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主席為什麼批判《武訓傳》
毛主席批評《武訓傳》的原因:
《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象武訓這樣的人,處在清朝末年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和反對國內的反動統治者的偉大斗爭時代,根本不去觸動封建經濟基礎及其上層建築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熱地宣傳封建文化並為了取得自己所沒有的宣傳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對反動的封建統治者竭盡奴顏婢膝的能事,這是一種丑惡的行為,不值得我們歌頌。
毛主席嚴厲地指出:《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承認或者容忍對它的歌頌,「就是承認或者容忍污衊農民革命斗爭,污衊中國歷史,污衊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為正當的宣傳」。
他說「一些號稱學好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員……竟至向這種反動思想投降」。並由引得出「資產階級思想侵入了戰斗的共產黨」的嚴重結論。
毛主席還說:「《武訓傳》的出現,特別是對於武訓和《武訓傳》的歌頌之多,說明了我國文化界的思想混亂達到了何種的地步。」
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也應該向前發展了,我們的黨中央和廣大人民群眾早就在呼喚社會主義的藝術春天了。
因此,我們對於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各種文化產品,我們都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准確的判斷:什麼屬於真正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什麼屬於反動的封建主義文化?什麼屬於腐朽的資產階級文化?我們應該提倡和支持什麼文化?反對和制止什麼文化?
我們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思想和觀點,把這些最根本的問題一定要搞清楚。只有把這些最根本的問題搞清楚了,才能對症下葯,才能及時的、徹底的鏟除那些屬於反動的、毒害和麻木人們的心靈的東西。
我們真正屬於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事業才可能會真正的繁榮起來,才能促進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更加順利的進行。
2. <<武訓傳>>講的是什麼為什麼被禁止
************************************************************************
《武訓傳》就是告訴被榨乾的窮人:窮人們不要抱怨,都去低三下四地要飯吧,要飯可以揚名立萬!
毛澤東說:「武訓自己一個人想得不對,是極小的事,沒有什麼影響。後人替他宣傳就不同了,這是借武訓來宣傳自己的主張,而且要拍成電影,寫成著作或論文,向中國人民大肆宣傳,這就引起了根本問題了。」
2012年3月23日中國的富翁,花費7000萬元,為女兒舉辦婚禮,規模更加奢靡盛大。諸多當紅明星現身表演,堪比春節晚會。
面對這種現實,《武訓傳》諄諄教誨我們:不要仇富,不要怨聲載道,你看武訓先生被榨得一干二凈,到處要飯,興辦教育,最終名垂千古;你們不要民怨沸騰,不要起來抗爭,你們喝著地溝油,吃著轉基因,背著高利貸款,照樣可以興辦教育大有作為的,要飯就是一條不錯通往小康的光明大道,奴顏媚骨低三下四向富人乞討吧,要30飯年你們將名垂青史。
*****************************************************************
武訓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武訓不思變革,而去維護封建統治,此其罪一也。
面對社會殘酷的等級壓迫,武訓不是積極地去反對等級壓迫,而是承認甚至擁護等級壓迫,在他看來,等級壓迫沒什麼不好,只要我們拚命往上爬,就可以不受壓迫,而成為壓迫者,此其罪二也。
其實武訓生錯了時代,他有點像張勛,張勛復辟的行為如果在幾百年前,一定是個青史留名的忠臣,但是處於封建社會消亡的大背景下,他這么做就是歷史的反動。
總體而言,毛主席批判這部電影是用心良苦的。
一、他希望改變中國人骨子裡的奴性,希望人們能夠做一個清醒的戰士而不是像武訓這樣糊塗的好人。作為一個革命者,當他想要喚醒群眾反抗壓迫的時候,遇到的最頭痛的問題就是人民群眾變得麻木,他們不是想要消滅壓迫,而是想要通過某種方式成為壓迫者。武訓就是這樣的人,他認同壓迫,他要讓學生改變命運去參加科舉成為壓迫者以解放自己,但這樣卻無法解放社會。
二、中國當時剛推翻了一個等級社會,那麼接下來應該建立另一個等級社會還是建立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就成了一個問題,從這一點來說,毛主席的戰友們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為49年就是革命的結束,而毛澤東認為49年只是革命的開始,所以毛澤東想以此教育他的戰友們,不要總想著裂土封侯,要為人民立新功。
毛澤東去世以後,壓迫和剝削越來越明顯,終於武訓傳也解禁了
3. 武訓傳的內容是什麼
