拉》、《纳粹荒淫史》
贝科夫:《丑八怪》(稻草人)
贝克:《再见列宁》
贝奈克斯:《37.2℃》
波兰斯基:《唐人街》、《不道德的审判》
伯格曼:《野草莓》、《第七封印》、《秋天奏鸣曲》、《呼喊与细语》
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的狗》、《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大卫里恩:日瓦戈医生
法斯宾德:《莉莉玛莲》、《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费里尼:《卡比里亚之夜》、《琴吉与弗雷德》(舞国)、《8 1/2》(八部半)
戈达尔:《筋疲力尽》、《卡宾枪手》
基斯洛夫斯基:《盲打误撞》、《十诫》、《三色》、《薇洛妮卡的双重生活》
凯文妮:《午夜守门人》
考夫曼:《布拉格之恋》
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克里斯托:《楚门的世界》
库布里克:《洛丽塔》、《发条橙》
库斯图里卡:《地下》
拉摩里斯:《红气球》
雷乃:《去年在马里安巴》
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
罗西里尼:《德意志元年》
迈克尔雷德福:1984
曼彻夫斯基:《暴雨将至》
米哈尔科夫:《毒太阳》
帕克:《迷墙》、《艾维塔》(贝隆夫人)
帕索里尼:《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马太福音》、《俄狄浦斯》、《萨罗》
施隆多夫:《铁皮鼓》
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名单》
塔可夫斯基:《安德烈-卢布廖夫》、《伊万的童年》、《乡愁》、《牺牲》
塔伦蒂诺:《落水狗》
特吕弗:《枪击钢琴师》
提克威:《罗拉快跑》
威尔斯:《公民凯恩》
韦尔:《死亡诗社》
亚洲部分:
黑泽明:《七武士》、《罗生门》、《影子武士》、《乱》
今村昌平:《楢山节考》、《鳗鱼》
北野武:《坏孩子的天空》、《花火》
大岛渚:《感官王国》
小津安二郎:《秋刀鱼的味道》
宫崎骏:《千与千寻》
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樱桃的滋味》
贾法尔帕努希:《谁能带我回家》、《生命的圆圈》(七女性)
马吉德马吉迪:《小鞋子》
莎米拉马克马巴夫:《黑板》
杨延晋:《小街》
吴贻弓:《巴山夜雨》
黄建新:《黑炮事件》
张艺谋:《红高粱》
陈凯歌:《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贾樟柯:《小武》、《三峡好人》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
娄烨:《颐和园》
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046》
刘镇伟:《大话西游》
陈果:《香港有个荷里活》
候孝贤:《悲情城市》
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Ⅳ 波兰有什么电影好看
蔷薇
钢琴家
2002
直到世界的尽头
零
永无止境
探戈
涂鸦
自杀空间
2011
Ⅵ 好看的欧洲艺术电影
费德里科·费里尼 (FedericoFellini,意大利)
《杂技之光》
《白酋长》
《城市里的爱情》
《道路》
《骗子》
《卡比利亚的夜》
《甜蜜的生活》
《八部半》
《朱丽叶与精灵》
《爱情神话》
《罗马风情》
特吕弗(1932~1984) 法国电影导演。
《四百下》
《朱尔和吉姆》
《偷吻》
《美国之夜》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最后一班地铁》
让-吕克·戈达尔 1930年生于巴黎
《小兵》
《蔑视》
《美国制造》
《中国姑娘》
《精疲力尽》
《卡宾枪手》
《狂人皮埃洛》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
《秋日之旅》
《夏夜的微笑》
《第七封印》
《处女泉》
《穿过昏暗的玻璃》
《冬日之光》
《这些女人们》
《假面》
《狼的时刻》
《野草莓》
《芬尼和亚历山大》
Ⅶ 【盘点】波兰的最受欢迎的电影,你看过多少部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剧情][法国/波兰] 僵尸国度 S01~S05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170615连载HD720P高清版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剧情][法国/波兰]
链接:
僵尸国度 S01~S05
链接: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170615连载HD720P高清版
链接:
Ⅷ 推荐10部优秀的文艺片,最好是外国的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詹姆斯·伊沃里优秀作品。
《理智与情感》(S&S),李安导演的,英国群星主演的,非常细腻,推荐!
《布拉格之恋》根据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名作《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改编,茱丽叶·比诺什、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
《傲慢与偏见》(P&P)电视剧版,和(S&S)同样根据简·奥斯汀小说改编。
《基督山伯爵》电视剧版,杰拉尔·德帕迪约主演。
如果你喜欢道德焦虑型的、思想深刻、引人思考的作品,那请看看:
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四部不朽之作:
1、《薇洛妮卡的双重生活》(两生花)
2、蓝白红三色之《蓝》
3、蓝白红三色之《白》
4、蓝白红三色之《红》
向大师致敬!
安东尼奥尼不朽之作《云上的日子》(欧洲群星出演),以及《放大》
法国投资最高的文艺片《新桥恋人》,茱丽叶·比诺什主演
苏菲·玛索(我的女神)与前夫安德烈·佐拉斯基最后一次合作《忠贞》
罗曼·波兰斯基优秀作品《苦月亮》
当然,还有浪漫、温馨的爱情文艺片优秀的作品,它们在讲述爱情的同时不失深度:
《芳芳》苏菲·玛索、樊尚佩雷主演。法国每年情人节电视台必放影片。
《心火》苏菲·玛索主演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休·格兰特、安迪·迈克道威尔主演。
《两小无猜》马丽昂·歌迪亚、吉罗姆·卡内主演。
《爱在日出时》、《爱在日落时》茱莉·德培、伊桑·霍克主演
还有优秀的战争、政治文艺片
《屋顶上的骑兵》茱丽叶·比诺主演
《玛戈皇后》伊莎贝拉·阿佳妮主演
其他的优秀的作品:
《鹅毛笔》凯特·温斯莱特主演
《纯真》很另类的一部唯美的片子,神秘剧情。
《致命化身》朱莉娅·罗伯茨、约翰·马尔科维奇主演。
Ⅸ 【盘点】波兰的高分电影,你看过多少部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剧情][法国/波兰] 盗走达芬奇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穿裘皮的维纳斯][2013][剧情][法国/波兰]
链接: https://pan..com/s/1W3ID05S9RtGbIAqNP1rx2Q
盗走达芬奇
链接: https://pan..com/s/1qeKQGBhQ3szgWOtgD5kvIA 提取码: gp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