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關於行星撞地球的電影
世界末日
◎譯 名 世界末日/絕世天劫
◎片 名 Armageddon
◎年 代 1998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科幻/驚秫/動作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字幕
◎IMDB評分 5.7/10 (56,880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20591/
◎文件格式 HDRIP-RMVB
◎視頻尺寸 832 x 448
◎文件大小 3CD
◎片 長 144 Mins
◎導 演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主 演 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 Narrator (voice)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 Rockhound
麗芙·泰勒 Liv Tyler .... Grace Stamper
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 Harry S. Stamper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 A.J. Frost
比利·鮑伯·湯頓 Billy Bob Thornton .... Dan Truman, NASA Administrator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 NASA Scientist (uncredited)
Bodhi Elfman .... Math Guy
威廉·菲德內爾 William Fichtner .... Colonel William Sharp, Shuttle Freedom Pilot
尤杜·奇爾 Udo Kier .... Psychologist
威爾·帕頓 Will Patton .... Charles 'Chick' Chapple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 Lev Andropov, Russian Cosmonaut
邁克爾·克拉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 Jayotis 'Bear' Kurleenbear
Andy Ryan .... Greenpeace Guy
詹森·艾薩克 Jason Isaacs .... Dr. Ronald Quincy, Research
◎簡 介
地球曾一度是恐龍的棲身之地,但一塊直徑為六千公尺的天外巨石改變了一切,它造成了地球的大爆炸和恐龍的滅絕。這事以前已曾發生,現在或將來也許還會發生。
休斯敦。美國太空總署的所有人員穿梭忙碌著,剛發生的意外令每一個人坐立不安:太空空間站突然之間被摧毀,與地面失去了一切聯系。工作人員緊張焦急地檢查著各種儀器,其中一人指著雷達顯示屏驚呼起來:「有一大群不明物體向紐約飛去了;」紐約市繁華而忙碌。
一個黑人小伙兒用單車載著小狗兜風。小狗見到一些出售的恐龍玩具,立即跳過去又撕又咬。賣玩具的胖老闆抓起玩具向小狗打去。黑小伙兒見寵物被打,忿忿他說:「你敢再打它,我就炸死你!」話音未落,一個火球從天而降,正好落在胖老闆頭上炸開。黑小伙兒也被沖擊波掀起掛在大樹上,他驚惶地哭喊道:「有炸彈,快報警!」越來越多的火球向紐約飛來,市區街面上頃刻間成為一片火海。人們四處逃竄,有人驚叫:「我們遭空襲了!」
休斯敦太空總署很快得出了結論,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破壞力極大。眾人一籌莫展,而太空望遠鏡傳回的最新照片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一顆直徑有德州大小的隕石正向地球飛來,18天後將撞擊地球。
太空總署負責人卡爾心情沉重他說道:「隕石雨只是前奏而已。」科學家們緊急磋商,尋求解決辦法。卡爾最後總結說:「我們只有18無時間,要麼是它毀滅我們,要麼是我們毀掉它。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飛船在隕石上著陸,並讓專業人員在隕石上鑽一個800米深的洞,放入核彈,炸碎它或是改變它的飛行軌道。
現在,當務之急是去找最好的石油鑽探工人廣哈里在油田工地上忙碌著。他既是油田老闆,也是最有經驗的鑽探師。此刻,鑽井最忙碌的時分,他手下最得力的青年工人艾吉卻不見蹤影。哈里急步奔到艾吉的小屋前,推門而入,正見艾吉手忙腳亂地穿衣服:再一看,自己的寶貝女兒麗絲竟然躺在艾吉的床上。哈里怒火中燒,拔出手槍向艾吉射擊。艾吉一邊躲閃一邊高喊:「我是真心愛她1」麗絲也跑出來向父親央求:「我已經長大了,我愛他,我要嫁給他!"哈里氣沖沖地說:「不可能我絕不會允許你們……」正在這時,幾架直升機落在油田平台上。幾個軍人跑到哈裡面前,禮貌他說:「哈里先生,為了國家的安全,請立刻跟我們走。請允許我們暫時不講明理由。」
