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主色調是偏灰暗的,但是河對岸的租界色調明亮,這種對比造成的視覺感受很強烈,一邊富麗堂皇,一邊斷壁殘垣;一邊紙醉金迷,一邊屍橫遍野。
對人物塑造很成功,逃兵也又讓人無奈且動容的一面。一些性格軟弱的人沒有因為什麼重大打擊突然就變得鐵血起來,反而顯得更加真實立體。
場景的打造以及特效我覺得是很走心的,可以說是上乘,慘烈的戰爭場面的表現也是我國戰爭片應該學習的。抱著炸彈排隊跳樓那段我看哭了,當時面對日軍裝甲部隊,而我軍沒反坦克裝備,只能靠這種方法來反載具。
(1)電影八百外國人如何評價擴展閱讀: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
② 八百電影反叛人物是誰
「待我化作塵土,你將見我的微笑。」
《八佰》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淞滬會戰為背景,主要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整個影片圍繞著上海的四行倉庫展開。四行倉庫是由4所銀行共同出資所建設的一所大倉庫,倉庫建築面積共2萬平方米,因為要防水防盜,所以房屋全部採用了防爆工藝,日軍想要沖破這所倉庫,必須要使用重武器。
被刪減了十幾分鍾的電影,讓本來敘事線索就模糊的電影變得不是很完整,也沒有交代所有戰士的結局。但現實中,英雄的結局是,撤離橋頭後,剛到租界,就被英國軍隊繳納軍械,四天激戰尚不離手的槍支就這樣被搶走。扣押到了義大利兵營,在兵營里他們每天都會升國旗,唱國歌,後來英國軍方沒收了國旗,全體將士就每天對著無形的國旗唱國歌,1941年4月24日凌晨,謝晉元在照例出操時被叛徒刺殺,這一噩耗一經傳出,全國上下一片哀痛。
另外,這部電影名叫《八佰》,沒有用到「百」,而是用了「佰」,創作團隊是希望用「佰」這一字告訴觀眾:這部電影所關注的並非「八百」這個數字,而是這個數字背後,每個活生生的人。
像影片開頭所說:「待我化作塵土,你將見我的微笑。」
③ 如何評價電影《八百》
評價電影《八百》,首先要指出導演對作品的構思似乎存在模糊之處。該片基於歷史事件,而事件本身的戰斗強度並不足以支撐一部時長兩小時的戰爭片。對比其他經典戰爭電影如《拯救大兵》、《黑鷹墜落》、《我們曾經是戰士》、《硫磺島來信》、《鋼鋸嶺》和《布列斯特》,它們無一不以長時間、高烈度的戰斗場景為基礎,要麼是多個戰斗或戰役的結合,要麼是一場連續的高強度戰斗,如巷戰或叢林戰的場景切換。
然而,《八百》的劇情僅限於守衛一個倉庫,場景單一,戰斗烈度不算大,僅有的英雄人物如陳樹生的英勇犧牲也只是通過一個鏡頭展現,難以支撐兩小時的電影時長。如果以淞滬會戰整體為背景,可以拍出一個戰爭片,而將《八百》單獨作為戰爭片來拍攝,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因此,電影中出現了對陳樹生的過度渲染,以及一系列刻意渲染慘烈但邏輯上不合理的劇情,如添加了一群陳樹生、日軍夜襲、扛旗擋飛機等場景。這表明,電影試圖在陳樹生英雄形象的基礎上,增強故事的緊張感和悲劇色彩,但卻在邏輯性和合理性上存在缺失。
《八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背後的故事,如戰爭中的斡旋、作秀、國府的棄療、軍民的堅守,以及撤退過程中的被繳械和暗殺。如果能更深入地探索這些背後的故事,可能能夠製作出一部具有深度的電影。然而,導演和編劇似乎在追求戰爭場面的同時,忽略了對這部分內容的深入挖掘,導致演員表現臉譜化。
電影在戰爭場面的處理上顯得拼湊感強,邏輯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在追求悲壯氣氛的同時,出現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節,如王千源和胖哥盯著女學生的裸背,張譯的角色在撤退中表現出的膽怯等,這些情節的處理顯得不自然且突兀。
綜上所述,《八百》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它在戰爭場面與背後故事之間的平衡上。盡管電影試圖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情感渲染來吸引觀眾,但在邏輯性和深度上存在不足。對於希望看到一部具有現代好萊塢風格的戰爭電影的觀眾來說,《八百》可能未能完全滿足他們的期待。總的來說,《八百》在嘗試將歷史事件搬上大銀幕時,似乎在藝術性和真實性之間尋找平衡的過程中,遭遇了一定的挑戰。
④ 如何評價八百這部電影
《八佰》一箭四雕,管虎與委員長的默契
本答案從第二部分開始,內容會復雜一些,如果你想留言批判此回答,請看完,如果你無法理解超過1000字的文章,請謹慎留言反對。
第二部分講電影最大的bug,第三部分講如何用一段台詞生造出一個根本沒有的巨大轉折(不是歷史上沒有,是劇情上就沒有)
一
首先《八佰》不是歷史片,也不是戰爭片,它是一部奇觀片。
它與歷史的差距,很多答案都說了,這里不多說了。單談一下,導演跟委員長跨越八十餘年的默契。
《八佰》拍的好,關鍵是題材選的好。
首先導演自己在宣傳里也說了,一水之隔,喝著咖啡打著賭,就能觀看真實戰爭的事件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就是奇觀,電影再把奇觀放大一下,尤其縱身一躍、丈夫許國,確實直擊人心,不單是視覺的更是心靈的,看著看著就落淚了。
其次,愛國主義,這是最容易引發共鳴的,尤其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
但是導演厲害就厲害在,它的愛國主義不是歌頌TG的,而是歌頌國軍的,這樣一些反感主旋律的觀眾也會喜歡,更進一步說,這都不是國軍,是一種超越了黨派、階級的,每一個普通人的愛國主義,更高級的愛國主義。這一下B格就高了起來。
