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4K顯示器多少刷新率合適30Hz還是60Hz
4K指的是顯示器的解析度,即4096×2160的像素解析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有多少,4K決定的是圖像細節的精細程度。
30hz和60hz是顯示器的畫面刷新率,刷新率是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復掃描的次數。刷新率越高,所顯示的圖象(畫面)穩定性就越好。
1、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這就是刷新率。
2、刷新率分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一般提到的刷新率通常指垂直刷新率。垂直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圖象每秒鍾重繪多少次,也就是每秒鍾屏幕刷新的次數,以Hz(赫茲)為單位。刷新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圖像顯示就越自然清晰,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一般來說,如能達到80Hz以上的刷新頻率就可完全消除圖像閃爍和抖動感,眼睛也不會太容易疲勞。
『貳』 60赫茲和144赫茲的顯示器看3D電影效果有什麼區別
屏幕刷新率指的是屏幕每秒出現圖像的次數。刷新率越高,相鄰兩幅圖像之間的顯示間隔也就越小,因此畫面的動態連貫性也會展示得越好。
對於人眼來說,20-30FPS:基本流暢,30-60FPS:流暢,60+FPS:非常流暢。基於這樣結論,很多玩家感覺不到144Hz和60Hz有什麼區別,因為60Hz刷新率就能保證畫面幀率達到60FPS,達到非常流暢級別。
然而, 游戲 並不是電影、電視劇。 游戲 畫面涉及到實時渲染, 游戲 的操作都是電腦本身根據 游戲 內容實時渲染出來的。對於分秒必爭的電競 游戲 來說,低刷新率所產生的畫面遲滯會影響玩家的發揮。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市面上出現144Hz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144Hz刷新率提高了顯示器的刷新速度,從每秒60次提高至144次,意味著以前只能每秒顯示60幅畫面,現在可以達到144幅,完全可以跟上高性能顯卡渲染速度,丟幀的問題也可以完美解決。
這也是為什麼高刷新率屏幕被稱為「電競屏」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是一名電競 游戲 玩家,尤其是FPS類愛好者,那麼144Hz屏幕的 游戲 體驗絕對是明顯大於60Hz屏幕的。
如果用來看電影,普通顯示器是不支持快門和偏振的3D的,普通顯示器只能觀看紅藍色普通的3D。
144赫茲的顯示器觀看60赫茲的電影,效果一樣的好.實際上,60Hz已經完全超過了人類肉眼可以觀察的極限,對於人眼來說,60Hz的視頻已經完全察覺不到任何閃爍了,即使是影音效果最佳的電影院,其刷新率也是採用的60Hz.所以144赫茲的顯示器觀看60赫茲的電影,效果絕對是沒問題的.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其更大實用意義,還是在於3D視頻和 游戲 ,此時需要至少120Hz的刷新率,才能保證良好的觀看感受。
『叄』 電腦屏幕多少hz比較合適
不玩游戲的話其實沒有必要在乎多少hz,更應該關注屏幕顯示效果,玩游戲的話,如果顯卡好,當然120hz。
『肆』 看視頻或打游戲為主,是選2k的144Hz還是選4k的60Hz屏好
這個問題我相信我很有發言權。
我從2015年開始用4k顯示器,已經4年了...
4年裡換了三塊4K屏幕,也買過一些1080p,2k屏當副屏,說說感受吧。
雖然4k在日常使用方面的確要比2k和1080p細膩很多,但是 游戲 不是一堆靜止不動的線條,在不少情況下2K+AA和原生4K無AA看起來雖然還是有差距,但是遠沒有靜態差距那麼大,而前者要更加節約資源。
win10在使用4K解析度的時候自動把UI縮放調到150%,根本不會出現字小不清晰的情況,如果你願意,再調到175% 200%都無所謂。
至於軟體 2013年後的軟體基本都對4K做了適配,9102年還在用photoshop cs這種的話,那也是真的沒話說了...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糾結買2K144還是買4K60,其實也好解決,競技類 游戲 ,例如pubg,apex,csgo,dota,LOL,玩的多的,就買2K144。看風景的 游戲 ,例如地鐵,古墓麗影,刺客信條玩的多的,或者做文字,圖像處理的,就買4k咯。
玩 游戲 的話4K推薦GTX1070Ti起步,1080,1080ti這個等級的顯卡可以玩不少 游戲 開中高甚至全高,到了2080ti的話,只有少數 游戲 4k全高維持不了60了。
不過話說回來,2k144和4k60所需的性能是差不多的,都得買這個水平的顯卡,所以還是看你對顯示器的選擇了。
4K顯示器的利弊基本都說清楚了,怎麼選擇,要看你自己了。
你說的是看視頻或玩 游戲 ,而不是看視頻和玩 游戲 。所以我就把看視頻和玩 游戲 分開說。這個問題我能給你不但理論的建議,還有我自己五年的實踐經驗。如果是看視頻,我建議使用4K60HZ的顯示器,這樣能夠讓你體驗最佳的觀影效果,我們大家都知道電影院都有巨幕廳,就是這個道理,看視頻、電影、電視劇一定是4K是最佳的體驗。但是顯示器必須上32寸以上再上4K才能提現出4K的效果,不然32寸以下使用4K顯示器就會浪費4K資源,32寸以下的顯示器建議使用2K顯示器。19寸之內不需要上2K,1080P就可以了。所以我說看視頻使用4K顯示器,那麼尺寸也必須32寸以上,如果你顯示器達不到32寸以上,建議使用2K解析度錯錯有餘,當然你有錢,我攔不住啊攔不住!
