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很多電影都是在暑期檔爭先恐後上映
電影爭相在暑期檔上映,第一個原因確實就如其他的答主所說的那樣,因為學生放假。
其實不只是電影,如今的整個娛樂產業也都是隨著以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人群體的方便而來,首先這些人作為互聯網最主要的群體,在微博、知乎、貼吧、豆瓣等等社交平台都是處於最活躍的位置,所以他們也是能帶來最主要流量的群體,只要趕上在暑期檔上映,就以最大的可能被學生黨們看到,而這些放著假、剛畢業、剛參加過考試除了一些戶外活動之外,最主要的活動、花費最多時間和精力的活動其實也就是玩手機了,這些平台上的相關電影內容被刷屏的可能性就最大程度的提高,起到一種自動幫助宣傳、免除一部分廣告及宣發費用的優點。
最後,七月份是國產電影保護月,正趕上人們看電影的高峰期,並且也是國產電影票房最好的時期,這個時間段不會有任何的外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票房競爭,所以按照風險性的角度來說,把電影的排片日期放在這里,是最大程度的穩妥的做法。
2. 以為是爛片,結果卻成經典的幾部電影,錯過一部都是遺憾,有你喜歡看的嗎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一部事先毫無了解的電影時,首先篩選這部電影好不好就看名字能不能吸引人,然後才會去了解演員、劇情,如果明星都平淡無奇的話,那麼很大概率就會直接劃過去。不過小編想說的是有些電影雖然名字看起來並不怎樣,但影片的質量卻非常不錯,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幾部電影。有些電影上映前並不被觀眾看好,但是影片上映後,不僅獲得觀眾認可和好評,更是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一度成為觀眾口口相傳的經典。好比如下面筆者將給大家盤點的以下這五部影片,可以說錯過一部都是遺憾。
《戰狼2》從特效和技術上講,這應該是迄今為止此類中國電影的巔峰了。磅礴恢宏,細節營造用心。同時,情節也挺熱血挺感人的。特別是各國的救援人員放棄最後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掉頭回去執行希望渺茫的自救任務,結合彈幕有人說各國回來的順序是按照當初汶川大地震時期救援國家的到達順序就更感人了。不過稍微有點個人英雄主義。但是確實是很不錯的中國科幻電影,值得反復二刷回味~
好的電影,就好比酒一般,年頭越久越好看,經歷的越多,越能感受到其中的味道。也許十年之後再看,就又是另一番滋味了。「以為是爛片,結果卻成經典」的幾部電影,你看過哪幾部?
3. 幫孩子提升數學成績的電影
很多父母都發愁,為什麼做了那麼多題,孩子還是對數學抵觸,成績那麼總上不去呢?不如讓孩子看看數學電影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幫孩子提升數學成績的電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01《數學的故事》
豆瓣9.0高分的BBC經典數學紀錄片,一共四集,講述數學的起源,最值得推薦的影片。
豆瓣網友“雨宮螢 ”:
適合給10歲左右的小朋友看,用來激發探究數學世界的興趣。
豆瓣網友“Sophie Z”:“一共4輯,很精緻,講到中國的數學時驚喜了。”
前兩集講述數學的起源,主要是各文明古國的先輩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發明和創造。第三集主要介紹自希臘帝國滅亡之後、工業革命之前的數學世界,第四集是最近300年的演變歷史。
通過對數學的溯源和生動案例講解,讓孩子不再覺得數學只是一門充滿公式,看起來冷冰冰的學科,真實的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02《阿蘭.圖靈》
孩子不可不知的數學天才的一生!與勇敢智慧的心靈做伴,遠勝於一切枯燥又強迫的說教!
豆瓣網友“Azure“:
久仰大名但居然對其一無所知,不能忍。
豆瓣網友:
看似平凡的紀錄,道出圖靈的不凡人生。
阿蘭·圖靈(Alan Turing)這個名字無論是在計算機領域、數學領域、人工智慧領域還是哲學、邏輯學等領域,都可謂“擲地有聲”。
走進天才真實的一生,在孩子的心靈中播下一顆種子。當普通人尚未感受到數學之美時,讓榜樣的力量帶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03《概率知多少》
最有趣的統計學節目,通過世界各地的奇人奇事和生活實驗,講述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從而拓展出另一些數學知識。
豆瓣網友“zhezi”:
很適合初中生看,淺顯易懂。
豆瓣網友“代替你”:
一張紙對折五十次的厚度相當於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孫女在醫院公用電話接到心臟病發的外公撥錯號碼的電話,因而救了他一命,如果這還是概率問題,那世界上沒有別的問題了。
你知道,一張紙如果對折50次,會有多厚嗎?答案出乎意料,居然高達1億5000萬公里,相當於人類從地上到太陽的距離……這種不可思議的增長速度,就叫做“指數增長”,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數學方法。
沒有比好奇心更能激發人向上的了。快幫孩子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起來了解下吧!