最後,因為不是歌頌TG的,還能跟飛將軍孫元良扯上關系,而孫元良的兒子正是台灣著名演員秦漢,秦漢是誰?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但是在他那個年代可是跟林青霞齊名的,他與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合成二秦二林(星爺的大話西遊里至尊寶還忽悠紫霞自己是秦祥林),也就說他沒准能影響金馬獎哦。所以導演去台灣拜訪秦漢。之前16年他挺姓戴的也是一個道理,此人和秦漢有一個共同點,在省內電影界影響力甚大,1999年到2014年,金馬獎12次提名,9次獲獎。
片中還有一個高筆,就是沒提孫元良(委座本來是要把孫元良的整個八十八師都留下的,孫不幹,最後留下400人),按此人的真實形象提,又逃跑又強奸的,秦漢不滿意。不按真實形象提,國內觀眾不滿意。不提,秦漢推這部片子時,還可以避嫌,等片子獲獎了再找水軍在省內給秦先生歌功頌德。所以,導演去拜訪片中沒有的孫元良的後人秦漢,卻不去拜訪片中主要人物謝晉元的後人。
⑤ 關於八佰電影的說說
1、這部電影叫做八百,這裡面所描寫的那些勇士們很多人把他們叫做八百壯士、但是據這些人當中的一些倖存者回憶,實際上並沒有八百人、雖然對於具體的人數有著好幾種說法,但是八百勇士實際上只有四百人左右應該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一個說法。
2、八百勇士實際上一開始並非是國軍的老兵,而是在國軍的主力部隊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慘重之後所補充的湖北的地方保安團部隊。
3、八百勇士之所以被稱為孤軍,一是因為其它部隊均已撤走,整個上海除了租界以外已經沒有了其它的中國部隊、二是他們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讓外國人看到國民政府是真心抵抗的,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就是國民政府用來作秀的一個工具、在他們的使命完成以後是沒有人管他們死活的。
4、謝晉元和姚子青兩位將軍雖然同為廣東梅州老鄉,謝是蕉嶺人而姚則是平遠人、但是二人的性格和命運卻大不相同,姚是率全營力戰殉國而謝則是率部隊主動向英方繳械、最終導致了這八百勇士及謝晉元在此後任人宰割卻又束手無策的悲慘命運。
⑥ 影片八百的拍攝地在哪裡
《八佰》拍攝地點:寧波、蘇州。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6)電影八百外國人如何評價擴展閱讀
《八佰》評價
戰爭是冰冷和殘酷的,《八佰》中的「靜」凸顯了這樣的冰冷和殘酷。電影開篇用搖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蘇州河北岸的「靜」,這是滿目瘡痍之地,沒有居民,只有殘破與荒涼。
「靜」是《八佰》一面,由「靜」到「動」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戰爭的對抗與角力的「動態」,也是人物變化成長的弧光,更是主題精神的升騰的過程和姿態。
在槍火和刺刀帶來的慘烈聲響中,該片著力呈現了「八百壯士」阻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幾個戰爭段落和側面,戰爭的殘酷性首先被傳達出來,與之交織的是帶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為一部戰爭類型商業片,該片正視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不再採取以往戰爭片凸顯指揮軍官個體的智慧與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謝晉元的領導,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合力。
⑦ 八百電影為什麼下架了
八百電影下架的原因主要是涉及歷史事件的改編問題。
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然而,在電影的改編和呈現過程中,存在一些與歷史事實不符的內容,這引發了部分觀眾和歷史學者的不滿和質疑。
具體來說,一些觀眾認為電影中的某些情節和人物形象存在誇大和虛構的情況,這可能對歷史事件產生誤導。例如,電影中展現的四行倉庫戰斗場景被一些觀眾認為過於誇張,與真實的歷史事實存在較大的差異。此外,一些觀眾還指出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設定存在不合理之處,這也讓電影的歷史真實性受到了質疑。
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和機構對電影進行了審查,並認為電影存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問題。因此,為了避免對歷史事件的誤導和影響,電影被下架並進行修改和調整。
總的來說,電影《八佰》下架的原因主要是涉及歷史事件的改編問題。這也提醒我們在改編歷史題材的電影時,需要更加謹慎和尊重歷史事實,避免對歷史事件的誤導和影響。同時,觀眾和歷史學者也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電影改編和歷史事實之間的差異,避免過度解讀和誤解。
⑧ 《八佰》受人們歡迎嗎票房現在達到了多少
《八佰》作為疫情之後,第一部大賣的電影,無疑是受到人們廣泛接受並且歡迎的。截至目前,《八佰》票房已經到了,16.21億。
《八佰》電影的導演管虎曾經在接受采訪中說到,他之所以要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表達對從軍的父親和保衛祖國的將士們的熱愛。四行倉庫保衛戰,其實是一場孤立無援的戰爭,其結果也一定是失敗。八百壯士的誓死堅守,不僅向外國人展示了我國人民和軍隊的誓死奮戰的決心,更主要的是凝聚了當時潰散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