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姜子牙》是不是真的尽力了,国漫真的难救中国电影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打开了动画版“封神宇宙”的大门,《姜子牙》
又迅速把门给关上了。
国庆档8天揽收13.8亿票房,已经称得上是中国动画龙头彩条屋,应该还是能实现盈利的。
不过,被《我和我的家乡》抢走档期票房冠军,过度借势营销遭非议,口碑趋势呈两极分化,彩条屋和母公司光线传媒,以及国漫粉丝,都很难笑得出来。
崛起之后的国漫,能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影响,只怕是十分有限的。
国漫想要彻底摆脱“低龄”的标签,就想把作品只拍给大人看,讲真并不是特别理智。
第一是动画习惯了亲子群体,只要能给儿童观众带来美妙幻想,动画不缺市场。否则,就得面临市场危机。
第二是动画工业还没成熟,很难做出令大人满意的作品。吃力不讨好。
如果国漫真要拯救中国电影,首先就得完善制作体系,再之后才是通过一部又一部作品,来让观众和市场适应新的变化。
日本动漫能有今时今日,也并非一日之寒。
接下来征战春节档,追光动画的《新神榜:哪吒重生》,还有十月文化田晓鹏的《深海》,要是还像《姜子牙》
那样步子迈太大,想一下从青少年受众跳跃到更高的年龄层,扑街的风险,不会小。若能像《哪吒》和《大圣归来》那样后脚仍站稳在原地,便方能走得更加稳健,自信。
B. 姜子牙这部电影,为什么很多人说是国漫的开始
《姜子牙》大家看了吗?小编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总结姜子牙内容的短视频博主,给大家分享一下:姜子牙讲的什么?那就是我方阵容姜子牙、瑶、裴擒虎,裴擒虎打野,瑶在中路骑姜子牙,脑袋上辅助姜子牙,跟对面妲己对线,最后对面杀出来一个盘古,就这么个事儿。这哪是姜子牙,这不就是王者荣耀宣传片吗.....。哈哈哈,用比较新颖的方式讲述了整个影片的内容,但是很多人不玩王者,今天小编用直观的方式给大家讲讲《姜子牙》。
你们看完有什么感想吗,反正小编刚刚看完觉得还行,但是不能回想和琢磨,不然就会觉得也就那样。你们觉得呢?
C. 《姜子牙》发布定档海报 ,这部电影能值多少期待值
动画电影《姜子牙》近日发布定档海报,预计大年初一在各大影院上映,这部动画电影是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这个公司之前还出品过大热的《大鱼海棠》《大护法》,画面制作优良,可以说是国漫的崛起。这次这个公司又将推出三部“神话三部曲”,这三部动画电影均以民间故事为背景创作的。
基于他团队的创作能力,基于之前的基础,还基于大家对于故事的了解度,《姜子牙》的期望值不会低,但是他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还有几个月才上映,中间会出现多少新的影片也不确定,有多少优秀作品会上映也无法确定,而且同档期还会上映许多知名演员的影片,会吸引多少观众呢?这些都是无法确定的。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期望值的。
D. 电影《姜子牙》怎么样现在还有份额吗
有的!春节档国漫《姜子牙》版权大众可以参与投资!
要说国漫,我们近几年的国漫其实并不差,有很优秀的动画作品,甚至可以向外文化输出了,比如说前段时间广受好评的《罗小黑战记》,还得到了日本动画人的认可!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白蛇缘起》更是送选了奥斯卡,并且和一众迪士尼动画电影一起过了初选。
关注《哪吒》的观众大多数都会看最后的彩蛋,在片中有一个质问姜子牙“你可知罪”的画面,那就是《姜子牙》的彩蛋。由此可见,这两部电影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吊足了观众对《姜子牙》的期待!