04 約翰·納什:《偉大的瘋狂》
最有教育意義的奧斯卡獎影片《美麗心靈》原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真實的一生。
豆瓣網友“布 ”:
居然把我看哭了!尤其是66歲諾貝爾鞠躬的瞬間,淚奔呀!
豆瓣網友“文心孤竹”:
在這部紀錄片里可以看到《美麗心靈》男主角納什的真身,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就看你身邊的人對於天賦的尊重和對於異類的包容。
他是偉大的博弈論大師之一,提出了著名的納什均衡的概念。他二十歲成就驚人,三十年中始終瘋癲,五六十歲摘得諾貝爾桂冠,一生傳奇又坎坷。
導演在最後,還說了一席讓人深思的話:“我們要去欣賞一個人在某些方面的天賦,即使他有些古怪,看問題的角度與眾不同,那些人通常都是有真正非凡的洞察力。”
05《地平線系列:一根繩子有多長?》
BBC Horizon(地平線)系列的紀錄片之一,至今已有53年的歷史。內容豐富、講解生動,非常適合給孩子啟蒙。
豆瓣網友“畢業戰士175”:
How Long is A Piece of String?數學之美,物理學之美。
豆瓣網友“sai ”:
哈哈哈,真逗,從沒看過純科普的片子可以拍的這么有趣。
一根繩子到底有多長?這個簡單到眾所周知的提問,看看他們如何“花樣百出”地詮釋一條繩子的長度。艾倫驚人地發現,自己手中這根有限長度的繩子,在原子標度下,居然是無限長。甚至,至少在理論層面上,這根短小的繩子將很可能創建一個將世界陷入末日的黑洞。
06《新星:數學大謎思》
從大自然極富趣味的細節切入,帶觀眾接觸最可愛的數學,如果您家孩子對數學老是提不起興趣,那更要陪他一起觀看此片啦!
豆瓣網友“地中海的常青樹”:
挺好看的啟蒙片,花瓣數列,松果數列,數學無處不在。
豆瓣網友“蜜思旺德福”:
三年級可看,斐波那契。後續需要成人給小概解釋伽利略等,故事性強,畫面美。
把幾朵花放在一起,你可能會從中讀出13世紀希臘數學家發現的斐波那契數列:1,2,3,5,8,13……這個數列時常出現在大自然中,比如向日葵的種子、松果的底部。
更讓人驚訝的是,動物的數學能力遠超人類的想像。比如,馬達加斯加的狐猴就特別聰明,在沒有任何標示的情況下,它們可以自己選出數值更多的食物。
數學散步在大自然的各個角落,大自然比人類更懂它!
07《統計的樂趣》
上過TED演講的明星教授Hans Rosling,用新奇的方式、先進的技術和幽默的語言,給我們講述最有趣的統計案例。
豆瓣網友“海默91”:
主持人是個非常可愛的老頭!上他的課我覺得每個人都會真心實意愛上統計學的!
豆瓣網友“DandyDandy”:
學了兩學期統計和概率,完全沒感受到其中樂趣,尤其在中國更難感受它的用處和樂趣了。趣味科普片,片尾曲激萌!
