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戰電影觀後感
抗戰電影觀後感三篇
我下面分享三篇抗戰影片觀後感:
【篇一:一•二八淞滬抗戰觀後感】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出動最強大的兵力和新式的軍事武器,向上海閘北大舉進兵,挑起了“一·二八”事變。面對日軍的暴行,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率領下,不惜違抗國民政府的命令,堅決抗敵。
在一塊展板上,我看見了兩張圖片:一張是兩名日本官兵強行拖走一名中國市民,那個中國市民掙扎著,眼裡充滿了死亡的恐懼;另一張是一位中國軍民視死如歸的堅毅神情,大刀就架在他的身後,但他卻一點也不向敵人屈服。看到這些,我的心也憤怒起來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起來吧!
當時正是大冷天,但十九路軍的三萬官兵在條件艱難的情況下奮勇抵抗,不少人脫掉上衣,揮舞大刀,和日本鬼子展開肉搏戰。隨後,上海市民自發組織敢死隊、情報隊、救護隊、擔架隊、通信隊、運輸隊和募捐隊,萬眾一心,支援抗戰。看到這些,我深深地為上海軍民們感到驕傲。因為,他們頑強抵禦敵人,不管敵軍亂鍵是自己的多少倍;因為,他們挺起了中國人的脊樑,槍林彈雨,保家衛國。
我覺得中國軍民就是靠這種頑強不屈、團結戰斗的精神,才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經過三十多天的激戰,日軍始終無法佔領上海,5月5日,簽訂停戰協議。在淞滬抗戰中犧牲的一千九百多名英勇的官兵,永遠令人懷念。
我親耳聽過蔡醒民爺爺(蔡廷鍇的長孫)給我們講的抗日故事,我親手給仍然健在的十九路軍戰士帶過紅領巾,原來歷史不曾遠去,英雄事跡代代相傳,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觀看十九路軍淞滬抗戰展覽早陪跡,更讓我明白今天的和平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這樣的美好生活。
你是否知道,因為十九路軍烈士的大多數人都是廣東人,再加上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也都是廣東人,所以十九路軍烈士陵園就建在廣州?你是否知道十九路軍烈士就長眠於我們水蔭路?你是否經常仰望“碧血丹心”的凱旋門?你是否清明時節給十九路烈士敬獻鮮花?
請你和我,都不要忽視這段就在身邊的歷史故事,了解它,記住它,就是最永恆的紀念!
【篇二:平原槍聲觀後感】
影片概述
早上,我觀看了電影《平原槍聲》。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地區年輕的八路軍幹部馬英在黨的領導下,回到家鄉肖家鎮,率領蘇建梅,王二虎等抗日戰士,依靠群眾同以中村,楊百順,劉中正為首的日寇漢奸進行殊死搏鬥。他們與地下工作者鄭敬之,秦芳之密切配合,發動群眾,智取槍支,建立武裝,攻佔炮樓,巧殺漢奸,識破叛徒,粉碎“掃盪”……一次又一次挫敗了日寇的陰謀,出生入死,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終將敵人消滅。
觀後感想
看了這部影片,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一股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升。
這些英勇的平原兒女們,憑著一種信念陸並——民族精神,在家鄉的土地上為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與敵人鬥智斗勇,用自己的智慧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當風雲突變馬英被捕時,蘇建梅等人截糧車,毀電線,拔炮樓,讓敵人誤以為馬英仍在城外;在壯丁訓練所馬英與地下工作者鄭敬之密切配合,救出馬大娘,借敵人之手除掉漢奸吳胖子,馬英等人也脫離虎口。更讓我敬佩的是抗日戰士的意志。當蘇建梅被捕時,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這些都未能摧毀蘇建梅的意志,面對揮起的鞭子,面對那一件件令人不寒而慄的刑具,蘇建梅仍面不改色,對八路軍的任何情況隻字未提……
反之,那些漢奸和日寇更令人痛恨之極,他們的言行正與抗日戰士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蘇建梅與蘇建才同時被捕,面對美色的誘惑蘇建才心意訪惶,終成了叛徒……
抒情結尾
抗日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之歌。同時,影片也告訴我們:要記住這段浴血歷史。
【篇二:南京南京觀後感】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擁擠的人群中,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小男孩正准備上火車。年輕夫婦背著沉重的行李。突然,一聲劇烈的警報聲伴隨著飛機的轟鳴聲響起。人群騷動起來“轟-”人們的前方已經冒起了濃煙。只聽見有一位年輕人大叫:“快跑呀!日本鬼子轟炸到這里啦!”