E. 导演是如何谈《姜子牙》的创作历程的
《姜子牙》的创作过程长达4年之久,每一天都是对动画主旨的精心打磨,对画面设计的反复推敲。
整个《姜子牙》的制作过程就可以用创作、推翻、再创作来形容,据导演所说,电影一开始的结尾并非如此,原来的设计是姜子牙进入了片头垂钓的场景,进入了悟道,明白了苍生的意义,但是由于这个场景用动画表达的难度过高,所以不得不放弃。
F. 在姜子牙中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国庆中秋假期,去影院看了《姜子牙》动漫电影,有些感慨想写。 总体来讲,《姜子牙 》比之上一部《哪吒》相去甚远。简单说,就是故事没讲好,没法引起广泛的共鸣。
有些吹捧的观点认为,《姜子牙》是给成年人看的电影,寓意多么深刻。但是电影,不只 是来讲道理的,首先要讲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寓教于乐,让观众自己领悟才好。
其实《姜子牙》想刻画的所谓救苍生的主题,也不是什么非常先进独特的思想。太阳底下 没有新鲜的事物,人生的大道理,人类永恒的主题,浓缩起来其实也不是很大的集合,关 键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技术与故事去阐释鲜明的主题。
我看《姜子牙》与《哪吒》,也是有个共同点的,它们都试图颠覆传统神话的叙事文本, 追求创新,非常渴望讲出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让观众们耳目一新甚至大吃一惊。我对此是 持保守态度的。这恰恰是创造力不足的表现,没实力或成本去创建一个全新的故事,只好 拿老故事来颠覆一下,简单选择另一个前人没尝试过的角度演绎一下,希望搏出位。
这种赌博式创作是有风险的。不能因为《哪吒》成功了,就觉得颠覆传统神话是致胜法宝 能屡试不爽。当然了,《姜子牙》也未必是在《哪吒》放映后才开始创作的,动漫的创造 周期是比较长的,也许它们是差不多时期开始构思的。但这也恰恰说明,颠覆传统的成功 ,是个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
我对《姜子牙》最接受不能的是,居然将元始天尊黑化,为了能促成故事性,将元始天尊 打为彻底的反派阴谋家。这伎俩很低级,一点都不高级。也许创造方自己也意识到了有点 对不起这位大神,电影中都不敢提这位大神的名字,只称“师尊”,甚至形象也虚化,不能 给个正脸,包括座下十二金仙,也都个个戴起面具。这是真怕打脸,鸡贼!
神话代表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体信仰。元始天尊何许人也,虽不似盘古、伏羲、女娲等 创世大神那么伟大,那也是上古正神了。这样抹黑真的好吗?这不是在秀创作智商,分明 是暴露了创作智商低下。除了这招就不会讲故事了吗?真没招了就老老实实按传统文本, 比如《封神演义》的“原著”讲就好了。尤其是动漫,贩卖的该主要是技术与特效吧?又何 必这么折腾编剧去投机取巧,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中国几千年传承不断的历史,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继承发扬。具 体到文艺创作上,宜谨慎,重继承,微创新。
就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它也没有按传统神话来演绎,但总体上也没出格呀。哪 吒还是像那个哪吒,师徒父子,人伦常情,都是合情合理的,这才能引起观众共鸣。
而且有个发现,人们心底总体还是向善的。对传统故事中的“坏人”演成好人易于接受。如 熬丙,原来的印象是个飞扬跋扈的恶少吧,在《哪吒》中改成了小帅哥,吸粉无粉。但不 能随便把原来的好人演坏人,那是容易得罪人的。就比如《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将其 灰谐化滑稽化已经是底限了(题外话,电视剧《宝莲灯前传》中哪吒与二郎神的师父也是 类似这样搞笑但正派的角色)。但你不能太过份地把太乙真人演成坏人,说整个故事是他 搞出来的阴谋。《姜子牙》犯的恰恰是这个错误,直接把更高一级的元始天尊都演成坏人 了,包含座下十二金仙,集体黑化,其中某个戴面具的正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
在《姜子牙》整个影片中,直到结尾前,元始天尊都隐约是片中的最高神。如果至高神都 是邪恶的,那人间、苍生还有什么希望,一切挣扎都是徒劳。到片尾实在编不下去了,就 只好再突然搬出师父的师父,说什么上天惩罚了元始天尊,解决了问题。太明显的机械降 神了。
《姜子牙》不讨喜的另外一点是以一个老头子形象为主角,这在商业片中无疑是自讨苦吃 。即使从故事逻辑上讲也不太合适,一个历经征战的老江湖了,还那么容易被师尊的阴谋 所骗?如果换成一个年轻人,比如哪吒、二郎神、雷阵子等在封神战中主要充当冲锋战将 的存在,后来发现被骗……都更能令人信服。哪怕不演封神后传,演封神前传的少年姜子牙 ,都更容易发挥。
这就是我认为《姜子牙》的失败之处,无关技术或艺术性,失于故事文学性。但我会批这 么多,其实也是因为爱呀。要是如美国大片拍得好不好,特朗普的病生得好不好,又关我 何事?