『伍』 屏幕刷新率調為多少最好
液晶屏的話不用設定,基本上都是60Hz
普通CRT顯示器的話一般達到85Hz就可以了,這時眼睛已經感覺不到閃爍了
刷新率是60是絕對不行的,一般85或75才行。在桌面---點右鍵----屬性----設置----高級---監視器,屏幕刷新率下拉選85就行了。如果此方法無法調整,很可能是沒有安裝顯卡驅動程序,裝上就好了。在顯卡的光碟里有。
簡單地說,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種畫面被刷新的次數,你可以這么理解,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象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這就是刷新率。
電腦的刷新和刷新率你也可以這么理解,只不過換成了每秒種屏幕被掃描的次數,當然是刷新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
刷新率的高低一般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的,你可以試著先把刷新率調低些,例如70Hz,然後視線離開屏幕,頭部左轉或右轉30度,用眼睛的餘光去感受一下屏幕,然後把刷新率調高,例如85Hz,再感受一下,你會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剛才的屏幕一閃一閃的,現在穩定多了。所以,刷新率應至少85Hz。
從硬體角度來說,影響刷新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顯示器的帶寬,現在一般17寸的彩顯帶寬在100左右,完全能上85Hz,屏幕越大,帶寬越大,19寸的在200左右,21寸的在300左右,同品牌同尺寸的彩顯,帶寬越高,價格越貴。其次影響刷新率的還有顯卡,顯卡也有可用的刷新率和解析度,但是就刷新率來說,這點現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主要針對老一代的顯卡,現在哪怕古董級的TNT2顯卡,也能支持1024*768解析度下達到85Hz的效果,1024*768是17寸CRT顯示器的標准解析度。所以,影響刷新率最主要的還是顯示器的帶寬。
從軟體角度來說,影響刷新率最大的是屏幕的解析度,舉個例子,同樣是17寸彩顯,帶寬108,將解析度調至1024*768,最高能達到85Hz,調高至1280*1024,最高只能達到70Hz,調低至800*600,卻能達到100Hz。解析度越高,在帶寬不變的情況下,刷新率就越低,要想保持高刷新率,只有採用高的帶寬,所以大屏幕顯示器的帶寬都很高。
你的顯示器最高刷新率是100Hz,說明支持這么高的刷新率,但是建議你不要讓顯示器一直以最高刷新率工作,那樣會加速顯象管的老化,一般比最高刷新率低一到兩檔是比較合適的,建議85Hz。而且要提醒你的是,現在的彩顯保護機制比較完善,若將刷新率調的超過了最高值,會黑屏,不過一般稍候又會跳回原來的設置。但一些雜牌或是較老的彩顯,盲目將刷新率調的太高,會導致顯象管燒毀。切記!
