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看完《猩球崛起:黎明之戰》,心中除了贊嘆美國科幻電影製作的優秀---電影表情及動作捕捉與後期數字特效技術的以假亂真,更多還是心中對電影背後的主題表達的隱隱不安。科幻世界,總是以驚悚悲劇收場,這是不是就是人類未來的命運?
也除了我們小時候受到的(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最早的喜劇科幻教育,有機器人僕人房子大的南瓜,人類生活在共產無憂的社會,而大部分全世界的科幻經典,是對將來人類命運黑色悲哀的預測,或是機器人外星人統治人類,或者是人類科技文明自我毀滅。絕大部分的科幻作者對人類貪婪的本性和對戰爭自我毀滅的恐怖,對人類未來,幾乎是沒有喜劇,其中的代表就是《人猿星球》系列。
在科幻電影的經典電影介紹中,《人猿星球》系列一定是最津津樂道的經典。一搜宇宙探險的飛船,數十年後在地球落地了,發現地球的統治者已經從人類變成了猩猩-----?黑色還是幽默?更多的是對人類未來掌控的無力感,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上說,現在的猴子(猩猩)是不可能像數百萬年以前的古人猿一樣進化成人類,但科幻作品的魅力就是,科幻世界人類自我反省後的所指,仔細一想,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不寒而慄,人類自我毀滅,而進化的代價是自我毀滅,被靈長類統治。
而這次毀滅地球的是《猩球崛起1》里,哪個被猩猩咬斷手指感染致命病毒的飛行員,電影最後一個鏡頭,病毒隨著飛機飛行傳播到全世界,是如此的讓人觸目驚心。2011年,這部「小」製作電影被盛贊為「零差評」,口碑和票房雙豐收,拍續集順理成章,所以,今年暑期,情節連續,製作精良的2,理所當然熱賣。電影無須我再多推薦,反正我是忍著強烈的上廁所的慾望,在座椅上認真看完。《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的超高的票房是電影抓人的最好例證。
2011年第一部《猩球崛起》就獲得了「零差評」的好口碑,並在全球豪取5億美金票房。時隔三年,這部電影的續集歸來,2014年7月11日,《猩2》在全球市場上映,再次收獲媒體及影迷一致好評,截止到目前爛番茄新鮮度仍維持在90%,IMDB也在8.1分居高不下。
《猩2》電影在8月29日在中國內地影院全面上映,據電影票房的數據,首日便取得漂亮開局,排片佔比近40%,勁收9300萬,暫排今年首日票房榜第二名,僅次《變形金剛4》。
不好說,好口碑是是讓中國觀眾走進影院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電影新鮮新穎的角度,這部美國版的「來自猩猩的你」,引燃了大家好奇觀影的旋風。
介紹這部電影之前,還是簡單給大家介紹下《人猿星球》系列科幻電影的系列,再理一遍《猩球》電影的時間線。舊版《人猿星球》從1968到1973年拍攝過五部,已經完成了一個完整而龐大的故事,從1968年的第一部《人猿星球》,到1973年的最後一部《決戰猩球》,五部影片敘述了一個人類與猿族交替統治地球的故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通過度娘(網路)來研究下這個這個復雜的人類幻想的未來世界。
《人猿星球》小說的原著作者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經典《桂河大橋》的創造者),在1963年因在動物園游覽時看到大猩猩與人類的互動產生了靈感,創作了這部不朽的科幻作品。原著小說主要講述了2029年,人類在外太空空間站訓練黑猩猩駕駛宇宙飛船,在一場電磁風暴中黑猩猩連續失蹤,為了救出自己的訓練品,人類宇航員穿越風暴,來到了正在進行人猿大戰的未來世界。《人猿星球》原著小說僅為五部《人猿星球》電影的第一部貢獻了故事,而後期精彩的電影情節是電影編劇的功勞,小說的原作者並沒有過多的參與進去。
五部科幻電影的跨度從人類2029年,跨度到3033年的上千年時間,電影除了對人猿矛盾的展現,還包含了時空穿越、平行世界等在當時非常超前的科幻概念,這種超前的概念也讓《人猿星球》系列成了科幻電影歷史上一個帶有奠基性意義的電影系列。我們了解了《人猿星球》系列,也就能了解2011年《猩球崛起1》到今年《猩2》電影大賣,除了製作優秀的原因,更多是《人猿星球》系列影片,早在60-70在當時的美國,就已風靡一時,深入人心,在美國也已經培養了大批像中國人《西遊記》像美國人《星球大戰》一樣的美國猩粉,追猩族也由像此好電影的口碑一樣,這兩年迅速轉到了中國國內來。