統計學並不遙遠,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到處都有它的蹤影,統計學也並不枯燥。
比如,平均數是統計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但是光看它,卻會得出一個荒謬結論:把馬雲和6個窮人放在一起,平均每個人都坐擁好幾個億的財富。
08《密碼 The Code 》
BBC紀錄片,共3集,從“數字、形狀、預測”三個方向來探尋隱藏在宗教、建築、藝術、生物等大自然和人類生活中的數學奧秘。
豆瓣網友“Anna”:
那些看似隨機混亂的事物,背後都存在一個密碼。一個微小的改變,在未來就是巨大的變動。
豆瓣網友“紫蘇“:
對理科來說應該是基礎的科普片吧,但是對我這個文科生來說已經很長知識了。科學真是美呀,自然當中的奧秘真是美呀。
從宏偉的大教堂,到北美的周期蟬;從多佛比目魚,到蜿蜒的海岸線;從海洋深處的鸚鵡螺,到美妙的音樂;從繁忙的機場,到浩瀚的星空……它們構成了充滿了數字的抽象的密碼世界。
數學規律、幾何定律,影響了生物的繁衍,影響了星體的運行,支撐著教堂的穹頂。
4. 七夕觀影指南:8部電影一半湊數或有大尺度黑馬出現
根據院線數據顯示,今年的七夕節上映共8部電影,其中7部是愛情片,還有1部災難片。這8部電影的「想看」指數差異巨大,第1名超過第2名的三倍,最後一名不到千位數。以下片單根據「想看」人數倒敘排名:
一定拿到手:雖然定位於喜劇/愛情,但劇情簡介與愛情關系不大,更像是一個比較囧的喜劇片。總導演王長虹執導的《暖春》評價非常高,豆瓣8.9分;副導演金桂斌以前是《闖關東》的演員,執導的作品評分都沒有高於5分。主演陣容基本都不紅,關於影片的信息除了兩部預告片之外,連劇照都很少。劇情簡介為:兩男一女結伴回鄉,三人心思各異互相猜疑,路遇賊人被動捲入奪寶之爭。根據有限的信息,這部電影成為墊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陣容與劇情介紹無亮點。
相信·愛:主演為黃宥明和饒星星,這是一個結局BE但過程治癒的愛情故事。年輕有為的設計師方子維突然辭職,無法忍受對女友的思念,決定去尋找她。在朋友的故鄉,他找到了女友陳曦,才得知對方是因為患上了絕症怕拖累他才不辭而別。方子維假裝不知陳曦的病情,義無反顧地陪她走完了生命中最後一段旅程。劇情簡介顯示出這是一部很純粹的愛情片,但主演似乎都不上心,對電影沒有任何宣傳。連主演都不上心的片,觀眾可能更不上心了。
婚前72小時:這部片非常奇怪,豆瓣連個劇情簡介都沒有,劇照只有這么1張。演員都名不見經傳,導演陳菱思的履歷也很有意思。在這部之前,她只演過一部無評分的爛片《諾蘇之鷹》,然後還執導過一部沒評分沒劇照的電影《女友販賣機》。根據有限資料,劇情大概是這樣:一個腦洞大開的工作室,在瀕臨倒閉時接了最後兩個單子,從而展開了三段不同的愛情故事。故事進展有點復雜,其中還有被母親強迫結婚的橋段,令人驚訝。就算你是一部用了誠心的電影,對前期宣發如此潦草,觀眾不選也是情理當中。
湄公河巨獸:導演查無此人,只執導過這一部電影,演員由泰國演員和中國演員組成。電影海報有一種90年代的味道,通常怪獸電影要在特效上投入很大的資金,很難想像這樣的「萌新」陣容會搭配怎樣的特效。劇情:小島上生活著一群居民,突然有一天不明生物襲擊了島民,島上不斷有人失蹤,被咬傷的人則中毒死亡,來自中國的教授研發了抗毒葯物,但怪物一直在肆虐。若真是泰式驚悚的話,還值得一看。然而看了片方很摳搜的放出來的那點兒預告物料,既沒有看到特效的展現,也沒有感覺到什麼驚悚。其實驚悚片放在七夕上映是個很好的契機,女朋友受到驚嚇就往男友懷里鑽,豈不樂哉。但驚悚片不驚悚的話,你還拍個der。
愛犬奇緣:終於說到一部比較正常的電影了。主創是馮紹峰、古力娜扎、李嘉琦、卜冠今、劉以豪等。感覺這部電影不僅適合情侶看,也適合小朋友和養寵人士觀看。因為片中有很多以狗狗為視角的橋段,充滿了童趣。以寵物為媒介,給幾對年輕男女牽線搭橋,角度清新可愛,治癒效果十足。這樣的電影其實還挺難拍的,畢竟狗子們不會像人一樣聽調度。電影中有愛情也有親情,參演的也都是知名演員,不過,很多觀眾想看這部電影的緣由,很可能是因為有好多狗狗。
