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評:張藝謀《影》權謀下的極致美與極致人性
張藝謀導演作品《影》 自上映直到現在都有很大的關注度,這部質量與口碑齊飛的影片更是囊括了多項大獎: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及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分別舉辦國際首映和北美首映,獲得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影》講述了沛國大都督子虞被楊蒼擊敗並負刀傷,之後,他啟用了秘密訓練多年的影子境州,影子有著與他酷似的容貌,代替他參與朝堂、敵國的紛爭,訓練破解楊蒼刀法,收復境州領土,而 影子本身也在竭力尋找家、尋找自由 的故事。
張藝謀作為中國最頂級的導演之一,張藝謀在電影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沒有人否定,2019年10月1日,擔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總導演,更使他獲得了「國師」的稱號,備受尊崇。 下面,我們來從藝術設計、情節設計、現實意義三個方面深入剖析一下這部國師之筆《影》。
藝術設計
一部好的作品總是令人無可挑剔,真假、陰陽、虛實、黑白,被太極圖囊括進去的一切,構成了《影》的全部。 《影》在構圖上的獨到與脫穎而出是充斥在影片的每一幀的。
構圖是造型藝術術語。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 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並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視覺藝術中常用的技巧和術語,特別是繪畫、平面設計與攝影中。
整部影片的 背景只有黑白兩種色調, 黑與白,是中國風, 與陰陽太極相映,充斥著神秘與立體, 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一個是簡單到添加任何色彩都好似瑕疵一般,白茫茫一片更好;一個是簡單到任何色彩都無法添加進去,一但添加,都會被這抹厚重覆蓋。 黑與白,於東方,是道;於西方,是教。
《影》中,大到山脈險邑、山水朝堂、幽深竹林、高嵩石窟、亭台樓榭,小到衣著、屏風、服飾花紋,到處是黑與白, 色彩的減壓,既烘託了壓抑、緊張的氣氛,又將人物內心的殺伐無由表達到了極致。
黑白映射,也 將血色渲染, 楊蒼與境州決戰,青萍與楊平決戰,沛良、都督真身和境州殿堂上的巔峰對決等,黑白背景下是殘酷的腥風血雨,無盡的屠殺,血色如墨般流淌, 引人入勝,震撼人心,讓觀眾血脈噴張,激情澎湃之餘又深思熟慮,回味無窮。
細看這幅黑白畫卷,它的場景布置同樣是一份藝術、一份撼動。
《影》中的室內戲 場景布置十分豐富, 室內放置了大量的屏風,這樣就 將空間壓縮,使畫面垂直縱深,將細致凸現, 再通過黑白色調,在拍攝的時候,透過屏風,配合燈光, 人物易拍成「陰陽臉」,呈現視野成「框中框」, 像自由中穿插著阻礙,像絕處中穿插著幾分希望,像黎明前的黑暗, 在屏風上映出的影子,既是一種美感,更是對「影」的思考。
例如,沛國的朝堂之上利用主公所寫的《太平賦》,仰俯角的改變、遠近景的切換,將都督罷免時走的決絕、田戰的義憤填膺、沛公屈曲下的反抗、長公主含淚聯姻等描寫的淋漓盡致。
《影》中的室外戲,整部劇 大部分時間都在下雨, 給鏡頭也是 蒙上了一層霧茫茫的水汽, 更加能夠體現出那一種 朦朧美。
例如,境州、子虞、小艾雨中探討破解楊蒼刀法時,重巒疊嶂的山,淅淅瀝瀝的雨,小艾柔中帶剛的身伐,子虞蒼勁有力的招式,旋轉的沛傘,直入的竹竿, 肅殺中有一份優雅 ;而在境州與楊蒼生死較量時,帶血刀尖斬水、飛棍直突破傘、手弩伺機環射,平地之間似能聽到聲聲驚雷, 氣場十足 。