通過對《人猿星球》系列影片的解讀,我們應該對《人猿星球》的整體故事結構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出這三年兩部《猩球崛起》系列,是對老版五部中的第四部《征服猩球》的翻拍,是講述猿族領袖凱撒的成長過程,當然影片亦沒有照搬《征服猩球》的故事,而是將凱撒設定為被接受實驗發生變異的母猩猩的遺孤,從親近人到反感人,到最後和人類「不得不」開始的戰爭。導演在《猩球崛起1》的重心還是在猩猩凱撒的智力啟蒙,續集2已經將拍攝的內容重點改成了「人猿大戰」,《猩球黎明2》的影片的情節設定,基本上是第一集的自然延續,導演和編劇,把電影故事編的滴水不漏,邏輯穩定自然,但在戲劇沖突的層級和規模上,從猩猩個體到全部,從局部(猩猩的變化)到社會歷史交代(人類和猩猩社會),都比前作場面更宏大,深度也更挖掘了些。
《猩2》和1一樣,雖然是部科幻片,但對劇情和表演的重視與尊重更讓人覺得是一部情節故事片,電影精彩,也層層埋下伏筆,魯伯特導演會以一個正常的敘事順序,從現代世界講起,創作一個新的「人猿星球」系列,哎,又是一個「坑錢」但好看抓眼球的科幻系列。
在觀影的大部分時間里,很容易讓人入戲,這並不是一部介紹猩猩的電影,而是人類內部不同種族的一場殘酷戰爭,優秀的特效是觀眾投入劇情而忘了特效的存在。
電影的好看,安迪-賽金斯(也是《指環王》里咕嚕姆和《金剛》的扮演者)和眾多猩猩得到等幕後演員提供的表情及動作捕捉功勞巨大,為了實現動作捕捉,飾演凱撒的演員手握兩個棍子,穿著在身體各個關鍵部位裝有反射點的緊身衣,衣服上連接著無數的紅外線燈。演員頭上戴著攝像頭盔,同時面部需要粘上很多反游標記,這些被攝像機記錄下的數據會將演員的動作轉化為一系列的3D影像,接著加上骨骼和肌肉組織,從而變成猩猩的形象。不管是演員的動作,還是面部表情變化都會被完整的捕捉。
由於在拍攝過程中選擇了每秒48幀的拍攝手段,而非標準的24幀,這使得電影中的所有形象,尤其是角色的眼睛都會受益於這種2倍速率的拍攝手法,而我們印象深刻的凱撒陰冷堅毅的目光將更加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電影高潮不多,但相對節奏平緩但讓人一直跟進入戲,人類和猩猩的戰爭場面不足十分鍾,但前後情節的鋪墊卻用足了功夫,畫面感很強,經常凱撒一出場,就是一副很好的鏡頭照片,電影畫面85%是真實外景拍攝,導演控制傳遞的情緒氛圍,以及視覺信息之外的鏡頭語言,比《變形金剛》邁克爾-貝式的處理,要高明舒服的多。
《猩球崛起》中猩猩「凱撒」微妙的情感變化是影片最大亮點。而這種情緒通過細微真實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反饋,為體現「凱撒」復雜而糾結的心路歷程,影片在表情捕捉方面可謂做到極致。虛擬角色也能表現非常復雜微妙的情緒。比如當凱撒說出真凶時,眼神里既有憤怒,更見悲傷,面部肌肉細微的抽搐,電影評獎,這猩猩絕對算一個優秀候選人。
但我看著電影,心中總是不安,是對人類未來的失望還是對猩猩烏托邦社會的悲哀?而文明和荒蕪之間,是不是只隔著一場瘟疫的距離?現在流行的埃博拉病毒,我們似乎只有期待老天奇跡突然消失的一刻?終場凱撒那威嚴冷酷到彷彿能洞穿銀幕的目光,足以讓人遍體生寒。它在警告什麼?
科幻幻電影多沒有光明結局,一個小小的懸念設置,就能讓我們揪了100多分鍾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這是電影習慣的設置,也是我們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慌,實際上人類暴露出來的短板,讓很多人杞人憂天,激發他們不安的想像力,創造出更多優秀的科幻作品。
但再黑色科幻電影也一定有一絲希望的微光,這就是電影中表現出來的感情,是人和人之間的愛,不同種族之間的信任,這才是人成為萬物之主不能顛覆最有力的證明。實際上《猩球崛起:黎明之戰》是講述了一個叫凱撒的「猩猩」的人對自己家庭的愛,對族群的責任,和對不同民族(種族)信任的故事,這普世正能量的傳遞,才是把我們吸引到電影院來真正理由。
2. 有個新的賽車電影叫什麼 不是速度與激情
不時最新的
似乎是2008年初的
叫 極速賽車手
下載搜索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6%9e%81%e9%80%9f%e8%b5%9b%e8%bd%a6%e6%89%8b&id=10000001
影片介紹
影片改編自動畫大師吉田龍夫(Tatsuo Yoshida)的經典系列動畫作品。
在車道上飛速行駛、急轉彎、沖過終點線……斯比德·瑞瑟彷彿已經和他的賽車融為一體,毫無疑問,他就是為了賽車而生的。斯比德好鬥、有侵略性,性格方面則有點沖動,一身傲骨,做事從不考慮後果--總之他擁有的是一個優秀的賽車手應具備的所有條件,再加上他的勇敢無畏,更是在賽車世界中無人能及。即使贏得了無數個獎杯,但斯比德從不敢妄談勝利,因為對於他來說,這個世界只有一個真正的賽車冠軍,那就是被他視為偶像、只能活在記憶中的哥哥雷克斯·瑞瑟,這位非常有傳奇色彩的賽車手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喪生,空留下了一個遺願,等待著斯比德去完成。
