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他在战狼2中只有10秒,却是最大的配角,比吴京赚得还多,为什么呢
今年年初的春节档中上映的几部电影票房成绩都不错,万众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终于在今年春节档上映了,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上映,之后就一推再推。可以说《唐人街探案3》是很多观众期待已久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却不是今年票房最高的作品。
其实首先宋歌是认为《战狼2》的题材足够好,爱国军事题材毫无疑问可以引发很多观众的共鸣,这样的共鸣大部分都能转化成最后的票房。再加上宋歌对吴京和他的制作团队有着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他的团队制作出来的电影也非常有自信。
宋歌在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能获得最后56.81亿的票房,也证明了宋歌的投资眼光非常毒辣。宋歌的背景也远比吴京厉害,曾经宋歌是万科影视的总经理,之后又成为了一家北京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在电影行业手握不少资源和人脉,还是有自己的一番成就的。
其实刚投资《战狼2》这部电影的时候,宋歌的心情也很忐忑,一直都做好了这8亿打水漂的心理建设,但是电影上映之后的票房给了他一个惊喜。事实证明宋歌相信吴京是最正确的选择,也帮助自己提高了不少身价。
㈡ 恒生指数收涨1.9%,影视娱乐股集体大涨,谁是今年电影赢家
恒生指数一天最大涨幅发生在2008年10月29日,恒生指数收高14.35% ,以12596点收盘大涨1580点。现在影视娱乐股集体大涨,谁是今年电影赢家引发了激烈讨论,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三、相关分析师表示,整体看来影视公司在经历了去年的“至暗时刻”后,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处于低位,春节档被资本市场寄托了拉升影视行业股价的希望。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牛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超过75亿元已经不难。这对于去年普遍亏损的影视公司来说,无疑也是增长的重要利好消息。
㈢ 累计83亿票房影帝,中国首个10亿票房导演,徐峥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
春节档跌跌撞撞的《囧妈》终于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上映了首次尝试免费播放的《囧妈》给宅在家的我们注入了一分新鲜血液。
从提档大年三十,引起民愤,到免费上映,赚足观众缘。短短一天内的转变,体现出了作为导演徐峥的商业战略。
勇敢尝试新事物是一种人生,敢于做一件事,死磕到底也要做到极致也是一种勇气。做演员要以演技支撑,做导演要以作品说话,做投资要寻求利益最大化,不邀功,不强功,为新人导演,也为普通观众,他将三者走在一起,走出了自己的路
㈣ 预估51.8亿!《你好,李焕英》或创票房新纪录,贾玲能分多少钱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这个假期大家都去哪里玩了呢?除了旅游、走亲戚以外,相信大部分人应该都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吧。
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2月11日春节档开启,到2月17日正月初六,我国电影票房已经高达78.22亿元,观影人数超过了1.6亿人次,这一数据创造了我国春节档电影票房的又一新高度。
包括《唐人街探案3》、《刺杀小说家》、《你好,李焕英》等影片都十分受广大观影者欢迎,而作为今年春节档票房第一的《你好,李焕英》更是拿下了口碑、票房“双丰收”。目前,这部影片在豆瓣的评分已经达到了8.2的高分。
不过按照顺序排列,大碗娱乐在出品方中占第6位,投资比例应该不大,所以收益可能并不会太高,根据2021年2月19日华谊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月17日,其公司因投资《你好,李焕英》获得的收入约为860万元至1031万元。
而投资比例比该公司略高的大碗娱乐可能也仅仅获得了几千万的收入。同时,导演的贾玲本人也并没有投资,所以说可能拿到的只有该影片的片酬。
所以说真正赚钱的其实是出品方,而创作出这个作品的贾玲反而无法获得太高的收益,不过这个影片创造了我国影史上的数个记录,让贾玲也收获到了高度的评价,这也算得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收益吧。
今年春节档大家都看电影了吗?你们都看了什么影片呢?欢迎留言讨论。
㈤ 北京文化35亿票房只能分6500万元,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每一部电影背后都不止一家企业等待分成,复杂的电影产业链会将简单的票房数据分割得“面目全非”。在国内电影行业中,电影产业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出品制作、营销发行、院线排片、影院放映等几个大环节。