哈里滿腹狐疑地跟他們上了直升機。太空總署里,卡爾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哈里,他就和盤托出了隕石飛向地球的情況。他憂心忡忡他說:「隕石與地球一旦相撞,世界各國和地球萬物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連細菌也不能倖免。就算隕石落入人海中,掀起的滔大巨浪也足以吞沒大半個世界,人類也會因撞擊所產生的高溫而死去。無論怎樣,後果都是一 樣。」
兩艘飛船順利進入太中,在俄羅斯空間站補充了燃料和水,兩位俄羅斯宇航員也加入了拯救地球人類的行列。兩艘飛船向既定的目標飛去。
巨大的隕石像一頭張牙舞瓜的怪獸,在太空中翻滾移動,緩緩逼近地球。兩艘飛船盤旋著向隕石靠攏,無數的小隕石肌點股向飛船襲來。飛船不斷地躲閃,不斷地靠近、不敢抬頭。風暴過後,他們發現了一件令人喪氣的事:引爆核彈的遙控器失靈了。要完成任務,唯一的辦法是留下一人,用手摁下引爆裝置按鈕。留誰?有人提議抽簽。留下的那根簽被艾吉抽到了,他自嘲道:「想不到我成了拯球地球的英雄。」他又轉身對哈里說:「告訴麗絲,我永遠愛她。"艾吉拉開艙門。走下飛船。
就在飛船即將飛離隕石的一瞬間,哈里猛地拉開艙門跳了出去,並一把將艾吉推入飛船,從外面關嚴了艙門,他隔著艙門對艾吉說:「我·直把你當作兒子看待。替我照顧好麗絲。」
飛船遠遠地飛離了隕石。哈里通過衛星通訊系統與女兒永訣,他含淚說:「我答應你說一定會回來,但我夫信了。好好照顧艾吉。我永遠在你們身邊。」他最後深情地望了一眼地球的方向,彷彿看到春色中童年的麗絲正張著雙臂向自己奔來……
哈里掘下了引爆按鈕。全世界的人們都看到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奇麗的光環,隨即隕石被炸成兩段,改變了飛行軌道,與地球搽肩而過。
天空中從此多了一顆永遠閃光的新星。
影評 & 幕後
《Armageddon》講述了一個美國英雄式的科幻故事。兩架太空梭同時起飛蔚為壯觀。電影的音樂是我所津津樂道的——一曲《Leave on a jet plane》烘託了劇末的悲壯。影片宏觀地概述了友情、親情、愛情。驚人的特技效果塑造出難得的史詩感,令幾乎同期上映的《彗星撞地球》相形見絀。本篇唯一的不足是較狹隘的民族主義。
整個故事被高度簡單化和模式化,以便騰出篇幅來表現隕石碎片擊中地球時的壯觀爆炸場面,以及在太空鑽洞之旅中安排一波三折的危機,藉以增加緊張刺激的氣氛。此外,編導在大肆賣弄映射奇觀之餘,也不忘加入一些感人的文藝場面,並且刻意將布魯斯.威利塑造成犧牲自己成全女兒和女婿的悲劇英雄。導演邁克爾.貝將全片泡製得相當熱鬧,各種娛樂元素堆砌在觀眾眼前,教人目不暇給,但成績也僅止於此。
2. 好萊塢謝了
最經典的災難片:《龍卷風》 主演:海倫·亨特、比爾·帕克斯頓簡介:奧克拉荷馬州最大的龍卷風正在醞釀中,兩組研究龍卷風的氣象科學家正磨拳擦掌,准備解開龍卷風的奧秘。瓊哈汀率領裝備陳舊的大學研究員,和裝備先進的裘納較勁…… 最難忘鏡頭:房屋被席捲而起,油罐車像孩子的玩具般吞入吐出,鋼鐵、廢木料、奶牛滿天飛,氣象學家駕著卡車追逐龍卷風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 點評:1996年,災難片突然崛起影壇。本片運用高科技手段演繹大自然無情的一面,因而掀起票房狂潮。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簡單至極,編導除了設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主要是安排電影場面和進行電腦特技創作,以製造震憾人心的奇觀景象。 最昂貴的災難片:《泰坦尼克號》 主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凱特·溫絲萊特 簡介:1912年,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而沉沒,這場海難被認為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1985年,「泰坦尼克號」的沉船遺骸在北大西洋被發現。美國探險家洛維特親自潛入海底,在船艙的牆壁上看見了一幅畫…… 最難忘鏡頭:傑克和羅絲站在船頭,迎著海風做出飛翔的經典動作。 點評:本片造價2億多美元,是當時成本最昂貴的影片。它奇跡般地空前賣座使它成為好萊塢20世紀末的象徵,導演卡梅隆因此登上世界商業電影的最高峰,且名留青史。片中最打動人心的,無疑是傑克與羅絲的生死愛情。 最令人恐慌的災難片:《彗星撞地球》 主演:勞勃·杜瓦、摩根·佛里曼簡介:在弗吉尼亞里奇蒙天文實驗室里,14歲的里奧·貝德曼無意中發現了一顆不知名的彗星,後經科學家證實這是一顆能給予地球毀滅性打擊的彗星…… 最難忘鏡頭:在紐約第五街的逃難場面中,2000多名演員和200頭動物一起奔跑,十分壯觀。 點評:該片帶給觀眾的恐慌與震驚是前所未有的,這將是全人類所面臨的災難。1994年7月發生在地球家門口的彗星與木星相撞的奇觀,足以讓人們相信影片中的大災難真的有可能發生。 