《武訓傳》的原劇創作於1944年,最初的主題是歌頌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武訓「行乞興學」的義舉,影片於1948年7月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投入拍攝,但在完成三分之一的攝制工作後因經濟困難而停拍,最終由昆侖影業公司買下了拍攝權和已完成的膠片,於1950年10月攝制完成;該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訓(1838—1896)的生平事跡為內容的傳記影片;影片以細膩的敘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訓的苦難生活和他從青年時代起由「行乞興學」而終於獲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譽的一生經歷。
武訓傳主要內容如下: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一周年紀念日。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武訓的祠堂前和墳墓前,一位女老師正在向孩子們講述武訓的故事。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歲的小武訓,父親已經去世,跟著母親要飯,雖受盡折磨,卻渴望能夠念書。他拿著辛苦賣藝掙來的200文錢,跑進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師收下他,結果在眾人的笑罵中被趕了出來。不久母親也死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養。為了不拖累別人,他到處流浪,外出打工謀生。17歲時,他到館陶縣大地主張舉人家做長工,和豪爽粗壯的車夫周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張家,他親眼見到張舉人剝削農婦張二嫂和四奶奶毒打女傭小桃,聽周大講述女傭小桃因不識字被張舉人騙寫賣身契的經過,更加感到窮人不識字的痛苦。當他想用三年的工錢,為患病的伯母治病時,張舉人拿出假賬,說工錢已經支付完了。武訓與他爭辯,結果被吊起來毒打一頓。最後周大出現,打倒保鏢,救出武訓。
張舉人當晚勾結縣官,將周大關進死牢。小桃因張舉人一家逼她嫁給曹屠夫,自己又無力逃跑幾次想自殺,被錢媽勸阻。她准備找武訓商量,逃出苦海。武訓在破廟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沉思苦想,終於感悟到窮人不識字就要永遠受欺負,於是決定要辦一個讓窮孩子上學不要錢的義學。
小桃來到破廟里找到武訓,此刻,武訓正沉浸在辦義學的計劃中。他將一個泥塑不倒翁送給了隨小桃前來的小茂,以表明自己辦學的決心。這時,張舉人的狗腿子趕來打倒了武訓,強拉走了小桃。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死牢里的周大、泥地上的武訓發出了「我們要報仇」的吶喊。
無路可走的小桃當天夜裡懸梁自盡。武訓懷著深仇大恨,強裝笑臉,以小丑的身份開始了新的生活。頑皮的孩子們叫他「二豆沫」。他沿街賣藝,跪在地上喊著「來踢吧!來打吧!」「為了窮孩子,為了辦義學。」夕陽西下,他坐在小桃墳前沉思,將桃核埋進土裡。
在李四的幫助下,周大和死牢里的太平軍囚犯越獄出逃。周大找到武訓、李四,要他們一起造反,武訓因一心辦義學,拒絕同去。周大說:「你來文的,我來武的,咱倆一文一武,讓那些狗官知道咱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十年過去了,武訓千辛萬苦積攢下了一百二十吊錢,存在地保高春山那裡。高春山派人偷走字據,翻臉不認賬,武訓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在沉重的打擊面前,他想起了自己的不倒翁,堅定了為窮孩子辦學的決心。又是一個二十年過去了,武訓積足了辦學的經費,在德高望重的楊進士門前跪求了三天,終於建起了義學。光緒十四年,崇賢義塾開學了,當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傳到五十歲的武訓耳邊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母親的墳前長跪,口中喃喃自語:「娘,窮孩子也能念書了。」
實現了辦學願望的武訓此後仍然一囊一缽,到處奔走募化。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周大,周大告戒他要當心受騙,武訓開始懷疑了。郭知縣為他呈報請獎,張撫台要為他向皇上請封號、造牌坊,更使他感到不安和疑惑。清王朝因農民暴動處於危機之中,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北京。清王朝的鷹犬們獻技,對周大這樣的「響馬」要剿,對武訓這樣的人要撫。光緒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當「樂善好施」的牌坊建好時,武訓卻好像發了瘋,不肯跪謝皇恩。滿腔悲惘的武訓拖著黃馬褂走進學堂,他對孩子們說:「你們記牢了,將來長大,千萬別忘了咱莊稼人!」
黃馬褂被遺棄在塵埃中,武訓向遠方走去。周大帶領著義軍風馳電掣地經過武訓身旁,捲起了滾滾黃塵……
老師給孩子們講完了故事。大家好像看到了年老的武訓肩背布褡,手拿著銅瓢,在北方的原野上堅定而緩慢地走著。
4. 關於電影《武訓傳》的討論的名詞解釋
關於《武訓傳》的討論:開始於1951年2月電影《武訓傳》的上映,毛澤東觀看後認為其具有「重大政治問題」,於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應當重視關於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將其定性為「狂熱地宣傳封建文化」、「向資產階級的發動思想投降」,隨後,一場大規模地批判運動展開。對《武訓傳》的批判運動,開創了以討論為名,實際以政治批判的方式取代了正常的文藝批判,學術批判,形成了此後一系列思想與政治批判的模式。同時繼續強化了毛澤東的權威地位,損害了黨內民主,加深了毛澤東對國統區知識分子的偏見,為隨後開展的對陶行知的重新評價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