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象棋有關的電影
我也找了好幾天了,好像是叫《長大我也當爺爺》,1997年拍的。宮傲演的電視劇,他的確演過,可是找不到了,符合這個條件的電影似乎是沒有啊,這個電視劇分上下集,有可能是你把它當電影了。誰知道上下集為啥就不叫電影呢,呵呵,奇怪!
『貳』 棋王電影的點評
《棋王》: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個起跑點
很早以前就看過一遍,印象很深刻,尤其是梁家輝飾演的那個棋王以一敵九下盲棋。也許那個角色讓梁家輝來演有種特別的感覺,還有就是影片對文革的描寫很客觀,所以很喜歡,就又買回來看。
故事改編自阿城的小說《棋王》,只不過導演(徐克與嚴浩)加了一部分台北的內容,使得現在台北的故事與67年的大陸的故事相銜接。可以說導演加上去的部分沒有大陸那部分精彩,大陸那部分的故事不僅有肉也有骨,很有一種張力,而台北那部分只是導演的一個補充,一個續。
電影開始後引出了大陸文革時期一個關於棋王的故事,鏡頭里當時轟轟烈烈的運動,配以羅大佑的《愛人同志》,描寫大運動背景下的人情冷暖,再貼切不過了。
「每一次閉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 在這批判斗爭的世界裡 每個人都要學習保護自己 讓我相信你的忠貞 愛人同志」。
梁家輝飾演的王一生是學校的棋王,在那「革命」的時代,同所有同代人一樣被下放。他出身貧寒,但是痴迷於象棋,甚至有一種孤獨求敗的渴望。在下放期間,有幸遇到了出自象棋世家的「高腳卵」,下象棋,烹蛇肉,由於對象棋的痴迷以及高超的棋藝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高腳卵」也為了營救他,不惜把自己祖傳的象棋送給了「領導」。之後,一次象棋大賽,拒絕參加的王一生在比賽後決心挑戰得獎者。隨之就是影片的高潮以一敵九象棋戰,也許是想起了母親的教誨,也許是被同伴說服要珍惜這一次機會,他贏了,可以脫離那裡了。
「楚河漢界,風雲叱吒,稱霸四方。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
時代變了,社會變了,但是來自生存的壓力沒有變。時間轉入90年代初的台北,高聳的大樓,擁擠的車輛,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躍然紙上。「高腳卵」的表弟從香港過來要幫助一個朋友策劃有關神童的電視節目,以搶回主持人的工作。但是眾多美女主持人的背後「競爭」以及道貌岸然卻衣冠禽獸的劉教授從中作梗,他們也是經歷頗多挫折,當他們對著大海大喊「金錢不是萬能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的時候,也許表現的是更多的無奈。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個起跑點,為生命增添色彩,珍惜您的每一個機會。」這是台北的一個「人人人人壽保險」的廣告語,在影片中多次播放。也許這才是影片真正要說的。
對梁家輝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情人》了,他演的富家公子再恰當不過了。相對來說,演一個木訥、呆板、棋痴的角色對他來說怪怪的,好像《周漁的火車》里的角色也很類似。不過還好,當時他還年輕,不同的感覺,也演得很出色。