最規范的災難片:《地火危城》 主演:湯米·李瓊斯、安妮·希奇 簡介:一次大地震使深藏在洛杉磯地下深處的火山噴發,熾熱的岩漿流向人口密集區,眼看一場城毀人亡的悲劇就要發生…… 最難忘鏡頭:流動的岩漿肆意地在街道上流淌,並分別流進了地下隧道。 點評:該片簡直可以作為災難片的範本,什麼時候鋪墊,什麼時候緊張,什麼時候高潮,所有的一切規范之極,簡直可以出一本《災難電影劇本速成》了。 最具熱潮效應的災難片:《侏羅紀公園》 主演:薩姆·奈爾、勞拉·戴倫、傑夫·高德·布魯姆 簡介:葛蘭與塞特勒夫婦是研究上古動植物的科學家。一天,億萬富翁哈蒙德博士找到他們。原來哈蒙德手下的大批科學家,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加以修補和培育繁殖,竟然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 最難忘鏡頭:恐龍逃出保護網,在公園中擇人而食。 點評:該片是當年全世界最賣座的影片,因為引進了最先進的電腦動畫科技,讓絕種億年的恐龍再度在大銀幕上復活,更因此掀起一股全球恐龍熱潮。 最改變世界的災難片:《大白鯊》主演:羅伊·謝 德、羅伯特·肖簡介:一條巨大的食人大白鯊在旅遊旺季襲擊艾米蒂島,警長授命去鏟除食人鯊,同去的還有年輕的生物學家和嗜酒的鯊魚專家,他們組成三人捕鯊小組…… 最難忘鏡頭:開場時短促緊湊、步步逼人而來的主題音樂,伴隨鯊魚在月夜海灘吞噬女泳客的畫面,將懸疑驚栗片的戲劇張力推至最高峰。 點評:該片是斯皮爾伯格震驚世界的成名作,當年首映時曾嚇得不少人不敢到海灘游泳,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災難恐怖片之一。在最新的澳洲《Empire 》雜志列出「一百部改變世界的電影」的名單中,該片躍居榜首。 最賣座的主旋律災難片:《驚濤駭浪》 主演:李幼斌、巫剛、寧靜、趙有亮、潘粵明簡介:1998年夏天,長江洪水暴漲,龍嘴灣民烷突然潰堤,林為群和代理連長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沖走,1萬多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 最難忘鏡頭:林為群因過度勞累而殉職,「魏老兵」在水下用身體堵住大堤的滲漏直至犧牲。 點評:本片以1998年抗洪救災為背景,勾勒出一批抗洪英烈的感人形象。導演翟俊傑一改「主旋律」影片的舊模式,大膽運用高科技與傳統技巧相結合的新手法,拍出震撼人心的驚險大場景,受到觀眾的交口稱贊。 最多特技鏡頭的內地災難片:《極地營救》 主演:邵兵、莫文蔚簡介:飛行員格桑在新婚前執行最後的營救任務時飛機失事,新娘項莉強忍悲痛留在未婚夫所在地西藏繼續醫生的工作。一年後,她和病人在前往古格途中遭遇泥石流,生命危在旦夕…… 最難忘鏡頭:邵兵「吊」在直升機上撞向山崖的鏡頭,令所有觀眾屏息凝神。 點評:該片投資2000萬人民幣,是國內首次使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影片。導演張建亞稱該片是中國一流的災難驚險片。片中泥石流、沙塵暴、雪崩等60%的場面都採用電腦特技及合成鏡頭,是國內電影史上運用特技鏡頭最多的一部電影。 〔以上內容來源:人民網〕 《海神號遇險記 》 主演:金.哈克曼 歐內斯特.博格寧 雷德.巴頓斯 卡羅爾.林利 羅迪.麥克道爾 描寫大郵輪海神號在新年前夕遭大風浪將船整個翻覆過來,船上大批乘客千方百計逃生。其中,以牧師吉恩.哈克曼為首的一組人在同心協力下越過重重障礙爬到水面上,成為少數戰勝災難的生還者。在逃亡過程中,導演羅納德.尼姆擅長於製造人性味,尤其在於於謝利.溫特斯英勇潛水的一段最為感受人,牧師舍已為人的精神亦令人敬仰,堪稱是同類作品中的高水準之作。 《彗星撞地球》 英文名稱:Deep Impact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8年 電影導演:咪咪·萊德 Mimi Leder 電影演員: 羅伯特·杜瓦爾 Robert Duvall 蒂婭·利奧尼 Téa Leoni 伊利亞·伍德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在弗吉尼亞里奇蒙天文實驗室里,14歲的里奧.貝德曼無意中發現了一顆不知名的彗星,後來經過科學家證實這竟是一顆能給予地球毀滅性打擊的彗星。這顆彗星重約500兆噸,面積相當於紐約市大小。目前它正受太陽的引力而圍繞太陽運行,如果按照它所運行的軌道,大約一年後便會與地球相撞。 為了拯救地球,政府決定派遣由前宇航員坦納船長率領的小組駕駛由美、俄聯合製造的飛船「彌塞亞」號登陸彗星,試圖用核裝置引爆彗星或使彗星偏離原來的軌道以阻止這顆災難之星。然而由於對彗星結構分析的不夠,爆炸使彗星分成大小兩塊仍繼續飛向地球,「彌塞亞」號則在行動失敗後與地球失去了聯系。隨著彗星與地球的距離越來越近,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其前進,地球雖然不會因為撞擊而消失,但撞擊所產生的海嘯與塵埃將會給地球所有的生命以致命的打擊。 