人群如遇到地震似地逃跑。一時間車站里只能聽見婦女的尖叫聲、小孩子和男人的叫喊聲。慌亂中,年輕夫婦與三歲孩子擠散了。年輕夫婦的隨身行李也不見蹤影了。“轟-!”又一個炸彈從天而降,鐵軌斷成兩截,斷裂的鐵軌向上翹著;天橋塌下來,只見橋上的行人跌落下來。他們張著大嘴,大聲的求救聲被淹沒在隆隆的炸彈聲中。幾秒鍾的時間,昔日人來人往的上海火車南站成了血的海洋。
爆炸聲還在不斷的響,人已經差不多跑完了,只留下一些和家人失散、跑不動的老人和孩子。在離鐵軌比較近的一塊空地上,一個三歲小男孩坐在滿是血污的地板上哭著。旁邊躺著許多慘不忍睹的屍體,一連幾個炸彈還在小男孩的身邊發出巨響。這個小男孩的未來是生?是死?我真不敢想像。
現在,雖然人們已經步入21世紀,但地球上還有許多地方站或仍未停歇。戰爭,使別的地區孩子們失去了家園和童年,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我們渴望和平,我們希望世界不再有戰爭,不再有痛苦!
;⑵ 《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百團大戰》電影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抗戰題材的電影,名叫《百團大戰》。
電影的開場,張自忠將軍英勇犧牲了,華北大部分地區被佔領了,毛澤東主席和朱德元帥准備打一場大仗撮一撮日軍的傲氣!當電影放映到一二零師的戰士們轉移火車道那一幕時,我被深深打動了!為了使敵人的火車改變軌道,無數年輕的戰士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怎能不讓人為之震撼!他們用生命告訴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再苦再累甚至犧牲寶貴的生命也甘之如飴!與戰場上的英雄們相比,混進敵人內部的地下組織成員更是艱辛!為了順利完成攻佔敵人碉堡的任務,有一個地下黨成員必須假裝當漢奸,深入敵人內部。當時,全軍上下只有毛主席和朱元帥知道這項秘密行動。他的妻子誤以為他真當了賣國賊,連家門都不讓進,更不讓他見自己的兒子!最後,他飽受煎熬瞞天過海,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但他卻再也沒見過他的家人……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忍不住打開電腦搜索了百團大戰的相關資料——「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廣大人民群眾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這場戰役極大的影響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牽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時中國的大膽出手,也影響到其它國家也開始勇於在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強勢出擊,正面對戰。
看到這,我似乎明白了,老師所說的「你們這一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8月31日,也就是開學報名日,爸爸媽媽帶我去百盛影院觀看了一部叫《百團大戰》的電影,因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屏幕一開始就出現了一群手握刺刀的日本人,在我們的領土上,用」三光」政策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連剛出世的嬰兒也沒逃脫……彭德懷和左權兩位將軍知道後,立即趕去支援,看到的只是一幅殘骸的畫面和新媽媽手托嬰兒竭盡全力想讓寶寶脫離火海的場面……那場景讓人痛心疾首。看得我咬牙切齒,恨不得將敵人碎屍萬塊。
兩位司令隨即召開會議,目的只有一個:將敵人趕出我們的領土,不能讓他們肆無忌憚的在我們國土上橫行霸道,我們要反抗。隨後,我方調集兵力,全面部署,以破壞敵軍的鐵路、公路、橋梁等重要渠道著手。果然大有收獲,讓敵人損失慘重,也因此打響了抗日第一槍。看到這,我們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都說:「這小日本,太兇殘了,就該打,就該打。」
敵人太狡猾了,武器又比我們先進,我軍損失慘重,在這緊要關頭,,毛主席下達命令:允許退縮,堅持抗日,兵力隨彭司令調用。就這樣,總共有一百多個團參加抗日,所以稱為《百團大戰》。為了炸毀敵人的鐵匣子—坦克,我軍一批又一批戰友倒下了,改用挖隧道方式進攻,敵人又使用飛機轟炸,又有一批戰士犧牲了,戰場上,每個人都視死如歸,全力抗敵,最後,敵人的白旗倒下了,我們笑了,看著滿山遍野的我軍的屍體,我們又哭了。今天的一切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要懂得珍惜。
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緬懷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為國捐軀的英雄烈士,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百團大戰》這部愛國主義大片。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第129師、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的第三天,八路軍原計劃出動二十二個團,可實際出動了一百零五個團,因此這場持久戰被稱為"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打了大大小小上千場戰役,影片中選取了三場最為典型的戰役來表現,分別是娘子關戰役、西營塢戰役和關家堖戰役。影片中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畫面,比如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死在日本人的炮火之下,比如許多老百姓積極參加八路軍隊伍,還比如許多八路軍慘死在日本人的槍下……
接下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因為日本人的兵力打不過八路軍,所以日軍請來了機甲車——一輛無堅不摧的軌道車。機甲車來了,一名上將看見一輛火車頭,問:"誰會開那個鐵傢伙?"一位士兵說:"我會。"另一位士兵說:"我跟著上!"第一個答話的士兵接著說:"扳道岔要板到左邊來。"那位上將命令道:"死也要拿下扳道岔,你們快走,火力掩護。"話音剛落,只見兩個士兵登上了火車頭。第一個士兵說:"我開,你加煤。"隨後,火車頭向著機甲車的方向開去。
與此同時,八路軍與正在看護扳道岔的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戰。每當八路軍將扳道岔板到左邊之後,由於來不及躲閃,都會死在日軍的槍下。即便是這樣,八路軍戰士仍舊前赴後繼,在扳道岔旁死了一批又一批戰士。
最後,一個八路軍營長沖了上去,當他被日本人打死之後,雙手仍然緊緊地握在扳道岔上。就在這個時候,飛馳而來的火車頭在最後一刻撞上了機甲車。機甲車瞬間被撞出了軌道,霎時,火光四起。看到這里,影院中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八路軍戰士英勇抗戰、不畏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和我的同學們。