看過描寫文革時期的影片很多了,《霸王別姬》、《活著》、《藍風箏》等等,都是他們那時代過來的人拍的,也都是很成功的電影。但是對於我們沒有經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有一種感覺,有點壓,即使戲說了還一樣,有點沉重,總是跳不出來,永遠是局內人,從一個相對悲觀的視角。但是《棋王》感覺就不會了,再配以羅大佑有節奏的音樂,甚至有些更貼近觀眾,更親切了。
「怎麼都不能明白我不後悔 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與眼淚 如果命運不再原諒我們 為了我靈魂進入了你的身體 讓我向你說聲抱歉 愛人同志」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個起跑點。
忽然想起了一句詩:「世事如棋局局新,時光似鳥翩翩過。」
『叄』 陳松勇演的一部神童的電影
棋王
劇情梗概:在本片中由梁家輝飾演的棋王王一生,家境貧寒,但精於棋道。在文革期間下至西南方的農場,偶然跟高手「腳卵」下棋,二人因而成為好友。不久,當地開運動會,王一生因在外以棋會友沒趕上報名,遂決定與此次棋藝比賽冠亞軍下盲棋,消息轟動全鎮。王一生同時跟八位對手在棋場下棋,另有象棋世家「釘子李」在家跟王一生對陣,一場車輪大戰下來,場內八名棋手相繼服輸,只有「釘子李」乞和。
劇情描述岑建勛飾演的香港廣告人赴台灣協助友人搞好電視節目《神童世界》,但卻看到能預知未來的神童被人擺弄成棋子的遭遇,這令他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曾隨表哥在大陸經歷了文革的傳奇一頁,嚴浩飾的鍾阿城鼓勵梁家輝飾的棋王王一生發揮出以一敵九的象棋天賦。
『肆』 《棋王》 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主人公雖然沒參加比賽,但為了提高棋藝,以個人形式同比賽冠亞季軍等九人比賽,並取得勝利。
老棋王說棋王以一敵九甘拜下風,而且自己有了繼承就可以放下了,棋王貌似勝了前面八個對手以後。聽了老棋王這席話就耗盡真氣放心的去了,小棋王因為使用特異功能救了那個要被廣告牌砸死的小孩後自己犧牲了,最後是棋王和小棋王在冥界的對話 其他人是看不到的。
(4)九歲神童下棋高手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棋王》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寫「我」在開往農場的火車上認識了主人公,通過我與主人公的談話,介紹了主人公迷戀象棋和提高棋藝的經過,介紹了主人公的「專注於吃」。
第二部分,寫我到農場後,主人公來看望我,通過主人公的口吻介紹主人公的家境生平以及和腳卵對弈的情況,腳卵與主人公相約參加象棋比賽。
第三部分,主人公由於在農場時(和「我」不是同一個農場的)經常請假出去賽棋,表現不好,農場領導不讓他比賽,直到比賽都已經開始了,他才找借口請假到了賽區,遇到了「我」和腳卵。
同時,腳卵為了調到城裡,把祖傳的明朝烏木象棋送給了文教區書記,並且要求書記幫忙除了調工作外,讓主人公比賽,書記答應了,但主人公不願意這樣做。
第四部分,寫主人公雖然沒參加比賽,但為了提高棋藝,以個人形式同比賽冠亞季軍等九人比賽,並取得勝利的經過。
『伍』 圍棋少年講的是哪朝故事
明朝末年
圍棋少年
每個人一生都有追求,不管身份如何、性格各異都為著自己的目標奮斗著。
