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佰》電影演員全部是
《八佰》電影全部演員有:
1、李晨:
在《八佰》中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原本是某地保安團的賬房,「算計」成了他性格中最顯著的特點。作為一名失去組織的散兵,他在路上被收羅,帶進了四行倉庫。但他並沒有殺敵報國的覺悟和勇氣,逃離保命,才是他心裡的首要念頭。
『貳』 「八百壯士」明明只有414人,謝晉元為什麼對外稱有800人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原閘北區南部。83年前,中國軍民因「淞滬會戰」受挫而士氣下降時,四行倉庫的戰士們用生命和鮮血奏響了抗日的壯麗凱歌。國人從他們身上找回了信心和力量,使中國人堅定了抗日的必勝信念!同時,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結束,而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則被稱為「八百壯士」。但當時參戰的士兵沒有八百人那麼多,只有四百人。
之後,「八百壯士」被英軍卸下武器,過了4年集中營一般的生活,遠離抗日正面戰場。1941年4月,汪偽政權企圖誘降謝晉元,被他嚴詞拒絕。結果汪精衛一怒之下,收買了郝鼎誠等4個叛軍,命他們殺掉謝晉元。
24日凌晨5點,謝晉元像往常一樣率領官兵們進行早操,郝鼎誠他們因為遲到被他訓斥了一頓。突然,他們掏出匕首、鐵鎬等凶器,刺向謝晉元。最終,他身體多處受傷,血流不止,一代英雄最後竟然死在了自己的同胞手上,年僅37歲。至於那4名兇手,當場被捕。
時隔多年,我們不能忘記「八百壯士」,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的敬意!
『叄』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最終活著多少人
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4晝夜後,順利完成了任務,謝晉元接到了撤退命令,撤退到公共租界,被解除了武裝。
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率部早操時,遭被敵人收買的孤軍內部叛徒郝某等4人突然襲擊,不幸犧牲。其餘官兵也全部落入敵手,進行了百般殘害。大部分被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犧牲。
(3)八佰的電影里有多少個兵擴展閱讀:
淞滬會戰到1937年10月25日大場鎮失守之後,就要全線退守蘇州河以南,但又希望能夠在撤退時安排一支部隊留在閘北死守,掩護撤退,等到撤退完成之後,這個部隊要分散游擊。
本來這個任務是要交給孫元良的八十八師的,但在顧祝同打電話給孫元良布置任務的時候,孫元良認為留下來是白白犧牲,毫無意義。
而且上海地勢平坦,沒有地形可資利用,不適合打游擊。而且,八十八師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慘重,經過六次補充,有作戰經驗的老兵數量不足兩成,所以也不適合留下來打游擊。
『肆』 八佰壯士活下來的有哪些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
服苦役的這部分倖存者非常少,據倖存者田際鈿老人講,他那一隊160人的苦力,倖存下來的只有三十多人。抗戰勝利後,田際鈿等人回到國內,也沒有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後來因為拒絕打內戰,他們都解甲歸田回到了故鄉,回到家鄉也是一貧如洗,沒有什麼家財,建國後才生活得好一點。
『伍』 管虎新作《八佰》,800名戰士面對30萬日軍,能堅守四天四夜,你認為是抗日神劇嗎
我認為管虎的最新電影八佰當中的800戰士堅守四行倉庫,面對日本30萬大軍,這並不是管虎的胡編亂造,而是歷史上的確確有其事的事情。
可以說四行倉庫的戰斗的勝利是天時地利人和,他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勢,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堅決抵抗日寇的決心
『陸』 電影《八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這的確是歷史上的一場解放戰爭,而且歷史上的記錄要比現在電影拍攝的更真實,更血腥。
『柒』 《八佰》(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擊殺了多少日本士兵
四行倉庫保衛戰底擊殺了日軍200多人。
謝晉元在中國國軍軍營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中國國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這一役,中國國軍軍堅守最後陣地,力戰四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死約200餘,中國國軍軍傷亡37人,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負重傷。楊瑞符彈穿腿部。
(7)八佰的電影里有多少個兵擴展閱讀: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第1營將士,被稱為「八百壯士」(又稱四行孤軍),實際四百餘人,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保衛戰成功振奮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士氣。
四行倉庫與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斗展現在西方世界面前,進一步吸引國際社會注意,然而沒有如蔣中正期望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
『捌』 四行倉庫保衛戰800壯士面臨多少日軍呢
四行倉庫保衛戰時八百壯士的對手是日軍海軍陸戰隊上海特別陸戰隊第十大隊,大約有500多人。不過此戰的最大意義不在於牽制了多少敵人,而是極大的激發了抗戰熱情。四行倉庫保衛戰雖然殺敵不多,但是其意義還是很大的。
由於當時部隊駐守分散,第一營的差不多有一半的部隊在開始沒有接到命令,而是隨著大部隊撤過了蘇州河。直到一天以後他們才知道第一營是奉命留守四行倉庫,這些已經過河的部隊毅然返回四行倉庫歸隊。
當時都知道守四行倉庫是九死一生的任務,但是第一營的官兵能義無反顧的重回陣地,可見抗戰初期我軍士氣之高。
此外戰斗期間很多人在租界全程觀看,其中不乏記者。隨著他們的報道,八百壯士的事跡很快傳遍了全國,極大的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從這點來說,四行倉庫保衛戰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只從殺死多少敵人,牽制多少敵軍來衡量其意義。
『玖』 八百壯士倖存多少人
八百壯士倖存100餘人。
抗戰勝利後,八百壯士倖存者從各地陸續返回上海,總計100餘人。他們請回謝晉元的遺孀凌維誠,沿老團長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為老團長守靈。
後來內戰爆發,他們不願捲入內戰,遂解散各謀職業,大部分隱姓埋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十分艱苦。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曾親自為這些孤軍壯士安排工作。
八百壯士的主要事跡:
八百壯士的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死守四行倉庫,早已做好了必死的決心。為了守衛四行倉庫,謝晉元下令用沙包將門窗封死,二樓以上門窗封一半,留下射擊口,電線全部切斷,也不能生火煮飯,以免暴露目標。
參加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孤軍,一共414人,而為了虛張聲勢,謝晉元在被租界的英軍詢問時,表示自己一共有800人。從倉庫送出的傷員,也統一回答一共有800守軍,這也是「八百壯士」稱謂的由來。而他們要對抗的,則是日軍王牌軍第三師團。
由於四行倉庫靠近英法租界,且附近有大型煤氣包,日軍既害怕誤傷英法租界軍隊,也害怕引發不可收拾的大爆炸,不敢進行轟炸和大范圍炮擊。這也給了孤軍足以守衛倉庫的優勢和決心。
『拾』 《八佰》中,800名戰士面對30萬日軍堅守四天四夜,是抗日神劇嗎
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1937年10月26日,淞滬會戰已經進入尾聲階段,前線日軍突破了國軍的大場防線,完成了對上海市區內國軍部隊的包圍態勢,國軍前線總指揮陳誠下令全軍撤出上海市區,到蘇州河畔繼續布防。
但是蔣介石卻認為,國軍全面撤出上海市區對於正在進行的國際談判十分不利,因此下令將德械部隊孫元良第八十八師留在閘北地區繼續堅守。
上海四行倉庫舊址
值得一提的是謝晉元率部退入租界之後,當即被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隨後被安排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集中軟禁,成了在坊間家喻戶曉的「孤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