《影》中還 採用純民樂的配曲形式,表達方式含蓄內斂,盡顯美感。
情節設計
影視劇通常人物關系簡潔明了,主線分明,而 《影》採用多維矛盾沖突, 沛國主公、都督真身、都督影子等,性格各異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下面,我們 從真身子虞和影子境州、都督子虞和主公沛良、哥哥主公與妹妹長公主三對主要人物關系 來品《影》。
境州8歲與母親走散,流失境州城,餓倒街頭,是老太公和都督子虞收留他二十年。於影子而言,子虞養育他,卻也在利用他。利用他與自己酷似的容貌讓他代替自己和沛良、楊蒼「明爭暗鬥」,利用他二十年的思鄉、思家之情迫使他與楊蒼決一死戰,最後仍要利用他對小艾的感情讓他消失。
子虞與沛公的「相愛相殺」
若無子虞,沛良坐不到王位之上,但子虞的存在,他的功高蓋主、無雙智謀讓他在那個王位之上也如坐針氈、不得安寧。
英雄所見略同,身在暗室的子虞和表面卑躬屈膝、處處忍讓的沛良都渴望收復境州,他們都知道破解境州需以柔克剛、以陰制陽,連日陰雨,水漫則勝是收復境州的大好機會;他們以某種程度上的配合,一面影子戰楊蒼,一面兵攻境州,一舉奪回領土;他們都互相了解彼此,沛良深知境州是影子,都督深知沛良不會留著自己,哪怕是殘軀病體,一山不容二虎,他們勢同水火,爭來斗去。
先主去世後,哥哥沛良與妹妹長公主青萍相依為命,為了麻痹楊蒼,減少境州守軍,沛公屈曲,罷免都督,箭傷田戰,甚至答應了讓楊蒼的兒子楊平納自己的妹妹青萍為妾。
青萍知道自己是哥哥口中的一步棋後,隨著攻打境州的精銳軍隊見到楊平,並於他同歸於盡,留下雨中青萍的屍身與沛公的嘶吼。
《影》這部影片, 是一個權謀和算計為主旋律的故事, 波濤暗涌,硝煙暗漲,爾虞我詐,險象環生,敵進我退,以退為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恩怨無休無止,沒有盡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影》採用 倒序手法 。 情節跌宕起伏,讓人一探到底,拍案叫絕。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
懸念一:小艾看到了什麼
《影》開頭便是小艾驚恐地奔向殿門,卻沒有推開殿門,繼而才從都督約戰楊蒼開始講起。那麼,無論是作為影片的開頭還是這一事件的結尾,小艾她在門縫里看到的是什麼,她在朝堂、暗室見過太多風起雲涌,什麼樣的不可思議會讓她膽戰心驚到如此地步。是一向善良、一心歸家的境州在經歷巨變之後的黑化,宣布稱王,還是丈夫子虞權謀算計最終卻算掉了自己的性命,算掉了苦心積慮想得到的江山偉業。
懸念二:境州的母親身喪誰人之手
境州的母親到底被誰殺死,是子虞還是沛良,還是另有其人。子虞是要殺境州和境州母親的,斬草除根,不留後患,這樣戰楊蒼的功勞、破境州的功勞都是他的,他有足夠的能力稱王。沛良要境州回去,他需要一個傀儡都督,他也有理由殺境州的母親。也可能會是炎國,通過境州母親的死,挑起境州、都督、沛良爭斗,炎國已經丟失境州之地,倘若能引起沛國內斗,可以獲得喘息,蓄勢待發。
懸念三:密室的暴露
子虞在密室又是怎樣被泄露,前去殺他的士兵是那樣輕車熟路。知道密室的人寥寥無幾,子虞,境州,小艾,田戰,那麼是田戰嗎,田戰是自己想要趁亂黃雀在後,獲得大權,還是田戰是奉主公命令行事。
世上無舊事,終即始。張藝謀給《影》留白,給我們留懸念,撲朔迷離,虛虛實實,層層疊疊,是《影》的一大吸睛點。
由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主演的電影《影》, 五大影帝,一個視後,陣容恢宏。
男主鄧超飾子虞和境州兩個人,在兩個容貌酷似、身份不同、性格各異的角色間切換自如。鄧超作為一個實力派導演兼演員,他的作品《中國合夥人》《美人魚》《惡棍天使》《銀行補習班》等都展現了他高超的演技。
