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加奧斯卡的電影要滿足什麼條件比如說要上映多久還有發行時間等,詳細點
官方規定,必須是前一年在洛杉磯首映的影片才有資格角逐奧斯卡,而且影片的長度不得少於40分鍾。
——摘自「電影世界」2006年3月上
2. 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評審規則如何
奧斯卡金像獎凡上一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金像獎的評選經過兩輪投票,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觀後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採用不記名方式),最後以得票的多少決定影片的獲獎。
獲獎名單是高度保密的,學院會員投票後,選票交由美國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WC)加以統計。選票放在保險箱內,荷槍實彈的警衛人員日夜守護,統計後的用紙則全部燒毀,絕對保密。各項獲獎名單,分別裝入密封的各個信袋,直到頒獎當日當刻,由司儀當眾拆封宣布。
(2)電影怎麼參加奧斯卡擴展閱讀
第9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推遲舉行:
據報道,第9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原定於2021年2月28日舉行。由於疫情,頒獎典禮將推遲至4月25日舉行。不過,頒獎典禮仍將在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行,並通過美國廣播公司(ABC)進行直播。
報道稱,奧斯卡對選送影片的審議資格期限已延長至通常的12月31日截止日期之後。參加奧斯卡的影片必須具有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之間的合格發行日期。如先前宣布的那樣,僅在今年,在流媒體平台上首映的電影將有資格參加奧斯卡獎角逐。
3. 請問要獲得奧斯卡獎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編輯本段]資格限制 1、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2、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3、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如廣播、有線電視及家庭錄像片和互聯網等),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首映後的六個月之內不可以在除影院之外的媒體上公映,六個月之後才可在非院線媒體上映。
4、在獎項規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5、提交的時候要附帶全面而真實的電影可靠的電影製作職員名單以及影片被放映的洛杉磯院線名稱及放映日期。
6、送交理事會參評的影片不能於2004年1月31日收回。
7、理事會將最後確定評選資格,理事會不會受任何人為障礙約束干擾,它會為獎項評選做出自己的獨立決定。
8、如果發生任何爭執,理事會有權保留獎項直至爭議解決再作評定。
9、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電影協會主席宣布某部電影或相關電影資料的奧斯卡獎項的提名資格,既說明該項目入圍奧斯卡該項目角逐(既是獲得提名,是否獲最終學院五項提名並與頒獎禮當天與柯達劇院宣布其提名及是否獲獎,由美國電影學會及IMDB另行評判) [編輯本段]投票規則 1、 各類獎項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
2、 有資格參評的影片將被放入奧斯卡年度「評選放映表」。
3、 除了表演獎投票外,提名投票的單張「評選放映表」僅指參評影片名稱而不包括相關個人名字。
4、 提名和獎項是秘密投票選出的,由學院提供印製的選票,無記名投票。由學院主席指派合格的公證員開啟和計算票數。 5、 在提名投票中,所有選票的計分採用優先選擇和加權平均值制。非提名影片無資格參加最後評選。
6、 每個獎項的提名不超過十部。
7、 如果一項提名影片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被理事會宣布廢除評選資格,不會增加新影片填補空缺,此項將以少一個提名名額的方式進入下一輪投票。
8、 投票得獎的影片如果是合作完成的,則作品作者都會得到小金人,除非此項獎項獎品數有數額限定。若最終投票中有兩部影片得分一樣,就兩部都授獎。
至於各類具體獎項評選辦法規則,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要特別提到的是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因為這才似乎和我們關系真正緊密一點。 [編輯本段]外語片規則 1、參評奧斯卡獎項的外語影片是指片長長於40分鍾,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發行製作,主要用非英文對話的影片。
2、參賽外語片必須在規定時間段在國內首映,用35mm或70mm膠片在商業劇院連續上映七天以上。
3、選用對話應該是該國母語。准確達意的影片英文標題是需要的。
4、一個國家只能遞交一部影片。
5、學院會向參評機構發放正式報名表,便於參評影片的製作公司填寫詳細信息。在推定日期學院辦公室必須收到參評影片報名表、演員表、製作人員表、簡短英文概要、導演介紹、影片海報等。