这部陈思诚自导自演的作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背后投资方新丽传媒与当时的乐视网从中获益不少,万达也尝到甜头。后来陈思诚成立上海骋亚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骋亚影视),万达全资持股。此后,陈思成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和唐探系列1、2为万达影视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但仍挡不住游戏、并购等带来的亏损。
同样亟需爆款“救命”的还有深陷困境的北京文化。相比已经IP化的唐探系列,贾玲这场“惊艳”的“处女作”对北京文化可能只算一个“意外”。有报道称,该片最初本为恒腾网络子公司儒意影业独家投资,北京文化后续获得大比例份额转让,而在口碑反转之前,市场对其票房预期在18亿元左右。
除北京文化、儒意影业之外,《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还有天津猫眼传媒、阿里影业、新丽传媒,以及贾玲旗下的大碗娱乐等5家企业,联合出品方更是多达17家,包括中国电影、华谊兄弟等。北京文化虽也参与该片发行但并不在4家主发行方之列。
对于这块蛋糕北京文化能分多少,市场颇为期待。2月18日晚间,北京文化公告称,截至2021年2月17日24时,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元至6500万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该影片其他收入因还在上映中暂无法估计。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也坐实了北京文化保底发行的传言,公司称已经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这也意味着,该片票房收入超过15亿的部分对北京文化已经影响不大。
2月19日,不少影视股出现回调,北京文化涨停开盘后很快开板,股价全天窄幅震荡,最终收涨7.36%,股价报6.71元/股,总市值48.04亿元。
㈥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48亿!贾玲和投资方能分多少谁才是大赢家
关于中国电影,过去有这么一句评述:十赌九输,九死一生,80%的电影都赔钱。今年春节档票房,谁到没有想到的是,《你好,李焕英》竟然爆冷夺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还是喜剧演员贾玲的导演处女作。
对于投资方来说,投资贾玲这一部电影是“赌对了”。当然了,还有《唐人街探案3》这样稳赚不赔的电影,因为此前有《唐人街探案》第一、二部电影做了良好的铺垫,这两部都是中国电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第三部继续赚钱基本不成问题,再加上上映前就有10亿的预售票房。
同时,北京文化大跌7.9%,市值一天被蒸发44.24亿元。而猫眼娱乐一天大跌7.89%,市值蒸发13.35亿元,新丽传媒股价下跌6.84%,一天蒸发50亿元,阿里影业暴跌6.67%,市值蒸发掉18.4亿元。
《你好,李焕英》的多家出品方在股市上大跌,最大的原因是,一部《你好,李焕英》还不能左右这些上市公司在股市上的涨跌。不过,这些出品方已经通过这部电影拿到不少的分红,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而贾玲、张小斐可谓是名利双收,更是大赢家,你说呢?
㈦ 全球最大的娱乐传媒公司有哪些
排名 公司名称 总部所在地 综合指数 走势
1金牌大风
2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中国(内地) 8.8
3 乔杰立娱乐 中国(台湾) 8.4
4 映艺娱乐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8.4
5 台湾华研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8.3
6 北京海润影视集团 中国(内地) 8.3
7 天娱传媒 中国(内地) 8.3 2
8 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8.3
9 美亚娱乐资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8.3 2
10 新索音乐娱乐公司 美国 8.2
11 北京春秋鸿文化投资公司 中国(内地) 8.1
12 世纪冠雄文化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8
13 橙天娱乐集团 中国(内地) 7.9
14 台湾天熹娱乐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7.9
15 北京荣信达影视艺术中心 中国(内地) 7.9 2
16 滚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7.9 1
17 AEG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 中国(内地) 7.9 1
18 福隆制作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7.8
19 海碟集团 中国(内地) 7.8
20 红馆艺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7
21 凯渥模特儿经纪公司 中国(台湾) 7.7
22 大国文化集团 中国(香港) 7.6
23 北京宜和星光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7.6
24 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5 5
25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5 2
