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農民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2011年7月16日晚,寧波大劇院內紅歌嘹亮,現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閉幕式暨「電影金曲獻給黨」文藝晚會在此隆重舉行。 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紅歌及電影金曲讓觀眾們重溫了記憶。
晚會上,本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和「農民最喜歡的男演員」、「農民最喜歡的女演員」評選結果揭曉。「農民最喜歡的影片」為影片《讓子彈飛》,唐國強獲「農民最喜歡的男演員」、趙薇獲「農民最喜歡的女演員」殊榮。
閉幕式晚會由上影演員劇團團長崔傑主持,秦怡、仲星火等100多位著名表演藝術家組成的紅歌演藝團體,在晚會上演唱了30餘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從不同角度唱響時代主旋律,歌頌黨、歌頌祖國。
《唱支山歌給黨聽》、《旗幟頌》、《開路先鋒》、《天涯歌女》、《漁光曲》……
寧波大劇院歌聲回盪,一首首經典紅色電影歌曲彷彿把現場的農民觀眾帶回了一段又一段的電影時光。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閉幕式暨「電影金曲獻給黨」文藝晚會在此舉行。 閉幕式上,八一電影製片廠建黨90周年的優秀獻禮影片《飛天》劇組亮相現場與農民觀眾進行了互動。當年在《閃閃的紅星》中扮演「潘冬子」的演員祝新運作為劇組一員,剛一露面,台下不少農民觀眾就認出了他。祝新運也熱情地向台下的農民朋友問好,並祝願農民電影節越辦越好。
由全國農民兄弟姐妹共同評選出的「農民最喜歡的影片」、「農民最喜歡的男、女演員」也在昨晚的閉幕式上揭曉。主辦方一改以往評選由大腕明星擔綱頒獎嘉賓的慣例,鄞州區石碶街道放映員俞浩輝宣布了評選結果。經過近半個月的網路投票,《讓子彈飛》成為農民兄弟姐妹最喜歡的電影,農民最喜歡的男女演員則被《建國大業》的主演唐國強,以及《錦衣衛》中的主演趙薇獲得。
此外,為了表彰奮斗在農村電影放映第一線的優秀放映員,閉幕式上,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仲星火、電影《咱們的牛百歲》主演梁慶剛,以及電影《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還一起為堅持農村電影放映17年的寧波鄞州農村電影放映員傅劍光頒發「農民兄弟的放映員」獎杯。 紅毯熱鬧非凡,劉燁、秦嵐攜手公益
2011年7月15日晚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開幕式暨《建黨偉業》全國農村首映禮在寧波象山縣舉行。之所以選擇象山縣,是因為《建黨偉業》有一部分的拍攝工作是在象山影視城完成的。從寧波開始,這部影片將正式進入全國農村院線開始放映。開幕式現場很多當地的百姓都簇擁在廣場上,一部分人載歌載舞,舞龍敲鼓,熱鬧非凡。廣場上鋪設了紅毯,紅毯兩邊擠滿了前來觀影的村民。很多媒體朋友都表示:「以前都是自己拍明星走紅毯,現在自己成了被拍者,感覺很不一樣。」
在開幕式上很多寧波當地的企業為革命老區以及西部地區困難民眾贈送了上千場甚至上萬場的電影。同時象山縣政府也為外來務工人員捐贈了一千張象山影視城門票。
船鼓漁燈,長龍起舞。昨晚,在寧波象山丹城文化廣場,一場富有農村農民特色的文藝表演拉開了中國(寧波)第四屆農民電影節的帷幕。開幕式現場,《建黨偉業》全國農村首映式也同步舉行。
昨天的開幕式上,當《建黨偉業》中「青年毛澤東」的扮演者劉燁、出演「愛國女學生」的影星秦嵐,以及著名青年導演陸川三位明星一上台,立刻引起了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大家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拍照,並與明星進行了互動。 「突出公益性」是本屆農民電影節的又一大亮點。組委會與中國電影集團農村發行放映公司共同發起了向革命老區和西部地區捐贈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場次的公益活動,讓農民看到免費電影。開幕式上,部分企業代表將在現場向西部貧困地區贈送《建黨偉業》等影片的放映場次。
開幕式上,寧波14家單位還向革命老區、西部農村地區捐贈了3萬多場電影,讓全國更多的農村群眾免費看電影。電影節期間還將舉辦農村電影發展戰略高峰論壇、評選農民「最喜歡的影片和男、女演員」、建黨90周年新片展映、紅歌演唱會等系列活動。
開幕式上《建黨偉業》五四運動部分的執行導演陸川,攜主演劉燁、秦嵐低調亮相。最近的三個月陸川、劉曄、秦嵐一直都在象山拍攝《王的盛宴》。當晚劉燁戴著帽子及黑超墨鏡,秦嵐則以一襲白裙清新出場。觀眾紛紛要求要看看劉燁的廬山真面目。劉燁馬上解釋稱因拍攝《王的盛宴》這部古裝片需要戴發套,所以頭發剪得特別短,才會戴上帽子。接著劉燁摘掉帽子墨鏡,以全新寸頭發型向象山的觀眾打招呼。頭發再短也難掩劉燁的人氣,現場觀眾不時發出尖叫聲。劉燁、秦嵐都表示參加這樣的一個開幕式特別的有意義。 秦怡、仲星火等觀影
第四屆中國農民電影節活動之一的電影金曲獻給黨晚會由演員崔傑主持,晚會上上影演員劇團,影人合唱團給觀眾帶來了一首首精彩的電影金曲。《漁光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啊,朋友再見》等經典的革命老歌在寧波劇院響起。現場的觀眾大部分都是當地的農民,這些金曲的重演讓觀眾們的記憶重回那個時代,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很多觀眾都聚精會神的望著演員認真聆聽,每一首歌曲結束之後總能響起十分熱烈的掌聲。
