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中國的恐怖片不能出現鬼
因為我們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而共產黨是一個無神論者黨派。所以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國家廣電總局有規定,不可以出現有關神鬼之類的迷信的東西,如果出現有關於鬼這類的東西都必須要剪掉,所以中國的恐怖片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結尾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似乎也是在像觀眾傳達的無神論者的思想,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這些鬼啊神啊這類的。
但是就是因為這個很多人都會吐槽說沒意思啊,一點都不精彩之類的。其實我覺得這也反映了是一個國家特色吧,可以把這個作為一種中國特色向外界宣傳啊,說不定歪果仁會喜歡這樣的風格,因為他們也許看的也很無感對於他們自己國家的恐怖片,因為我也是一個挺喜歡看恐怖片的人,但是一般國產的還是很少看的,原因都懂的,一方面是真的不嚇人,另一方面是因為質量水準問題,和國外有一點的差距。但是比如有些搞笑類型的國產鬼片還是不錯呢,我比較推薦開心鬼系列的,那個是童年時候比較可以接受的鬼片。但是像一些什麼碟仙啊筆仙之類的,真的很難恭維。
這里也是想要希望國產恐怖片可以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作品質量啊喂,你不能因為國家是無神論者然後你就破罐子破摔吧,至少得做出個樣子來呀,因為有些真的太讓人無法接受了,道具太假,人物演技太爛。然後還上映,當我們觀眾的腦子秀逗了嗎,我覺得正常人都不會去看這類的電影在電影院吧
B. 《你好!李煥英》一部童年回憶殺的電影,太好哭了!
賈玲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已經突破40億票房,影片之所以成功,因為這是一個緬懷媽媽的感人故事,是講述一個媽媽永遠要比你想像中更愛你的故事,更是發生在每一個普通人身上的故事。
早在幾年前,就看過她和張小斐合作演過這個小品,當時短短的十幾分鍾,已經讓我淚流滿面。
如今,小品被賈玲搬上了大銀幕,說實話一直沒勇氣去看,我知道我一定是電影院里哭的最慘痛的那一個。
但是熬不住小女兒的軟磨硬泡,她可是賈玲沈騰的小粉絲,我只能揣著紙巾,陪她坐到了電影院。
電影開始沒多久賈曉玲穿越回1981年,江叔背著她往衛生所去,一路上的景象在她眼中漸漸褪去黑白,恢復了時代的色彩。
他們行走在1981年的勝利化工廠廠區,孩子們在跳皮筋,工人騎著二八自行車,手提鋁皮飯盒去職工食堂打飯。水龍頭下職工們一邊聊天一邊洗刷……
我想起了兒時口渴,就會跑去水池邊對著水龍頭沒命喝水的情形,那個水池簡直和我童年記憶中一模一樣。又彷彿看到當年去爸爸食堂吃飯的情景,瞬間好像聞到了鋁皮飯盒裡,當年陣陣飯菜的香味。
衛生所,商店,單身宿舍場景的高度還原,一下子讓我淚濕眼眶,勾起了當年媽媽帶著我去商店買鞋子的記憶。
在當年買什麼都要屏票的年代,我只記得糧票。影片中買電視憑票,買到的小黑白電視,成了廠區里最光榮的事,整個廠的人圍坐一起看女排,是八十年代最時髦最火爆的事情。
我依稀記得,爸爸給我家小黑白電視,貼上只有三種顏色的玻璃紙,並興高采烈的說,這是他們廠第一部彩色電視機,我們是第一個看到彩色電視機的孩子。
小時候就住在廠周圍的平房家屬區,總能聽到廠里大喇叭和廣播站里傳出的各種聲音。上下班都會有廣播播報放音樂。父母上班我和弟弟被反鎖在家裡,我們總喜歡爬出院牆跑出去玩,聽到廣播聲,在悄悄爬回院牆,裝作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勝利化工廠的廣播站和大喇叭,一下子把我塵封已久的童年記憶激活。
那個穿著中山裝,口袋插只鋼筆的廠長,那個背著木箱頭戴草帽叫賣冰棍的人,還有李煥英身穿白色的確涼襯衣,和淡藍色過膝蓋裙子的身影,都是我童年美好的回憶,我依稀記得媽媽衣櫃也有這樣的衣服。當年那個美美的媽媽又浮現在我腦海。
電影票根,分單雙號的電影院,帶蓋的搪瓷茶缸,綠色鐵皮鏤空暖水瓶,冷特手裡小竹棍上的糖稀糊糊,紅白相間長長的公交車老是有擠不完的人,《路燈下的小姑娘》背景音樂……每一個細節都勾起了無限回憶,眼淚真是濕了又干,幹了又濕。
電影的最後,賈曉玲在狂奔中的哭喊,和看到李煥英扭頭眼淚滑落的那一聲:「我寶」,我就淪陷在自己失控的眼淚中。父母從來的願望都是要我們健康快樂,而不是要我們為他們掙得多少榮譽和臉面。
影片的細節回憶殺和高度還原的場景,是70.80後的溫暖回憶,《你好!李煥英》是一部踏踏實實、認認真真講故事的電影,我能從中看到賈玲的真誠。這是賈玲掏心的作品,更是一部歌頌偉大母親的良心之作。
《你好!李煥英》讓我也時光倒流重新回到了童年,去細品童年那些模糊的往事,也看到辛勞母親的年輕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