為了能夠使人類生存下去,政府不得不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即建立一處秘密庇護所,裡面存有種子、植物、動物和少數人類的精英以便在兩年後塵埃落定再出來完成自己的重任。撞擊的日子終於到來了,第一塊小彗星以超過光的速度撞進了大西洋,傾刻之間紐約、波士頓、費城等地被海嘯吞沒。幸運的是,「彌賽亞」號幾經波折又與地球取得了聯系,宇航員們毅然啟動核裝置,義無返顧地沖向隨後而來的大彗星塊……蒼穹劃過一片壯麗的流星雨,人類終於得救了。 《後天》 英文名稱:The Day After Tomorrow 別名:末日浩劫/末日世界/明日過後/明日之後 資源類型:HDTVRip 發行時間:2004年05月17日 電影導演: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電影演員:伊恩·霍姆 Ian Holm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Tamlyn Tomita 瑟拉·沃德 Sela Ward J.P. Manoux 艾美·羅薩姆 Emmy Rossum Russell Yuen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導演: 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主演: 伊恩·霍姆 Ian Holm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Tamlyn Tomita 瑟拉·沃德 Sela Ward J.P. Manoux 艾美·羅薩姆 Emmy Rossum Russell Yuen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上映: 2004年05月17日 ( 墨西哥 ) 地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白: 英語 法語 日語 評分: 6.2/10( 21444票 ) 顏色: 彩色 聲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長: 124 分鍾 類型: 劇情 科幻 驚秫 冒險 動作 分級: 阿根廷:13 德國:12 智利:TE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挪威:11 瑞典:11 加拿大:PG 美國:PG-13 瑞士:12 字幕: 射手網提供中/英文字幕 點擊打開 劇情簡介: 《末日浩劫》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荷飾)隻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突然間,地鐵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了。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幸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2002年7月,福克斯公司打敗了派拉蒙、夢工場、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強敵,終於搶得《末日世界》的電影拍攝權,並邀得艾默里克(《獨立日》、《酷斯拉》)這位擅長科幻災難題材的導演,同時將1億美元的支票交到他手上。本片原定今年夏天上映,但由於特技場面的製作難度太大,製作周期不得不延長,成為明年暑期的鳴鑼大片。奎德扮演名為霍爾的古氣候學教授,而他所要解決的難題比他以往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解救冰凍的地球。 << 天崩地裂 >> 英文片名: Dante's Peak 主要演員:皮爾斯·布魯斯南、琳達·漢密爾頓、.. 出品日期: 1997-02-07 研究火山的科學家哈里在工作中痛失愛妻,四年後他又受命去但丁峰進行地震測試。他測試的結果是火山存在異常活動,有噴發的跡象。但他發出警告的意見為上司所阻。但丁峰小鎮的鎮長瑞切爾是個單身母親,她正准備組織一個慶祝活動,因為小鎮剛剛獲得一個全美最佳居住環境獎。在這種背景下,誰也不願相信火山即將噴發的事實。但是哈里秉承科學家的良心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就在疏散工作正在進行的時候,火山爆發了。驚慌的人們紛紛逃離,但瑞切爾卻要逆流而上去尋找她的女兒,哈里勇敢地挺身而出,駕車向山上開去……
滿意請採納。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3. 災難片,小行星撞地球 的電影,忘了叫什麼了
是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是邁克爾·貝執導的一部電影。一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世界末日》是邁克爾·貝執導的一部電影。一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追問:完全正確,謝謝