黑白世界,有血有淚、痛苦與快樂、智慧和意志訴說著熱血少年追求夢想的艱難歷程。這是一部少年勵志片,通過圍棋少年江流兒的成長歷程展現棋手的圍棋精神和在的圍棋挑戰面前中國棋手的愛國氣節。
《圍棋少年》是一部傳奇劇情動畫片,裡麵包涵俠、俗、情敘事元素。人物個性鮮明,著墨在中國人的俠者風范,張揚棋手的一種精神,也可以說是圍棋精神。
該劇採用評書式的敘事風格,也就是『驚堂木』、「攪渾水」、「大煽情」,再用敘事者的身份加以旁白貫穿全劇,使故事即清晰通俗又具有文學分量,給人新穎的感覺。每一集的結尾都要給觀眾設計一個戲扣-且聽下回分解。
[編輯本段]故事梗概
明朝末年江南沿海地區倭寇橫行,圍棋棋壇也面臨正義的圍棋精神和邪惡的圍棋勢力發生的沖突。江流兒的父親江靈運身為朝廷密派的朝廷大員帶著江流兒到江南暗中調查通倭事件,江流兒被臨時寄養在凌雲寺,江流兒在凌雲寺與三個小和尚同時對弈大勝,老和尚圓德深感江流兒是百年不遇的圍棋天才。
江流兒崇拜的抗倭英雄妖刀王被人誣陷通寇,江靈運在調查中覺的此事蹊蹺時中了暗箭身亡,江流兒成了孤兒。圓德和尚鼓勵江流兒到外面的圍棋世界闖一闖學習各門派的棋藝,參加二十年一屆的圍棋國手大賽。江南圍棋四大門派為能在國手大賽中爭得「棋聖」稱號明裡暗裡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處世不深的江流兒被西金棋院利用把棋壇攪得烏煙瘴氣,老國手劉南如為挽救這個圍棋天才被迫與江流兒對弈卻被江流兒用長考把老國手拖垮在棋盤上,引起了強烈的反應……
國手大賽前江流兒遇到了瘋乞丐,此人就是二十年前的天才棋聖林心誠。二十年前日本棋手丈和帶著他潛心研究的圍棋定式「天魔大化」將中國棋手打敗,中國棋壇眼看全軍崩潰,致力於圍棋創新的林心誠用自己的「天地大同」打敗了丈和,丈和發誓要培養弟子重新殺回來,林心誠也因其圍棋天賦遭到保守派的嫉妒和圍攻含恨而『死』,但又奇跡般的活了下來,一直裝瘋浪跡於江湖。江流兒的圍棋天賦被林心誠發現並把自己多年研究的「天地大同」傳授給江流兒後安然的閉上了眼睛。國手大賽正式開始,全國各路棋手展開激烈競爭,江流兒因情感糾葛落敗,心灰意冷流落街頭。
日本圍棋天才少年黑木是丈和的關門弟子,丈和告訴他只有戰勝中國圍棋才能稱的上第一,黑木在原倭寇首領佐佐木的陪同下來到中國向中國圍棋挑戰。黑木觀看了中國國手大賽的對局後不屑一顧,正在黑木得意之時江流兒出現了並與他下起了盲棋,兩位圍棋少年天才下盲棋的結果與比賽中的棋局結果分毫不差。
在黑木與江流兒生死對局中,江流兒把『天地大同』發揮到極限,最終戰勝黑木(實際上按日本圍棋規則,兩人應是下得平局),兩個圍棋少年成為了好朋友。
[編輯本段]主要人物
江流兒-《圍棋少年》主人公,年齡13歲左右。對圍棋有特殊天賦,在學習圍棋的道路上歷經艱險,曾拜圍棋高手「西金」號稱「快斧手」金威元為師,在和劉南如比賽中因用長考拖垮劉如南而使他致死後悔終身;又投「東郭」門下偷學圍棋;是圍棋第一高手方勝的女兒方百花的好朋友。在「棋聖」林心誠的指導下,學習了「天地大同定式」,在和日本圍棋神童黑木驚心動魄的九局棋後獲勝,為中華圍棋爭地了榮譽。 性格 對圍棋追求堅韌不拔,對朋友忠誠善良。
黑木-13歲,日本圍棋神童,剛在棋院的比賽中獲得「名人」的稱號,是日本圍棋高手-混世棋雄幻庵秀浦的得意弟子。為了成為圍棋界的霸主和日本武士佐佐木一起來到中國,號稱要打敗中國的圍棋和武術,並以幻庵秀浦傳授給他的「天魔大化定式」先後擊敗了中國所有的國手並逼他們立誓不再下棋,使中國圍棋界臉面丟盡,最後在和江流兒九番棋的決斗中惜敗,並和江流兒成為了好朋友。 性格 堅韌不拔,腒找磺校�瀉芮康淖鑰嗇芰Α?