以上所有都針對CRT顯示器,不適用於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是無閃爍顯示器,雖然也有刷新率,但和CRT的刷新率完全是兩碼事。
『陸』 影視處理刷新率多少
影視處理刷新率的一般為50Hz至60Hz,要求更高的話,刷新率一般都在120Hz以上。解析度又叫幀尺寸,跟視頻的清晰度有關系。
『柒』 120hz刷新率對看電影影響大嗎
120hz刷新率對看電影影響大。
120Hz刷新率就是1秒可以顯示120個畫面,比主流屏幕,顯示更流暢絲滑、無拖影,操作更跟手。
1、OPPO Find X2 Pro:作為120Hz超高刷新率的代表,支持120Hz刷新率+3K QHD+三星最新最牛素質屏幕(據說是業界最頂級素質的屏幕),6999元起。
2、三星S20:120Hz+2K屏幕+HDR10+,沉浸式大視野,感官效果極為出色,6999元起。
3、realme 真我X50:驍龍765+30W閃充+120Hz刷新率+超級4攝,價格誘人(2999元起)。
注意事項:
刷新率分為垂直刷新率和水平刷新率,一般提到的刷新率通常指垂直刷新率。垂直刷新率表示屏幕的圖象每秒鍾重繪多少次,也就是每秒鍾屏幕刷新的次數,以Hz(赫茲)為單位。刷新率越高越好,圖象就越穩定,圖像顯示就越自然清晰,對眼睛的影響也越小。
刷新頻率越低,圖像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得就越快。一般來說,如能達到80Hz以上的刷新頻率就可完全消除圖像閃爍和抖動感,眼睛也不會太容易疲勞。
『捌』 看電影為主到底有沒有必要買高刷新率顯示器
顯然刷新率越高越好
但是建議不要讓顯示器一直以最高刷新率工作,那樣會加速CRT顯像管的老化,一般比最高刷新率低一到兩檔是比較合適的,建議85Hz。
而液晶顯示器(LCD)的發光原理與傳統的CRT是不一樣的,由於液晶顯示器每一個點在收到信號後就一直保持那種色彩和亮度,恆定發光,而不象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那樣需要不斷刷新亮點。
因此,液晶顯示器畫質高而且絕對不會閃爍,把眼睛疲勞降到了最低。而刷新率對CRT的意義比較突出,有時,LCD刷新高了,反而會影響其使用壽命,一般保持在60-75就可以了。
(8)看電影刷新率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影響刷新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顯示器的帶寬,現在一般17寸的彩顯帶寬在100左右,完全能上85Hz,屏幕越大,帶寬越大,19寸的在200左右,21寸的在300左右,同品牌同尺寸的彩顯,帶寬越高,價格越貴。
其次影響刷新率的還有顯卡,顯卡也有可用的刷新率和解析度,但是就刷新率來說,這點現在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主要針對老一代的顯卡,現在哪怕古董級的TNT2顯卡,也能支持1024*768解析度下達到85Hz的效果,1024*768是17寸CRT顯示器的標准解析度。
所以,影響刷新率最主要的還是顯示器的帶寬
『玖』 2k 75赫茲和1080p 144赫茲哪個看起來更舒服一些,哪個對顯卡要求更高
選144的,你肯定是玩 游戲 。
我換了2070s,2k 165hz顯示器,視覺感受都不一樣了,換了一個 游戲 一樣,吃雞流暢,坦克世界畫質猶如大片,真的爽太多,這錢花的值呀
選2K 75hz的
首先要知道你顯卡和u是啥,顯卡性能太低帶不動2K75,我的本子1070oc帶2K120正好,外接帶2K144就帶不滿,如果你的顯卡是高性能 游戲 用的,建議2K144.用了真的回不去
我這樣說的不是很嚴謹,幾乎就是像素提高一倍,性能就下降一倍,顯卡如果不是特別的強大,盲目的追求高像素、高畫質帶來的就是性能的損失。
這個還得看幀率吧30針和60幀就不一樣了
看你的用途,如果只是看電影一般的 娛樂 肯定是2k75hz。你要玩fps類 游戲 就144hz。
對比很不合理,因為有兩個參數的差異更不說其他參數上的差異
首先是解析度,2k(2560*1440)解析度可以在同樣尺寸顯示更多信息和更清晰的圖像,而且1080p(1920*1080)在屏幕尺寸過大時會有肉眼可見的顆粒感。
然後是刷新率,這是個因人而異的東西,對於沒接觸過高刷顯示器的朋友在從60hz到75hz實際使用體驗會有所提升,而對於之前就接觸過高刷顯示器(144hz+)的朋友再去使用75hz會明顯感覺到不適,而且這種不適短時間內無法快速適應甚至長時間無法適應。
最後總結就是,優先考慮高解析度,再考慮刷新率,如果有高刷新率需求,2k 144hz最合適。
解析度對顯卡要求更好。
肯定2k對顯卡要求高了,hz是顯示器的刷新率,這個跟顯卡關系不大。解析度和顯卡有關系。解析度越高對顯卡要求就越高。2k75hz玩 游戲 肯定沒有1080 144hz玩得流暢。反正我基本分不出來都一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