4. 根據1994年彗星撞木星而拍的兩部災難片,一部是《絕世天劫》,另一部是什麼
是《天地大沖撞》。
《天地大沖撞》(Deep Impact)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政府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拯救地球的故事。
在弗吉尼亞里奇蒙天文實驗室里,14歲的少年萊奧·畢德曼無意中發現了一顆不知名的彗星,這顆彗星重約500兆噸,面積相當於紐約市大小。它正受太陽的引力而圍繞太陽運行,如果按照它所運行的軌道,大約一年後便會與地球相撞。
(4)木星撞地球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坦納船長
一名美國宇航員,率領五名宇航員乘彌賽亞飛船到達彗星,把預先准備好的核彈放置到慧星上面引爆,以令它化成碎片或是改變軌道。坦納英勇地完成了任務,卻發現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2、萊奧·畢德曼
他是一個14歲的少年,天文愛好者,一次在觀測天空時,無意中發現了一顆彗星,並告訴了其他人,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彗星將要猛烈撞擊地球。
3、珍妮·萊納
電視節目主持人,她在報道地方新聞的同時,發現了彗星將撞擊地球的消息,珍妮因此被貝克總統「請」去密談。總統拿出獨家報道的條件,讓珍妮將這一秘密保守兩天。
4、湯姆·貝克
美國總統,在得到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的信息後,策劃了一個危險的太空任務,在記者招待會上,總統貝克宣布將派一支特殊小分隊到太空去摧毀向地球撞來的彗星。
5. 行星撞地球有哪些影片
有《天地大沖撞》、《天地大沖撞2》、《絕世天劫》等。
1、《天地大沖撞》
《天地大沖撞》(Deep Impact)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和夢工場出品的科幻災難電影,由咪咪·萊德執導,羅伯特·杜瓦爾、摩根·弗里曼等主演。影片於1998年5月8日在北美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政府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拯救地球的故事。
2、《天地大沖撞2》
《天地大沖撞2》是1998年上映的美國科幻災難電影,由凱文.科斯特納執導,羅伯特.杜瓦爾、伊萊賈.伍德等主演。
《天地大沖撞2》講述了科學家們預測,被命名為沃爾·比德曼的彗星將猛烈撞擊地球。前宇航員臨危授命,擔負起拯救地球的使命。
3、《絕世天劫》
影片《絕世天劫》是試金石影片公司1998年出品的一部科幻災難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和麗芙·泰勒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1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了兩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
(5)木星撞地球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發巨大災難之一。研究證明,地球歷史上的多次生物滅絕事件是由小天體撞擊所誘發。
1998年以來,天文學家已發現超過1.5萬顆近地小行星,包括大部分最大的小行星,但絕大多數較小的小行星仍未得到標明,它們可能造成大規模破壞。
「阿波羅9號」宇航員拉斯蒂·施韋卡特警告說,超過99%能毀滅一座城市的小行星(以及90%能摧毀若干個國家的小行星)沒有出現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地圖上。
聯合國大會已爭論過這個問題,並將它移交給了一個處理太空事務的小組委員會,但進展一直很慢。無所作為會帶來什麼後果,歷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1908年,一個直徑不超過200米的天體撞向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個針葉林地帶。隨之而來的爆炸將大約770平方英里(約合1994平方公里)的森林夷為平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行星撞地球
6. 求美國大片一部,劇情是:有個隕石要撞擊地球,
天地大沖撞