圓德大師-70歲左右,凌雲寺長老。在江流兒的圍棋成長過程中教導他學棋做人的道理,他對江流兒以「禪」理教導對江流兒有重大的影響。 性格 德高望重,是哲理思想的體現。
妖刀王-30多歲,大明將軍,武藝高強,刀法超群。是江流兒一生的保護人,常出現在江流兒危難期間。在領悟了「天地大同定式」後創出了「天地大同刀法」最後戰勝了日本忍者武士佐佐木。 性格 義膽俠腸,剛正不阿,對江流兒有兄長般的關愛,為江流兒有自我犧牲的精神。
劉南如-70歲左右,圍棋界老國手,因不滿江流兒賭棋使許多下棋人傾家盪產而和江流兒下九番棋賭棋,在下棋中深為江流兒的圍棋天賦而驚嘆,又為他錯投師傅「快斧手」而惋惜,因中了「快斧手」的奸計和江流兒力拚一天一夜的長棋而精力衰竭,在最終贏了江流兒公平的一局後欣然而逝。 性格 愛才,嫉惡如仇。
林心誠-60歲左右,圍棋界天才,年青時是圍棋界的「棋聖」,曾戰勝過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日本混世棋雄丈和。因中方聖的奸計和八大國手同時下棋而嘔血差點喪生,成為江湖上的乞丐,終於研究出驚天動地的棋局定式-「天地大同式」,並成為江流兒的恩師,使自己的畢生研究有了繼承人。 性格詼諧幽默,憤世嫉俗。
方百花-13歲左右,方聖的女兒,因不滿父親不讓她下棋,獨闖江湖,立志向世人顯示女孩子也能下棋成為國手。在江湖中和人賭棋時認識了江流兒,因志趣相同而結拜為兄弟,是江流兒的紅粉知己,為了找回江流兒她不惜和黑木以死決斗。 性格刁蠻任性,聰明美麗,對江流兒一往情深。
郭逢春-50多歲,「東郭派」掌門人號稱「神運算元」,是當今八大圍棋高手之一,年青時曾參與八大高手大戰林心誠而終身後悔。是老國手劉南如的好友,也是潘國興的師傅和丈人。愛惜江流兒的才華,贈送自己的圍棋心得《弈理指歸》給江流兒。在和黑木的比賽中輸棋而退出圍棋界。 性格機智聰明,勇敢正直。
李慕清-50多歲,「南李派」掌門人,號稱「江南棋痴」,年青時曾參與對林心誠的大對決。在桃花縣設下「十日戰百雄」而認識了江流兒、方百花。因輸棋給江流兒、方百花而執意要收江流兒、方百花為徒,對江流兒、方百花不願拜他為師而耿耿於懷。 性格對棋特痴迷,心地善良,口無遮攔,象個老頑童。
潘國興-20多歲,「東郭」門弟子,和郭逢春女兒相戀,在江流兒的幫助下戰勝了大師兄雷凌雲奪得了勝利並贏得了郭逢春女兒的愛情。 性格溫順,寬厚讓人。
方聖-40多歲,林心誠後的圍棋第一國手,號稱「開局百步無敵手」,著有圍棋心得《造微精理》,是方百花的父親。年青時為奪得「第一國手」稱號而策劃並參加力拚林心誠的決斗,並在林心誠失蹤後成為了圍棋界第一國手,後在黑木的挑戰中為了民族利益勇敢地挺身而出和黑木比賽。 性格功利心強,對林心誠懷有愧疚心理,在民族利益面前義無反顧。
佐佐木-30多歲,日本忍者武士,倭寇首領。陪伴黑木來到中國,幫助黑木挑戰中國圍棋界,並和雷凌雲勾結迫害圍棋界人氏。在和「妖刀王」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決斗中,終於敗在「妖刀王」的手下。 性格 兇狠殘暴,有強烈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為了目標不惜犧牲一切。
周參將-福王的參將,真實的身份的倭寇的卧底。 性格在福王前是一個勇敢的將軍,在佐佐木前是一個隨時聽從命令的忍者。
花面郎-30多歲,賭場老闆,因看上洪老伯的家財和洪小姐而威逼洪老伯賭棋,因輸給江流兒而對江流兒懷恨終身,不時對江流兒的成長造成破壞。
金威遠-號稱「快斧手」,50多歲,圍棋界高手,「西金」派掌門,因在下棋時精於絞殺而聞名,是雷凌雲、「花面狼」的師傅,也是江流兒第一個圍棋師傅,但心術不正,以江流兒賭棋而發財,最後死於「妖刀王」的飛刀下。性格棋藝高超,為得到「棋聖」稱號費盡心機。
丈和-號稱混世棋雄,日本圍棋怪才,年青時打遍天下無敵手,後惜敗於林心誠手下。為此潛心研究《天魔大化定式》,渴望成為天下第一圍棋手。 性格才華橫溢,為達目標卧薪嘗膽,不擇手段。
雷凌雲-30多歲,「快斧手」金威遠的大弟子,為了奪得「棋聖」稱號,不惜投於郭逢春門下想騙取他的女兒而獲得「東郭」派掌門及郭逢春的圍棋心得《弈理指歸》,陰謀敗露後處處和江流兒為敵,並和佐佐木勾結殘害圍棋界高手。為了江流兒失敗不惜在江流兒的湯里下毒。最終被「飛天虎」、「黑豹」逮捕。 性格狡詐陰險,不擇手段,挑撥離間,惡貫滿盈。
武雲飛-20多歲,「北武派」掌門大弟子,年青圍棋手中的高手。因受雷凌雲的挑撥而使江流兒在比賽中受到刺激而失敗,自己也中了雷凌雲的奸計。在和黑木的比賽中失敗,但因不守諾言被佐佐木砍斷手臂。性格:飛橫跋扈,心高氣傲,目空一切。失敗後心灰意冷,因江流兒和黑木的比賽而終於振作起了精神。
武尚詠—號稱「翻天手」,50多歲,圍棋界高手,大明棋界五雄之一,武雲飛之父,「北武派」掌門,因其在條件極其落後的情況下屢次造成大翻盤,故號「北翻天」。與東神算」郭逢春、「西快斧」金威遠、「南棋痴」李慕清及號稱「開局百步無敵手」的大明第一國手、當今棋聖的方聖合稱大明棋界五雄!
