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虎口脫險》的求助!!
中文片名:虎口脫險
法文片名:La Grande Vadrouille
上映時間:1966 年
影片片長:122 分鍾
影片導演:蓋拉德·歐利(Gérard Oury)
主要演員:
路易·德·費內斯(Louis De Funès)
特利·托馬斯(Terry Thomas)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這是一個大時代,大背景中的小故事。雷諾是運用矛盾手法搞笑的高手,就象卓別林是使用道具搞笑的大師一樣。指揮家先生本身是個愛國者,因為他盡管不十分樂意但也替盟軍的飛行員去接頭,雖然害怕但也與德軍官周旋也做到了寧死不屈,雖然自私自利但也知國家興亡匹夫有則。所有的矛盾都就湊成了一場場的喜劇。
在人物安排上也是以矛盾來表現笑料,除了飛行員,貫穿始終的人物就是指揮家和油漆匠了,首先他們在社會地位上有判別,碰到了一起,不得不一起謀事,就是安排了一個喜劇的模式,不同的身份使二個人有了不同的性格,忠厚老實的油漆匠和自私狡詐的指揮家!換鞋和接受德軍的審訊就在充分暴露二個人的不同時碰撞出一段段的笑料。
小的地方也充滿了矛盾:需要小心謹慎而為之的接頭兒地點選在了洗澡堂、身材健壯的男飛行員偏偏要裝成婀娜的女芭蕾舞演員、連狙擊手這樣的角色都可以讓一個對眼兒來執行……
這一幕幕的搞笑場面均來自整個的劇情全是在矛盾中發生的,劇情發展就是使無數的矛盾不停地碰撞,這種搞笑場面讓人們覺得熟悉,但又覺得發生得太巧了,人們就可以接受,比那些不合邏輯的鬧劇要真實的多了!
同時,這部影片的中譯本也可視為我國譯配電影中的巔峰之作,上譯廠的老藝術家們對影片台詞所做的二次創作,只可以用絕頂精彩來形容,我相信很多觀眾都能大段大段的背誦片中的精彩對白。
B. 《虎口脫險》這部反映二戰的影片是哪個國家拍攝的
《虎口脫險》亮辯卜這部反映二戰的影片是由灶友英法合拍的。
中文名:虎口脫險
外文名:La Grande vadrouille
其它譯名:橫沖直撞出重圍(港) / Don't Look Now... We're Being Shot At!
出品公司:Les Films Corona
製片地區:法國、英國
導 演:傑拉爾·烏里
編 劇:Marcel Jullian / 傑拉爾·烏里 / 達妮埃爾·湯普森
製片人:Robert Dorfmann
類 型:喜劇 / 戰爭
主 演:布爾維爾,路易·德·菲耐斯,瑪麗·杜布瓦,貝諾·斯德澤巴赫
片 長:132 分鍾 / 101 分鍾(西德刪減版) / 119 分鍾(DVD版)
上映時間:1966-12-08
對白語言:法語 / 英語 / 德語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公司
劇情簡介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大鬍子中隊長雷金納德被動物園管理員所救。而另外兩名士兵,也分別在油漆匠奧古斯德(布爾維爾飾)和樂隊指揮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費內斯飾)的幫助下掩藏好了。即便德軍展開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揮和中隊長還是在浴室順利地會面,幾經輾轉,英國士兵終於接上了頭。幾個原本並不認識的人,就這樣結成了生死同盟,與敵人展開了鬥智斗勇的生死游戲。同時,也鬧出了不少溫情的笑話。他們用微薄的力量對抗嚴酷德軍,險相迭生,滑稽搞笑,為了逃出虎口,共敬穗同戰斗。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瑞士的安全地帶。
C. 一部老的外國電影,中間有句台詞:沒有螺旋槳照樣飛。求電影名字。
中文片名
虎口脫險
原片名
La Grande vadrouille
更多外文片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Don't Look Now, We've Been Shot at
Don't Look Now - We're Being Shot at
影片類型
戰爭 / 喜劇
片長
132 min / West Germany:10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Finland:K-8 Sweden:Btl Iceland:L USA:G West Germany:6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傑拉爾·烏里 Gérard Oury
編劇
Marcel Jullian
傑拉爾·烏里 Gérard Oury
André Tabet .....dialogues
Georges Tabet .....dialogues
達妮埃爾·湯普森 Danièle Thompson
演員
Bourvil .....Augustin Bouvet
路易·德·菲耐斯 Louis de Funès .....Stanislas LeFort
Claudio Brook .....Peter Cunningham
Andréa Parisy .....Sister Marie-Odile
Colette Brosset .....Germaine
Mike Marshall .....Alan MacIntosh
Mary Marquet .....Upper mother
Pierre Bertin .....Juliette's grandfather
Benno Sterzenbach .....Major Achbach
瑪麗·杜布瓦 Marie Dubois .....Juliette
特利·托馬斯 Terry-Thomas .....Sir Reginald
Pierre Bastien
Jacques Bodoin
Noël Darzal
Henri Génès .....Employé zoo
製作人
Robert Dorfmann .....procer
主要配音演員
尚華(樂隊指揮)、於鼎(油漆匠)、楊文元(中隊長)、嚴崇德(麥金托什)、施融(皮特)、翁振新(德軍上校)、童自榮(德軍司令)、程曉樺(朱莉葉特)、丁建華(嬤嬤)、喬榛(斗雞眼)、蘇秀(老闆娘)、蓋文源(旁白)
譯制導演
蘇秀
劇中人物
中隊長:雷金納德
中尉:彼得.庫寧漢
士兵:麥金拖什
油漆匠:奧古斯德.布衛
指揮:史丹尼斯拉斯.拉福
木偶劇團姑娘:朱麗亞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Les Films Corona [法國]
The Rank Organisation Film Proctions Ltd. [英國]
發行公司
博偉電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國] ..... (1969) (USA)
Tobis Filmkunst [德國] ..... (West Germany)
Valoria Films [法國] ..... (France)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66年12月8日
瑞典
Sweden
1967年6月2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7年9月15日
丹麥
Denmark
1967年12月18日
芬蘭
Finland
1968年3月8日
英國
UK
1968年5月 ..... (London) (premiere)
美國
USA
1969年2月16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芬蘭
Finland
1978年10月20日 ..... (re-release)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關二戰的喜劇電影,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其中主演路易·德·費內斯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的喜劇明星,他的喜劇天賦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脫險》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是真正的喜劇藝術,天生被賦予濃厚的幽默感的法國人為我們奉獻了永遠的精神大餐。這是一部喜劇片,也是一部戰爭片,但是我們看完整部電影卻沒有看到一個人死去,即使是被那個斗雞眼的德國機槍手打下來的自家飛行員,最後出現的身影也是飄搖的降落傘。戰爭很殘酷,但是認識戰爭未必需要殘酷的畫面。
本片當年曾創下法國最高票房紀錄,中譯版本也可視為我國譯配電影中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