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院放映機排氣溫度
看你用的什麼機器咯。如果不是小2K其他機器都有專用的
通風管
的。
不過
放映機
房內溫度應該保持在30度以下!~
如果你問的是放映機排出氣體的溫度的話。大概是50
—60
度吧。!~
㈡ 地下室電影院如何解決通風問題
高層建築地下室面積大,其面積少則一層,多則數層,除大部分作地下車庫、設備用房外,還會用於娛樂場所,比如現在流行的地下電影院,電影院一般每天營業15-16小時,電影放映機房的數字電影放映設備,每天長時間地工作,產生很多的熱量,那麼地下室電影院如何解決通風問題呢
電影院主要熱源是數字電影放映機的氙燈,數字電影伺服器,以及音響機櫃內音頻處理器、功率放大器等設備。實踐證明放映設備的大部分故障是由於長期高溫引起的,數字電影放映機與音響設備周圍的空氣溫度,如果控制在23-25℃以下,夏天最熱的時候不超過28℃,放映設備的故障率將會下降,放映氙燈的壽命將會提高。那麼電影院如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在通風工程工程設計中,就有必要把平時通風管道兼作火災醣該區的排煙管道,以減少地下室通風上部空間佔用及風管用量。
首先系統的劃分排煙系統防煙分區劃分應結合建築防火分區來考慮,做到既有利於地下室通風系統兼作排煙系統,又不會出現排煙風管跨越枋火分區現象。所以使用一套風管時系統應滿足平時排風與火災時排煙要求。
還有通風工程方式合理布置排風管、排風扇及排風口,平時排風用,火災時兼作排煙風管及排煙口;地下一層考慮由車道自然進風,其它層由平時送風系統兼作火災時補風系統。每個排風、排煙及送風系統應設置豎井,進風口應設在地面潔凈處,若能與地下主樓有一定距離更好,其受火災氣影響會小;若能與地面主樓有一定距離更好,其受火災煙氣影響會小,排風口位置應高於附樓層面,以減少排風對地面環境影響。
最後排風、排煙及送風風機選型排風、排煙風機可選離心風機或者高溫軸流風機。普通離心風機即可滿足排風排煙要求,但大風量離心風機只能安裝在地面,佔地較大,需要較大機房,高溫軸流風機為消防專用風機,也能滿足在280℃煙溫下運行30min的要求,而高溫軸流風機體積小,一般可吊裝,若設機房面積也小,實際工程設計中,往往採用高溫軸流風機排煙。
另外放映機房最好採用新風機組從室外引進經過過濾的新鮮空氣,使放映機房的空氣形成正壓,這樣可以使外面沒有經過過濾的空氣無法進入放映機房,最大限度地避免室外灰塵(霧霾,PM2.5)進到放映機房,從而保護了貴重的數字電影放映設備。這樣也可以沖淡放映設備可能產生的有害氣體(比如氙燈觸發器電離空氣產生的臭氧),不會損害長期工作在電影放映機房的放映員身體。電影放映機房新風機組的過濾網一定要便於拆卸,一定要有兩套,一用一清洗備用,周圍最好要有上下水,以利於過濾網的清洗。
還有,電影廳內空調系統的過濾網也應該定期經常清洗,不經常清洗容易導致軍團病的發生。在空氣污染如此嚴重的當前,給觀眾一個放心的觀影環境,空氣的潔凈度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
通過小編的講述,您對地下室電影院通風問題有所了解了吧,了解更多影院安全知識請繼續關注裕祥安全網。
㈢ 電影院放映機排風口溫度
根據新亞天影巴可放映機使用手冊要求,放映機房溫度和濕度(溫度 10°C - 30°C,濕度< 85%),具體放映機排風口的溫度,應該與放映機型號,排風口徑與風速有關系。
㈣ 電影院放映室內排風要求
:根據《 電影院建築設計規范》(JGJ 58-2008)的有關規定:
7.2 採暖通風和空氣調節
7.2.1 觀眾廳採暖通風和空氣調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特、甲級應設空氣調節;
2 乙級宜設空氣調節,無空氣調節時應設機械通風;
3 丙級大、中型應設機械通風,小型可設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
7.2.2 電影院主要用房空調採暖的室內設計參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採暖地區冬季室內設計參數應符合表7.2.2-1的規定。
(表7.2.2-1略 表7.2.2-2 略)
7.2.3 室內穩定狀態下的CO2允許濃度應小於0.25%(我國人體散發的CO2量可按每人每小時0.02m3/人時計算)。
7.2.4 觀眾廳最小新風量不應小於: 特級 25m3/人h 甲級 22m3/人h 乙級 18m3/人h 丙級 15m3/人h
7.2.5 觀眾廳內人體散熱、散濕量可按表7.2.5選用(人體散熱、得熱量直接變成負荷)。
(表7.2.5 略 )
7.2.6 放映機房的通風和空氣調節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凡觀眾廳設空氣調節的電影院,其放映機房亦宜設空氣調節;
2 空氣調節不應回風;
3 機械通風或空氣調節均應保持負壓,其排風換氣次數不應小於15次/h。
4 電影放映機的排風量可按下列值選用: 弧光燈 700 m3/台h 3kW氙燈 600 m3/台h 5kW氙燈 800 m3/台h 7kW氙燈 1000 m3/台h
7.2.7 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應按具體條件選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單風機空氣調節系統應考慮排風出路。不同季節進排風口氣流方向需轉換時,應考慮足夠的進風面積。排風口位置的設置不應影響周圍環境;
2 空氣調節系統設計應考慮過渡季節不進行熱濕處理,僅作機械通風系統使用時的需要;
3 觀眾廳應進行氣流組織設計,布置風口時,應避免氣流短路或形成死角;
4 採用自然通風時,應以熱壓進行自然通風計算(計算時不考慮風壓作用)。
7.2.8 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應符合下列安全、衛生要求:
1 面積大於100㎡的觀眾廳應設機械排煙系統;
2 送、回風總管及穿越防火分區的送回風管道在防火牆兩側應設防火閥;
3 風管、消聲設備及保溫材料應採用不燃材料;
4 製冷系統不應採用氨作製冷劑;
5 地下風道應採取防潮防塵措施,污物和水不得進入風口和風管,地下風道應設置檢查清掃口,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採用地下風道,空調系統應採取過濾措施;
6 設於主體建築內的觀眾用廁所應設機械通風。
7.2.9 通風或空氣調節系統應採取消聲減噪措施,應使通過風口傳入觀眾廳的雜訊比廳內容許雜訊低5dB。
7.2.10 通風、空氣調節和冷凍機房與觀眾廳緊鄰時應採取隔聲減振措施,其隔聲及減振能力應使傳到觀眾廳的雜訊比廳內允許雜訊低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