作為獻禮片《飛天》主創劉之冰、徐箭等以一身庄嚴的軍裝在晚會上亮相。除此之外八一電影製片廠的著名導演兼演員,《閃閃紅星》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也來到了紅歌會,祝新運的出場掀起了一陣小高潮,很多觀眾都因為能夠再見到「潘冬子」十分興奮。秦怡、仲星火、吳貽弓、梁慶剛也上台為農民電影節助陣。秦怡老藝術家現年九十歲,來到寧波之後就腹瀉不止,但依然站在台上為公益事業鼓勁,精神令人感動。 中國寧波網7月16日訊 作為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重要活動之一,全國農村電影成就展今天上午在寧波博物館開幕。
「展覽蠻好,尤其是展覽中的老電影海報讓我印象很深!」今天一大早,家住寧波鄞州的張阿姨便和老伴來到寧波博物館參觀展覽。她告訴記者,此次展覽內容很豐富,尤其是展示的老電影海報彷彿把帶她回到過去的青春歲月。
據介紹,此次全國農村電影成就展有三部分內容:一是「農村電影放映工程」10年成果展,通過圖片、文字等翔實的資料,充分展示全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其中還包括寧波農村電影發展情況以及前幾屆農民電影節回顧;二是農村數字電影節目交易會,期間,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農村分會的58家理事單位將現場完成近10萬場農村放映場次的訂購、傳輸和授權,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也攜10餘部新片在交易會現場推介、展示;三是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展覽,來自全國各地的17家電影放映設備生產廠商,在現場展示自己的1.3k數字機、2k數字機等設備。 農村放啥電影要讓農民說了算
高峰論壇為農村電影發展獻計獻策
中國寧波網訊 昨天下午,第四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重點活動之一,「新起點·新態勢·新發展——全國農村電影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在南苑環球酒店舉行。
論壇上,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耿西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鄒大鳴等陸續上台作了主題演講。農民要看什麼電影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問題。
農民電影,農民來選
「說實話,現在我們農民觀眾看電影是被動的,他們看到的電影是農村數字院線為農民挑選的,但農民朋友們真的愛看這些電影嗎?這恐怕是我們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耿西林告訴記者,「城市裡,觀眾不喜歡看的電影可以不買票,農民卻不行。」在她看來,新形勢下,要讓農民觀眾滿意,就必須強調農民參與選片的重要性。另外,耿西林還建議,要讓農民朋友喜歡看電影,還得用多種方式加強映前宣傳。「現在許多商業大片上映前都要做宣傳,農村放映的電影片方不妨在上映前給農村數字院線一些宣傳場次,請農民代表來看,問問他們到底喜不喜歡,提些寶貴意見。」
農民電影,貼近農民
河南省周口市農村電影院線代表巴莉芬在演講中表示,當地群眾經常反映「想看農村的事」和「沒有戲不好看」。
「如何拍攝農民真正愛看的電影」也是與會嘉賓關注的重點。
據巴莉芬介紹,2010年初,周口市農村電影院線自拍自製了農村題材、地方戲形式的《農家媳婦》和《農家嫂子》,受到當地農民的喜愛。其中《農家媳婦》已於4月15日公開發行,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放映了5萬多場,在節目中心的商業交易平台上,持續排名第一,按照每場10元測算,出品方票房收入有50餘萬元。
秦怡仲星火吳貽弓等支招農民電影
中國寧波網訊 昨天,受第四屆農民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著名電影藝術家秦怡、吳貽弓、仲星火、梁慶剛來甬參加電影節閉幕式。這4位電影名家曾為觀眾奉獻了一部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他們塑造的經典角色更是令一代人難以忘懷。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他們下榻的賓館進行采訪。
秦怡:曾為體驗生活,走四里地挑水
說起農民電影,秦怡一下就想起了當年農村放電影的「盛況」:「以前,農村裡一放電影,老百姓就呼啦啦搬著椅子來看。那時候,我在農村體驗生活,也擠在農民當中一起看。」
解放後,秦怡就拍了《二家春》、《農家樂》等多部農村電影,所以這次來參加農民電影節倍感親切。在秦怡看來,要拍出受歡迎的農民電影,必須要深入體驗農村生活,否則無法真實地將農民生活反映在電影上。想當年,秦怡為拍《北國江南》,提前半年到農村體驗生活,吃住在農家。「每天早上四點,天還未亮,我就跟著老鄉走四里地去挑水,來回好幾趟才能把水缸都倒滿。有了這樣的生活,表演起來才會真實。」
仲星火:了解農民才能拍好農民電影
說起老藝術家仲星火,也許觀眾還反應不過來,但一說電影《今天我休息》里的「民警馬天民」、電影《李雙雙》里的「農民孫喜旺」,相信很多人會恍然大悟。
如今87歲高齡的仲老已是一頭銀發,但他那不變的笑容還是讓記者一下就回想起了仲老電影中的模樣。「農村電影我很早就演過啊,《李雙雙》不就是嗎。我很熟悉農村生活,平常也接觸了不少農民朋友。我覺得,寧波舉辦農民電影節非常好,很有意義。」仲星火告訴記者。
說起農民電影,仲老也為電影人支招:「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拍出農民喜歡的電影,電影人必須充分了解他們的需求,希望文藝界多為農民做些貢獻。」
吳貽弓:新農民電影需要新時期素材
「現在的農民如何發家致富、新農村建設等素材都可以為電影人所用。」曾執導《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等影片的著名導演吳貽弓認為進入新時期的農民電影應該緊扣時代脈搏。
