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熊貓回家路的介紹
《熊貓回家路》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華夏電影發行公司聯合發行的一部記錄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震前原生態的影片1。影片由俞鍾執導,原島大地、張琪、馮瓅主演,於2009年5月8日在中國上映2。影片講述了一個因父母在災難中雙亡而封閉在自我世界裡的孤兒,同一隻與母親失散的幼小大熊貓相遇,並最終幫助大熊貓回歸自然,回到母親身邊的故事3。
⑵ 電影《熊貓回家路》講述了個什麼故事
《熊貓回家路》是一部真人(動物)電影,講述跟母親失散的大熊貓幼仔在森林裡歷經艱難險阻,最終被一個孤兒解救的故事。扮演孤兒的小演員是因港片《忘不了》而走紅的小童星原島大地,不過發布會現場,比他更受關注的還是影片的熊貓主角,記者們都很關心熊貓演員們的待遇問題。對此,導演俞鍾表示,影片中的每個鏡頭都得到了保護區的允許,現場每隻小熊貓都有三、四個專人保護,不允許有一點點傷害動物的事情發生。而且,這些小熊貓的戲份,也是史無前例的多。「影片150場戲,熊貓就佔到了130多場,比以往任何一部拍熊貓的影片都多。」 導演俞鍾透露,熊貓幼仔胖胖戲份最足,全是由卧龍基地里的多隻熊貓幼仔完成的,毛毛(毛阿敏領養的熊貓)的孩子也參與了拍攝。得知毛毛失蹤的時候,劇組還開通國際救助網站,希望各界來幫助卧龍的熊貓。誰也沒想到,6月5日工作人員會在廢墟里找到已經遇難的毛毛。毛毛生前產下三胎五仔,這些孩子到底哪個演了胖胖,俞鍾導演稱自己也不清楚,只是知道毛毛可能是它們其中一隻的媽媽。為了向遇難的熊貓媽媽致意,出品方昨日還特意將原本《小熊貓大冒險》的片名改為《熊貓回家路》,希望毛毛能找到回「家」的路! 迪斯尼電影公司最近對外宣布,將推出一部名為《熊貓回家路》的影片。而由夢工場拍攝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也在上海電影節舉行了首映慶典,來自中國的國寶大熊貓成了這次電影節上最受歡迎主角
記得採納啊
⑶ 熊貓回家路的 讀後感或觀後感。
1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熊貓回家路》
這部電影趕在母親節播放,當然是有關親情和友情之間的故事。
影片中的小主人公是個孤兒,因為失去親人使他變得木納,孤僻,甚至連話也不說了。但是他為了救一隻被追捕的小熊貓和追捕小熊貓的叔叔鬥智斗勇,讓小熊貓一次次的脫離險境,表現出的那種機智與勇敢卻是常人無法做到的。,
小熊貓和媽媽失散後,在森林裡掙扎生存,最後暈倒在一個坑裡,險些喪命,小熊貓的命運和小盧是相似的,他把小熊貓救了以後,相同的遭遇使他們相知相惜,友情在人和熊之間萌發,他們成了好朋友。
最後小盧明白,幫助小熊貓找到回家的路,讓它回到媽媽的身邊,才是對它最好的保護。在分離的時刻,小盧難以割捨自己最好的朋友,但是滿懷愛心和勇氣的他最終作出正確的選擇。
