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敘事視角有哪些
最近有同學問中影人「電影敘事角度相關的問題」。今天中影人教育編導學苑的老師就跟大家聊聊電影敘事角度有哪些,僅供大家參考。
一、電影敘事視角有哪些?
電影敘事視角也稱敘述視點,是指敘述者對講述故事的特定角度。不同的敘述視角往往能夠呈現出故事的不同面貌,使觀眾感受到不同觀影體驗。一般來說, 敘述視角有全知視角、內視角(主觀視角)、外視角(客觀視角)三類,其中內視角和外視角更為常用。
1、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也稱「零視角 .「零度聚焦.「上帝視角, 在這種敘事視角下,觀眾能夠觀察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落,知道每個人物的行為、洞悉每個人物的心理,從而對人物動機、行為.內心都有所了解;全知視角往往能夠把故事全貌清晰地展現給觀眾,使之深陷其中。比如《盜夢空間》就採用了這種無聚焦型的敘事視點,觀眾進入到劇中人物的多層夢境中,自由出入時空、鏡頭視點不受限制的切換、廣闊的敘述視野、超乎尋常的想像...這一切使得觀眾不知不覺深陷其中。可以說這既是無聚焦型敘事視點展現出來的電影敘事的最大魅力,也是電影敘事天然的本能。
2、內視角(主觀視角)
內視角又稱「主觀視角、「內部調焦,指敘述者以影片某個角色為依託,以他的視點觀察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可以分第一人稱視點和第三人稱視點。這種主觀視角通過以鏡頭視點代替被拍人物主觀心理角度,能夠產生強烈的主觀感性色彩,增加臨場感。比如《美國往事》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面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是一部以倒敘為敘述方法的影片,當多年以後面條又一次回到了當年的小酒館時,他不禁陷乳了深深的回憶。這回憶從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發生,也就是他拿掉牆.上的磚頭窺視當時還是少女的女主角跳舞。老年面條顫顫巍巍地走到磚牆旁邊,找到他熟悉的那塊磚移開,鏡頭給到他眼部大特寫,接著就轉到他的主觀鏡頭,一個女孩在跳舞。這時的時空已經自然切換到了多年前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在影片《我的父親母親》中,影片以開始就是「我」回家看年邁的母親,接下來以「我」的口吻,穿越時空,講述了我父親和我母親的愛情故事。而在《羅生門》中,森林裡發生了一起謀殺案,武士被殺,究竟誰是兇手,不同的人物各執一詞,故事是由樵夫、女人.強盜分別作為敘述者,各執-詞拼接成的。片中視角的出發者隨著影片敘事時間的發展而變化。
3、外視角(客觀視角)
外視角又稱為「客觀視角、「外部調焦,敘述視點等同於攝影機的視點,從而對整個故事進行客觀陳述。影片中的所有事物被真實呈現,攝影機被隱藏起來,不摻雜主觀元素在影片中,往往能夠將內容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常出現在紀錄片中。比如《辛德勒的名單》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主人公雖然是救世主的狀態,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天生的聖人,他也有著正常人有的一些品質。他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在工廠開辦的時候,辛德勒招募打字員,在這些應聘者當中,只有年輕貌美的人才能進入工廠上班,哪怕只會打一個字。所以從這段經典的面試打字員的鏡頭中,我們就通過客觀鏡頭清楚地看到鏡頭中人物及其相互關系。再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事件、人物彷彿都在自行講述,而沒有任何敘述者的評論參與其中。而在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中,講述了一對老夫妻前往東京看望子女所發生的故事,小津通過大兒子和女兒以及守寡的二兒媳婦對一雙老人的不同態度,展示了戰後日本經濟開始復甦,而舊式傳統的家庭觀念卻逐漸瓦解的現狀,流露出濃濃的嘆息和傷感。在表達這種哀物之情的過程中,小津拍攝時的機位,通常在離地三英尺高的位置,因為演員大部分都是坐在榻榻米上的,這種高度正好與榻榻米上的演員持平。這種純客觀的視角能夠宣洩人們最真實的情感,反映人們最真實的生活。
總而言之,影視作品中不同的敘述視角往往能夠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觀感,也使影片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電影作為一門時空藝術,其敘述視角的呈現比單純的文字、聲音或畫面更加豐富,因而敘述視角的運用得當通常能夠為影片增光添彩,展現出電影敘事的獨特魅力。
好了,看到這里,關於電影敘事視角有哪些?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專業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
❷ 電影敘事的角度有哪些
了解一部影片,我想先從宏觀的方面談起。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電影敘事。那麼,電影敘事的角度有哪些呢?下面是中影人教育老師整理的關於電影敘事的角度,僅供大家參考。
一、電影敘事的角度有哪些?
