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結局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結局是:
八百壯士進入收容所後,部隊被英軍卸下武器,生活在極差的環境中,開始了四年集中營一般的孤軍生活。雖然沒有被日本人打敗,卻也就此遠離了抗日的正面戰場。1941年4月,汪偽政權想要誘降謝晉元,並許諾其陸軍總司令的頭銜,被謝晉元嚴厲拒絕。
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和以往一樣,率領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誠等四人遲到,謝晉元異常憤怒,進行斥責。有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鐵鎬等凶器,蜂擁而上,猛刺謝晉元胸部及頭部。
謝多處受傷,流血不止,至6時許悲壯長逝,時年三十七歲。四個兇手當場被擒。25日,謝晉元追悼儀式在上海舉行,有30萬人前往弔唁。國民政府追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1)電影八百真實死亡多少擴展閱讀:
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們本已下定了必死的決心,然而,事態的發展,並不是他們個人的意志能夠決定的。193710月30日,四行倉庫戰斗已是第四天。
日方高官接二連三地發表露骨談話,威脅和恫嚇租界當局立即採取措施,消除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的抵抗行動,否則,日軍「將不顧一切後果,採取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考慮到堅守四行的部分目的已經達到,遂下令四行守軍撤入租界。堅守四行倉庫的勇士們在這里整整奮戰了四天四夜。
打死了二百多進攻的日本鬼子,傷敵無數。更重要的是,他們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抵抗侵略、犧牲到底的精神。
2.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八佰》改編自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八百壯士」誓死抵抗日軍的故事。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企圖在三個月之內佔領全中國,他們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就將目標轉移到上海。
淞滬會戰就此爆發,只是在會戰中,中方節節潰敗,已無力再與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實力。留下來一個加強營掩護大部隊西撤,這個加強營便是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浴血奮戰的「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謝晉元團長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他們要正面對抗的卻是五千到三萬的日軍。數十倍的兵力懸殊,讓這一場戰斗變成有去無回的困獸之斗,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對決如同蚍蜉撼樹,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個又一個視死如歸的場面。
影評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3. 八百原型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一個營的兵力怎麼可能有八百人,他們實際的人數根本沒有八百人,這個營由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排組成,「編制」算滿也只有452人。謝晉元之所以回答稱800人,就是為了壯大軍威、迷惑日軍,讓這場戰役有那麼一點獲勝的可能。
雖然人數比較少,但這400個人想盡一切辦法,將四行倉庫從里到外武裝成了碉堡,之後就是硬著頭皮和日軍周旋和血戰整整六天六夜,抗爭到了最後。在這六天六夜裡,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小堡壘,也有無數人祈禱他們能夠撐到平安撤退。
就這樣,他們這支號稱「八百人」的隊伍硬生生的抵擋住了30萬日軍的侵襲。事後,四行倉庫巍然屹立,「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事跡由此為人傳頌。
(3)電影八百真實死亡多少擴展閱讀
這四百多壯士對抗二三十萬日軍,撐了四個晝夜,最大的原因是四行倉庫東面和南面就是租界,日軍有所忌憚,不想歐美列強干涉,不敢用重武器,反復用步兵發起沖鋒。
後來還是歐美國家害怕自己遭殃,要求蔣介石放棄抵抗,於是這四百壯士被撤回了英法租界,之後立馬被繳械軟禁,困在租界三年多。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進租界,他們通通淪為日軍俘虜,大部分人都客死異鄉,結局悲慘。