斯比德一直醉心於由他的父親波普斯·瑞瑟創造的家族賽車產業,就連他駕駛的「馬赫5號」,也是波普斯親自設計的……然而,隨著斯比德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來自於羅伊爾頓產業的一次非常有誘惑力的加盟邀請,麻煩也接踵而來。斯比德的回絕不僅徹底激怒了羅伊爾頓產業的擁有者羅伊爾頓先生,也讓他發現了隱藏在大型賽事背後的可怕秘密:一些殘忍無情的權勢人物通過操縱頂級的賽車手在比賽中獲勝,來達到不可告人的利益目的。如果斯比德堅持不肯參加羅伊爾頓產業旗下的賽車隊,羅伊爾頓先生揚言要讓「馬赫5號」永遠在賽車場上消失。
對於斯比德來說,惟一能夠挽救家族事業以及他所熱愛的賽車運動的機會,就是利用羅伊爾頓先生操縱的游戲回擊他……在家人和美麗的女友特里克茜的支持下,斯比德和他以前的競爭對手--充滿神秘感的「瑞瑟X」聯手,誓要在奪走他哥哥生命的比賽中獲勝,那是一個被稱為「嚴酷的考驗」、需要穿越整個國家的死亡挑戰賽。
幕後製作
【重新發動「馬赫5號」】
《黑客帝國》三部曲的締造者……同時分別將觸角伸進編劇、導演和製片界的拉里·沃卓斯基、安迪·沃卓斯基兄弟倆,繼續使用他們那非常有招牌意義的製作方式,再度重新定義了動作電影類型的規范--通常情況下,他們慣用的手法就是將一種多層次的講故事方式結合進華麗且奪人眼球的視覺特效當中。將經典的卡通系列電視劇《急速賽車》改編成電影,對於沃卓斯基兄弟二人來說正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不但能夠重新擴展這個不朽的經典的影響范疇,還可以藉此讓覆蓋面更為廣泛的觀眾走進他們的電影世界當中。
跟隨著沃卓斯基兄弟一路從《黑客帝國》系列走進《急速賽車》的賽車世界的製片人喬·西爾沃說:「在《黑客帝國》系列中,沃卓斯基哥倆創造的是一種視覺風格,足以讓任何一個看過影片的人,改變之前對動作電影的意識形態,因為你從中看到的,雖然確確實實發生在電影工業中,可那同時也是你永遠無法想像得到的東西。而他們之所以產生了改編《急速賽車》的想法,就證明他們已經做好准備,想再一次改變你觀影的方式和認知,他們那永遠都不知道疲倦的腦袋裡又冒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想借用在跑道上急速飛馳的賽車的壯觀景象,講述一個勵志類的運動故事,然後以一種你從未見到過的奇幻動作場景呈現出來……沃卓斯基兄弟仍然忠誠地維護著CGI與真人表演結合的電影技巧,繼續隨心所欲地打破傳統,他們製作影片的目的就在於,推動整個電影系統的運作周期。」
聽了喬·西爾沃的話,另一位製片人格蘭特·希爾也決定提供一個信息:「原著《急速賽車》幾乎就是陪著沃卓斯基兄弟兩人長大的,所以他們最感興趣的電影行為之一,就是將他們的『最愛』改編成一部擁有著強烈的動力的家庭作品。沃卓斯基兄弟一直心懷著一個夙願,想從冷冰冰的科技時代稍稍回身,製作一部適合全家人觀看的家庭電影,就當是留給侄子侄女的一個可以永久保留的禮物。」西爾沃則補充道:「當我看到了他們改編完成的劇本時,發現整個故事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家庭聚會』,雖然與他們以往的風格稍有不符,卻維持住了原著的基本組成結構,在這個基礎上,再讓主角斯比德·瑞瑟和他的家人開始一場全新的歷險……《急速賽車》這部影片是拍給所有人看的,裡面有偉大的角色,鼓舞人心的系列動作場面,當然,還有影迷們最為期待的電腦特效。」
【功夫賽車】
電影版《急速賽車》截取的是斯比德·瑞瑟生命中一段完整的經歷,即他是如何成為「世界賽車聯盟」中最出色的賽車手的全過程。對於斯比德來說,他的生命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賽車,另一個就是他的家人……在影片中,斯比德和他的家人組建的是一個獨立的賽車隊,以他們家族的名字命名,而他們面對的卻是一系列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的頂級賽車手。比賽中的賭注也被人為地提高到一個讓人望塵莫及的水平線上,一場賽車的最終結果,足以決定一名車手以及他背後的整個財團的命運。
為了在大銀幕上完美地創造出那種風馳電掣的大環境,沃卓斯基兄弟運用了他們最為狂野的想像力,所構思出來的賽場風格,已經超越了任何人所知道的一切。出現在影片中的賽車,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方面,都透露出了一種協同作業下的優勢,包括在超過時速400英里的極速情況下,仍然能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做出公然挑釁地球引力、不可思議的特技動作。這是一種與賽車有關的文化被沃卓斯基兄弟改造後的結果:你會發現影片中的每一輛賽車都像是一匹難以馴服的野馬,而且能夠反襯出賽車手的性格特徵,如此人性化的設計,處處顯現出車人合一的高端境界。
