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早期拍的邵氏電影不是藍光的,到後期是怎麼把畫質修復得那麼清晰的
樓上一派胡言。以前的電影都是膠片的,膠片的寬容度及圖像表現能力不是現在數碼攝影機能比的,而且膠片是沒有解析度這個概念的,如果硬要說的話差不多是藍光1080p(1920x1080)像素的9到10倍5968x3357。而且以前電視機都是標清720x576所以製作成藍光沒有意義,所以造成觀眾誤以為老電影都是模糊的,畫質差的。題主可以下載一些好萊塢五六十年代電影的1080p版本,比如說西北偏北,畢業生等,畫質是相當好的。
② 電影出現了數碼修復版,請問大蝦們,什麼是數碼修復版
回答:
不轉貼,簡潔的告訴您!
所謂數碼修復,
其實就是重新製作了後期,重新校色,然後彌補一些穿邦鏡頭,
對於標准版中有爭議的分鏡頭,在數碼修復版中會重新剪輯。重新調色的同時,再把影片加亮(膠片的顏色會偏暗)。
所以,主線劇情,影片的所有流程是不會改變的!只是視聽效果上會更好一些!
有問題您再補充!
③ 電影中的術語「數碼修復版」是什麼意思和原理
用數碼技術對於以往的不清晰畫面進行修復。原理參見數碼技術。
④ 電影中的術語「數碼修復版」是什麼意思和原理!
很多老電影,很早拍得,畫質自然沒有現在好,修復版就是把老片子以原來的電影膠片為基礎,利用數碼技術進行修復,去除噪點、聲音中的吱吱聲,還原色彩等。
⑤ 如何修復老影片為高清影視
對老電影進行數碼修復可以一項艱巨而乏味的工作,得需要一個工作班子和完備的器材。首先要用專業的膠片掃描儀將電影膠片逐幀掃描進電腦,然後用專業軟體對掃描圖像進行顏色校正和像素修復(去除污損、劃痕對圖像的遮罩)。修復的效果要看原始膠片保存的狀況和修復人員的技術水平。你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國外老電影的藍光碟片和高清視頻,圖像質量優異,很大一部分得益於歐美國家對電影膠片良好的保存。近幾年國內也開始了老的膠片電影的數碼修復工作,在中央台和上海東方台都播出了一些。坦率的說,修復後品質高的不多,主要和原始膠片保存狀態有關(尤其70年代之前出品的電影)。當然現在播出的很多所謂高清修復國產片,根本不是在膠片基礎上做的,估計片源就是以前電視台或製片廠轉錄的視頻錄像帶,有點濫竽充數的感覺。當然修復技術也很重要,以前看過貝托魯奇的電影《隨波逐流》,最近下載了數碼修復的高清視頻。看一遍,效果和原電影差距太大,色彩過於靚麗,膠片的顆粒感全沒了。
⑥ 為什麼老電影修復後能如此清晰
老電影的修復是靠電腦。把電影拷貝逐格掃描進電腦,膠片每一格的畫面就是一幅照片,然後用類似於photoshop的軟體可以輕易地把每格畫面的污點、劃痕去掉,調整反差、亮度和色彩飽和度,然後把每幅畫面作為一幀,做成每秒25幀的視頻,生成數字視頻文件就修復完成。其實修復並不是難點,常用photoshop軟體的人,這種修復是可以說是很簡單的工作,只是量太大,電影膠片每秒24格,一分鍾就要1440格,如果一部電影是100分鍾,那麼就是14萬4千格,也就是要修復14萬4千張照片,這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還要對音頻進行修復,要降噪、對缺失的聲音要補音等,最後做成藍光光碟才算完成。現在有軟體可以自動生成視頻文件,不需要把畫面一格一格地添加,也節省了不少時間。
⑦ 現在的數碼修復技術可以把黑白電影修復成為彩色電影嗎
現在的數碼修復技術確實能夠將黑白電影轉化為彩色電影。這項技術基於先進的圖像處理演算法,通過對黑白電影中的每一幀進行細致分析,利用機器學習模型識別出圖像中的關鍵元素,如人物膚色、服裝顏色以及背景環境等。通過這些關鍵元素,修復技術能夠推斷出原本彩色版本的顏色信息,再將其應用到黑白電影中,使得影片色彩豐富、生動。
具體來說,數碼修復技術首先會對黑白電影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以便計算機能夠對其進行分析。接著,修復團隊會使用深度學習模型,這些模型經過大量彩色電影訓練,能夠准確識別和預測不同的顏色。然後,修復人員會根據模型的預測結果,對每一幀圖像進行調整,確保色彩的真實性和一致性。這一過程需要高度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團隊的協作。
此外,數碼修復技術還能改善黑白電影的畫質,如修復畫面中的劃痕、褪色等問題,使影片看起來更加清晰和完整。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讓經典黑白電影煥發新生,也為現代觀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觀影體驗,讓他們能夠更接近導演和演員的初衷,感受更真實、生動的電影世界。
然而,數碼修復技術雖然強大,但它也有局限性。例如,對於一些顏色信息已經嚴重丟失或受損的黑白電影,修復難度會大大增加。此外,修復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到原片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盡量保持其原始風貌,避免過度處理。
總的來說,數碼修復技術為黑白電影的彩色化提供了可能,讓這些經典作品煥發了新的生命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我們或許能看到更多優秀的黑白電影被賦予新的色彩,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