四行倉庫保衛戰從根本上講就是一次政治表演,明知是個死局,還不惜把四百多士兵送進血肉磨坊。最迷惑的是這場保衛戰死亡九人,傷了二三十人,再激烈能激烈到什麼程度,而且撤入租界後一年,還出了四個漢奸,把保衛戰的指揮官謝晉元給暗殺了。
4. 八佰壯士的真實結局
八佰壯士的真實結局
八百勇士在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天4夜,大大的鼓舞了上海市民的抗戰信心,中國軍人也藉此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決死衛國的無畏精神。不過無論是平時接觸的史料,亦或是電影《八佰》中,都沒有對「八百勇士」進入租界後的處境有過介紹,可能是因為這群英雄們死的實在是太憋屈了。
謝晉元所率領的八百孤軍,在完成阻擊任務後,於1937年10月31日晚,接到命令退出四行倉庫,撤入位於西藏路東側的公共租界。此時的八百孤軍,由原來的420人減員至377人,在撤退過程中又有部分傷亡,並且允許受傷士兵就醫治療,撤入公共租界的英雄共355人。
進入公共租界之前,謝晉元接到的命令是進入租界後「由租界當局准備車輛,通過公共租界至滬西歸隊」。但進入租界後,英軍便違背了承諾,將謝晉元等關至中國銀行倉庫地下室,並於11月1日凌晨要求收繳孤軍槍械,剛剛從戰場出來的勇士們群情激奮,言武器乃軍人第二生命,寧可重返四行倉庫戰斗至死也絕不繳槍。
租界的工作人員便謊稱只是代為保管,當面點明數量並開具收據,待車隊駛出租界後,如數奉還,絕非繳械。加之此時的四行倉庫已經被日軍佔領,如果真的強攻回去必定傷亡慘重,謝晉元權衡再三之後決定相信租界當局,命令士兵繳械登車。
然而等待英雄們的並不是按照約定被送出租界歸隊,而是被關入了租界的「孤軍營」。開始的孤軍營只是一片空地,連一幢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只是被鐵絲網和全副武裝的士兵的圈了起來,直到一年後,租界才為他們修了四幢房子,作為他們的宿舍。在淞滬戰場拚死浴血的勇士們,就在這里,度過了被囚禁的四年,直到四年後,手無寸鐵的他們成為了日本的俘虜。
1940年3月,汪偽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便開始著手拉攏早已經被上海人民視為英雄的謝晉元和他手下的孤軍勇士們。但謝晉元不為所動,屢次怒斥前來勸降的汪偽政府人員。汪偽政府見勸降謝晉元無望,便起了殺心。
1941年4月24日早,勇士們正在孤軍營中進行早操,謝晉元也來到操場一同訓練。這時被收買的叛徒郝精誠等四人向謝晉元跑來,不明情況的謝晉元以為他們有什麼事情匯報,便走向他們。四人走到謝晉元近前,突然掏出准備好的匕首,猛擊謝晉元頭部,後雖被部下救出,但由於傷勢過重,於當日下午六時去世。
民族英雄謝晉元,就這樣死在了他深信不疑的部下手中,死在了漢奸走狗手中。4月25日,在孤軍營大禮堂內,勇士們為謝晉元舉行了哀悼儀式;5月8日,謝晉元被追贈為陸軍步兵少將。
謝晉元遇刺不久後,日本便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進而佔領上海租界,勇士們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被日軍俘虜。汪偽政府看到了機會,便以到南京拜祭中山陵為借口,將倖存的333名孤軍勇士接往南京,威逼他們投降。孤軍英雄們不為所動,使汪偽政府惱羞成怒,將孤軍全部關入由日軍看守的老虎橋集中營。
在老虎橋集中營,孤軍勇士們受到了日軍的非人虐待,大量孤軍勇士被虐待致死。不過隨著戰事吃緊,日軍人力不足,不得不將孤軍勇士們分批押送到不同地點做苦力,這給了孤軍勇士們逃出魔窟的機會。
1942年8月,在南京東郊孝陵衛做苦工的萬連卿等8人成功逃出,在新四軍的幫助下被送往安全區;1943年2月,同樣是孝陵衛,又有28人逃出,其中一部分參加了新四軍游擊隊。
5. 八佰是真實事件嗎
電影最讓人難過的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八佰》的真實歷史有多悲壯?各位,這個話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歷史類的話題,屬於社會熱點話題,比較接地氣,也比較能引起大夥兒的共鳴。其次,這個問題具有科普的性質。我們知道,作為文字工作者,其職責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闡述事實,澄清謬誤,引領社會輿論,起到為大眾發聲,為正義吶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應該宣揚正確的價值導向,弘揚正能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文字工作者應該認識到,自己具有傳道、解惑的職責,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們的應盡職責。今天的話題,正是具有科普價值的,所以是個好問題。小編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最後的沖橋戰是不存在的,真實的歷史是在午夜,趁日軍防備鬆懈之時,用三挺機槍作掩護,打滅了敵軍的探照燈,全營400餘人有秩序地通過新垃圾橋撤入了租界,幾乎無傷亡。只看電影的話,會覺得異常慘烈,中國軍人最終活著過橋的應該沒幾個了。最讓人無語的是,電影中中國軍隊沖橋時,租界的英國士兵不知是何原因開槍射擊日軍的情節。導演和編劇想要表達什麼?是出於對中國軍人的尊敬,還是同情或者只是單純地渲染氣氛?真實的歷史是,謝晉元部進入租界後,立即被英軍收繳武器,送膠州路關押。綜上所述,《八佰》的真實歷史的確很悲壯,但與電視劇演的不一樣。
