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紀實紀錄片如何拍攝的
1、素材的選擇
在拍攝素材時,一定要經過篩選,盡量拍一些特別精彩,卻也貼近真實生活片段的素材。也就是說,要放棄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講究真實性。
2、結構的發掘
在對素材進行梳理的時候,要按照故事情節發展的結構來進行梳理,梳理完之後,會發現,這個結構就是一個連貫的,完整的故事。
3、聲音、色彩的處理
聲音和色彩是畫面的重點,讓整個片子的構造、節奏,以及配音配樂都要變得更加炫麗。從畫面的造型角度:使畫面形象更加具體、逼真、生動、感性,增強對觀眾的感染力,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1)紀錄片海洋電影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中國紀實片總體上與西方紀實片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我們的紀實片在對事物的觀察方法的運用上顯得不是很成熟;一些較新的紀實片的方法,如超越觀察電影的理念,以及反射式的紀錄片理念,甚至還沒有被介紹到中國,等等。
紀錄片可以由於不謹慎或者蓄意造成非常大的誤解,紀錄片也因此往往被用作政治宣傳工具。一個反面的例子是1958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迪士尼動物紀錄片《白色曠野》,在這部片子中觀眾看到旅鼠落下懸崖的景象,因此至今為止依然有許多人以為旅鼠會集體自殺。
(1)紀錄片海洋電影怎麼拍的擴展閱讀:網路--紀錄片
② 海洋這部記錄片是怎麼拍攝的
《海洋》耗時五年,耗資5000萬歐元,動用12個攝制組、70艘船,在全球50個拍攝地,有超過100個物種被拍攝,超過500小時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關素材,是史上投資最大的紀錄片。
在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姜文親力加盟配音。
③ 海洋上的景象是怎麼拍攝的
海上有拖輪、油輪、漁船、客輪、採油平台等等,只要帶了相機,海景隨時可以拍攝。
趕上做了直升機,在海上盤旋著,那景色更是全、美了。
④ 紀錄片<地球四季>使用的是怎樣的拍攝手法
而從「馴化」的角度入手,帶出環保主題,這又是雅克貝漢在《海洋》的環保主題在基礎上做出的突破。影片先展現了人類對自然的有限利用,而後開始表現人類對自然的改變,最後展現出人類過度利用自然帶來的破壞。這是人類利用自然程度的歷史順序,也是從改變到「馴化」,再到破壞的邏輯順序。
一部影片如果失去了靈魂,就不再有其價值,而如果失去了時代氣息,也會變得毫無意義可言。紀錄片的真實,就在於客觀紀錄現象的同時,表現出已經存在的問題。這部影片,把自然紀錄片融入了最新的歷史觀,其深刻的內涵,讓他與國慶檔其他影片拉開了明顯的差距。
⑤ 神奇的海洋紀錄片是哪個國家拍攝的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49 mins 13 seconds
又名: 潛入水世界
⑥ 紀錄片《海洋》,那裡面拍的是真實的么還是用電腦合成的
紀錄片 海洋 是真實的 但還是要電腦來為片子增加一些特效(如讓水更藍一點 這樣讓人看時更容易身臨其境 特別是球幕電影或3D)裡面有微生物的地方就是用先前拍好的片段加進去的(這個要電腦做 去除違和感) 也有一些記錄片完全靠電腦特效做出來的 如 霍金三部曲(時間 宇宙 黑洞) 也有真實記錄片 冰凍星球 等等
⑦ 紀錄片海洋用大量長鏡頭捕捉海洋生物的哪個部位
我推薦你可以去看大白鯨。中央9紀錄,專門播放這些。挺好的,還有其他方面都有涉及,他們自己也有費心拍的紀錄片。
⑧ 紀錄片海洋是怎麼拍成的呢,全程都是真實拍攝么, 有沒有電腦製作,後邊那個獵殺的鏡頭是怎麼拍的,不制止
紀錄片要求的就是真實,一般都不用電腦製作,只是在後期製作時有時用電腦製作去彌補鏡頭的有些不足,後面的那個鏡頭是真實的,不過不是為拍這個電影拍的,是以前的鏡頭,有些事情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就像日本補鯨一樣
⑨ 《海洋》是怎麼拍的
《海洋》拍攝歷時5年,耗資5000萬歐元,動用了12個攝制組、70艘船,在全世界50個拍攝點蹲點拍攝,拍攝了80多種魚類、海豚、鯨魚以及鳥類等,超過500小時的素材。為了拍攝暴風雨中的大海,拍攝組整整等了三年,才等到一場足夠規模的暴風雨。影片除使用最先進的拍攝手法展示最真實、最美麗的海洋之外,還發明和改進了很多器材,「用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眼光去看待海洋生物,並和它們一起看這個世界。」
⑩ 法國紀錄片《海洋》是如何拍攝的,尤其是那些在海底的畫面
當然是攝影師帶著設備潛水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