燃冬:三個人的曖昧,兩個人的拉扯,一部晦澀的愛情戲。周冬雨、劉昊然、屈楚蕭主演,整體看下來,感覺導演還有一些東西沒有表達明白,還需要自己去腦補回味。有幾個橋段很有意思。劉昊然飾演的浩豐,因為患有抑鬱症對外界很難建立起聯系,情感淡漠到忘了哭是什麼感覺。他第一次哭出聲來,是和娜娜(周冬雨 飾)發生一夜情之後。這次哭泣,彷彿喚醒了一部分作為正常人的感覺。不得不說,劉昊然演繹的抑鬱症患者狀態,是比較精準到位的。娜娜原本是滑雪運動員,因傷退役後心情不佳,讓她與自己和解的,是一隻聞了她傷腳的熊。三個孤獨的人酒後用嘴傳遞冰塊那一幕,性張力極強,沒有想到曖昧戲還可以這樣拍。在延邊的美麗雪景下,年輕人的小困境被賦予了文藝的滋味。他們之間的拉扯與曖昧,感同身受或者看不懂,都有可能。有很多讓人耳紅心跳的鏡頭,很適合情侶觀看。
最遺憾是錯過你:這部片來自中國台灣,幾個主要演員都是90後,講述的是青春愛情故事。有點類似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調調。此片已經在2021年的12月於中國台灣上映,評分不太好看,才4.7分。著實不明白兩年前的電影,為什麼還要炒冷飯。而且電影本身也是根據20多年前的書改編的,可想而知,裡面的故事有多久遠。主演大多數是新人,作者詹馥華親自操刀做編劇+導演,執導的作品僅此一部。照說全員新人,號召力不會很強,但沒想到的是,在燈塔數據里顯示「想看」指數排名第二。原著當年很火,可惜過了這么多年才拍出來。好在灣灣很擅長拍攝甜美的愛情片,軟糯的灣腔普通話好像讓女生的可愛度增加了幾分。幾位選角顏值都不錯,很有青春感,氛圍偏文藝和溫馨治癒。看過的觀眾對影片的評價呈兩極分化,有覺得很感動讓自己重溫青春的;也有覺得故事老套,只配當電子榨菜吃的。這是一部促進情侶勇敢告白的電影,若是還沒大膽認愛的情侶,看完電影或許能促成佳緣?
念念相忘:七夕上映電影中,《念念相忘》的映前數據是最好的。主演為劉浩存、宋威龍、卜冠今等。劇情改編自張皓宸小說《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的第二個章節,這本書里一共寫了12個溫馨治癒的情感故事,其中6個故事被購買了影視版權。當年這本書火到什麼程度呢:出版一年銷量突破120萬冊,當當網青春文學榜單全年第一!90後作家寫的書,一定是貼合當下年輕人心理的,本身就擁有眾多讀者的超強IP,改編成電影,自然很快受到追捧。燈塔上有20多萬人點了「想看」,映前預售票房過1000萬,點映總票房31.1萬。劇情描述的是轉校生許念念與同學楊燚的高中時光,兩個人互相看不慣,卻在你來我往的比拼中產生了情愫,畢業後兩人有遺憾的錯過,也有欣喜的相逢,念念不忘才讓雙向奔赴有了底氣。電影MV由張靚穎獻唱,路演都比較成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又純又熱血、甜度爆表的青春愛情片,想必是情侶觀影的首選吧。
這屆七夕電影,高質量片的比例不高,但出黑馬的概率還是有的。爭議比較大的可能是《燃冬》這部電影,畢竟是參與過戛納電影節的影片,演員都是實力派,鏡頭張弛有度,氛圍感也拿捏得很好。尺度方面估計會引起一波討論熱潮。倒數那幾名,看起來像是湊熱鬧的,有些影片甚至都懶得做宣發,估計院線給的排片會非常少甚至沒有。票房的主要競爭集中在《愛犬奇緣》、《燃冬》、《最遺憾是錯過你》、《念念相忘》這四部片。七夕畢竟只是一天的節日,受眾面不如五一檔、國慶檔、春節檔,而且還不是周末。最終的票房成績,還是要等到本周末才可看出趨勢來。
5. 心花路放評價怎麼樣值得看嗎
豆瓣評分7.1,當年的票房達到了10億+,就國產電影來說,其實倒是可以看看的。
《心花路放》其實並非只是通過無傷大雅的俗段子堆砌起一連串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實際上,它還傳達了一種態度,一種關於如何面對生活、面對現實、面對愛情的態度:正面去面對一切已然發生的阻礙,並以足夠豁達的方式去坦然放手已然失去的東西。
這也再次有力的說明了一個道理:好的演員,永遠都是好在用心,而非粉黛之下的顏值。
總是,算是一部值得看的公路喜劇片,畢竟除了喜劇,它還試圖給你講一點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