G. 电影姜子牙主演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姜子牙》是由导演程腾和李炜共同执导,《姜子牙》将故事重心放在发生了封神大战后期,他作为昆仑弟子,率领众将取得胜利,残暴的商王朝覆灭,封神大战全面胜利,姜子牙即将受封获赏,因一时的过错贬下凡间,为世人所不齿。姜子牙踏上重回昆仑的归途,在战后的废墟上,人们并没有因为商王朝的覆灭而获得更好的生活,那只阴差阳错附身在苏妲己身上的狐狸,似乎也没有坏到一定程度,在这段归途上,姜子牙渐渐地发现了当年的真相。
H.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姜子牙》终极预告
先用一句话评价吧:作为一部电影,功大于过,瑕不掩瑜,主创团队想要在电影中表达的东西太多,最后造成了叙事结构上的问题;作为一个电影宇宙的开始,则发挥了很好的功效。
首先,这部电影采取了英雄公路片的模式,在姜子牙和妲己的旅程中,两人一起发现了封神的真相,并确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问题是,吕望的性格并不适合英雄公路片。
这里引用一下近年来比较好的一部公路片《金刚狼3》的主角罗根来做一个例子。狼叔在金刚狼3中虽然是暮狼的形象,英雄末路,但还是很有血性的,在性格上不失张扬的一面。但吕望不同,这个角色在中国文化中并不是“飞扬跳脱”的代名词,而是深谋远虑的内敛形象。如果主创团队对吕望的形象做重新的解构使之符合公路英雄的形象也未尝不可,可是主创团队却并未往这个方向塑造。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姜子牙还是那个内敛的太公形象。
电影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电影的主要冲突并不适合公路片的这一载体。姜子牙的电影的核心思想是“天不可欺,神不可欺,人和妖也不可欺”,是“不救一人何以救天下”,而这种宏大的主题可能并不适合被公路片的形式承载。
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彩条屋想要构建一个电影宇宙,那么姜子牙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
首先是石破天惊的哪吒,在姜子牙之后是极具性格的杨二郎,在哪吒中还埋下了定海神针的伏笔,可以预见在构思中大圣也是一定会出场的,这些角色负责承担活灵活现的英雄形象,然而这些人都没有承担“领袖”这一身份应有的厚重感,而姜太公则不同,他的性格并不突出,但从来就是这些英雄的领袖。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神话也可以构建一个类似于“复仇者联盟”的组织,而最合适喊出“Avengers assemble”的非姜子牙莫属。
I. 电影《姜子牙》有哪些亮点
电影《姜子牙》的亮点包括视觉画面、传统元素和剧本立意。
一、视觉画面
《姜子牙》是动画制作团队历时四年打磨的作品,在细节上,为追求影片画面的质感以及画风的协调性,制作团队花费重金聘请专业人士,对片中所有材质均创新性采用手绘方式绘制。
电影累计共2317张场景概念图,单个场景平均迭代70余次,将颜色、材质、光线等都统一在同一视觉风格下,力求打造真实而震撼的封神世界。该片呈现了极致的对称美学,团队使用了倒金字塔及螺旋式迭代等诸多国际前沿动画工业技术,以体系化的制片流程保证创意的高效实现。
在美术表现上,影片别出心裁采用三维与二维结合的形式。其中二维段落制作历时十个月之久,造型、分镜、动作设计极其复杂,部分单一画面图层超过600个。
在场景设计上,团队绘制概念图2300余张,每个场景平均迭代次数高达70版。在人物细节上,影片中每个角色的动画模型均通过“室内、室外、阴天”三种光源下的调试,角色皮肤的质感、瞳孔中的倒影都清晰可见。
二、传统元素
此外,电影运用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片中各种首饰、花纹甚至一些台词和表演方式的运用,都是基于对《封神演义》、《山海经》等多部经典文学的大量查阅与探究。
三、剧本立意
制作团队为此经常对剧本进行死磕打磨,甚至一个剧本讨论会开12个小时以上。在剧情主旨上,影片聚焦当代人的困惑与迷茫,以现代文化精神助力传统文化出圈。在世界观上,影片以鲜有人关注的战后封神世界为背景。世间破败不堪,人性堕落、妖畜横行,人们不惜割掉少女的耳朵换取钱财。
(9)电影姜子牙是如何宣传的扩展阅读
一、《姜子牙》发行方式
为了打击部分影院存在的偷漏瞒报行为,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该片于2020年9月宣布首轮密钥期限内采用分段发布密钥的方式:第一阶段时间为10月1日至4日,第二阶段密钥时间为10月5日至8日。第三阶段密钥时间为10月9日至11月1日。
二、《姜子牙》票房情况
2020年9月27日,该片累计预售票房破4500万。10月1日,该电影首日票房突破1.45亿元,刷新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内地电影市场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