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方戰場電視劇演蔣介石
在電視劇《東方戰場》演蔣介石的是演員馬曉偉
2. 孫飛虎扮演的經典角色有哪些
很多人都對孫飛虎老師不了解,畢竟孫飛虎正值當年的時候,這些小網民們還沒有長大呢,也只有當年的我們,才能領略到孫飛虎老師的魅力了。孫飛虎當年的經典角色,答主現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曾國藩和蔣介石了。
不知道是孫飛虎老師演的太好了,還是後來的人演技都不如他了,總之再也沒有另外一個「蔣介石」能讓我們感受到當時的魅力了。孫飛虎老師雖然已經駕鶴仙去了,但他出演的那些非常經典的角色,一定會好好的留在我們心中!
3. 扮演將介石是誰
1.首先以扮演蔣介石起家的是特型演員孫飛虎,他在1981年的《西安事變》中首次扮演蔣介石。後來這部片子被台灣某高官看過,評價非常高。
從此之後他一發不可收拾,頻頻扮演蔣委員長。可以這么說,整個八十年代的蔣介石都是他演的。
代表作:《四渡赤水》、《開國大典》、《大決戰》。
2. 接下來就是陳道明了,他在電影及電視劇《長征》中成功塑造了蔣介石的形象。
3. 然後就是張國立。 接下來幾位沒什麼名氣,因為在這類電視劇中,蔣介石只是配角。 蓋美,在《保衛延安》中飾演蔣介石。他還曾在多部電視劇中飾演過蔣介石,比如說《大將陳賡》、《英雄無名》等。
另張世會在電影《孫中山》中扮演過蔣介石。
4. 電影《建黨偉業》,一共多少位明星出演都有誰
《建黨偉業》共有演員127名,主要明星演員:劉燁、馮遠征、張嘉譯、李晨、李沁、周潤發、潘粵明、劉德華、陳坤、聶遠等等。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敘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講述共產黨員們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
它從辛亥革命開始,一向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十年裡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文字成立,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名族在苦難中抗爭奮斗並逐漸進步的歷史。
5. 西安事變的電視劇電影現在有哪幾部
有兩部。
電影《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為彩色寬銀幕故事片。西安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編劇:鄭重、成蔭;導演:成蔭;攝影:高洪濤、鄭煜元,陳萬才;
主要演員:金安歌、辛靜、王鐵成、孫飛虎、趙登峰、路希、朱可心、胡詩學(古月)。
該片以中國現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西安事變為題材,歌頌了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精神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勝利。影片以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紀實性的表現方法,真實地反映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其中人物的真實活動和思想性格,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均有嚴格的史料依據。較好地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典型化的關系。編導者注意把廣闊的歷史背景與細致的性格刻畫結合起來,成功地塑造了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等幾個典型的歷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實可信。
該片獲得中國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獲1982年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配角獎(孫飛虎)、最佳化妝獎(王希鍾、李恩德)。
電視劇《西安事變》
一九三五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強了對我國的侵略。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關頭,蔣介石仍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張學良將軍被迫「剿共」,因在陝北戰場上屢遭失敗,受到蔣介石的責難,於是急於尋求出路。在國民黨「五全」大會召開期間,他與楊虎城將軍分別通過進步人士杜重遠和田文浩與我黨有所接觸。
從南京回到西安後,張學良通過被我軍放回的原東北軍團長高福源的關系,與我黨周恩來同志在延安舉行了會談。張將軍決定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來說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與此同時,楊虎城收到了毛主席派人給他送來的親筆信。但是,他們的活動早就被蔣介石安插在西安的特務頭子李達權、鄭廣清注意並對南京有所密報。
為了反擊特務的猖獗活動,張學良下令抄了國民黨陝西省省黨部。此事促成了張、楊共同攜起手來,也引起了正在南京主持解決「兩廣兵變」的蔣介石的震動。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蔣介石親臨西安,下榻於臨潼華清池,張學良多次對蔣「苦諫」,均痛遭拒絕。蔣介石限他三天內答復是否繼續執行「剿共」的命令,否則將他和楊虎城的東、西北軍調離陝西。張、楊被迫於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對蔣實行了「兵諫」,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事變發生後,我黨受張、楊二位將軍的邀請,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飛抵西安。周恩來從民族存亡的大局出發,說服了張、楊並使得蔣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的解決,抗日戰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6. 毛澤東電影