吳導表示,電影要吸引農民觀眾,就必須深入農村。「回想1962年拍攝《李雙雙》時,導演和我就在河南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研究劇本整整一年。兩位主演也提早到農村深入生活,這樣的電影拍出來才經得起時間推敲。」
② 2022年農村公益電影如何受老百姓的喜愛
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臘寬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公益電影下鄉」是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同時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唯羨增強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廣泛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綜合考慮後確定放映的節目。
公益電影放映工程作為文化惠民的一個重要活動形式,旨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指局拍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充分發揮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宣傳作用,以先進的文化弘揚正能量,引領新風尚。
③ 2018農村公益電影放映 深入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幾點思考
當前,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努力做好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收到農民普遍歡迎。為深入推進電影放映工作,讓電影在普及文化知識,提高文化品位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農村電影的放映,特別是優秀影片的放映對於保障農村群眾的文化權益,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鞏固黨在農村的思想文化陣地,提高廣大農村群眾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健康素質,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目前農村電影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視不夠和觀念不新的問題,有的認為電視普及了,電影可有可無。實踐證明,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廣播電視的普及,農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在日益提高,對電影文化的需求不是沒有了,而是越來越高。他們渴望看到內容新、質量好、品種多、適合需求的影片,渴望能夠享受到良好的視聽效果,升鎮享受到優質的服務。為此,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思想上一要重視,二要創新,把認識統一到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問題,仍然是我國電影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光榮職責」的要求上來。認識到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仍然是當前我國廣大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重要的文化娛樂方式,農村需要,農民渴望。
(二)創新政府投入機制,強化管理措施
農村電影是一項具有公益性、群眾性的文化事業,在現有條件下,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運用政策杠桿、資金投入、市場調節等多種手段,推動市場的培育和事業的發展。但搞好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服務,既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更要改進投入方式、創新投入機制。政府投入,是為了「辦事」,而不是為了「養人」。政府投入主要用於資助流動放映設備、流動放映車和提供場次補貼。對於政府資助的設備,要通過公開招標經營等方式,探索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運營模式,由省級或市(地)級電影主管部門招標或委託招標給農村數字院線公司經營,提高設備使用效率,為農民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對於政府提供的場次補貼,要本著對國有、集體、民營、個體一視同仁的原則,公開招標、公平競爭。
(三)改善農村電影基礎設施條件,推廣電影數字化放映