女主孫儷飾聰明溫婉的小艾,孫儷自出演《甄嬛傳》以來大火,在《羋月傳》《惡棍天使》《安家》中演技都倍受稱贊。
青年演員關曉彤(飾長公主青萍)和吳磊(飾楊蒼兒子楊平)同樣強勢加盟。
在古典墨韻場景內,各大角色激情演繹,激烈飆戲。
現實意義
《影》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一盤波譎雲詭的棋局。他在講述權謀,也在講述人性。
江山爭奪必染纖塵, 戰爭時代下的人性更是極端的,每一份 情感 都被極端的扭曲 。而為了那一聲「境州破」,多少鮮血流淌,多少性命犧牲,多少人生蒼白,多少悔恨書寫。
但即便是面對戰爭,面對權謀,也能達到權謀與戰爭下的平衡。佛說 人要心存善念,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心有智謀,便可以保自己一生平安,心存仁義,才能進退自如,仁智兼有,才能達到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最高境界,才能享山水相融之美。倘若,境州的母親不會被殺,境州一定會和母親遠走高飛,不會再回朝堂,捲入沛良和子虞你死我活的爭斗,更不會手刃子虞,嫁禍沛良,結局便不會這樣殘忍了。
楊蒼刀法蓋世,但並不是沒有破解之法,沛國一讓再讓,一退再退,實力猶存,楊蒼與炎國一味得沉浸於一時之能,一時之行,並不是長久之計,甚至在沛良罷免子虞,箭傷田戰,讓長公主聯姻為妾等一系列自暴自棄、卑躬屈膝的行徑後,僅八百兵力留守要塞境州城,「我方盡了如指掌,不必多慮」,「天下誰人能破我手中之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大軍壓境,悔之晚矣。只有不斷的取長補短、推陳出新才是立身立世的不敗之道。
結語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每一條路都是險象環生、荊棘遍布,我們在追求著美好,嚮往著自由,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前進,路上的我們啊, 願眼見的處處是美、處處是風景,願面對權謀能以智破解、以仁善始善終,願乘風破浪,歸來依舊是少年。
② 《影》這部電影結局沒看懂
《影》結局是開放性結局,留給觀眾自己想像
三個可能結局
一、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相,田戰和大臣共同擁立他們心中的子虞為沛國的新王,看到眾人俯首稱臣,小艾看到後,才發現此時境州已經完成了他人格的蛻變,變成了新的子虞,小艾之前對他的憐憫已經盪然無存,影又把香囊還給了她,意味著他依然想要佔有她,而她又無力改變什麼。
二、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相,結果被田戰一刀斬殺,田戰稱王。因為故事最後只有小艾和田戰知道子虞的真實身份,影本來也不是子虞,小艾為了活命,看到影被斬殺的一幕,不敢出門。
三、影出門後,告訴了大臣真想,被田戰所殺,田戰告訴眾臣,自己才是真正的沛王。而之前的沛王只不過是自己的影子,從三點就可以看出來他是真王。一是沛王在大殿上射田戰,田戰表現出來的冷靜,沛王離得那麼近居然都沒有射中,不是射不中,是不敢射中,最後還是田戰自己插了一箭;二是面對公主死亡時候兩個人的態度,田戰是傷心欲絕,而沛王表現的非常的冷靜;三是尋找到子虞的藏身之地,按說沛王是不知道子虞的藏身之地的,知道子虞藏身之地的只有田戰、影和小艾。影和小艾是不會告訴別人的因為這樣他們會招來殺身之禍,那隻能是田戰,而為什麼最後沛王又知道了,因為他們中田戰才是真的王,他把子虞藏身之地告訴了沛王,沛王才派人殺子虞。
③ 《影》到底講的什麼為什麼很多人說看不懂