無生很推崇偉大領袖毛主席,竊以為古月版最形神兼備。關於毛主席的電影我比較欣賞以下幾部,推薦給樓主,望你喜歡:
一、《大渡河》。這是年輕時代的毛主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部電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飾演的,他無論從容貌還是氣質上,都非常接近這位青年領袖。片中陳寶國是男主角,脾氣暴躁但行事卻有紋有路,最後不幸犧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電影,也就是當時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與毛主席驚人地相似,動作與神韻更是與他老人家如出一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風雨下鍾山》之類的電影中,雖然也有偉人出現,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頗為遺憾。古月的出演彌補了這個不足,從此,一個銀幕上的偉人時代才真正拉開了帷幕。順便說一句,唐國強在這部電影中扮演政委,感覺是最能體現他演技的一部,犧牲時的片段極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淚下
三、《西安事變》。本片是古月飾演毛主席和孫飛虎飾演蔣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貴。兩人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從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當准確。說句題外話,就是蔣介石的飾演者,我一直喜歡孫版,趙恆多出演得比較早和多,從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孫飛虎對「神」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勝一籌。哦對了,還應當向少帥張學良校長致敬
四、《重慶談判》。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拿到前面來說,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吸引,不但真實地再現了一段史實,又巧妙地加入了虛構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記者戲,亦是分外出彩。這又是古月與孫飛虎的合作,兩人相輔相成,不可多得。還有,這部中的周總理是黃凱飾演的,我個人覺得他慈善親切,非常適合總理一角;可惜他因車禍不幸罹難,悼念。本部電影的導演是李前寬、蕭桂雲夫婦,是我最敬佩的導演夫婦,他們的電影,幾乎部部令人叫絕,錯過可惜
五、《決戰之後》。李前寬、蕭桂雲夫妻檔導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戲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總理又是由黃凱飾演,二人搭檔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別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會。喜劇大腕葛優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國民黨將軍,並在京劇演出時反票了蘇三一角,喜劇頭角已露崢嶸
六、《毛澤東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備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詮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戲份值得一看;還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瑣事,令人在崇敬之餘倍感親切
七、《開國大典》。李、蕭導演的史記大片。激動人心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絕對不是蓋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說;各大特首均頗精彩,黃凱的周總理,劉懷正的朱德老總,郭法曾的劉少奇。。。恍惚記得是白楊版的宋慶齡,可能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國慶重現,與油畫幾乎無異
八、《毛澤東與斯諾》。古月與王霙的世紀合作。難得他們兩人聚齊,年輕的毛澤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諾的八角帽那張比較獨具特色——那種睥睨天下的傲然,彷彿是在說「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並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圍繞他身邊的人來展開故事。亮點是孫海英飾演的軍代表,那時他還並未出名,不過演技已經非常「激情燃燒」了
十、《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我個人當然最喜歡第一部,誰讓我仙鄉沈陽呢,呵呵!不過第一部確實在上映當時受到的關注最多,主要是因為馬紹信飾演的林彪,那種陰鷙沉鬱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果彼時與林彪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充斥熒屏,多得馬先生之力。三部電影中的毛主席均由古月飾演,指揮若定,詼諧沉著都有體現;蘇林飾周總理,也頗神似;劉懷正飾演朱德老總,遺憾的是他與黃凱同車,一並謝世。
7. 有關毛澤東的電影有哪些