[編輯本段]創作手法
一、敘事
1、情節線
總體上講本劇是屬於單線情節,一切都圍繞江流兒的成長經歷展開,雖然在前兩集中的神機大炮和後面黑木來中國挑戰時左左木勾結雷凌雲破害中國棋手有兩條線索,也都是在局部的敘事單元里完成。(妖刀王慣穿全劇除起到解決神機大炮暗線的作用外更多的是調節節奏的作用)
如用符號來表示,A代表是江流兒的起點,B代表江流兒所追求的江湖英雄,C代表江流兒最終達到的目標(圍棋大師)。全劇主要敘事核心是先從A到B發展,突然向C方向偏離,雖然中間發生游離但最終還是到達了C。我們把江流兒成長的(歷程)線索分為五個大情節單元和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情節
1)江流兒隨父下江南——遇到妖刀王——寄住凌雲寺在藏經樓得棋譜——充當好漢大戰花面狼——父親被害為父報仇出走凌雲寺踏上學棋之路。
2)與靜宜軒的老國手劉南如有緣無份擦肩而過,被西金棋院的金威遠收為徒弟從而攪在兩者的沖突之間——金威遠為掃清國手大賽上的障礙培養江流兒的兇狠無情——劉南如被迫與江流兒大戰(不管結果如何金威遠都要殺掉江流兒),江流兒雖敗但心靈得到了震撼和糾正(江靈運、劉南如、金威遠死去)
第一階段里是江流兒成長的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
a心態上耍小聰明、語言邏輯混亂、好惹事又怕事、不明事理。
b動作上胡來好動、張狂得意勁兒十足、經常擺架勢。
c想像力豐富,對人對棋都是形象思維。
這一段落的核心敘事功能是江流兒想實現自己當大俠夢想逐漸偏離到成為一個棋手。
當遭遇戰場、遇到妖刀王和自認為凌雲寺就是少林寺時,情節好像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
妖刀王被污陷、凌雲寺的和尚根本就不會武功、尤其是他被關到藏經樓里被林心成的棋譜所吸引、打抱不平挑戰花面狼,當武俠的條件逐漸消失,下棋的條件增加,使核心敘事功能有些偏離。
父親被害,江流兒報仇未果,妖刀王告訴他只有下棋才能為父報仇,(實際上是妖刀王的激將法和老謀深算的圓德和尚深知江流兒的天賦鼓動他走圍棋之路。在這里編劇要特別注意江流兒學棋的動機)江流兒被動走上學棋之路——,至使主題敘事功能徹底偏離到學棋上從棋藝上講拜金威遠為師成為江流兒從業余棋手走向專業棋手一個關鍵。在此之前江流兒只是靠靈氣和運氣,即使在藏經樓讀了林心成的棋譜後下棋也是毫無章法的。不管金威遠出於什麼目的,江流兒從他身上學到了棋手的基本素質,同時也學會了冷酷無情和不擇手段,這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彎路。在金威遠有目的性的放縱下(江流兒就像黑社會里的小老大,花面狼和鐵頭等在兩旁伺候著,踏平所有棋館)江流兒的虛榮心急速膨脹,激怒了老國手劉南如,這正中了金威遠的下懷,由此引發了江流兒大戰劉南如的對局,也使江流兒感受到了劉南如的人格魅力,江流兒突然清醒,心靈得到了洗禮。
不足:主題過早偏離後江流兒亦正亦諧的性格展開不夠,為報仇而下棋的心態不強,再強化一些。(分鏡時注意加強)
第二階段主要情節
3)江流兒拿著劉南如的推薦信到東郭棋院隱姓埋名當了小火夫——郭逢春的大徒弟雷凌雲和二徒弟潘國興為爭東郭棋院的掌門人參加國手大賽發生沖突——江流兒在幫助潘國興與雷凌雲對局時真實身份暴露,被迫闖盪江湖。