《急速賽車》建立起來的是一個充滿活力、像糖果一樣色彩斑斕的世界,許多時代的特色和風格都並存於此,全部交織在了這個以賽車佔主導地位的動態環境中,喬·西爾沃說:「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你可以在影片中同時發現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陷進了瘋狂的賽車場上,沃卓斯基兄弟也以一種你從未見過的方式設計出了賽車的外觀。我們已經在雜志和電影里看到了一些非常有奇幻色彩的概念汽車,但這部影片卻將其推升至一個全新的水平,這些汽車能夠做到的事情,足以讓你在觀看比賽的時候不停地戰栗。」格蘭特·希爾則認為:「沃卓斯基兄弟總是在尋找一個全新的立足點--我們看過像滑板或滑雪板這樣的極限體育運動,具有著非常流暢的動作,然後想像著賽車跑道的樣子以及賽車應該快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可以讓車手執行出相似的夢幻技術。」
當然,《急速賽車》中的高級別比賽「世界賽車聯盟」,如果不具備非常有格鬥風格的戰術安排的話,就會變得一文不值,喬·西爾沃說:「這是一個關於發動機極限運動的視覺想像,你可以把它描述成是充滿奇特氣息的武術與F1的混合體,或者乾脆像沃卓斯基兄弟那樣,稱之為『功夫賽車』……正是因為對卡通動畫片版本的《急速賽車》的迷戀,才引導沃卓斯基兄弟走進了日本動畫產業,他們不但被裡面的故事所吸引,更為那獨一無二的視覺享受備覺陶醉。一切的一切都與那個時候電視上播放的其他動畫片完全不一樣,沃卓斯基兄弟隨即成了《急速賽車》的鐵桿粉絲,自然也迷上了日本漫畫。」
事實上,在被改編成電影之前,《急速賽車》的fans群體就已經擴充到跨越多種文化的幾代人身上了。原著動畫來源於一套日本漫畫書系列,其作者是漫畫界的先鋒人物吉田龍夫,那時候它的名字叫《王牌駕駛員》(Pilot Ace)。到了1967年,漫畫書被拍成了電視節目,名字則叫《飛車小英雄》(Mach Go Go Go)……差不多6個月後,這套系列就被帶到美國,變成英語配音的卡通劇《急速賽車》。
很快,動畫版本的《急速賽車》就以一種難以阻擋的強勁勢頭風靡了整個美國,尤其是吸引了小觀眾的目光,讓人振奮的賽車運動、國際陰謀、家庭價值、浪漫情懷以及滿是挖苦的幽默將他們的想像空間擴大到了更加狂野的一個層面。與他們之前看到的系列卡通片不一樣的是,《急速賽車》是以一個年輕、信念堅定的人物作為主角的,他將會用他那強大、線條極度流暢的「馬赫5號」跑遍全世界,打敗所有的強勁對手。
在過去了40多年的今天,電視版本的《急速賽車》也推出了好幾部了……斯比德·瑞瑟的故事以及他開著「馬赫5號」所經歷的險境,終於通過沃卓斯基兄弟之手走向了大銀幕,他們賦予這個故事的,不僅僅是壯觀的視覺特效以及充滿野心抱負的動作場面,還包括非常尖銳的攝影技術,堪比藝術大師級別、由電腦生成的想像畫面。
[編輯本段]花絮
1960年代,日本漫畫家吉田龍夫先生在銀幕上發現兩個偶像: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以及肖恩•康納利扮演的007邦德。這兩個人物給吉田龍夫很大的啟發,看過之後久久不能忘懷,於是,吉田龍夫就決定以這兩人為原型,創造一部漫畫。
吉田龍夫從貓王那裡借鑒了造型,畫了個頭發吹得高高的,脖子系著圍巾的美少年形象。然後他又偷師007的座駕,多功能跑車,然後設計出了馬赫5這輛車。於是,《馬赫GOGOGO》這部漫畫就誕生了。
《馬赫GOGOGO》的動畫版也隨後推出,於是,這個講述一個少年駕著一輛多功能跑車實現自己夢想的熱血動畫風靡全日本。不久之後,美國也有電視台引進這部動畫,改名《極速賽車手》,然後又將片中富有日本氣息的角色名字(據說原版中男主角的名字來源於日本著名影星三船敏郎)改成如今的斯皮德•萊德。該動畫在美國放映後獲得巨大反響,熱血的情懷、暴力的場面以及多功能的馬赫5,讓美國青少年為之傾倒,這個動畫在美國播了近2百集,自此,《極速賽車手》也像《鐵臂阿童木》一樣,成為最早進入美國市場的日本動漫作品,而且影響同樣深遠,時至今日在美國仍有不少廣告、電視節目等涉及到《極速賽車手》的內容,而有一批賽車手也是受到這部動畫的影響走上職業道路的。
安迪•沃卓斯基與拉里•沃卓斯基兩兄弟同樣也是自小看這部動畫,如今貴為國際大導演,依然對馬赫5與《極速賽車手》一往情深,一心想把這部動畫拍成電影。然而,如今這部電影版的拍攝計劃卻早在1992年就已經提出,並非專門為沃卓斯基兄弟所開的項目,只不過,十幾年中這一計劃一直沒遇到合適的人以及合適的時機,於是一直沒拍成。
這么多年來,像阿方索•卡隆、朱利安•湯普勒等導演都有負責過拍片計劃,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最終也放棄了這一項目。至於演員方面,從最早的亨利•羅林斯到後來的約翰尼•德普甚至是文斯•沃恩都有接洽過這一電影。編劇方面則牽連更廣,從馬克•雷文、J.J.阿巴斯等著名影人都為這部電影寫過劇本,但到這版《極速賽車手》誕生的時候,這些大牌影人全部與這部電影無緣,多少有點遺憾。