據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Brian G.Marsden 報告說,在 2028年,一個直徑1.5公里(1英里)的天體將會在距地球5萬公里(3萬英里)處 經過,用天文學的角度來衡量屬於間不容發的距離。事實上,研究人員當時並不能肯定地說這顆小行星會撞不上地球。第二天,天文學家們發現了1990年所拍到 的該天體的照片,重新計算了它的軌道 ,他們算出來,它將在離地球幾乎1百萬公里處經過,這比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兩倍還多。
「阿波菲斯」是天文學家已知的近800顆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之一,更是少數幾顆天文學家們希望可以進一步詳細研究的天體之一。
「阿波菲斯」小行星是一顆繞太陽運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狀不規則,直徑僅320米左右,質量約4200萬噸。是在2004年6月被發現的,此後失去蹤跡,直到6個月後又再次被發現。2004年聖誕前夜,科學家們在NASA的「近地天體計劃」辦公室中計算出,「阿波菲斯」將在2029年4月13日與地球擦身而過。科學家們通過對「阿波菲斯」小行星進行不間斷地觀測,並估算的數據顯示,至2029年「阿波菲斯」小行星與地球的之間的距離為18640英里,這個距離比多數的通信衛星與地球的間距還要近幾千英里。
當「阿波菲斯」接近地球時,其運行速度為每秒5.9公里。如果擊中地球,將產生相當於11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等同於整個紐約市及其周圍區域的地方都會瞬時毀滅;如果它撞擊在海洋中,那麼將引起毀滅性的海嘯,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更猛烈。因此,天文學家如此描述「阿波菲斯」:一個致命的敵人。
2029年4月13日,黑色星期五,數以百萬的人們會來到戶外,抬頭仰望,驚異於自己的好運。小行星「阿波菲斯」將與地球擦身而過,一個光點劃過夜空,比許多人造衛星更快,比大部分恆星更明亮。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阿波菲斯」將會在30000公里的高空飛掠過地球。相比之下,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6000公里。在距離最近時,這顆小行星將會明亮得像一顆3等恆星。即使在城市的燈光中,在非洲、歐洲和亞洲肉眼可見。有記載以來,還沒有人曾經見過太空中如此明亮的小行星。
科學家們預測到,2029年,當阿波菲斯在地球附近呼嘯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會將這個天體扭成一種復雜的轉動搖擺的狀態,引力所產生的扭矩還可能將「阿波菲斯」撕裂。
這樣的事件從未被見證過,科學家們將獲得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機會,來觀察地球的引力如何影響一顆小行星的運動狀態。而這種研究,對於科學家們應對那些與地球有相撞危險的其他天體來說極具參考價值,因為小天體與地球接近時,都將發生類似的狀態變化。
當小行星「阿波菲斯」於2029年在距地球表面3萬多公里的高空掠過地球後,其自身狀態和運行軌道將因地球引力而發生變化。這一變化足以導致它在7年後,也就是2036年「擊中」地球。所產生的力足以使美國德州消失,或使兩個歐洲國家消失。在如此毀滅性的撞擊中,地球上的生物難以逃過此劫。一位俄羅斯科學家預言,2036年某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其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1萬顆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地球上的生物將受到毀滅性打擊。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問題研討會上,俄羅斯天文學家肖爾製作了一個模型,假設「阿波菲斯」擊中太平洋,將會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它的沖擊波掀起的灰塵,將籠罩地球上1/4的地區,這一地區里的動植物和人類將因為嚴寒和食物鏈被破壞而死去……
NASA將發射「引力拖車」避免天地大沖撞
為避免小行星「阿波菲斯」可能在2036年與地球相撞,美國宇航局決定為其裝上一個無線電跟蹤儀,以跟蹤監視它的確切軌道。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緊密合作,用各種辦法來保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1.安放跟蹤器
據NASA報道,2013年是觀察「阿波菲斯」空間運行軌跡的最佳時機。屆時,如果觀察結果證實了這塊太空巨石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搭載著無線電跟蹤器的太空船將在10年內啟程飛往「約會」地點。倘若跟蹤儀顯示小行星確實將與地球相撞,美國宇航局將設法使其偏離原來的軌道以避開地球。
2.「引力拖車」