26 东亚唱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5
27 杰尼斯事务所 日本 7.5 4
28 百代唱片 英国 7.5 3
29 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7.4 1
30 新视线多媒体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7.4
31 杰威尔音乐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7.4 5
32 环球唱片公司 美国 7.4
33 华纳音乐集团 美国 7.3
34 威廉-莫瑞斯经纪人公司 美国 7.3
35 星辉海外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3
36 福茂唱片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7.2 1
37 艾回唱片公司 日本 7.2 1
38 创新演艺经纪公司 美国 7.2 2
39 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7.2
40 中国星娱乐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2 16
41 相信音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7.2
42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中国(内地) 7.1
43 IMG模特经纪公司 美国 7.1
44 东亚唱片制作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7.1
45 天搏明星经纪网 中国(内地) 7.1
46 JYP经纪公司 韩国 7
47 北京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7
48 北京中盛天歌演艺经纪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7
49 北京星泽国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中国(内地) 6.9
50 星之国际演艺经纪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6.9
蛮详细的,请采纳~
㈧ 2018年电影公司众生相:传统五大博纳第一、新兴公司腾讯系登顶
文|行者
2018年,即使整个影视行业悲观情绪外溢,电影行业仍然实现了可贵的增长。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票房首破600亿元,达到6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06%,实现票房新高,同时新增银幕9303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稳居世界首位。
尤其让人惊喜的是,国产电影的票房出现强劲增长,猫眼电影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国产片以77.5%的数量取得了票房总量的60.3%,国产片票房占比相比于去年增长了3.4个百分点,也是近三年来首次突破60%的心理线。
票房的增长得益于影片质量的提高。在全年票房TOP5中,有四部来自国产片,其中《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三部过30亿元的电影均为国产片,票房分别达到36.5亿元、34亿元和31亿元;且猫眼评分都超过9分,分别为9.4分、9.0分和9.6分。
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都是中国电影人努力耕耘的回报,也是各大电影出品公司在市场巨变下坚守的成果,不论是传统的博纳、光线、还是新兴的互联网影视力量腾讯影业、猫眼电影,都在发挥各自优势,坚守着初心:做好电影。
站在2019年的起始点上,文娱商业观察以5亿元票房为基准线,因为这个体量的电影是大片的票房起点,也是大部分影片盈利的起点,来盘点2018年新老影视公司的出品成绩单。
榜单背后不仅反映了出品公司实力的变化,更反映出互联网影视在近些年来与传统影视的融合,就像NETFLIX正式成为美国电影协会(MPAA)一员,成为第一家加入MPAA的非电影公司、第一家加入MPAA的流媒体。打破了传统电影公司=美国电影主流的观念。
这件事情的标志意义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做电影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了什么样的影片,只要影片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出品公司同样会得到市场的尊重和认可。
传统五大:博纳优异、华谊渐弱、光线万达稳字当头
2018年,中国影视产业的多事之秋。
在7天57.3亿史上最贵春节档的加持下,内地影视取得了梦幻开局。二月28天101亿票房,也刷新了世界影史最快百亿纪录。万达、光线、博纳等行业传统公司大佬出品成绩,也取得“开门红”。内地影市进入下半场后,“阴阳合同”引发 娱乐 产业大地震。传统影视大佬的命运轨迹,开始向着不同方向演化。
2018年春节档,擅长打造主旋律影片的博纳影业,主出品的《红海行动》以36.5亿成绩,荣膺档期票房冠军。国庆档期间,其主出品的《无双》,凭借观众正面口碑加持,最终拿下12.73亿成绩,问鼎档期票房冠军。国内三大黄金档期的“两冠王”身份,让市场对博纳刮目相看。