提到電影敘事,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電影敘事的角度。寫作分為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等角度,電影敘事也是如此,總共分為4個方面。
(1)第三人稱視角
這種視角使敘述者處於一個純粹旁觀的狀態去審視一切,講述一切,彷彿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所以這種傳統的第三人稱視角也被人成為「全知全能」視角。此類影片數不勝數,例如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楚門的世界》就是這一視角的典型,況且真人秀締造者在天上的演播室俯瞰整個世界的架勢,用來舉例這種「全知全能」視角再合適不過了。
(2)第一人稱視角
這種敘事視角以主人公為講述者,有別於第三視角的全知全能,使觀眾更具有代入感。隨著故事發展,觀眾跟隨主人公的經歷去經歷,好像在聽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一段故事一樣。這類影片如《城南舊事》,這部電影開場就是自傳式的童年回憶,以老年的我回憶童年的我,敘述自然也是以第一人稱童年的我來進行的。
(3)第二人稱視角
第二人稱視角有別於第一人稱那麼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也不同於第三人稱那樣的純粹旁觀、知曉一切的全知全能。第二人稱的敘述手法既能保持相對的客觀性,又能增強故事劇情的親近感,使得具有更強的真實性與代入感。如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採用這種第二人稱敘事的手法,我們了解主人公是通過瑞德的視角從而進行了解的,劇中很多東西都是通過瑞德了解的,包括主人公監獄中的反思等都是通過瑞德這個視點去進行剖析解讀的。這種表現形式就是第二人稱敘事的代表。
(4)多視角敘事
電影敘事的視角並不總是一成不變的,導演們大膽的創新使得電影這門有別於文學和戲劇的光影藝術多了無限可能。有些電影的視角是不固定的,視角的切換,從多種角度看待同一事件,通過不同的人進行不一樣的陳述,往往達到單視角難以表現的藝術效果。《公民凱恩》就是這一類型的影片,通過記者的視角,不同采訪對象的視角,不同第一視角的切換看待同一件事,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種視角不固定、來回切換的表現形式就歸為多視角敘事的范疇。
好了,看到這里,關於電影敘事的角度有哪些?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藝考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
❸ 兒童電影的視角與普通電影視角的區別
兒童視角比較單純,普通電影比較接地氣,世俗一些。
兒童視角分析:其一:兒童的社會化程度比較低,讓兒童成為電影世界中的觀察者,有助於電影拋開世俗的功利性。普通電影視角則世俗且功利性強。
其二:兒童在認識世界時,表現出來的模糊性、不確定性、直覺性等特點有一種天然的詩意,不需要任何修飾,就能實現詩意的藝術性表達。普通視角則需要表現的很清晰,很確定,不能憑借直覺,要正視問題。
其三:兒童視角不單單是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是導演的心靈狀態。通過這樣一種單純的視角,可以更好的實現導演的創作意圖。而普通視角則是復雜的,功利的。
視角,是創作者和敘述者神世界的角度、眼光以及觀點,在電影中,視角是導演為了展開敘述或者為了觀眾更好的審視電影中人物形象以及事件意義所選擇的角度。
❹ 電影的視角和角度分別是什麼,還有視點,之間有什麼區別
1、無所不知的觀點:
它是小說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敘事形式。一般用第三人稱。敘述者沒有固定的視角,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看到了一切。簡而言之,敘述者知道的比作品中的人物知道的要多。
2、有限的角度來看:
有限視角分為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內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和角色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運用人物的感官和意識,從視覺、聽覺和感覺的角度來傳達一切。
外部視角意味著敘述者不僅沒有完全意識到他所講述的一切,甚至還不如所有的人物。他像是一個對內部消息一無所知的人。
他只是從人物的背後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而不能解釋和解釋人物身上所有隱藏的和不隱藏的東西。
(4)怎麼區分電影的視角擴展閱讀:
至於無所不知的觀點,韋勒克和沃倫在《文學原理》中說:「他可以用第三人稱寫作,是一個『無所不知』的作家。這無疑是傳統的、「自然的」敘事模式。
作者出現在他的作品旁邊,就像演講者帶著幻燈片或紀錄片一樣。」這種「解釋」可以超越一切,他知道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甚至是同時發生的幾件事。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故事並講述它。
❺ 平常看電影用的是第幾人視角!第一人視角和第二 。三 人視角有什麼區別嗎!
電影也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 不過第一人稱的很少 大多是第三人稱的 。
就像我們玩游戲一樣的。
第一人稱視角的就是玩的視角是你玩的那個角色的視角。例子:CS,使命召喚。
第三人稱視角的就是玩的視角可以看到你玩的那個人物的外形。例子:生化危機,鬼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