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其实指的就是电影版权投资,说白了就是你通过购买一部电影的版权,成为这部电影的投资人,等后期电影上映了再根据票房来计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后再加上其它网络版权收益如(爱奇艺、腾讯等)电视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版权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额给你进行分红。
认购电影版权的正确流程:电影选择——了解合同——确认认购金额——打款到出品公司的对公账号——签订合同——等待电影上映——会计律师所计算好分红——打款到合同上的银行卡。
如何去分辨真假电影版权投资:
1,了解电影项目,选择题材(查看广电局备案,有为真,没有为假)
2,影视公司资质(查看营业执照,拍摄许可证,没有肯定为假)
3,向影视公司对公账户汇款,发起申购(对公账户和电影出品方必须一致,任何联合出品方或合作方无权筹资)
4,影视公司审核投资人资质,通过后向投资者邮寄纸质合同(一式两份,签订完将其中一份邮寄回影视公司)
5,等待电影上映(期间可以通过各渠道或者对接人了解电影进程)
6,电影上映,三个月后由中影集团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进行结算,结算完成后打入出品方对公账户,再由出品方打向合同中投资者预留银行账户
7,电视台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为一次性买断收益,一般为出让合同签订15天内进行结算
8,在合同一年到期后,结算第二笔视频网站播放总点击量版权收益分红。
9,投资完成。
Ⅱ 输了沦为笑柄,赢了也代价不菲,为什么明星们还要签对赌协议
前段时间,冯小刚由于和华谊的对赌失利而成为了咱们的笑柄。
他自己虽然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个新闻,但却时隔多年再次拍起了电视剧,而且还被曝光进组主演了一部电影,简直就是身体力行地证明自己正急着挽回损失。
Ⅲ 投资1.3亿14天收10亿 《芳华》能给冯小刚赚多少
截止12月28日,冯小刚的《芳华》上映14天,累计总票房突破10亿。除去已计入的网络售票平台的服务费,净分账票房9.43亿。片方可分账约3.62亿。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据说是1.3亿。其中,搭建实景就花了3500万。那场六分钟的长镜头战争戏,花了700万。宣发及营销费用未知,假设是7000万上下,那总成本就在2亿左右。
从目前来看,减去成本,片方的净利润已经达到1.62亿。
冯小刚公司净入0.8-1.6亿?
这部电影的主要出品方有东阳美拉、华谊、爱奇艺影业、耀莱影视、北京文化、八一电影制片厂六家,另外还有华夏电影、大地时代、英雄互娱等十家联合出品方。其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作为项目操盘公司,是第一大出品方,猜测所占投资比例应该在30%-60%。
《芳华》上映第一个周末,只落后了一天时间,第二天就赶超《妖猫传》、《机器之血》、《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三部新片,重新成为单日票房冠军,至今排片占比和上座率高居首位。
上映第二个周末,也即12月29日,又有四部新片《妖铃铃》、《二代妖精》、《前任3》、《解忧杂货店》开画,抢占市场。能否继续靠口碑和上座率逆袭,将成为《芳华》票房能否继续走高的关键。
不管竞争多激烈,从目前的走势保守预估,《芳华》最终票房应该至少在13亿上下,片方分账4.7亿左右,减去约2亿成本,净利润2.7亿。东阳美拉如果投资占比30%-60%,就能分到8000万-1.6亿。
当然,东阳美拉作为版权方,还会有网络播映版权费等收入,像这种热门卖座片,通常都有几千万的版权费净入账。
完成业绩对赌已不成问题?