6. 電影《八佰》到底是800人還是400多人
只有400人,說800人是為了鼓舞士氣,同時也糊弄日本人。
電影《八佰》的正式定檔時間為7月5日上映,影片為導演管虎執導,主演有黃志忠、歐豪、張俊一、王千源、魏晨、姜武、杜淳、李晨、俞灝明、鄭愷等等,這些演員在當下的知名度都非常高,演技也就更不用多說了。這次《八佰》有這么多實力派演員加盟,相信影片一定會非常精彩的。
(6)電影八百真實死亡多少擴展閱讀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爆發於1937年的8月13日,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第一場大型會戰,此次戰役標志著中日兩國全面戰爭真正開始,也是抗日戰爭史規模最大、戰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令世界看清了中國政府堅定立場,決不向日本投降的決心。而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四夜。在這場戰爭中,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戰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而為壯聲勢,對外宣稱800人。
7. 八佰真實事件結局是什麼
雖然謝晉元被追贈為少將,但「八百戰士」的命運還沒有結束,在日本對英美等國宣戰的時候,這里的租界也被日軍統治,這些戰士自然也就落到了日軍的手裡,由於日軍對這些戰士的憤恨,在接管這里後,對他們是各種折磨,還把他們分開看管。
但是」八百戰士「也依舊沒有放棄,他們還是團結一心,認真操練。最終他們被日本人送到了各種地方去做苦力。直到日本戰敗後,他們才得以重新回到上海,並去祭拜謝晉元,此時,他們只有100餘人了。
(7)電影八百真實死亡多少擴展閱讀
《八佰》是真實事件,電影取材於1937年在上海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最後以撤退到租界結束,但在真實的歷史里,「八佰」壯士後來的命運十分悲慘。這場戰役的爆發,是國軍為了可以擾亂日軍的作戰計劃,從而主動發起的一場戰爭。
雖然在人數上,遠遠勝過了日軍,但是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而不得不選擇撤離戰場,為了其他部隊的順利撤離,於是國軍的第88師被留下來拖住日軍。
8. 八百壯士倖存多少人
八百壯士倖存100餘人。
抗戰勝利後,八百壯士倖存者從各地陸續返回上海,總計100餘人。他們請回謝晉元的遺孀凌維誠,沿老團長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為老團長守靈。
後來內戰爆發,他們不願捲入內戰,遂解散各謀職業,大部分隱姓埋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十分艱苦。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曾親自為這些孤軍壯士安排工作。
八百壯士的主要事跡:
八百壯士的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死守四行倉庫,早已做好了必死的決心。為了守衛四行倉庫,謝晉元下令用沙包將門窗封死,二樓以上門窗封一半,留下射擊口,電線全部切斷,也不能生火煮飯,以免暴露目標。
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孤軍,一共414人,而為了虛張聲勢,謝晉元在被租界的英軍詢問時,表示自己一共有800人。從倉庫送出的傷員,也統一回答一共有800守軍,這也是「八百壯士」稱謂的由來。而他們要對抗的,則是日軍王牌軍第三師團。
由於四行倉庫靠近英法租界,且附近有大型煤氣包,日軍既害怕誤傷英法租界軍隊,也害怕引發不可收拾的大爆炸,不敢進行轟炸和大范圍炮擊。這也給了孤軍足以守衛倉庫的優勢和決心。
9.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擊殺了多少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保衛戰底擊殺了日軍200多人。
謝晉元在中國國軍軍營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中國國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這一役,中國國軍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中國國軍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楊瑞符彈穿腿部。
(9)電影八百真實死亡多少擴展閱讀: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將士,被稱為「八百壯士」(又稱四行孤軍),實際四百餘人,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
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然而沒有如蔣中正期望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