一、《大渡河》。這是年輕時代的毛主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部電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飾演的,他無論從容貌還是氣質上,都非常接近這位青年領袖。片中陳寶國是男主角,脾氣暴躁但行事卻有紋有路,最後不幸犧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電影,也就是當時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與毛主席驚人地相似,動作與神韻更是與他老人家如出一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風雨下鍾山》之類的電影中,雖然也有偉人出現,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頗為遺憾。古月的出演彌補了這個不足,從此,一個銀幕上的偉人時代才真正拉開了帷幕。順便說一句,唐國強在這部電影中扮演政委,感覺是最能體現他演技的一部,犧牲時的片段極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淚下
三、《西安事變》。本片是古月飾演毛主席和孫飛虎飾演蔣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貴。兩人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從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當准確。說句題外話,就是蔣介石的飾演者,我一直喜歡孫版,趙恆多出演得比較早和多,從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孫飛虎對「神」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勝一籌。哦對了,還應當向少帥張學良校長致敬
四、《重慶談判》。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拿到前面來說,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吸引,不但真實地再現了一段史實,又巧妙地加入了虛構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記者戲,亦是分外出彩。這又是古月與孫飛虎的合作,兩人相輔相成,不可多得。還有,這部中的周總理是黃凱飾演的,我個人覺得他慈善親切,非常適合總理一角;可惜他因車禍不幸罹難,悼念。本部電影的導演是李前寬、蕭桂雲夫婦,是我最敬佩的導演夫婦,他們的電影,幾乎部部令人叫絕,錯過可惜
五、《決戰之後》。李前寬、蕭桂雲夫妻檔導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戲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總理又是由黃凱飾演,二人搭檔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別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會。喜劇大腕葛優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國民黨將軍,並在京劇演出時反票了蘇三一角,喜劇頭角已露崢嶸
六、《毛澤東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備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詮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戲份值得一看;還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瑣事,令人在崇敬之餘倍感親切
七、《開國大典》。李、蕭導演的史記大片。激動人心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絕對不是蓋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說;各大特首均頗精彩,黃凱的周總理,劉懷正的朱德老總,郭法曾的劉少奇。。。恍惚記得是白楊版的宋慶齡,可能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國慶重現,與油畫幾乎無異
八、《毛澤東與斯諾》。古月與王霙的世紀合作。難得他們兩人聚齊,年輕的毛澤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諾的八角帽那張比較獨具特色——那種睥睨天下的傲然,彷彿是在說「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並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圍繞他身邊的人來展開故事。亮點是孫海英飾演的軍代表,那時他還並未出名,不過演技已經非常「激情燃燒」了
十、《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我個人當然最喜歡第一部,誰讓我仙鄉沈陽呢,呵呵!不過第一部確實在上映當時受到的關注最多,主要是因為馬紹信飾演的林彪,那種陰鷙沉鬱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果彼時與林彪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充斥熒屏,多得馬先生之力。三部電影中的毛主席均由古月飾演,指揮若定,詼諧沉著都有體現;蘇林飾周總理,也頗神似;劉懷正飾演朱德老總,遺憾的是他與黃凱同車,一並謝世。再悼
就用小學一年級時學的一段課文來懷念毛主席吧!依稀記得是「白天,葵花朵朵朝太陽;夜晚,低頭懷念毛主席」
8. 將介石的拌演者是誰