到2006年10月,早憑《黑客帝國》系列譽滿全球的沃卓斯基兄弟接洽了製片人喬•西維爾。西維爾與這兄弟倆合作過《黑客帝國》三部曲以及《V字仇殺隊》。沃卓斯基兄弟對西維爾說他們這次想拍一部適合小孩子看到電影,因為他們先前拍的,無論是《黑客帝國》還是《V字仇殺隊》,全都是R級電影,他們的侄子侄女以及他們的媽媽、阿姨等家人全都看不了,小孩不能看,大人沒興趣,於是,他們想著將這部讓他們兄弟倆從小看的熱血沸騰的《極速賽車手》搬上銀幕,讓婦孺看得開心,所以這部片的目標觀眾與沃卓斯基兄弟先前的電影不同,已經不再是為喜歡Cult片的男性觀眾為受眾了。
華納兄弟影業一早就想著將這部電影搬上銀幕,既然有沃卓斯基兄弟擔任導演,他們相當放心地開始這一計劃,投資了1.2億美元。該片同時獲得德國新電影基金資助的近1300萬美元的贊助,整部電影於07年2月在德國巴貝爾斯博格製片廠拍攝。所有的特技場面均在這里完成,全靠綠幕前拍攝。喬•西維爾感嘆道像《賓虛》那樣的電影,在拍攝那場驚心動魄的戰車大賽時用了許多車和馬,還發生了事故,最後用了9個月才完成,如今拍《極速賽車手》的大場面,只要一張綠幕,然後一切在電腦中就能完成,你甚至在片場找不到一輛車。這是多麼先進的技術。
沃卓斯基兄弟這次感興趣的是如何用極盡奢華的顏色來裝飾整個畫面,以及如何用各種動態效果呈現賽車的無差別格鬥,也就是說技術革新是他們最關心的是,而演員方面,反倒不那麼重要。(網易娛樂專稿 轉載註明出處)簡評 整個電影的選角,與其說是按照誰更適合演哪個角色為標准,不如說是以哪個演員能為該片帶來哪些觀眾為選角原則更為貼切。於是,該片的演員,除了讓美國當紅明星,諸如出演過《阿爾法狗》、《荒野生存》的埃米爾•赫斯基擔任主角,熱門電視劇《迷失》貢獻出來的性感男星馬修•福克斯擔任第一男配角萊瑟X之外,還特意從亞洲找來Rain、余男和真田廣之三個明星出演小配角,雖然他們西方不多,真田廣之好像只有3句台詞,其餘兩人的狀況也好不了多少,但依舊引得亞洲眾多媒體瘋狂報道,可見該片選角的目的性有多強。這些亞洲明星出演的角色看起來是硬加進劇本里的,原作中沒提到過這些人,但這神來一筆倒是讓該片增加了更多的觀眾。先前所說的,這部片其實是沃卓斯基兄弟為他們的侄子侄女拍的,於是,片中的小孩角色,如斯皮德的弟弟,以及動物角色,斯皮德弟弟的寵物猩猩,全都是吸引孩子的制勝法寶。這些角色倒是原作中就有的,可能這部電影最吸引孩子的也就是那隻可愛的猩猩吧。
由此看來,這部力求照顧更多觀眾的電影儼然不可能重復《V字仇殺隊》、《黑客帝國》那樣的做法,將許多深奧的內容包含其中,因此,對沃卓斯基兄弟前面幾部電影有深厚情結的觀眾切忌調整好心態才能看《極速賽車手》,千萬記住這是一部色彩繽紛的兒童片哦。(網易娛樂)
--------------------------------------------
導演阿方索·卡隆曾經對這部影片有過興趣,但他執導的前提是主演必須是約翰尼·德普。
根據製片人喬·西爾沃的說法,影片的絕大部分是在綠屏前拍攝的。
羅絲·麥高恩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要飾演特里克茜這個角色,但是兩位導演覺得她年齡有點偏大。
斯科特·波特(Scott Porter)和馬修·福克斯扮演的是同一個角色的不同時期,雖然兩人年紀不一樣,生日卻是同一天——7月14日。
在影片中飾演凱莉·吉爾波克斯的米爾卡·達諾(Milka Duno),其實是印地賽車聯盟中的一位真正的職業賽車手。
性感女賽車手丹妮卡·帕特里克(Danica Patrick)本來答應在影片中客串一個小角色,但是她卻因為無法忍受輸給安德里蒂·格林車隊和印地賽車聯盟而拒絕了。
在原版動畫系列劇中同時為斯比德·瑞瑟和「瑞瑟X」配音的彼得·費爾南德斯(Peter Fernandez),將會在影片中飾演比賽解說員。
基努·李維斯拒絕了飾演「瑞瑟X 」的角色邀請。
3. 美國影片"蠢蛋搞怪秀"好不好看主要講的是什麼
pspsps22 說的是蠢蛋進化論,不是蠢蛋搞怪秀,蠢蛋搞怪秀其實不能算是電影,主要內容就是一夥人在搞惡作劇,類似於一些搞怪的綜藝節目。不過那伙人確實很會惡搞,專搞一些有創意的,惡心的和大膽的事情。
4. 電影《金剛歸來》觀後感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隻黑猩猩叫明奇,它是麥克的間諜搭檔。麥克被阿拉伯人綁了起來,明奇救了他。
過了十年,麥克的女兒發明了鑽孔機,要到會議里去。法利博士為她搬獎後,把她捉走了。就在麥克跟法利講話的時候,法利把麥克講的話錄了下來。法利把綁架阿米莉婭的事情告訴了麥克,麥克就找到了明奇,一起去拯救阿米莉婭。跟明奇在一起的雜技演員也幫助了他們。法利失敗了。也充分的顯出了明奇的機智,勇敢,靈巧。
最後正義取得了勝利。
這篇文章使我非常感嘆。僅僅一隻黑猩猩,完成了那麼艱巨的任務。明奇在救麥克的女兒的時候,顯得機智,靈巧,勇敢。正義永遠能戰勝邪惡。也同時告訴我們遇事不能緊張,不能怕。要像明奇一樣機智,勇敢。
做什麼也不能像法利那樣奸詐,狡猾。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的!