6、同時還應寄一份影片副本,內容必須和正本相同。
7、外語片評委獎秘密投票產生五部最佳提名。
8、最佳外語片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參與。
9、外語片也可以參加別的獎項評選,但是條件是必須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連續放映至少七天以上,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上映。
10、獲最佳外語片獎項後,由導演代表團隊領取奧斯卡獎。
4. 奧斯卡評委難做,成為奧斯卡評委需要哪些素質
不久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也就是奧斯卡獎,主辦方邀請了928名電影人加入奧斯卡評委,這個人數在邀請史上再創新高。
奧斯卡評委不得有種族歧視的行為要重視有色人種的權利。
2016年的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克里斯諾克調侃了一把亞裔人,引起了亞裔人的不滿。隨後,奧斯卡在2016年公布的新評委名單中改善了自己的態度,在683位新成員中,有色人種佔比為41%,比例大幅上漲。這表明了奧斯卡不搞種族歧視,保證各個膚色的人都享有其應有的權利。
奧斯卡評委需對電影作品有嚴格挑選與審查的能力。
奧斯卡作為全球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獎項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通常入選奧斯卡獎項的電影片都是由頂尖製作團隊所製作的優秀電影。這就要求了奧斯卡評委對電影作品嚴格審查。
5. 參選奧斯卡的電影需要哪些條件
規則正題包括幾大部分--對參賽影片的資格條件限定.投票規則限定以及針對各類獎項的具體評選辦法. 學院對參評影片的評選資格的限制 1.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4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2.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3.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如廣播.有線電視及家庭錄像片和互聯網等).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首映後的六個月之內不可以在除影院之外的媒體上公映.六個月之後才可在非院線媒體上映. 4.在獎項規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5.提交的時候要附帶全面而真實的電影可靠的電影製作職員名單以及影片被放映的洛杉磯院線名稱及放映日期. 6.送交理事會參評的影片不能於2004年1月31日收回. 7.理事會將最後確定評選資格.理事會不會受任何人為障礙約束干擾.它會為獎項評選做出自己的獨立決定. 8.如果發生任何爭執.理事會有權保留獎項直至爭議解決再作評定. 獎項投票規則限定 1. 各類獎項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 2. 有資格參評的影片將被放入奧斯卡年度[評選放映表". 3. 除了表演獎投票外.提名投票的單張[評選放映表"僅指參評影片名稱而不包括相關個人名字. 4. 提名和獎項是秘密投票選出的.由學院提供印製的選票.無記名投票.由學院主席指派合格的公證員開啟和計算票數. 5. 在提名投票中.所有選票的計分採用優先選擇和加權平均值制.非提名影片無資格參加最後評選. 6. 每個獎項的提名不超過五部. 7. 如果一項提名影片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被理事會宣布廢除評選資格.不會增加新影片填補空缺.此項將以少一個提名名額的方式進入下一輪投票. 8. 投票得將的影片如果是合作完成的.則作品作者都會得到小金人.除非此項獎項獎品數有數額限定.若最終投票中有兩部影片得分一樣.就兩部都授獎. 至於各類具體獎項評選辦法規則.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要特別提到的是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因為這才似乎和我們關系真正緊密一點. 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 1.參評奧斯卡獎項的外語影片是指片長長於40分鍾.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發行製作.主要用非英文對話的影片. 2.參賽外語片必須在規定時間段在國內首映.用35mm或70mm膠片在商業劇院連續上映七天以上. 3.選用對話應該是該國母語.准確達意的影片英文標題是需要的. 4.一個國家只能遞交一部影片. 5.學院會向參評機構發放正式報名表.便於參評影片的製作公司填寫詳細信息.在推定日期學院辦公室必須收到參評影片報名表.演員表.製作人員表.簡短英文該葯.導演介紹.影片海報等. 6.同時還應寄一份影片副本.內容必須和正本相同. 7.外語片評委獎秘密投票產生五部最佳提名. 8.最佳外語片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參與. 9.外語片也可以參加別的獎項評選.但是條件是必須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連續放映至少七天以上.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上映. 10.獲最佳外語片獎項後.由導演代表團隊領取奧斯卡獎.