動物也和人一樣,離不開媽媽,離不開養育它的地方。影片呼籲大家要愛護野生動物,特別是大熊貓,因為人類的獵捕,我國的野生熊貓越來越少,影片中的小主人公,也就是現實的一個專門研究和保護大熊貓的工作者,他是因為小熊貓而改變了他的一生,立志成為一個保護野生動物的研究者。
他在森林裡建造了一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讓頻臨滅絕的大熊貓得以保護,現在的熊貓已經發展到1000多隻了。
小盧的善良與愛心也是值得孩子們學習的,小盧從小沒有母愛,而現在的孩子整天在媽媽的懷里撒嬌,缺乏的就是善良與愛心。最後他用事實證明他做的是對的,小熊貓離不開媽媽離不開森林,而叔叔和那個城裡人也深深的受到了教育。大叔對小盧多了一份仁慈與關愛,讓小盧在失去朋友的同時也得到了一個父親。
2
隨著人類發展的車輪加速滾動,人類開始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有能力並且有權力去征服自然。加之金錢,這一最為誘人的利餌,使人們把一雙雙臟手伸向自然。
星期二下午,我們全校去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熊貓回家路》。講了一個男孩因一場大火失去了父母,他被老陳收養。可是有一天,一個動物研究所的人用錢收買了老陳,讓他去捕捉一隻熊貓。而他的養子卻用智慧頻頻阻止他的 「捕熊行動」。一天,那隻熊貓因為爬樹不慎跌落而摔暈過去,男孩救了熊貓,把它安放在糧倉中,天天給它餵食,並且費盡心機地保護熊貓。他拿著帶有熊貓氣味的毯子在山間遊走,引導老陳的獵犬盲目地在山間徘徊……
最後,男孩把熊貓送回了家,老陳被感動了,不再受金錢的誘惑,不再捕捉野生動物了……男孩長大後,建立了熊貓基地。
電影最後,出現了幾排字幕,那幾排字足以讓全場肅穆十分鍾:本片於2008年3月份拍攝,可隨後襲來的一場8級大地震,讓熊貓的生存地受到破壞。現在,野生大熊貓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讓我們一起保護野生動物吧!……
3
星期五的晚上,蝴蝶老師帶領我們到中原影都觀看了電影《熊貓回家路》。
故事是這樣的。
山裡,一次大火後,小盧成了孤兒,沒有了家,被好心人陳伯伯收留。小盧一直不過話,每次陳伯伯讓他干什麼他就干什麼。這一天,陳伯伯上山看見三隻熊貓——一隻母熊貓帶著一對雙胞胎,立刻告訴了一名科學家,抓住熊貓可以得到200快錢。他帶著科學家在山裡面饒了十幾圈,也沒有找到熊貓的影子。小盧知道了,就背著自己的竹簍去砍柴,找到了熊貓,背回了家。不料,卻被陳伯伯發現了,就把熊貓藏了起來。晚上,小盧趁陳伯伯不注意,把熊貓放了,大喊:「胖胖快走!胖胖快走!」
小盧把熊貓當作了真正的朋友,熊貓也在小盧的精心照料下,恢復了健壯的身體,重返大自然。我們要像小盧那樣,把動物當做好朋友,幫助動物回到它們自己的家園。只有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更加多姿多彩。
「胖胖快走!胖胖快走!」這聲音一直回盪在我耳邊,回盪在我的心頭。
⑷ 熊貓回家路的影片評價
影片遵循了迪士尼一貫的家庭電影的傳統,帶領觀眾進入這個星球上最真實、最可愛的動物的冒險旅程。(武漢晨報評)