5. 怎麼評價電影《人猿泰山》
電影《人猿泰山》很好看,是一部關於人猿感情的影片,意在宣揚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不僅有良好的視覺體驗,同時將善良溫情的一面展現給觀眾,兼具美好的愛情。該電影作為迪士尼眾多影片中的一部,已然成為許多人心中不可逾越的經典劇作。
電影《人猿泰山》非常值得大家帶著孩子前去觀看,在享受叢林美好意境的同時,學習主人公具備的美好品質,具有一定營養與價值性。
6. 盜墓人挖到一隻棺材,還有一隻白毛大猩猩,猩猩竟然是活的是什麼電影
盜墓人挖到了一直關的還有一隻白色大猩猩,大猩猩竟然是活的,這個也是一個非常古老又可愛的一個電影的,我覺得很好。
7. 最近有什麼降要上映的好看電影
《洛杉磯之戰》3月12日
大賣特效 與外星人大戰場面激烈
在計劃上映的三月影片排期表上,最有賣相的進口片是來自好萊塢的《洛杉磯之戰》。
跟《世界之戰》等外星人入侵題材的影片一樣,《洛杉磯之戰》也以外星人占盡上風營造緊張劇力,開頭就是洛杉磯市遭遇了外星人的攻擊淪為廢墟,而艾倫-艾克哈特扮演的海軍陸戰隊員頑強抵抗著進攻,雖然他率領的是一排毫無經驗的士兵,而對手是誕生自海洋、企圖鏟除人類、接管地球的水資源的異形生物,不過最終他還是與《阿凡達》女星米歇爾-羅德里格茲出演的通信兵殺出重圍。
與以往外星人入侵題材影片不同的是,《洛杉磯之戰》以模擬紀錄片的方法拍攝,海軍陸戰隊在洛杉磯街頭與外星入侵者進行激烈巷戰的場面,將以真實性為風格。
《刀見笑》3月17日
大賣喜劇 看最冷艷的張雨綺
延期上映的武俠喜劇片《刀見笑》轉戰3月,試圖以片中喜劇元素成為喜劇片黑馬。目前,《刀見笑》最終確定於今年3月17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該片導演烏爾善跟寧浩和李蔚然一樣原來都是廣告界的青年才俊,《刀見笑》是他的首部電影長片。該片去年曾在多倫多、釜山兩大國際電影節上展映,收獲不錯評價,有影評稱整片故事新奇詭異,混合了古裝、武俠、漫畫、搞笑等元素,攝影風格獨特,以循環相接的三段式結構來講故事的方法也備受贊譽。
《刀見笑》改編自作家安昌河的小說原著《菜刀傳奇》,邀請了張雨綺、安藤政信、游本昌等加盟,張雨綺飾演絕色***女子、安藤政信化身啞巴廚師、游本昌出演「雞賊」刀匠,這三大角色成為該片的幾大亮點。導演烏爾善稱,這是張雨綺出道以來最為性感冷艷的一次演出。
《單身男女》3月31日
大賣青春 瞄準時尚戀愛男女
《單身男女》以辦公室為背景,故事講述一向玩世不恭的金融才俊古天樂,戀上來港專才的少女高圓圓,但勁敵吳彥祖卻是絕世好男人,三人於咫尺相對的摩天商廈你追我逐,構成時尚浪漫、清新有趣的愛情迷宮,盡訴職場戀情的悲喜甜辣。
杜琪峰、韋家輝,作為華語影壇的黃金拍檔,曾合作過《孤男寡女》、《向左走向右走》等經典愛情港片,2011年拍攝《單身男女》,旨在詮釋時下都市年輕人情感與生活。解釋愛情沒有更優質,反而每個人更孤單——「現代人面臨太多的選擇,選擇越多,人的穩定性便越低。並不是人不想一心一意,而是這個時代的速度令人變得矛盾困惑」。
愛情恰恰能讓人不孤單,但怎麼能贏得愛情,找到真愛會遇到什麼,就是《單身男女》所展現的,凝聚了韋家輝和杜琪峰近十年的觀察和思考,這一主題,也深深吸引了三位主演。
《守望者:罪惡迷途》3月25日
大賣驚悚 任達華挑戰「漢尼拔」
驚悚片歷來頗有市場,任達華主演的《午夜心跳》在去年也獲得不錯票房。今年3月的影片上映清單中赫然有一部同樣由任達華主演的《守望者》出現,檔期定在3月25日。
跟《午夜心跳》中的正派醫生角色不同,這次任達華飾演的重刑釋放犯、前木匠陳志輝被女友拋棄後瘋狂報復,踏入殺人歧途。任達華更拿自己的角色跟《沉默的羔羊》的吃人殺手漢尼拔相提並論,認為他演的角色心理復雜程度超過漢尼拔,結果給他留下了後遺症,剛拍完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失眠的症狀。
在早前公布的一款海報上,任達華的臉全部由鐵釘組成。同時,鐵釘也是影片中的重要驚悚元素——殺人凶器,任達華就是用這小小的鐵釘展開了一場24小時的瘋狂殺戮。不過,任達華透露,他所演的這個殺人犯實際上是一個悲劇角色,片中處處受人逼迫,結果才走上殺人的道路。
《加勒比海盜4》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s (5月18日上映)
主創:約翰尼·德普、佩內洛普·克魯茲、傑弗里·拉什、羅伯·馬歇爾
看點1:傑克船長又一次踏上了奇妙的旅途,這次他要尋找的是不老泉。在旅途中,他要面對兩個對手,一個是真假莫辨的前情人,還有一個是黑鬍子的海盜。
看點2:在《加勒比海盜》系列中,約翰尼·德普的個人魅力可謂是展現充分,這也要歸功於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對他的信任,以及讓他自由發揮。除了德普,本片導演還是擅長執導歌舞片的羅伯·馬歇爾,他能把一部故事片拍成何等效果,著實令人期待。
看點3:《加勒比海盜》正在變成德普的個人秀,他的魅力也愈發地濃厚與持久。這么一個純粹的、未摻假的、百分之百的傑克船長,誰不期待?
