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卖出一张电影票,这张电影票的钱要跟对少方的人来分这笔钱呢最后电影院能得多少钱
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惯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钱是要上缴的电影基金,上税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线拿约5元,制片发行商方拿剩下的约50.
导演,编剧、演员没有分成,只有报酬,但一般都会约定分红。分红导演和大牌演员一般没问题,但编剧就拿得到拿不到就两回事了。
❷ 一张电影票76元分成是43%该怎么算
43%指的是制片发行方分成 (下面5%和3.3%网上查询 若有更改 套用计算即可)
如果一张电影票以76元计算,这76元里要上缴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5%(3.8元),上缴营业税3.3%(2.508元)。以上两项支出后,剩余69.692元才由影院(院线)、制片(发行)方瓜分。
在以往的分账比例中,根据影片强弱势按57%—62%分成。按下限分57%(69.692×57%=39.72444元)院线明面上分成为7%,但院线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拉拢影院实际按2%—7%分成,一般为5%(69.692×5%=3.4846元)。影院分36.23984元。
制片发行方以往根据影片强弱势按38%—43%分成。按上限分43%(69.692×43%=29.96756元)
其中发行方一般分5%(69.692×5%=3.4846元),制片方分26.48296元。(如果制片和发行是一个公司则全拿这部分)
❸ 票房收入电影院能够拿到多少电影票房
❹ 电影院跟影片是怎么分成的 比如一张电影票为30元,那么电影院拿多少 导演能拿多少,制片人和演
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惯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钱是要上缴的电影基金,上税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线拿约5元,制片发行商方拿剩下的约50.
导演,编剧、演员没有分成,只有报酬,但一般都会约定分红。分红导演和大牌演员一般没问题,但编剧就拿得到拿不到就两回事了。(本人就是编剧)
❺ 电影票为什么值那么多钱
春节看电影成为了“新民俗”。有没发现,春节看电影好像成为了刚性需求。没办法,宅家里没事做,还不如去看电影。更何况,一二线城市青年回流家乡,这些年轻人一般都是有固定观影习惯的人群。于是很多影城春节期间上座率都翻升至平时的三四倍,据说很多小县城影院的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场场售罄,一位难求。看起来无论价格多高,消费者都会买单。既然如此,何不捞多一笔?
比如《流浪地球》就是最好的例子。经济寒冬来了。去年各大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都在裁员,更是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宣布破产,整个互联网行业一片哀嚎。互联网资本寒冬真的来了。那么有闲钱的人手中资本过剩,如何处理增值资本?
——娱乐业。一直以来,娱乐产业是最适合洗钱生钱的产业。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定律就是,经济越萧条,口红的销售越多,女性的裙子也越短。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在购买较为昂贵的“大件”时会反复考虑,但购买化妆品时并不会考虑过多。反正房子买不起,车买不起,买只口红,看场电影还是能消费得起。
何不犒劳自己?于是经济越萧条,娱乐产业反而更繁荣。人们会更愿意花时间在廉价的娱乐活动上,不管是去年层出不从的选秀娱乐节目,还是2018年600亿的电影票房,以及网上火爆的口红销售。无一不在说明。我们不仅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也面临着中国经济寒冬的到来。严格来说,中国的整体经济是在发展的,但脚步已经在放缓。偏偏前几十年迈的步子太大,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不少。现在,是时候还债了。
不管如何,撇开经济寒冬,撇开娱乐产业的繁荣,撇开取消的票补。在春节档里,院线高于平时50%甚至100%、过于明显的抢钱行为很明显阻碍了整体票房的上升。很有“饮鸩止渴”的意思。希望院线能明白,一旦消费者不再信任影院,不为不合常理的票价免单。
最终,制片方,院线,都落不到什么好处。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该明白。过去的低价票将很难再有,以后的影片将会驱归于理性与正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买票进场看好电影,拒绝为烂片买单,让烂片没有生存空间。希望最终能良币驱逐劣币,而我们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将更繁荣昌盛。
❻ 为什么好几张中影票务通才能换一张电影票
粉色的券是多张换一张电影票 蓝色的券是一票通 可以一张换一张电影票
400-010-1515 这是中影票务通的客服
❼ 一张电影票的钱 分给哪几路 一般各分多少
对于国产电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交给国家电影管理部门
消费税3.3%,交给国税部门
剩下的部分42-48%给制片方和发行方
52-58%给院线和放映方
进口片又分两种
一种是批片,就是有进口权的国内发行方(国内就中影和华夏两家有进口的权)一次性付给国外制片方一定的费用(一般最多不超过100万美元),票房全部归发行方、院线和放映方所有,绝大多数非好莱坞电影都属于批片,部分好莱坞B级制作的电影(投资额在8000万美元以下)也属于批片;
一种是分账大片,按国外制片方35%,国内发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莱坞电影。
如果还不明白请网络“易网络:电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详细的解释
❽ 在美团购买万达影城电影票(海王)IMAX场94.5元每张,取票票价30元+3元服务费,这是什么原因偷税漏税
这个是各大购票App平台的优惠活动,如果你在影城前台购票的话就是按照90多的原价卖的
❾ 买电影票可以要发票吗
可以索取发票,因为电影院的放映属于生活服务业,用户作为购买服务的一方,是可以向销售方索取发票的,直接在电影院前台咨询即可。
发票是指经济活动中,由出售方向购买方签发的文本,内容包括向购买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名称、质量、协议价格。除了预付款以外,发票必须具备的要素是根据议定条件由购买方向出售方付款,必须包含日期和数量,是会计账务的重要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十九条的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可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❿ 一张原价70元的电影票,我为票房做出了多少元的贡献
以电影票 100元 举例 票房收入为例进行分账计算 :
①国家电影发展该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分5%,即100*5%=5元
②营业税金及附加——
分3.3%,即100*3.3%=3.3元
以上两项支出后剩余 91.7元,这部分为电影院线和制片方分账基数(总票房91.7%)=净票房
③影院+院线方—— 按净票房*57%分账,依实际情况而定:91.7元*57%=52.269元
④中数代理费——一般为净票房*(1-3%)作为发行代理费:91.7元*3%=2.75元
(票房0.5亿内3%、票房0.5-3亿2%、票房3-6亿1%,票房6亿以上不收费)
综上,制片方(含发行方)所得为91.7元-(57%+3%)91.7% 为其【净票房分账收入】
⑤制片方(含发行方)—按净票房*(40-43%)分账:91.7元*40%=36.68元
⑥ 发行代理费——一般为制片方收入票房10%,即36.68元*10%=3.668元
(一般收取制片方票房分账 5%-15%,即净票房*2-6%)
综上,制片方实际分账为(假设票房成绩为X)
(1-5%-3.3%)* X * (1-57%-3%)(1-10%)= 33% * X
⑦ 制片方实际票房分账收入:33元
也就是对于制片方来说,总票房*33% ≥ 制片成片 才能保证收支平衡
即:预期票房(盈亏平衡点)= 制作成本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