影片的優點和缺點都是簡單、樸素。敘事模式非常普通,整個故事構架以及攝影的技巧等都不值得稱道。但因為片中有熊貓,活潑、生動的熊貓就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它可以彌補所有敘事、畫面上的缺憾。(外灘畫報評)
影片以靈動深入的視角,為觀眾們全景呈現了熊貓們的每一個真實瞬間。(春城晚報評)
⑸ 《熊貓回家路》影評
由華特迪士尼和穎動傳媒聯合推出、新銳導演俞鍾執導的《熊貓回家路》將於5月8日在內地上映。該片在四川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實地取景,講述了孤兒小盧和一隻意外與熊貓媽媽分離的小熊貓之間,由同病相憐到心意相通的動人故事,而在於小熊貓相處的一段時間里,小盧也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體會。影片的拍攝,頗為興師動眾,光是扮演小熊貓的熊貓演員就有六位之多,可以說,這部影片不僅是給小朋友的禮物,也能讓熊貓迷大飽眼福,值得期待。
看點一:六個熊貓演員和一個熊貓主角
電影界有一句老話:不要跟小孩和動物演戲。意思是這兩類演員可愛起來不要命,太能搶戲。《熊貓回家路》偏偏就是用這兩類演員當主角,而且動物主角還是動物中的可愛極品——熊貓。
影片中的熊貓叫胖胖,是只半歲的野生小熊貓,本來在熊貓媽媽的養育下過得開開心心,卻被一心想把它捉回去做研究的科學家追得迷了路,然後幸運地被孤兒小盧收留。在動物園見過真熊貓的觀眾都知道,熊貓都是懶傢伙,不是吃就是睡覺。而《熊貓回家路》里的胖胖卻非常活潑,甚至有點頑皮,很有點小脾氣,算是熊貓中的表演藝術家。
為了讓胖胖有如此表現,劇組可是用了六隻小熊貓輪番上陣,因為這些熊貓寶寶都舒服慣了,根本不愛動彈,光是一個熊貓爬樹的鏡頭就用了費了好大力氣才拍成。當然,我們看電影時就能坐享其成,看熊貓胖胖的各種花式表演。
看點二:童星原島大地出色演技
片中和小熊貓胖胖成為生死之交的孤兒小盧由中日混血童星原島大地扮演。原島大地今年11歲,他三歲那年就參加選秀節目並開始了演藝之路。四歲時在《母親快樂》一片中與李麗珍演對手戲,接下來在《忘不了》中扮演張柏芝的兒子,因其演技自然生動而大出風頭。
在《熊貓回家路》里,他是父母雙亡的孤兒,被獵人老陳收養,性格非常內向,在冒險救了熊貓胖胖之後,他才又開始出口說話。原島大地把小盧由最初的孤獨封閉,到後來的真誠可愛,再到最後的勇敢深情演繹得極具說服力。
看點三:以情動人無反角
《熊貓回家路》中沒有真正的反面角色,這就需要影片有另外的推動力,而這個推動力就是情。養一隻熊貓當寵物,這顯然是件快意到奢侈的事情。但小盧和小熊貓胖胖之間卻並非主人和寵物寶貝之間的關系,而是平等的朋友。胖胖被科學家和獵狗追得墜下山崖,落到大河裡,上岸後已經全身虛脫,小盧發現它後,把它藏到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摟著它給它取暖,然後給它配製食物,還跟它聊天,為它吹笛子(雖然看起來這給胖胖帶來不小的負擔),友情在人熊之間萌生。
在此之後,小盧還痛苦地做出正確的決定,讓胖胖跟熊貓媽媽重聚,這些都令人感動。影片在此之外,還有條隱藏的感情線,那就是小盧和收養他的獵人老陳,老陳看起來只知道讓小盧干這干那,實際上,他真正了解小盧,而且像父親一樣愛他。