4)『江南棋痴』李幕清大擺十日戰百雄——江流兒結交了老乞丐(棋雄林心成)和小乞丐(當今第一國手方勝的女兒方白花女扮男裝)建立了深厚友情,並與小乞丐結拜把兄弟——方百花現出女兒身離開江流兒。林心成(正因為江流兒受了林心成棋譜的影響和江流兒對圍棋的想像力,林心成找到了接班人)帶江流兒到深山峽谷中教授圍棋的真諦,使江流兒在棋藝和對圍棋的認識上有了質的飛躍——林心成死去。
這一段落核心功能是江流兒卧心嘗膽苦學棋藝,准備參加來年的國手大賽為父報仇。但東郭棋院的事變,與小乞丐情感糾葛的失落中使他失去了目標,主題在游離。
顯然在這一階段里江流兒是快樂並痛苦著,為人處世上也相對成熟,但他畢竟是個孩子,遇到小乞丐後那種天真頑皮又顯現出來,他需要親情和友情。此時他早已忘記了自己的使命,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中被少年的那種見異思遷現實滿足感所淡化,這才是真實的毫不裝飾的江流兒。正因為如此,他在失去友誼時比失去父親時更痛苦,因為他真正享受到了友愛。
第二階段江流兒成長的特點:善於思考、多愁善感、或悲或喜真實感人。動作上常常是放得開又突然能收得住,比較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分鏡時注意把握江流兒內心矛盾,能夠讓人大喜大悲欲哭無淚)
第三階段主要情節
5)日本圍棋神童黑木戰勝所有棋手到中國挑戰——福王主持國手大賽開始,新舊冤家攪在一起——方百花和福王的出現使江流兒的情緒受到影響並進入低谷而提前出局——江流兒與黑木遭遇後相互欽佩,江流兒回凌雲寺——左左木與雷凌雲勾結利用黑木把中國棋壇搞的一片昏暗——江流兒重返棋壇與黑木對局,(神機大炮也有了了結)兩位少男惺惺相惜,江流兒用中國的大義和圍棋精神戰勝了黑木成為真正的英雄。
主要敘事核心:
因為外界原因江流兒在國手大賽中被淘汰,第二個目標(報仇)未實現。江流兒回凌雲寺反思,突然發現自己原來所追求是錯誤的,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此,也許人生就像圍棋一樣是相對的,變化的,不在一朝一時一得一失,他終於悟到了並到達了成功的彼岸,這也是這部戲的主題。
第三階段成長的特點:江流兒變得沉默、堅定、申明大義。
形體特點:斯文平靜,渾身散發著大師氣質。
2、敘事風格
《圍棋少年》是一部傳奇性(劇情)動畫片,裡麵包涵『俠』、俗、情敘事元素,我們將採用評書式的敘事風格,也就是『驚堂木』、『攪渾水』、『大煽情』,再用敘事者的身份加以旁白貫穿全劇,使故事即清晰通俗又具有文學分量,給人新穎的感覺。每一集的結尾都要給觀眾設計一個戲扣,且聽下回分解。
首先做到要把故事講清楚,人物鮮明拉得開,在這一基礎上要把握中國人的俠者風范,棋手的一種精神,也可以說是圍棋精神 ,這是全劇的氣質。
俠氣:棋手的坐姿,下棋風格,語言風格,這都取決於主要棋手對待圍棋的態度。其實圍棋對弈本身就是最能體現俠氣的,盡量不要濫用形象化的思維來圖解圍棋的緊張氣勢如;戰場、洪水、火山簡單表面化處理。如果要用也要有一套完整的設計,有懸置,有過程,有高潮,如一座雪山要塌崩之前的危險過程是一步一步的,讓觀眾感受到緊張,要有懸置,至於塌沒塌要隨著棋局的變化而發生的戲劇性轉折的而定的。我們也可以設計一個與棋局毫無關系的畫面反復出現,如:一隻蜘蛛耐心地編織著蜘蛛網,或一個知鳥焦躁不安地鳴叫著,這些畫面反復出現給觀眾一種暗示。但最能表現圍棋氣勢的是用聲音來塑造;安靜的場面里大家屏住呼吸,只聽得到落子的聲音,突然響起大氣的音樂渲染棋手的內心緊張是本劇常用的手段。建議分鏡人員在處理對局的情節時聽著交響樂畫分鏡,為聲音留空間。