美國宇航局准備在「阿波菲斯」2029年飛臨地球時,用「引力拖車」將其引開。在2029年小行星經過地球附近時,只需發射一枚約1噸重的「引力拖車」飛船,就可以明顯改變這顆小行星的運行軌道。為做到萬無一失,科學家還需要進一步考核。第一步,在地面進行觀測,計算「拖」開小行星的可行性;第二步,研究人員應該演習考證「引力拖車」成功幾率;第三步,以前已有飛船靠近小行星進行空間勘測,收集的數據對「引力拖車」很有幫助。「引力拖車」是一種創新思維。之前防撞擊是利用爆炸的反沖力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而「引力拖車」不再需要爆炸,而且沒有核污染。
3.發射太空飛行器
人類已經想出了不少避免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方法。
美宇航局宇航員盧傑和斯坦利·洛沃已擬定一個方案:發射一艘太空飛行器,利用其對「阿波菲斯」小行星產生的引力,讓它不會撞上地球。
有科學家提出,可以讓太空飛行器以與小行星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與它「並肩而行」,當兩者達到相對靜止的時候,用機械臂去「推一下」,改變其運行軌道。還有人提議在小行星上安置「巨型火箭驅動器」,改變其軌道;或者在太空中放置一個巨大的聚光鏡,反射太陽光將小行星汽化。
4.建太空保護網
一個直徑1公里左右或者更大的近地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足以造成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劫難,這一事實一直激勵人們為地球製作一個保護網,並讓人們思考:如何才能使這些可能引起災難的小行星轉移方向。
「太空護衛項目」則是由一群相互之間有聯系的組織、機構共同擔當,其中一些組織接受了NASA的資金支持,承諾滿足美國國會的要求,即在2008年以前測定90%直徑1公里以上的近地小行星。2003年,NASA又提出一個項目,建議在2028年以前投入25億至45億美元的資金,測定90%直徑在14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
————————————————————————————————————————————————
而近期公眾對近地天體的威脅所持的態度就要揭曉了。好萊塢推出一部有關 這種可能性的電影--《天地大沖撞》。幾個月來,該片的推銷商把他們的目光對准 《科學美國人》雜志、《天空和望遠鏡》雜志、教育頻道和其他不會與 《娛樂周刊》相混淆的媒體。這是因為這部電影代表著好萊塢試圖在科學上站得住 腳的最豪華製作。
這部派拉蒙電影公司的影片由美美·烈達 (Mimi Leder)導演,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dlberg)任製片主任,它講起了在一年之內將有一顆彗星要撞擊地球。為了讓人類避免遭受與恐龍同樣的滅絕命運,世界各國的領袖們必須制訂出一個使彗星偏轉的方案,並且 一旦這一方案失敗時能有一個至少能挽救部分人的生命的辦法。類似的災難片已經上映過,但《天地大沖撞》這部上億美元成本的影片與它們顯然不同的是,它有幾位專家作科學 顧問,其中包括共同發現了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 Carolyn S和Eugene M.Shoemaker (他去年死於一場車禍) 。1994年,蘇梅克列維彗星十分壯觀地撞上了木星。
該片的市場和科技教育負責人Waren Betts 認為,好萊塢一直努力把科學問題 拍得更加正確些。Betts在談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時說:"我個人體驗到科學界有 一種向我們靠攏的願望。NASA急於與我們共事。"
當然,電影中有些出格的地方是不言而喻的。影片的技術顧問之一,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從事彗星的計算機模擬的Chris B.Luchini 解釋說 :「彗星塵埃是比煤球還要黑的。「但那樣會導致在太空黑暗的背景中去拍攝黑雪, 看上去就太沒意思了,因此把彗星塵埃改成了白色。不過,Luchini 覺得製片人對科學很尊重,願意為科學准確性而修改劇本。例如,原來對彗星的描述是不正確的 (彗星基本上是一個骯臟的雪球)。Luchini 說:」它的比重大於鈾。許多像這樣的 細節是明顯錯誤的,但後來被糾正了。」
也許最大的真實性(至少在科學上)是必須讓宇航員登上正在接近的彗星去埋 置炸葯。另一位技術顧問,曾經幫助過阿波羅13號和接觸號的前飛行主任Gerald D.Griffin 指出:「一顆彗星的尺寸不足以產生登陸的引力。」
但是,即使與彗星會合也是不現實的。1995年曾組織過一次近地天體(NEO) 聯合國會議並任職於哈佛·斯密林中心的John L. Remox指出,彗星能以大約每秒50公里的速度迅速運動,並能繞自己的軸旋轉。要迎合這樣一個復雜的軌道是極其 困難的。更合理的方法是在彗星表面處起爆,用一個重型的彈射體直接去沖撞這個天體,也許也能起作用。這有可能偏轉彗星的運動方向。