《X戰警:初級》X-Men: First Class
北美映期:2011年6月3日
主創:馬修·沃恩、詹姆斯·麥卡沃伊、邁克爾·法斯賓德、詹妮弗·勞倫斯
看點1:這是《X戰警》系列的前傳,講述了X教授和萬磁王的青少年生活,他們是如何並肩作戰又是如何分道揚鑣的。此外,還講述了一大群其他變異人的青蔥歲月。
看點2:在慘敗的《X戰警:背水一戰》和被滅頂的《金剛狼》之後,第五集《X戰警》影片著實應該找回點當年的榮譽了。為此,製片方找回了當年的導演布萊恩·辛格做本片的製片人;找來了新生代中傑出的幾位演員出演青年版的X戰警——但願這部電影別再欺騙影迷們的感情。
看點3:創作了《X戰警》漫畫的斯坦·李和傑克·克里比常常說漫畫中的X教授和萬磁王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小馬丁·路德·金和馬爾科姆·X。現在拍攝的這部「前傳」,終於有機會讓我們一窺究竟了。
《綠燈俠》Green Lantern(6月17日上映)
主創:馬丁·坎貝爾、瑞安·雷諾茲、布蕾克·萊弗利、彼得·薩斯加德
看點1:DC漫畫的明星綠燈俠隆重登場,他們是宇宙中的「治安官」,每個成員都有一枚神奇的戒指,可以幫助他們懲惡揚善。後來,有一個人類得到了這個神奇的戒指,他要掌握這種力量,並且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綠燈俠。
看點2:這是一部非驚奇漫畫改編而來的電影,也就是說,它會更加純粹,電影中的人物不會出現在好幾部電影里。馬丁·坎貝爾和瑞安·雷諾茲知道如何和那些驚奇公司的超級英雄們劃清界限。
看點3:這是本年度第二部和「綠色」沾上關系的超級英雄影片,前面一部就是《青蜂俠》。不過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瑞安·雷諾茲使得《綠燈俠》更為火熱。
《猿族崛起》Rise of The Apes (6月24日上映)
主創:魯伯特·瓦耶特、詹姆斯·弗蘭科、芙蕾達·平托、安迪·瑟金斯
看點1:《決戰猩球》的前傳。從道理上來說,給蒂姆·波頓的影片拍一部續集是愚蠢的,因為誰能復制波頓那些天馬行空、帶有哥特風格的布景?所以,這部前傳,會不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呢?魯伯特·瓦耶特將在影片中帶領我們去探尋猩猩是如何超越人類,變成「智慧物種」的。
看點2:如果能找到一位扮演怪形象的「專家」來扮演影片中的猩猩,那麼自然會事半功倍。但是依靠假肢和化妝去塑造一個猩猩在這個年代裡又是一件冒險的事情,所以,成功扮演了咕嚕和金剛的安迪·瑟金斯這次又要用表情捕捉系統扮演猩猩了。
看點3:魯伯特·瓦耶特的《逃獄》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沒有人看好這部《猿族崛起》,但是它卻極有可能成為暑期檔前夕的票房大鱷。
《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6月29日上映)
北美映期:2011年7月1日
主創:邁克爾·貝、希亞·拉博夫、羅茜·漢丁頓-惠特莉、喬什·杜哈明
看點1:汽車人、爆炸、視聽轟炸,這就是邁克爾·貝的電影。當然,梅根·福克斯走掉之後,拉博夫還要再找一個新歡。他的愛情生活和嘴裡的那些俏皮話,也許是這部CGI、鋼鐵和特效堆砌出來的影片中唯一一絲具有人情味的元素了。
看點2:邁克爾·貝和希亞·拉博夫在《變形金剛2》的口碑慘敗後經歷了一段痛苦的反省期,所以《變形金剛3》將會是一部以人物為主導、以說故事為主打、以講述心理為賣點的大片。模特出身的羅茜·漢丁頓-惠特莉究竟會在影片中以何種形象示人,還是一個謎。
看點3:沒有人會錯過邁克爾·貝的視覺轟炸,也沒有人會對他的攝影指手畫腳。
《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上映時間待定)
北美映期:2011年5月27日
主創:泰倫斯·馬力克、布拉德·皮特、西恩·潘
看點1:從影片模稜兩可的宣傳來看,影片的故事以西恩·潘所扮演的角色的視角展開,講述了他從兒時到成年的經歷,影片時間跨度有將近60年。但是,說實話,對於一部泰倫斯·馬力克的影片來說,劇情是最次要的。
看點2:泰倫斯·馬力克,有著臭名昭著的慢速拍片的名聲。從處女作《不毛之地》在1973年面世,到2011年的《生命之樹》上映,在這將近40年的時間里,他只拍攝了5部電影。不過,泰倫斯·馬力克有著自己的魔力,即使影片中沒有布拉德·皮特和西恩·潘,很多影迷還是樂意坐上3個小時來欣賞它。
看點3:影片本來要在2010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首映的,可是,影片遭遇了難產。但願這是馬力克的「慢工出細活」。
《超級8》Super 8(6月10日美國上映)
主創:J·J·艾布拉姆斯、艾麗·范寧、阿曼達·米夏卡、凱爾·錢德勒
看點1:關於劇情有一大堆的謠言,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真正的故事情節尚不確定。
看點2:J·J·艾布拉姆斯擔任了影片的編導,他的偶像斯皮爾伯格擔任了影片的監制。可以預見的是,艾布拉姆斯肯定會在影片中對斯皮爾伯格「投桃送李」。據說這部影片將會向《外星人ET》和《第三類接觸》致敬。
《在路上》On The Road(預計6月上映)