被譽為張藝謀迄今為止最驚艷的作品的《影》,講了一個關於影子替身的故事。
《影》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思想和信息點太過復雜和繁多,很容易使觀眾感到困惑,從而就出現了很多人看不懂的情況。
④ 電影《影》敘述什麼樣的故事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這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關於影子的來龍去脈,真身從來忌諱莫深,不願提及而令真相撲朔迷離 。
沛國大都督子虞(鄧超飾),被敵國戰將楊蒼(胡軍飾)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鄧超飾),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鄭愷飾)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的境州在貴族的權謀游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
⑤ 《影》真正的結局官方是什麼
《影》真正的結局有三種:
1、田戰(子虞手下戰將)殺了境州,自立為王。首先,田戰知道都督和影子的存在,但是他並不效忠於王,因為子虞跟他說過,收回境州後,讓他做都督,而他還是跟從了子虞,說明他不忠心於王。
而影子境州遇到他後,跟他說,以前他是都督以後他也是都督,而他也並未告知子虞,說明他不忠於子虞。那麼他不忠於任何人,說明他是有野心的。由此可見,他在殿外等影子境州殺掉了王和子虞,然後公布境州的身份,殺掉境州,擁兵自重。
2、境州出了殿門後,殺了田戰,封死了大殿,火燒沛宮。小艾驚恐是因為境州殺田戰,境州在最後把那帶血的荷包還給了小艾,境州情滅心死。
小艾最後發瘋一樣跑向殿門,而試圖開門而未果,是什麼讓小艾突然想要跑出去,跑不出去趴在門縫里觀察的呢,是大火,因為起火,就可以燒掉子虞那張跟境州一模一樣的臉,還有最後知情的小艾。
3、死去的王是跟境州一樣的替身,真的王在境州出了大殿後,現身殺了境州,繼續統治沛國。
(5)電影影是怎麼識破都督的擴展閱讀:
許多人評價這是一部有藝術造詣的作品,通過對外在視聽的創造來表達對內心世界的塑造。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幅水墨畫,構圖、攝影、燈光的精心布置,讓每一幀每一秒都驚艷眾人。畫未行而聲先啟,給觀眾心頭一個疑問。
而後,小艾向門縫望去的恐怖眼神更是做足了鋪墊。電影再慢慢的回過頭來敘述。小艾對著無極圖占卦,她表示大雨連綿七天不斷,必定收回境州。此處也做足了鋪墊,讓觀眾期待劇情的發展。
電影是以大局講人性的自私,劇本設置懸念,每個細節都在輔助故事發展,反轉出人意料,包括結局也是意猶未盡,在小艾推跑到大門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就像張藝謀所說,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影影綽綽的光影在薄紗虛影的屏風下交織著,濃重的水墨上再灑滿鮮血。人生就像那幅太極圖一樣虛虛實實、假假真真,不過是夢幻泡影。而人性走上至柔或至剛之時就會被吞滅。
整體看來整部電影讓張藝謀在影壇上打了漂亮的一仗。但是由於故事發生在七天之內,使得劇情發展中人物的性格轉變過快,略微有些不自然,可還是為「大國師」的美術功底震撼,這是一次驚艷人的視覺盛宴。
⑥ 《影》沛王是如何得知子虞的影子和他的計劃呢
腦洞開一下來解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