看點四:來自迪士尼的主創陣容
迪士尼是靠兒童電影起家的,至今仍是好萊塢大公司中最擅長拍攝兒童和青少年題材的公司。到中國後,迪士尼顯然沒有扔掉這個看家本領,其與國內電影公司合作拍攝的《寶葫蘆的秘密》在2007年暑期檔就大獲成功。
這次迪士尼仍為影片提供很大支持,並接過影片的海外發行重任。影片的編劇兼製片人劉偉儀曾在迪士尼工作多年,參加過《變臉》、《巨猩喬揚》和《空軍一號》這些大片的製作,另一編劇尚洛賓也是好萊塢資深電影人,最有名的作品是《G型神探》。影片導演俞鍾執導過《我的父親母親》和《香巴拉信使》,他有兩個特長,就是擅講感情故事和善於開發小演員的潛能,對俞鍾來說,《熊貓回家路》這樣題材的影片顯然是他一展身手的最佳舞台。
看點五:絕版壯美景色
《熊貓回家路》的故事發生在四川的熊貓棲息地,所以劇組自然會跑到卧龍自然保護區以及著名的四姑娘山取景。片中,景色非常壯美,既有險峻又綠意盎然的峽谷,又有急流、吊橋,可以說,之前還沒有哪部故事片里收錄了如此壯觀美麗的卧龍風光,而在五·一二大地震後(地震前,劇組仍在卧龍補拍一些場景,但幸運地沒有人員損失),卧龍地區的地貌受損嚴重,而這些風光只能在影片中再現了。
⑹ 功夫熊貓收視率怎麼樣
賣中國碗面,耍太極功夫,熊貓「阿寶」在大鬧美國銀幕兩周之後終於登陸中國。影片《功夫熊貓》20日起在中國除四川省以外其它地區全面上映,盡管之前的「抵制風波」一度甚囂塵上,但這並沒有阻攔廣大觀眾對《功夫熊貓》的喜愛,平靜了很久的影市再次因為熊貓「阿寶」而熱鬧起來,記者從永華電影院獲悉,全天票房接近12萬,上海昨日票房預計突破100萬,全國票房則有望突破千萬大關。
盡管《功夫熊貓》國內上映時間比全球首映晚了近兩周,但影片累積起來的良好口碑已經在中國觀眾中造成「期待心理」,因此《功夫熊貓》昨天在中國內地第一天上映就全面爆棚。記者昨天從永華電影院獲悉,除開兩個影廳提供給上海電影節外,其它9個影廳有7個都安排給《功夫熊貓》,截至晚上8點,《功夫熊貓》票房已突破10萬,全天有望接近12萬元,這一數字與派拉蒙公司去年的力作《變形金剛》非常接近。而萬裕國際影城、環藝影城、和平影都等市內各大電影院也都重現了排隊購票的一幕。上海首日票房預計突破100萬元,據此推算,全國票房則有望突破千萬大關,預計在1500萬左右收盤。
從首映的火爆程度來看,《功夫熊貓》此前遭受的「抵制風波」沒有對觀影造成太大影響。影院方面表示,隨著更多中國觀眾走進影院看到《功夫熊貓》,對「熊貓盜用中國形象來中國掘金」的誤解有望被進一步消除。而不少觀眾反映,盡管《功夫熊貓》是徹頭徹尾的好萊塢製造,但片中不勝枚舉的中國元素讓人念念不忘,比如角色名字直接採用中文發音「烏龜」、「師父」,中國符號也隨處可見:卷軸、漢服、斗笠、兵刃、牌坊、廟宇、宮殿、面條、豆腐、鞭炮、轎子、包子,甚至瓷器上的紋路;影片背景繪制的世外桃源,參考的原型也是中國的麗江和廣西桂林景觀。值得說明的是,夢工廠以往所有影片LOGO都是一個坐在月牙上垂釣的小男孩,這次竟然變成了一個穿唐裝的猴子。
據影院反饋來的信息,前來搶先觀看《功夫熊貓》的觀眾各個年齡層都有,以年輕的情侶和帶小孩的家庭居多,觀影時,影院自始至終都充滿了笑聲。而隨著上海國際電影節周日落幕,預計影院從下周起還將拿出更多影廳給這個人見人愛的熊貓「阿寶」。
夠詳細了吧!