1孫飛虎,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上個世紀60年代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分配到貴州省話劇團工作,在80年代前,孫飛虎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1979年,劇本《西安事變》出爐,隨後各地話劇團都在排演這部話劇,而孫飛虎,就在貴州團的《西安事變》里扮演蔣介石。1981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投拍電影《西安事變》,請來了北影廠著名導演成蔭,在選擇蔣介石這個人物扮演者時,參考了各地話劇團中扮演他的演員,在見過了孫飛虎的劇照之後,導演一錘定音,選定孫飛虎來扮演這個角色,在《西安事變》里孫飛虎憑借著深厚的演技給觀眾展現了一個鮮活走下書本的蔣介石形象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從此走上了特型人物之路,成為了中國銀幕上的「第一蔣介石」,孫飛虎扮演的蔣介石老謀深算,霸氣十足。2011年在停止扮演蔣介石10年後,孫飛虎在上海戲劇學院創作的話劇《黎明1949》里再度出演蔣介石,雖然年近古昔,但依稀能從劇照里看見當年孫飛虎的風采。
2趙恆多,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4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從事軍隊文藝工作,1978年在電影《大渡河》里首次扮演蔣介石,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蔣介石的藝術形象。1986年在電影《血戰台兒庄》里扮演蔣介石獲得小百花獎最佳男配角,1990年在戰爭巨片《大決戰》選角中擊敗了熱門孫飛虎在劇中扮演蔣介石,趙恆多的形象與蔣介石本人相差較遠,但軍人氣質很濃,這也是趙老的優勢,2000年在拍攝完電影《肝膽相照》後,趙老罹患癌症於2001年去世。
3許道臨,天津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80年代中期開始扮演蔣介石,曾經在《非常大總統》、《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張學良將軍》、《新四軍》、《中國命運的決戰》等影視劇中扮演不同時期的蔣介石,成為當時觀眾口中的「第三號蔣介石」,許道臨扮演的蔣介石多脾氣暴躁,沒有大人物風度,與孫飛虎、趙恆多相差太多。
4馬曉偉,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上世紀80年代在《開槍!為他送行》、《代號213》、《快樂的單身漢》、《喜盈門》等影片中塑造了地下黨、軍官、工人、農民的一系列不同的人物形象而被電影觀眾熟悉和喜愛,最近幾年在央視歷史劇《延安頌》、《解放》、《東方》等中扮演蔣介石,是最近幾年來上鏡最頻繁的「委座」,對蔣介石在敗退大陸時的心態也把握的很好,不過馬曉偉扮演的蔣介石書生氣太濃,再加上普通話配音讓人感覺眼前的形象不是「總裁」
5陳道明,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這位的名氣就不用多介紹了,越王勾踐、明朝天啟皇帝、清朝康熙、同治、溥儀皇帝,巴黎和會談判代表顧維鈞等等,這些形象已經證明了陳道明的演技,他扮演的蔣介石同樣沉穩帶著霸氣,但任然缺少軍人氣質。
6鄭玉,新疆伊犁話劇團演員,他是《七七事變》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吉星文團長,也是《鐵血》里揚威異國的海鷗將軍戴安瀾,還是《長征》里丟官丟職的王家烈和《延安頌》里閻錫山的高級幕僚楊愛源。國民黨高級將領專業戶終於登上了黨國政權最高峰,成了《西安事變》和《紅色搖籃》里的委員長,鄭玉的戲路很廣,他可以是《歷史的天空》的「叛徒」李文彬也可以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一身正氣的楊廷鶴。
7吳興國,台灣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曾經在徐克導演的電影《青蛇》中飾演許仙。在《宋家皇朝》和《誰主沉浮》兩部電影里扮演蔣介石,以台灣人的視角來進行表演。給人們感覺不同。
8杜雨露,哈爾濱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演技不錯的杜雨露之前塑造的白穎宇、張廷玉等人物都是正氣凜然的角色,在《紅日》、《東方紅1949》卻以蔣介石的老奸巨猾形象出現,可惜相貌與蔣相差太遠,而且其東北口音總讓觀眾感覺不到蔣介石的氣質所在。
9潘勇,四川人藝演員,只在兩部影視劇里扮演過蔣介石,分別是《朱德元帥》和《中原突圍》,演技一般,形象也不行。
10沈保平,河南話劇院演員,扮演蔣介石之前多以古裝形象出現在影視劇中,扮演的扮演的蔣介石中規中矩。
9. 孫飛虎的演藝經歷
1941年,孫飛虎生於上海,196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至貴州話劇團任演員。
1981年,受北影廠導演成蔭之邀,參演由其執導的電影《西安事變》,扮演蔣介石。並憑此片奪得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
1982年出演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史詩電影《風雨下鍾山》。
1985年,孫飛虎調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
1986年至1988年,在《東陵大盜》、《巍巍昆侖》等多部電影中連續多次出演蔣介石 。
1990年,憑借在電影《開國大典》中飾演的蔣介石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和小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男配角 。
1994年,參演影片《重慶談判》,飾演蔣介石,再度榮獲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
1997年,參演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重大歷史故事片《大轉折》。
1998年,參演電視劇《太平天國》,飾演湘軍統帥曾國藩 。
1999年,參演建國五十周年的獻禮影片《大進軍:大戰寧滬杭》。
2001年,在陳道明、黃曉明主演的古裝劇《大漢天子》中客串出演淮南王劉安 。
2004年,參演胡玫導演的大型歷史正劇《漢武大帝》飾演韓安國一角。
2005年,參演徐靜蕾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飾演管家 。
