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貞勝》定檔3月22上映 忠貞不渝革命到底
《貞勝》是一部定於2024年3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紅色革命題材劇情片,以下是對該電影的關鍵信息介紹:
出品與製作:
上映日期:
電影主題:
劇情簡介:
『貳』 網友說《倖存者1937》太好哭了,該部影片反映了哪些真實的過往
網路電影《倖存者1937》官宣殺青,引發了行業內的關注。該部電影的出現,推動了網路電影向前邁進了關鍵的一步。該部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從民族大義出發,暫時放下舊仇,肩負起保護國民黨軍統密碼專家的任務,護送他從日軍中安全撤離的故事。關於網友說《倖存者1937》太好哭了,該部影片反映了哪些真實的過往?以下是我的看法,首先,這部網路電影主打高概念,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將當時的戰爭背景與戰斗場面相結合,中日雙方精彩的戰斗過程,展現了戰爭場面的慘烈,具有十分強大的震撼力。其次,該部影片展現了中華英雄兒女和侵略者之間的殊死較量,八路軍和密碼專家雙方從互不信任到走上聯合抗日的道路,充滿了矛盾和波瀾。最後,《倖存者1937》由年輕導演王延川指導,他從多個新鮮角度演繹了主旋律英雄故事,值得一看。
一:主打高概念,立意深刻。
這部網路電影主打高概念,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將當時的戰爭背景與戰斗場面相結合,中日雙方精彩的戰斗過程,展現了戰爭場面的慘烈,具有十分強大的震撼力。
關於網友說《倖存者1937》太好哭了,該部影片反映了哪些真實的過往?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叄』 關於長征的電影的精彩台詞
70年前,戰略上的決策、戰鬥上的需要,使得年輕的中國工農紅軍必須要踏上那一程自己也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險惡的征程;70年後,一位老導演帶領一群優秀的電影人,再一次把長征歷史畫卷搬上了銀幕,讓人們再震撼中領略共和國締造者們的艱辛。
《我的長征》以十五歲少年王瑞的炮火硝煙中成長為主線,描繪了人類戰爭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幕——長征。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第一次認識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痛。再婁山關大捷中,紅小鬼已經成了殺敵的猛將。他終於明白長征就是要往「打勝仗」的地方走。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一直以「跟著走」為信念的瑞娃子終於到了陝北。
名詞解釋:長征
[解釋]1.長途旅行;長途出征。
2.特指中國工農紅軍1934—1935年由江西轉移到陝北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長征(Long Marches)
【時間】1934~1936年間
長征准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地點】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里;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余里。
【長征宣言】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
『肆』 路遙電影人生在陝北那裡拍攝的謝謝
延安市延川縣賀家灣鄉張家灣村,也就是我的老家,我一看電影就看出來了
『伍』 電影《人生》在陝西哪裡拍攝的
年代太久遠了,沒記住,只記得電影插曲。
由導演楊蕊執導,王紫逸、多布傑、洛桑念扎、楊秀措、阿旺仁青、扎西德勒、洛桑達瓦、田征、格登扎西等主演的西藏傳奇大片《金珠瑪米》正在全國各地熱血上映,但很多觀眾在觀影之後卻覺得電影中描述的西藏不是自己以往了解的西藏,也有一些觀眾覺得電影中的西藏非常寫實,《金珠瑪米》中的西藏才是最真實的西藏。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能夠獲得如此兩極的評價,也是讓人十分好奇。
金珠瑪米豆瓣評分
近兩年西藏題材的電影在熒幕上可謂大放異彩,從《岡仁波齊》到《七十七天》都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電影里純凈的天空,澄澈的湖泊和西藏人民虔誠的信仰都讓長期生活在大城市的都市觀眾熱捧不已,但《金珠瑪米》講述的似乎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西藏。
有看過電影的觀眾反應,《金珠瑪米》里的故事完全是隨心所欲虛構的,根本沒有藏味,那段歷史只是被作為背景的畫板,劇情放到任意偏遠地區都不會走樣,既然這樣,怎麼能夠稱其為一部西藏電影呢?
對於這一質疑,導演楊蕊表示這反倒正是她想要展現給觀眾的。在以往的西藏電影中,常常是以內地人視角來講述西藏故事。這些對藏文化的膜拜、欣賞和朝聖態度只能在內地人眼中形成一種佛國神聖的景象,但卻很少觸及西藏人真實的內心感受。而《金珠瑪米》則不是,《金珠瑪米》告訴觀眾的是在西藏高原上生活的那些人,他們和我們一模一樣,在重大的歷史關頭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猶豫、掙扎和困惑,這樣的故事當然可以發生在很多地方,因為所有的人性都是一樣的,都是相通的,西藏人也是普通人,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人。
其實《金珠瑪米》中並不缺少西藏奇觀,甚至電影中的藏東景觀還是其他電影中看不到的,電影中也不缺乏信仰,電影中即使是土匪也有自己的信仰,但這些都不是電影的重點,《金珠瑪米》真正想展現給觀眾的,不是神性的西藏,而是人性的西藏,有血有肉的西藏。
在看過《金珠瑪米》的觀眾中間,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很多漢族觀眾看了電影之後,覺得電影中對藏人的刻畫有偏差,甚至有觀眾直接批判電影把西藏人拍得愚昧野蠻,質問導演天天朝聖,善良平和的西藏人怎麼可能做出剁手指、點天燈這樣殘忍的事呢?
相反許多藏族觀眾看了之後卻表示故事讓他們很感動,因為市場上很少見到這樣以藏族人視角來看待西藏的西藏電影,電影中的天高地闊,好惡由心更是讓他們很有共鳴。
對於觀眾的質疑,導演笑稱自己說的不算,應該由真正的西藏人來回答西藏到底是什麼樣這個問題。對此著名的西藏演員多布傑做出了回應,他說,在觀看電影時不能脫離電影中的背景環境,電影中講述的是60年前的西藏,每一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規矩,犯了規矩就會受到懲罰,但並不是說隨隨便便就可以砍去一個人的手指或者挖眼睛,作為那個年代的土司,人物做出這樣的行為是合理的。對於此前西藏題材中重點描述的西藏人的信仰,多布傑說,西藏人有信仰,但也要生活,他們不可能每天都在朝拜,他們也要勞作,也要學習,朝拜只是西藏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是此前的很多電影中都將故事重點放在了這方面,因此給了觀眾這樣的印象。
作為一部從西藏人角度來看待西藏的電影,《金珠瑪米》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它收獲了藏人的高口碑,也收獲了一些誤解和爭議。導演楊蕊表示,今天如果她不來做這個嘗試,日後也總要有人來做,只要是對得起自己作為一個電影人所承擔的責任,也無須畏懼爭議。無論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裡,就讓時間去驗證一切吧。
電影《金珠瑪米》講述的是發生在中國最後一個未開放地區西藏昌都的戰爭與愛情傳奇故事。一個傳奇故事發生在一片神奇詭秘的土地上,這種植根於自然的真實環境發生的故事更加稱奇,堪稱藏地冰與火之歌,令人愈加期待。本片由昌都市康延川文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樹樹樹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拉薩通泰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投資,目前正在全國熱血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