2018年华谊兄弟出品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找到你》等多部作品。其主控影片中,仅有《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最终累计票突破五亿大关,达到6.06亿。原计划2018年内上映的《手机2》,在7月中旬杀青后再无相关消息传出。不过,2018年国庆档,华谊出品的《找到你》成为文艺片黑马,并最终取得了2.85亿成绩。但一部电影的出彩,并不能掩盖华谊整年市场表现的式微。
与博纳、华谊的起落相比,光线传媒、万达影视、中国电影等传统头部公司,表现稳扎稳打。
2018年,光线出品的8部影片以青春与动画类型为主。其参与出品的《超时空同居》与《动物世界》,分别取得8.99亿、5.09亿票房。暑期档,光线参与出品的《一出好戏》取得了13.55亿累计综合票房,表现亮眼。遗憾的是,其参与出品的动画类型作品没有爆款诞生。
2018年春节档,万达影视出品的《唐人街探案2》、《熊出没·变形记》,分别取得33.97亿、5.68亿累计票房,利润可观。暑期档,其主出品的兄妹喜剧《快把我哥带走》,口碑与票房均取得不错成绩。相较而言,去年万达影视保持了稳定发挥。
作为国字头的行业巨头,2018年中国电影出品了《捉妖记2》《无问西东》等,市场表现平稳,符合其一贯的风格。其中,票房成绩超5亿的2部作品,合计票房达到29.9亿。英皇电影作为香港公司的传统厂牌,参与出品了《红海行动》、《无双》、《无名之辈》三部爆款,吸金能力非同一般。
行业新贵:爆款捕手北京文化,徐峥、宁浩成最大赢家
2018年,传统影视大佬的大考之年,也是许多行业新贵的立足之年。
北京文化继续扮演者爆款捕手的角色,现实题材作品《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的火爆,让其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我不是药神》公映期间,公司股票大涨,市值最高涨幅达到40亿。唯一遗憾的是,其出品的《英雄本色2018》票房惨淡。这也是北京文化2018年的最大遗憾。
《我不是药神》的出圈,让坏猴子影业、北京真乐道、欢喜传媒三家公司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徐铮、宁浩之间的投资版图,逐渐清晰起来。通过梳理三家公司出品成绩,不难发现2018年的内地影市,徐铮、宁浩成为最大赢家。
2018年,宁浩的坏猴子影业主出品了《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正是电影计划的首期签约对象。这也是2018年,公司唯一出品的电影作品。徐铮的真乐道文化参与出品了《我不是药神》、《超时空同居》等四部影片。徐铮、宁浩作为联合创始人的欢喜传媒,在《我不是药神》之前,还出品了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取得13.6亿票房。
除此之外,2018年暑期档,开心麻花参与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取得25.47亿票房,延续了麻花作品的爆款表现。国庆档,开心麻花基于舞台剧IP打造的《李茶的姑妈》上映。在较高的映前热度中因为口碑问题而未达预期。最终,此片取得了6.04亿票房。2018年,开心麻花可谓是有喜有忧。
与开心麻花关系密切的新丽传媒,也参与出品了《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妈》。贺岁档根据意大利口碑佳片翻拍的《来电狂响》也是由其出品,当前已取得6.35亿票房。新丽传媒能否将母公司阅文集团优质文学IP,改编成更多优质影视作品更值市场期待。
互联网影视公司:腾讯影业+企鹅影视登顶,猫眼阿里可圈可点
2018年,腾讯影业、企鹅影视、阿里影业、猫眼 娱乐 等新兴互联网影视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四者在出品端均有良好表现,逐渐登上影视行业主舞台。
其中,腾讯系市场表现出众。据统计,2018年票房5亿以上出品公司中,腾讯影业与企鹅影视联合拿下71.58亿票房,位居排行榜冠军,其中腾讯影业占41.67亿,企鹅影视占29.91亿。
作为新兴网联网影视公司的后来者,腾讯影业通过不断 探索 与总结,在过去一年给出品市场留下了诸多优质作品。从春节档6.05亿的《熊出没·变形记》,到国庆档6.28亿的《影》,再到18.7亿的漫威作品《毒液:致命守护者》。其中,张艺谋导演的《影》,以12项获奖提名领跑第55届中国台湾金马奖。最终,影片斩获最佳导演、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视觉效果四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毒液:致命守护者》不仅中国市场表现优异,全球累计票房突破也以10亿美元,创造漫威“身价”最高单人英雄。
与此同时,企鹅影视作为腾讯系另一厂牌,参与出品了《无问西东》、《捉妖记2》。在贺岁档及春节档,市场表现突出。其中,《无问西东》还帮助王力宏、章子怡拿下第10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
暑期档与国庆档,阿里影业分别参与出品了《西虹市首富》、《无双》等影片,市场票房表现可圈可点。其中,其联合出品的《碟中谍6》,在大盘走势趋冷的状态下长线走势稳定,最终突破12亿票房。
2018年,猫眼参与了24部作品的运作。其参与出品的影片覆盖三大黄金档期,有《捉妖记2》、《后来的我们》、《熊出没·变形记》、《李茶的姑妈》等。在猫眼网络票务平台的支持下,这些影片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通过以上盘点,不难发现传统影视巨头,正在被行业新贵及新兴互联网影视公司逐渐赶超。影视寒冬季之下,新兴互联网影视公司的成长速度超出预期。未来整个影视产业格局,或将面临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