2015年年底,华谊以10.5亿现金收购浙江东阳美拉股东冯小刚、陆国强合计持有的70%股权。当时东阳美拉只是一个刚成立两个月的空壳公司。双方签了五年总计6.75亿元的业绩承诺。美拉2016年的净利润不得低于1亿元,此后几年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增加15%。如果业绩完不成,冯小刚用现金补足差额。
根据华谊2016年年报,东阳美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税后净利润1.015亿(包括2015年和2016年两个财年的利润),刚好超过1亿的业绩承诺目标。
按年15%递增,2017年的对赌利润额为1.15亿。2017年上半年,东阳美拉净利润为2700多万。如果《芳华》的收入计入2017财年,完成对赌目标就不成问题了。
实际上,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及冯小刚作为导演、广告代言人、综艺节目评委的个人收入,东阳美拉还在拓展其他业务。
根据华谊兄弟相关年报,东阳美拉制定了新人导演计划。签下部分艺人经纪合约。参与《情感抢险队》、《美少年学社》等综艺节目。还投资了包括《火王》在内的电视剧。
电影方面,未来的项目还有《非诚勿扰3》、《念念不忘》、《手机2》等。
Ⅳ 《你好,李焕英》票房奔54亿,贾玲能赚多少钱
作为导演,贾玲的公司北京大碗娱乐参投了《你好,李焕英》,这是第六大出品方。根据常识,如果这部电影的总票房达到54亿元,而投资者分红超过19亿元的话,贾玲也可以以净价约一亿元的价格平分。但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主控方北京文化以15亿元保底票房卖出了发行权,断送了所有出品方获得最大收益的可能性。
而真正赚钱的,是保底发行方儒意影业,其背后母体是香港上市公司恒腾网络,由地产商恒大集团控股,腾讯参股。所以,《你好,李焕英》这场盛宴背后,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恒大、腾讯、儒意影业原实控人柯利明,以及爆炒恒腾网络获利的投资者。
利益正常情况下,这些出品方最终都会按投资比例分票房收益,全都赚翻了。尤其是第一大出品方北京文化,应该是最受益的。但实际上它却“踏空”了,因为做了保底发行,但具体的保底细节一直在保密中,掩掩藏藏至今未对外公布。
危机——
“赌徒”北京文化为何变成了“胆小鬼”?
按香港上市公司恒腾网络的公告,其旗下的儒意影业是《你好,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和最大保底发行方。另传言,猫眼微影也是联合保底发行方之一。
恒腾网络公告旗下公司保底《你好,李焕英》
根据北京文化2月18日晚的公告,其参与出品、制作、发行的《你好,李焕英》已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截至2021年2月17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6500万元。
北京文化公告保底发行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行方买断,如果票房达不到保底票房,对赌失败,发行方承担损失,出品方稳赚不赔。如果对赌成功,发行方将获得保底票房后的全部超额收益。另一种是在保底票房的基础上,高出的票房,出品方和发行方再按一定比例阶梯分账,通常是票房越高,发行方分的越多。
如果是买断式保底,那15亿元总票房投资方分账约为5.36亿元,北京文化获得约6000-6500万元的营收,可见其所占的投资比例并不高,可能只有约11%-12%。且若是买断式,所有出品方都只能分到15亿元总票房的投资分账,超过15亿元的部分全被保底方拿走。
如果是阶梯式,那超过15亿元的部分包括北京文化在内的出品方还能再分到一些。截止2月17日,《你好,李焕英》总票房是27.25亿元。若是阶梯式分账,北京文化保底+阶梯分账的营收仅约6000-6500万元,那它占的投资比例就更小了。
还有两家上市公司也公告了其来自该片的营收情况。
华谊兄弟的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电影是《你好,李焕英》的联合出品方之一,在所有出品方里排序第14位。截止2月17日,华谊兄弟来自该片的营收约为860-1031万元。
Ⅳ 《你好,李焕英》票房奔54亿,贾玲能赚多少钱
1. 《你好,李焕英》的票房收入正在逼近54亿元大关,作为该片的导演和北京大碗娱乐的股东,贾玲可能会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2. 北京大碗娱乐是该片的第六大出品方,通常情况下,出品方会根据其投资比例分享票房收益。
3. 尽管《你好,李焕英》的票房表现出色,但主控方北京文化通过保底发行的方式,将其收益可能性限制在了15亿元以内,这可能减少了其他出品方的收益潜力。
4. 儒意影业,由恒大集团和腾讯参股的香港上市公司恒腾网络控制,是《你好,李焕英》背后的主要盈利实体。
5. 截至3月7日,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接近51亿元,超过了《哪吒》,仅次于《战狼2》,在中国电影史上排名第二。
6. 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最终总票房可能达到54亿元。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发行方和出品方能分到的净分账票房约为39.23%。