求採納
6. 2021奧斯卡將開始提名,入圍奧斯卡將提名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入圍奧斯卡獎提名的基本條件有:
一是電影時長的限制。入圍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要求片長不少於40分鍾,且用35mm或70mm的膠片或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歷史悠久且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每年均有眾多在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電影參評。奧斯卡金像獎和艾美獎(電視類)、格萊美獎(音樂類)、托尼獎(戲劇類)並稱為美國演藝界四大獎,代表著演藝界最高水平。而2020中國電影《少年的你》已入圍2021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讓我十分期待。
7. 少年的你入選奧斯卡國際影片獎短名單,入選奧斯卡國際影片需要哪些要求
剛剛公布的2021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短名單中,我們發現了代表中國香港選送的《少年的你》和代表中國台灣選送的《陽光普照》,而此次的短名單中並未發現中國大陸選送的《奪冠》的身影。
本屆奧斯卡將於3月15日正式公布提名,提名將在短名單中選出5部,第9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於4月25日在ABC電視台直播。
15部“最佳國際影片”短名單如下:
《少年的你》 “Better Days”中國香港
《陽光普照》 “A Sun”中國台灣
《名偵探賽大爺》智利
《江湖醫生》捷克
《酒精計劃》丹麥
《我們倆》法國
《販皮之人》突尼西亞
《太陽之子》伊朗
《國王之夜》象牙海岸
《我不在此》墨西哥
《絕境希望》挪威
《集體》羅馬尼亞
《親愛的同志》俄羅斯
《哭泣的女人》瓜地馬拉
《艾達怎麼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8. 奧斯卡的電影獎項是誰評選的,怎麼選的
每年的11月,來自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下屬17個機構的6000多位成員會對奧斯卡獎項送審影片進行評選。通常的做法是評委們在每一個獎項中,從最佳導演到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挑選出5部自己認為最好的影片。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成員都是電影業現役或退休的專業人士,他們有的是備受敬重的資深從業者,有的是往屆奧斯卡提名獲獎人。每位學院成員,只能提名自己專業范圍內的候選影片。比如說,一名編劇人員,不可以提名最佳音響效果的候選影片。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統計學院成員的投票情況。事務所採用的計票方法類似於英國選舉使用的「排序復選制」。計票時,首先依照選票上的第一選擇來計算候選影片的得票。如果某一部影片能夠在此輪達到規定票數,便可以獲得一個提名。得票最少的影片將被淘汰,然後將其得票依第二選擇重新分配給其他候選影片。如此類推,直到最後有5部候選影片達到規定的票數(最佳影片獎除外,這個獎項需要10部候選影片)。如果某部影片獲得絕大部分評委的提名,那就沒有必要再為該影片投票,學院會啟動類似於滲透效應的機制,使用分數衡量方案進行得票次高影片的篩選。當每個獎項的候選影片都達到規定的得票數量後,學院成員會進行第二輪評選。這一輪會簡單一點,成員只需要在每個獎項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候選影片。在本輪成員可以評選自己專業以外的獎項,不過學院還是建議成員避免評價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一些人質疑這套評選制度的公正性。評委們是否在排序之前將所有影片觀看一遍才作出評價,這是一個問題。但是,更大的問題在與學院的人員構成缺乏多樣性。2012年的一項報告指出,94%的學院成員屬於白人,而超過77%的成員是男性。不過,據著名製片人兼學院成員格萊斯·烏文[2]表示,上述情況正在改善。然而實際上有待提高的方面還很多。比如今年參選的關於馬丁·路德·金的傳記電影《塞爾瑪》,在上周的評選中只獲得兩項提名。對此有人不滿,也有人對於學院成員的評選偏好不屑一顧(因為歷年奧斯卡獲獎人大多是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