主創:沃爾特·塞勒斯、薩姆·賴利、加內特·赫德蘭、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看點1:影片從著名的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改編而來。講述了「我」同一個狂熱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亞蒂以及其他幾個朋友三次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的穿梭旅行。
看點2:這是尚未被搬上銀幕的偉大小說之一,導演是拍攝了《摩托日記》的沃爾特·塞勒斯。其實,由他來執導本片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曾經重走了《在路上》的旅程,拍攝了一部名為《尋找,在路上》(Searching For On the Road)的紀錄片。
看點3:在《嚎叫》成為了先頭兵之後,《在路上》是第二部講述垮掉一代故事的影片。當然,這部影片亦會成為檢驗這群年輕演員演技和對角色理解、揣摩能力的試金石。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Harry Potter &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7月15日上映)
主創:大衛·葉茨、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愛瑪·沃森、魯伯特·格林特
看點1:還記得這樣的經歷么?一部電影只放半集,讓你揪心地等著下周的下半集——這就是那揪心的下半集《哈利·波特》。
看點2:這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集,十年了,到了和魔法師說再見的時候了。十年時間里,這套小說和這套電影已經成為了文化現象、已經成為了票房神話。當哈利、赫敏和羅恩在銀幕上消逝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念他們的。
看點3:分成兩集的《哈利·波特》,霍格沃茨的大戰,魔法世界最後的史詩。
8. 有一部電影,講述的是回到過去,教會了猿猴一些東西,結果回到現代世界後,猿猴統治了世界,人類則成為寵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DVDRip]
導演:蒂姆·波頓Tim Burton
製片:理查德·D·扎奴克Richard D Zanuck
編劇:威廉姆·布羅伊勒斯William Broyles
勞倫斯·康內爾Lawrence Konner
馬克·羅森薩爾Mark Rosenthal
演員: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
海倫娜·伯哈姆·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
艾斯黛拉·沃倫Estella Warren
蒂姆·羅斯Tim Roth
邁克爾·克拉克·鄧肯Michael Clarke Duncan
類型:動作/劇情
出品:20世紀福克斯公司
首映:2001年7月27日
劇情:
公元2029年,飛行員利奧·戴維森(馬克·沃爾伯格)駕駛著一架小型太空巡洋艦從空間站出發,准備完成一次常規的偵察任務。途中,利奧意外地被卷進時間空洞,被迫降落在了一個陌生、奇異的星球上。才逃離危險的利奧剛一走出艙門,就被一群凶惡的人猿抓了起來。原來,這是一個由人猿統治著的星球,在這里,人類沒有身份和地位,只能充當猿類的奴隸。
所幸的是,在一個激進的、主張「人權」的母猩猩艾麗(海倫娜·伯哈姆·卡特)的幫助下,利奧暫時逃離了人猿的魔掌,藏匿了起來。艾麗是人猿社會中的一名高層官員的女兒,她深信人類與猿類能夠和諧相處,因此極力倡導人類解放。當她第一眼看到利奧時,就被他的鎮定、勇敢和堅毅所打動,成為他的忠實同盟者。除艾麗之外,利奧又先後認識了兩名人類造反派:黛安娜(艾斯黛拉·沃倫)和林寶(保羅· 加馬迪)。黛安娜是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人類「造反派」,她狂野不羈的性格和美麗的臉龐使得專門鎮壓人類反抗的人猿將軍也對其產生了愛慕之情;林寶則是一個以販賣人奴為業的黑市「商人」(確切地說他是只猩猩),雖然很忠於人猿政府,但他還是受到人猿們的歧視,因此他也投靠了造反派。
在利奧的帶領下,四位為人權而斗爭的戰士開始了與人猿軍隊首領塞德(蒂姆·羅斯)及大將阿塔爾(邁克爾·克拉克·鄧肯)之間的戰斗。利奧他們不僅要在塞德的追殺下活命,還要伺機闖入人猿星球的禁區,去揭開一個關於人類歷史的重大秘密——這將決定所有人類的未來。這個驚人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利奧他們能順利完成重任嗎?人猿星球的命運會改變嗎……我們只有看到影片的結尾才能知道答案
9. 你看過最好看的冒險片是什麼
我看過最好看的冒險片是冒險王李連傑主演的。
李連傑
在我小的時候看過這部片片子,那裡面的情節非常的驚險,而且就是特別是那個冒險王的時候,到最後那1點結局的時候挺恐怖的,那個人變成骷髏。
然後裡面的影片有很多明星我喜歡的,其中有李連傑,還有關之琳,還有金城武,這幾個都是非常火的一個明星,而且演的最熟悉真的是非常讓人驚心動魄,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