1-沛王是在子虞的輔佐下登上王位的,功高震主,所以沛王在子虞府安插眼線監視是情理之中。境州擔任替身一年有餘,不可能一開始便與小艾默契十足,總會有蛛絲馬跡暴露生澀。
5.因為田戰是雙面間諜。子虞跟沛王都以為自己是大boss。都知道田戰是雙面間諜的身份。而且都以為他為己所用。其實田戰才是最牛皮的。最後所有人都死了。影片最後境州出門去被田戰殺了。小艾跑過去門縫里看到的正是這幕。然後小艾也因為知道的太多斃命大門口。
6.田戰最後殺了子虞影子,因為王 和都督不一樣 王有了影子, 影子上位拿了兵權他憑啥在奪回來。沛王還是很愛他妹妹的 ,再說了 他妹妹根本沒必要去。
歡迎各位小夥伴來互動評論。
⑦ 張藝謀作品《影》結局怎麼解析
當我們討論到《影》時,總是會無法避免地聊到張藝謀對於《影》的表現手法——黑與白。所以,《影》的結尾會和這樣的表現手法有什麼關系呢?細細斟酌,不難發現,幾位角色服裝的顏色似乎已經代表了他們的立場:
⑧ 張藝謀的影結局是什麼意思
張藝謀電影《影》的結局中,境州(片中的男主)帶著隱藏在船底的田戰、青萍等眾人來到了境州(虛構的地名)地界,境州獨自一人向楊蒼宣戰,楊蒼誤以為僅有境州一人,所以接受了兩人的君子之約,另一邊田戰眾人開始在後方進軍境州,最終青萍與楊平在爭斗中雙雙斃命,田戰砍下了軍旗,楊蒼與境州的對決中,境州接過三合後,成功擊殺楊蒼,城池被徹底攻陷。
境州戰勝楊蒼後,獨自一人回到故鄉找到自己的母親,但是意外發現母親已被刺殺,此時主公派人讓境州回到宮中,另一邊沛公私下派人去殺害在密室里的子虞,沛公擺了宴會招待回歸的境州,之後讓所有人離開留下了魯嚴,沛公一劍刺死魯嚴,原來魯嚴一直都是兩國的卧底,沛公告知了自己清楚境州是替身的事情,一切都在他的計謀之內。
一名侍衛傳來喜訊,沛公大喜,以為子虞被斬殺,頭顱就在侍衛送來的盒中,正當要驗證的時候,假扮侍衛的子虞從後方一劍刺穿沛公,沛公奄奄一息,子虞讓境州給沛公致命一擊,但背地裡要偷襲境州,這些被境州所識破,拿劍反殺了子虞,再捅死了沛公,製造了沛公是被刺客擊殺的假象。
境州獨身一人走出大殿,向世人宣布沛公被刺客所害,自己將刺客制服的消息。殿內的小艾起身奔跑向大門,在門縫中偷窺著外面所發生的一切,電影結束。
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結尾留下了不少可以解讀的空間,小艾透過門縫里她到底看到了什麼,電影中想要表達,一個人在權力面前的墮落,要不變惡人要不變死人,又一個子虞誕生了,成為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王,境州從尋找自我,到最後完全成為了子虞的化身。
但是有趣的是小艾的眼神中逐漸出現了惶恐不安,如果只是境州的黑化,那麼之前在大殿所發生的一切,她已經目睹到了,應該不會突然出現微表情的變化,那就是說明門外又發生了什麼,有可能門外又發生了一次殺戮,比如田戰又突然把境州殺掉,如果繼續分析的話,那麼也有可能大殿中死去的沛公其實也是影子,真正的沛公在門外突然現身,然後將境州斬除。
⑨ 《影》到底在說什麼
當我們討論到《影》時,總是會無法避免地聊到張藝謀對於《影》的表現手法——黑與白。所以,《影》的結尾會和這樣的表現手法有什麼關系呢?細細斟酌,不難發現,幾位角色服裝的顏色似乎已經代表了他們的立場:
⑩ 《影》最後孫儷在門縫間看到了什麼
孫儷飾演的小艾,最後看到了境州的「真面目」,她感受到了恐懼。也有可能是看到「王」死而復生。張藝謀刻意留白,讓觀眾去猜。
小艾是子虞的妻子,但她喜歡的是境州。
境州年輕、健壯,更重要的是,他能給小艾更多的關心與愛撫。這些都是子虞做不到的。子虞也年輕過,本來,他們夫妻可以琴瑟和鳴,但是為了理想,他舍棄了愛情。
另一種說法,就是小艾看到了門外「死而復生」的王。原來當初被殺的是王的「影子」。
這部電影叫《影子》,其實我感覺,最可怕的是結局留在小艾心中的「影子」。它是一片亦真亦幻,盤踞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