走出影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深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此,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倡導下,看了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為題材的8部電影。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寧國強為主演的《百團大戰》,這部電影以精緻的畫面,演員們精湛的演藝和感人的情節,給觀眾帶來了地場視覺和精神上的盛宴,令我感觸良深。
影片以我國抗戰史上重要的一場戰役百團大戰為故事情節,影片一開始就以張自忠將軍的死代表著抗日又一次失利為引子,為後面發起百團大戰埋下了伏筆。我最為感動的情節有兩處:一處是在對抗敵軍的裝甲列車時,我軍拚命攻擊,卻不起任何效果。一個一個的士兵到下了,就在千鈞一發的時候,姚尚武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敵軍有運兵車和裝甲列車相撞。姚尚武和梁山成功搶奪到了無人的運兵列車,向敵人的裝甲車撞去,可卻發現兩輛火車不在一條道上。於是,一場拆道岔的爭奪戰就此開始,你爭我搶之下,始終沒有結果。眼看時間愈發緊迫,可八路軍遲遲未能扳下道岔,就在兩輛火車擦肩而過前的一瞬間,一營長一躍而上扳下道岔,兩輛火車終於相撞,姚尚武和梁山也成功跳車。可一營長卻被敵人射殺,他的'屍體跪在死人堆上,手裡緊緊握著扳道岔桿,八路軍戰士的必勝精神,為國捐軀的一腔熱血,使我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
第二個是臨近結尾的關家堖之戰,八路軍勢如劈竹,可卻在關家堖主峰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上去的戰士成批的倒下,就連毀滅敵方裝甲列車的梁山也在此犧牲。後來八路軍攻克了關家堖,彭德懷將軍踏著數以萬計的屍體登上主峰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心酸和八路軍捨生取勝的精神。
歷史看似已經過去,但它卻徹底融在我們生活的國家和社會血液里。歷史需要被銘記,尤其是抗戰。這段用無數民族英雄生命換來來之不易的歷史,百團大戰的信念與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
星期六,我看了抗戰大片《百團大戰》。影片主要講述了我們中國軍隊和日本法西斯作戰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兩個感受:
第一,日本人真殘忍啊!他們的政策是:殺光、搶光、燒光,在他們的鐵蹄下,一村子的人都被他們殺光了,就連正在生孩子的產婦都不放過。日本人的手段實在讓人厭恨,我都想沖進去打他一頓。這種深仇大恨,我們永世不忘。
第二,中國軍隊可真勇敢,雖然戰爭是殘酷的,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還是勇敢地向前沖。這部電影里旗手的一句話,讓我永遠記在心中: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這話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不怕死的精神。這場激烈的戰斗中,雖說我軍也犧牲了不少戰士,但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中國人必勝!最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場勝仗讓日本人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惹的,是不會屈服的,你們想打,我們就奉陪到底!
中國軍人真勇敢,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這么有意義的年份,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莒南電影院觀看了愛國主義影片《百團大戰》。
看著《百團大戰》影片中催人淚下的畫面,感人肺腑的瞬間,每個人的眼晴都濕潤了。我們祖國能這樣日益強大與這些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是分不開的。我們要記住這些為國捐獻的烈士,他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現在我們生活來之不易,作為革命接班人,我們應當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時光,用激情去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來澆灌成功之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是初開的花朵,我們現在的戰場就是知識的海洋,我們的任務就是吮吸知識的甘霖!
做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努力吧!好好學習吧!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百團大戰》不但囊括歷史事件,塑造情緒線索,並且充分展示中國式的作戰理念和群眾智慧。不僅如此,影片中眾多戰爭場面頗具好萊塢氣質。
中國的近代史是令人悲憤的,那是的中國人民處於黑暗與戰爭當中,我們的新中國也因此誕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血與淚的戰爭,不會忘記可歌可泣的故事,不會忘記那些用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歷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銘記。那就是抗日戰爭,今天,我看了《中國近代史之百團大戰》之後,不禁感嘆,為了不受屈辱,人民奮起拼搏,保衛祖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至此開始了八年的全面抗爭,而百團大戰就是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1940年8月,八路軍指揮部動員了一百多個團,再華北地區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 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癱瘓。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
看完了電影後,我不禁熱淚盈眶,我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為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