⑺ 急急急!!!!熊貓回家路 觀後感
影片很感人。講述了一隻和母親失散的小熊貓胖胖在森林裡流浪,歷經了千辛萬苦,被一個叫小盧的男孩解救的故事。在電影中,我看到掉下懸崖的胖胖在小盧精心的照顧下,恢復了身體,和小盧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為了不讓城裡的科學家捉到胖胖,小盧忍痛放走了胖胖,自己卻躺在急流里哭得死去活來。在他心裡,拯救這只熊貓朋友比什麼都重要。我能理解他當時的心情。看到這里時,我也快要流淚了。但我想,等所謂的「科學研究者」走了,在大自然里,他們還能重逢。 這是一場人與人的心靈的大戰。我很佩服小盧愛心與智慧,他和「貪婪」的科學家鬥智斗勇,與可愛小熊貓相依相伴,生活了很長時間,共享了許多快樂時光。可最終小盧被爸爸老陳的「錢」心出賣了,熊貓胖胖被「科學研究者」捉走了。但小盧還是想方設法地救它。在良心發現的老陳的幫助下,熊貓得以逃生,回到自己媽媽的身邊,真正回到了大自然中。 大家都知道,拍這部片子快結束時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熊貓保護區更成為重災區之一,電影中美麗的風光也幾乎被摧毀。動物主角熊貓胖胖的媽媽也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真是可惜。 影片是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所有動物是通人性的,除了不會人類語言,它和人一樣,都是有感情的。所以我們要善待這些同住地球村的朋友們。 總之,這是一部好片子。我很喜歡。
⑻ 熊貓回家路的影評
1981年山田洋次指導了一部動畫片叫《熊貓的故事》,請了中國的畫師,按照日本人的想像,描繪了一隻被抓到西方的熊貓無法回到故鄉的凄美故事。2008年,松竹映畫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熊貓的一生》,跟拍兩個在日本長大的熊貓回到四川故鄉,呵護與愛惜之情溢於言表。根據影片的描述,它們回到四川應該是在5•12汶川地震前,不知道後來它們怎麼樣了。
還有那部盡人皆知的《熊貓功夫》,反倒是看不出什麼熊貓的神情和作態,不提也罷。為什麼,我們的國寶我們自己拍不出一部電影來,這是我想看這部電影的唯一理由。(此處有誤,承蒙樓下各位提醒,國內之前至少拍過一部《熊貓歷險記》)
影片拍得很中國,一部融合了童心與愛心的美好電影,既反思了人與動物如何共處的理念,也宣揚了熱愛動物、保護國寶的情感。尤其值得贊賞的是,從影片的題名,到觀賞的質感,都不像是一部純粹主旋律的、應景指標性的國產影片。雖然它也有官方的背景(沒細究,但看到了迪斯尼的字樣),成片也散發著中國式現實主義電影的程式感,但我還是願意向創作者選取這一題材的勇氣、真誠和認真致敬。
中國實在是太缺少有愛心的動物電影了,不是么,且不說前文提到的兩部熊貓電影,單日本而言,《導盲犬小Q》《我與狗狗的十個約定》等表現人與動物美好情感的當代電影就層出不窮,更別說好萊塢批量生產的此類電影了。也許是我們的電影產業還沒有發達到如此細分產品線或類型的程度吧,能拍電影的人一股腦地被制度、名利誘導著要麼「藝術」、要麼大片、要麼主旋律,卻忘記了觀眾的真實需要。扯遠了,輪不到我們說話還,前面還有狗一樣的操盤者和婊子一樣的媒體。
由此也不難想像這樣一部缺少刺激和明星的動物電影,很難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認可。觀眾的責任在於,早被訓誡得以為電影就只有「藝術」、大片和主旋律三種。這尤顯本片的可貴,就算它是赤裸裸的政府行為或圈錢行為,它也有它品質的底線和固守的良知。熱愛熊貓的,熱愛動物的,熱愛電影的,熱愛動物電影的,去看這個電影吧,你不會覺得不值。回到電影本身,雖然它已做到了國產電影足夠的好,我還想吹毛求疵說一點觀感。
還是前面的老話,太中國了,缺少了電影應有的個性。如果盧娃子的話真能少一點該多好啊,如果只是人與熊貓的肢體交流該多好啊,少一點畫外音、在情節上留點白,觀眾不會看不懂的,卻把一個簡單的故事弄的過於緊湊和滿漲,少了疏朗的意味。還有,近景和中景用的太多,遠景少了點,在四川,熊貓的原始棲息地,應有的自然之美沒有表現出來,少了天人合一的氣象和舒緩的美感,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之見。