通俗好看:用情節推動人物,帶動圍棋,最終用棋來解決矛盾。反過來圍棋的勝負又左右著情節的發展。不管畫面風格多麼花哨都是標,故事才是本。從情節上看本劇是有階段性的,,但從整體上看故事『有頭有尾』它們之間又有必然聯系,存在因果關系。不同的的情境講述不同情節故事,所以分鏡時要抓住每一段落故事核心的特點,如第1集場面比較大氣,人物的出場也要干凈利索,是驚堂木。第2-4集荒誕喜劇的成分偏多,江流兒和小和尚之間的矛盾;大戰花面狼;到縣衙狀告福王都是有意思的戲,要充分展開。第5-8集是圍繞金威遠利用江流兒挑戰劉南如的計劃是否得逞展開的,一切要為這個核心服務。第9-11集的故事核心是江流兒學棋不成卻攪在東郭棋院的內部沖突中,江流兒幫助潘國興戰勝陰險的雷凌雲是觀眾能預料到的,關鍵是江流兒是否處在危險之中(要加強)?怎麼幫助潘國興的?總的來講第5-11集是典型的情節劇,故事較嚴謹(注意加強緊張氣氛) 。第12-15集故事的核心是江流兒與老乞丐和小乞丐之間的摩擦,沒有大的沖突,具有傳奇和浪漫的色彩,從整體來看結局是傷感的。注意,一定要讓觀眾感覺到老乞丐神奇(處理)的背後有事情要發生;在處理小乞丐女扮男裝時也要像欺騙江流兒一樣欺騙住觀眾,聲音、語氣、動作的處理就像男孩,等到變女孩時再展現其少女秀美的豐姿。江流兒和小乞丐的快樂總是讓人不踏實(音樂上處理也可以),故意加強一些緊張元素會使情節不至於太鬆散,也為方百花離開江流兒造成的痛苦與絕望留下伏筆。第16-20集可以說是江流兒命運的最低谷,情感的失落;國手大賽上的失敗使理想破滅;失去目標的江流兒與春風得意的日本圍棋少年形成了鮮明對比是這一段落故事核心。注意在處理上用類比的手法不斷把兩位少年處境做比較,為以後兩人的惺惺相惜和較量鋪墊。第21-26集是兩位少年的較量為主體,正反兩派人物沖突為附助作用的矛盾體,一切情節都是為兩位少年較量而准備的,這是圍棋規則的較量,是毅力的較量,是人格的較量,注意!要把握大的東西。
煽情:江流兒要使觀眾感動,就需要情感釋放,情節鋪墊是關鍵。沒有足夠的情節鋪墊和人物命運的起伏,他的恨、愛、悲、喜就不痛快,就像氣球充氣不足就不會爆。所以我們在處理江流兒情感釋放的對象時要有意加大沖突和誤會程度,大的情感釋放對象有對凌雲寺的失望——把凌雲寺當成家;對劉南如不服——敬佩;對方百花的摩擦——情感的支撐,包括對圍棋的態度等都一定要把氣充足,不足就要繼續充,直到爆為止。一旦釋放出來,就要調動各種手段加以渲染,利用道具、畫面構圖、人物造型、台詞語氣、音樂烘托等。在分鏡時注意為聲音留足空間。
註:在傳統的敘事風格里要加些意識流的東西,能使整個片子都有新的感覺。如江流兒在情緒不穩定時,他身旁的人突然全變成了黑白人並變速行走著。興奮時他周圍的人又變成了紅色。下棋投入時周圍的場景忽然又都沒了,變成一片空白。總之,在不破壞情節發展的情況下適當加一些具有意識流的元素會使畫面更有沖擊力,也使本身傳統的造型新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