大力改善農村電影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夯實農村電影基礎,是農村電影事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農村電影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的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必要的電影放映設施設備問題。一是要繼續大力實施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重點做好鞏固、擴大和提高的工作。進一步擴大電影在農村的覆蓋面,努力消除電影覆蓋的空白點和盲區;要通過更新改造技術和設施設備、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和發行放映網路,不斷增加農村電影放映場次,提高放映質量,有條件的要逐步由露天放映向室內放映過渡、由16毫米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過渡、由免費放映向低價有償放映過渡。二是放映隊伍可購置流動電影大棚,應對天氣和季節因素的影響,改善農民看電影的條件。三是要結合鄉鎮文化中心、文化站建設,完善農村電影放映場所建設。各級財政要積極落實電影放映場所建設改造資金,切實加大對農村電影事業的支持力度。同時,要對縣、鄉原有的影劇院、錄像放映廳等場所加以充分利用,更新內部設備,不斷改殲笑毀善農村電影放映場所設施條件和裝備水平,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農村電影放映格局。四是大力推廣數字化放映。電影數字化放映與16毫米膠片放映相比,設備攜帶方便,放映質量高,發行周期氏備短,運營成本低,特別適合在農村流動放映,是當前讓農民群眾看到電影、看好電影非常有效的技術手段。推廣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可以有效解決農村電影存在的發行周期長、發行成本高、放映質量差等突出問題,而且十分便於管理,可以促進電影在農村的迅速普及。
(四)加快構建農村多元放映主體網路體系,精心培育農村電影市場
農村電影事業的發展光靠政府「養」是行不通的,要著力改革農村電影放映體制,完善市場體系,形成新的市場主體,積極構建多元放映主體網路體系。一是要加快推動縣級電影公司的轉制。首先,推動其進一步面向農村市場,面向農民群眾,加快創新,學會走聯合發展的路子,吸納各方面力量組建股份制放映實體,盡快成為農村電影院線放映的主力軍。其次,積極組建農村電影院線公司,一般情況下以市公司為龍頭,縣公司或社會資本為股東,鄉和村為放映點的股份制的農村電影院線公司。其實質是將過去的以行政為紐帶、發行放映相互脫節的舊體制,變為以資本為紐帶、發行放映一體化的院線制。二是放寬農村電影准入限制,在政策上一視同仁,在經營上公平競爭,大力發展民營、個體等各類農村電影發行放映新主體,積極引導和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農村電影事業發展,鼓勵支持農村電影固定或流動放映點的國有民辦,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個體放映隊。加快形成適應農村電影發展需要、投資主體多元化、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農村電影經營新格局。三是要打破農村電影發行放映的行政壟斷與地區壁壘,積極推進農村電影的跨地區經營,進一步暢通發行渠道,搞活放映市場,鼓勵跨地區從事農村電影的發行放映、跨地區組建農村電影院線公司等。四是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搞活經營。要想建立起現代化農村電影市場體系,農村電影就一定要從公益性放映逐漸向市場化過渡。因此,農村電影市場要持久發展,電影放映企業要生存,就要尋求盈利途徑,精心運作,搞活經營,這樣路才能越走越寬。
④ 國家電影局將發放1億元觀影消費券,農村電影市場的消費潛力如何
國家電影局將發放1億元觀影消費券,農村電影市場的消費潛力如何?
毋庸置疑!農村電影市場電影消費潛力巨大,值得推廣,值得深挖。國家電影局通過發放1億元的觀影消費卷,用於刺激市場,這種舉動是良性的,是一項惠民政策,肯定會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讓電影在農村市場流行起來,期待可以在農村開花結果。
1.記憶里的農村電影
相信很多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很難忘記小時候在農村看電影的經歷。每當暑假的時候,總會期待村委會喇叭裡面傳出今晚幾點有免費電影播放,有時間的都來看電影。聽到廣播以後晚上迅速吃完飯,和家人拿著板凳一起就往村委會等待電影的播放,那時候條件不好,地面坑坑窪窪,電影幕布隨著風搖擺,聲音隨著風忽遠忽近。但是這些都擋不住鄉親們看電影的熱情。經過時間的推移,現在很多電影公司都在農村開設了公益電影放映廳,這是時代的進步,同時也代表了電影在農村市場的認可度。
最後,希望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農村電影市場會有大步向前。農村不是沒有消費潛力,只是缺乏機會,只要願意服務農村電影市場,農村電影市場會給所有人驚喜。我也期待農村電影市場可以開花結果。
⑤ 政協委員議在鄉村建設公益電影院,他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成龍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就是希望身處鄉村的觀眾也可以看到優秀的電影佳作。
很多人選擇去正規電影院看電影,但會發現正規電影院每次收費都在100元以上。很多人覺得電影院票價有點高,讓很多中老年人望而卻步。以前一些中老年人體驗生活的時候,根本不考慮看電影。而是選擇在農村建設公益電影院,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看電影,真正了解電影的魅力。在農村建設公益性電影院的收費也需要達到合理的標准。只有收費更低,才能讓很多沒去過電影院的農村人體驗到去一次電影院是什麼感覺。
既然要建公益電影院,就意味著要加大對農村的投入。這不僅意味著要在這里建電影院,也意味著一些文化娛樂工作者要在這里紮根。這樣既能讓他們了解我們的農村文化,也能讓農民享受到時代發展帶來的成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