在電影快要結束的時候,也是情感凝聚成高潮的時候,電影告訴我們,它拍攝於5•12汶川地震之前,完成於地震之後,期間飾演熊貓媽媽的那隻熊貓不幸遇難,而這部電影的所有收益也將捐獻給災區。於是我們的情感再次得到催化和「升華」,我完全相信且認同創作者的真誠,我的眼淚也在眼中打轉。可安靜下來又想,如果電影把這種感情潛藏在內心(影像)之中,而非不可遏制地宣洩,或是乾脆就只靠人與動物純粹的相望與相守來呈現,會不會更好。
⑼ 《熊貓回家路》的影評,主要是開頭,其他沒關系。
片名叫《熊貓回家路》,講的是關於一個山區兒童和一隻走失熊貓間的故事。該片的情節異常簡單,,但也許正是因為情節的簡單才更容易激起觀眾心中那最原始的情感,讓人無法抵禦。
片中最大的主角自然是那隻熊貓,以前在《動物世界》之類的節目中無數次看過熊貓,也在動物園見過真的熊貓,但也許是因為動物世界的拍攝角度太客觀,太科普化,而動物園的熊貓又因為長期被圈養,被參觀而導致一副養尊處優的明星模樣,但影片中的熊貓「胖胖」實在太可愛了。不可否認,導演特意選取了所拍攝的熊貓素材中最可愛的鏡頭來感染觀眾,但好像觀眾卻樂得被這種情感所導向,任由導演用情節牽著自己的鼻子走。而我認為這正是影片的成功之處。
影片里講述了城裡的一位科學家到山區去要抓一隻小熊貓,小熊貓為了逃避獵人的追捕,在逃跑過程中受傷迷失了。一位山區里的孤兒小盧發現了這只小熊貓,並且在他的精心呵護撫養下,小熊貓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在小盧想法設法幫助小熊貓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最終在小盧的努力下,這只走失的小熊貓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在整部影片的播放過程中,所有人都會被鏡頭里那隻熊貓的可愛所吸引,當小熊貓在逃跑爬上了那棵枯樹的時候,我想所有觀眾都會和我一樣,心跳在哪一刻會突然停止,揪著心在看小熊貓的一舉一動。因為小熊貓抓著的那枯樹干在一節節的斷裂,而那棵枯樹的位置是山崖邊,下面是湍及的河流。然而這個時候也是觀眾最矛盾的時候,矛盾的是如果樹干斷裂,小熊貓掉下去,可能會發生意外;如果樹干不會斷裂,則小熊貓會被獵人抓獲關進籠子帶走。
在這部影片中,從頭至尾只有三個人物出現:幫助熊貓回家的孤兒小盧;和小盧一起生活的獵人;還有一位是從城裡來的科學家;當然,影片的主角就是可愛的小熊貓 「胖胖」。最讓我感動的是,小盧在拯救小熊貓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用心、機智和勇敢。幾年來從未講話的他,在見到小熊貓後開了口,雖然小熊貓聽不懂小盧說的話,但是他還是不停的和小熊貓講話。尤其是當小盧把「胖胖」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時,他對熊貓說「我真的不想讓你死……」,我想這句話應該是他內心最深處的話了;還有,當小盧在喂小熊貓吃東西的時候,從新鮮的竹葉到煮熟的紅薯,再由很貴的土豆到稀有的稀飯,小熊貓都不吃的情況下。小盧又跑到氂牛那擠來牛奶,和用石頭砸碎的竹葉和在一起小熊貓才張開嘴巴吃下,這時的小盧是多麼的開心,觀眾也隨著小熊貓的進食而將緊張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一下。
這部影片沒有動作片那樣的驚險刺激,也沒有喜劇片的娛樂搞笑,但是他會讓你完全融入到影片的境界中去,這也許就是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隨著影片情景的一步步發展,你的思想和心情也會跟著在變化。
小熊貓「胖胖」的回家之路雖然驚險曲折,但是最後還是安全地回到了媽媽的身邊。「胖胖」和小盧分別時的情景足以讓人感覺到他們的情感至誠至深;最初一心要幫助科學家抓小熊貓的獵人,最後也被小盧的舉動所感悟,默默地支持小盧救走「胖胖」;科學家最後看到小盧半倒在小河邊對著「胖胖」大喊「快走……」的時候,似乎也明白了什麼且放棄了再抓小熊貓的念頭。影片放映到這里,也接近尾聲了,也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體現了人與動物之間應該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