2006年,參演歷史系列劇《大秦帝國》,飾演秦國元老主政大臣「甘龍」 。
2010年,接拍台灣演員趙文瑄主演電視劇《天行健》,飾演梁誠 。
2011年,在電影《雪花秘扇》中客串扮演陸老爺一角 。影片以美籍華裔女作家鄺麗莎的同名小說為藍本,選取清末民初湘西農村與現代上海兩個交錯的時空背景,展現不同時代中國同齡女性義結金蘭的故事 。
10. 哪些電影上出現過毛澤東
一、《大渡河》。這是年輕時代的毛主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部電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飾演的,他無論從容貌還是氣質上,都非常接近這位青年領袖。片中陳寶國是男主角,脾氣暴躁但行事卻有紋有路,最後不幸犧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電影,也就是當時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與毛主席驚人地相似,動作與神韻更是與他老人家如出一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風雨下鍾山》之類的電影中,雖然也有偉人出現,但是毛主席、周總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頗為遺憾。古月的出演彌補了這個不足,從此,一個銀幕上的偉人時代才真正拉開了帷幕。順便說一句,唐國強在這部電影中扮演政委,感覺是最能體現他演技的一部,犧牲時的片段極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淚下
三、《西安事變》。本片是古月飾演毛主席和孫飛虎飾演蔣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貴。兩人配合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從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當准確。說句題外話,就是蔣介石的飾演者,我一直喜歡孫版,趙恆多出演得比較早和多,從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孫飛虎對「神」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勝一籌。哦對了,還應當向少帥張學良校長致敬
四、《重慶談判》。之所以把這部電影拿到前面來說,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吸引,不但真實地再現了一段史實,又巧妙地加入了虛構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記者戲,亦是分外出彩。這又是古月與孫飛虎的合作,兩人相輔相成,不可多得。還有,這部中的周總理是黃凱飾演的,我個人覺得他慈善親切,非常適合總理一角;可惜他因車禍不幸罹難,悼念。本部電影的導演是李前寬、蕭桂雲夫婦,是我最敬佩的導演夫婦,他們的電影,幾乎部部令人叫絕,錯過可惜
五、《決戰之後》。李前寬、蕭桂雲夫妻檔導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戲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總理又是由黃凱飾演,二人搭檔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別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體會。喜劇大腕葛優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國民黨將軍,並在京劇演出時反票了蘇三一角,喜劇頭角已露崢嶸
六、《毛澤東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備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詮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國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戲份值得一看;還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瑣事,令人在崇敬之餘倍感親切
七、《開國大典》。李、蕭導演的史記大片。激動人心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會熱淚盈眶,絕對不是蓋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說;各大特首均頗精彩,黃凱的周總理,劉懷正的朱德老總,郭法曾的劉少奇。。。恍惚記得是白楊版的宋慶齡,可能是。天安門城樓上的國慶重現,與油畫幾乎無異
八、《毛澤東與斯諾》。古月與王霙的世紀合作。難得他們兩人聚齊,年輕的毛澤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諾的八角帽那張比較獨具特色——那種睥睨天下的傲然,彷彿是在說「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並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圍繞他身邊的人來展開故事。亮點是孫海英飾演的軍代表,那時他還並未出名,不過演技已經非常「激情燃燒」了
十、《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我個人當然最喜歡第一部,誰讓我仙鄉沈陽呢,呵呵!不過第一部確實在上映當時受到的關注最多,主要是因為馬紹信飾演的林彪,那種陰鷙沉鬱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果彼時與林彪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充斥熒屏,多得馬先生之力。三部電影中的毛主席均由古月飾演,指揮若定,詼諧沉著都有體現;蘇林飾周總理,也頗神似;劉懷正飾演朱德老總,遺憾的是他與黃凱同車,一並謝世。再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