7. 如果总票房达到54亿元,发行+出品方分账的净分账票房约为19.36亿元,而贾玲通过北京大碗娱乐的持股,也将从中获得收益。
8. 保底发行方通常会获得一定比例的发行代理费,而其他出品方则根据投资比例分配剩余收益。
9. 北京文化作为第一大出品方,本应从《你好,李焕英》的成功中获益最多,但实际上,由于保底发行的存在,其具体的收益情况仍然不透明。
10. 关于保底发行的具体细节,北京文化并未对外公布,这使得外界难以准确评估其收益情况。
11. 恒腾网络旗下的儒意影业不仅是主要出品方,还是该片的最大保底发行方,而猫眼微影也可能是联合保底发行方之一。
12. 北京文化在2月18日晚公告中称,《你好,李焕英》已经进行了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
13. 截至2月17日,北京文化从该影片票房获得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6500万元,但这可能只占其总投资比例的11%-12%。
14. 如果采用买断式保底,投资方分账约为5.36亿元,而如果是阶梯式分账,超过15亿元的部分,出品方还能再分到一些。
15. 截止2月17日,《你好,李焕英》的总票房为27.25亿元,这意味着保底发行方可能已经获得了部分超额收益。
16. 华谊兄弟电影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也公告了来自该片的营收情况,截止2月17日,其营收约为860-1031万元。
Ⅵ 《你好,李焕英》票房超过了45亿,沈腾作为友情出演贾玲给他分了多少钱
简单地说,贾玲约1个多亿的收入的话,能分给沈腾3000万左右。这都是“约”,由于商业机密原因,演员片酬和投资收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这里只是根据各种资料分析的一个结果,各位只当茶余饭后扯扯淡,不必过于纠结。
如果这样,出品方的收益与票房之比的折扣就比料想还要大。而大碗娱乐只是该电影的第六出品方,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出资比例,但投资比例额度肯定比第一投资方要少吧?这样大碗娱乐和贾玲所得到的的收益就会比前面算的要少很多,贾玲分到1亿的概率就很小了。
能够预测的是,演员片酬比较固定,投资收益不确定因素很多。
Ⅶ 你好李焕英制作成本多少
《你好,李焕英》的投资成本是8000万,这在当下的电影制作中绝对算不上大制作。
除去这8000万的成本,电影总票房的6.72%要交电影“增值税”以及“附加”,另外5%的票房则要交给“电影专项基金”,这两项合计在11.72%左右。
《你好,李焕英》,上交给国家的钱有6个亿之多!
接下来的45.2亿,才是可供电影各方分账的总钱数。
这其中电影院首先分账45.8%。电影是在电影院里和大家见面的,全国无数家电影院和无数的拍片,才铸就了这52亿的票房。所以,电影院分走:20.7亿!
然后:院线公司分账6.4%,也就是:2.89亿;
中国影视数字(“中数放映系统”:走这个放映系统的电影都要收这个代理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网络)提留2.8%:1.26亿;
发行方分账3.7%:1.67亿;
最后,除去以上的所有,《你好,李焕英》真正给出品方赚的钱,其实约合总票房的29.58%!
共计约:15.38亿。
02
贾玲到底能赚多少钱?
这15.38亿就全部是贾玲的了吗?
当然不是!别以为演员都是大碗娱乐的人、沈腾也是贾玲和大碗娱乐的好朋友、联合编剧也是大碗娱乐的联合创始人,而贾玲又是大碗娱乐的创始人和老大,这钱就让贾玲的大碗娱乐全拿走了!
恰恰相反,《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总共有7家公司,而参与联合出品的有19家公司之多!
根据公开的投资比例,贾玲的大碗娱乐在其中占了两成,也就是20%左右。
那么,大碗娱乐整个公司最终能赚到的钱是:3个亿左右。如果以机构预测的52亿收官来算的话,就是3亿零720万。
大家都知道,大碗娱乐是贾玲的公司。而在2016年大碗成立时,北京文化出资1000万投资贾玲,占股20%。贾玲占股35%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她的御用编剧,著名喜剧制作人孙集斌占股25%。
当时贾玲和孙集斌都和北京文化签订了约束协议。协定必须在公司全职工作5年,中途不得离开。一旦离开,就要按照市场价回购北京文化手上的股份。
而在最新的天眼查股权架构显示中,大股东贾玲的持股比例达到了65%,是这家公司当之无愧的“掌门人”。而北京文化20%持股比例保持不变,孙集斌则目前占有15%。
根据目前媒体的公开报道,大都采用了贾玲持股收益35%的这个说法。
那这样计算的话《你好,李焕英》52亿票房,贾玲最终能赚:1.0752亿,也就是:1亿752万!
但如果按天眼查显示的持股与收益比例65%来计算的话。那贾玲能分:1.9968亿,也就是不到两亿元!足足多了9216万人民币!
当然,到底贾玲实际的收益比例是多少,是按35%还是65%,还是其他因由的数字比例来分,我们吃瓜群众就不得而知了。
Ⅷ 华谊兄弟为何要用《八佰》打破市场规则呢
序言:2020年8月21日,管虎执导、群星参演的电影《八佰》终于正式上映了。《八佰》从8月14日开始点映,中间停了3天,从8月17日到8月20日又开始点映,一共点映了5天。
讨论:你觉得华谊兄弟这个行为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