從技術水平來看,只給一年的警告時間是不夠的。專家們認為,50年到100年對於一次成功的轉向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引導時間越長,所需的推動力就越小)。對於小行星來說,那樣的預告時間是有可能的。與彗星相比,小行星相當龐大,運動速度只有每秒20公里,其飛行軌道是可預測的。而當彗星靠近太陽時,它們會發射出氣體,形成其特徵性的彗尾。這種噴射氣體的過程會影響它們的軌道,使得它們更難准確跟蹤。
有一些組織是從事近地天體搜尋的,迄今為止他們發現了108個有可能造成危險的天體,大約為估計總數的10%,他們還沒有協調一致的努力去開發讓小行星偏轉方向的技術。Remo 指出,這部分是因為許多建議都要依靠核裝置,這就涉及到國際安全問題。但這種政治上的擔憂很快就會改變:近地天體的威脅有可能列入1999年7月的聯合國空間大會議程(該大會的名稱為UNISPACEⅢ)。
那麼地球被小行星擊中的機會究竟有多大呢?直徑小於大約0.1公里但威力足以 毀掉一個城市的小天體,大約每一世紀會發生一次撞擊地球的事件(1908年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河谷就發生過一次這種天體的爆炸)。根據Remo 的說法,一個「毀滅者」(即直徑為2至5公里的天體,大約為小行星1997XF-11兩倍那麼大)在本世紀內 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大約為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他還用更直率的說法指出,其可能性比泰坦尼克號在處女航中被冰山撞沉的機會大十倍。Remo說:"人們實在應該對這樣一些威脅清醒了。"
◆ 片 名:天地大沖撞 / 英文:Deep Impact / 港譯:末日救地球 / 台譯:彗星撞地球 / 其他:天地大沖撞
◆ 導 演:咪咪·萊德爾(Mimi Leder)
◆ 主 演:Robert Duvall 提李歐妮(Tea Leoni)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 類 型:劇情(Drama) 科幻(Sci-Fi) 動作(Action)
◆ 國家地區:USA
◆ 語 言:
◆ 發行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 首映日期:1998年5月8日
◆ 製作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派拉蒙(Paramount)
◆ 製作成本:$7500 + $0 (單位:百萬美元)
◆ 本站評分:
◆ 首映票房:$41,152,375.00 (單位:美元)
◆ MPAA定級:PG-13 級
◆ 全美票房:$140,464,664.00 (單位:美元)
◆ 片 長:120 分鍾
◆ 海外票房:$209,000,000.00 (單位:美元)
下載地址:
http://search.btchina.net/search.php?query=%CC%EC%B5%D8%B4%F3%B3%E5%D7%B2&type=0
7. 好萊塢八大災難片是哪些
最經典的災難片:《龍卷風》
主演:海倫·亨特、比爾·帕克斯頓簡介:奧克拉荷馬州最大的龍卷風正在醞釀中,兩組研究龍卷風的氣象科學家正磨拳擦掌,准備解開龍卷風的奧秘。瓊哈汀率領裝備陳舊的大學研究員,和裝備先進的裘納較勁……
最難忘鏡頭:房屋被席捲而起,油罐車像孩子的玩具般吞入吐出,鋼鐵、廢木料、奶牛滿天飛,氣象學家駕著卡車追逐龍卷風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
點評:1996年,災難片突然崛起影壇。本片運用高科技手段演繹大自然無情的一面,因而掀起票房狂潮。其實,電影的故事情節簡單至極,編導除了設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主要是安排電影場面和進行電腦特技創作,以製造震憾人心的奇觀景象。
最昂貴的災難片:《泰坦尼克號》
主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凱特·溫絲萊特
簡介:1912年,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而沉沒,這場海難被認為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1985年,「泰坦尼克號」的沉船遺骸在北大西洋被發現。美國探險家洛維特親自潛入海底,在船艙的牆壁上看見了一幅畫……
最難忘鏡頭:傑克和羅絲站在船頭,迎著海風做出飛翔的經典動作。
點評:本片造價2億多美元,是當時成本最昂貴的影片。它奇跡般地空前賣座使它成為好萊塢20世紀末的象徵,導演卡梅隆因此登上世界商業電影的最高峰,且名留青史。片中最打動人心的,無疑是傑克與羅絲的生死愛情。
最令人恐慌的災難片:《彗星撞地球》
主演:勞勃·杜瓦、摩根·佛里曼簡介:在弗吉尼亞里奇蒙天文實驗室里,14歲的里奧·貝德曼無意中發現了一顆不知名的彗星,後經科學家證實這是一顆能給予地球毀滅性打擊的彗星……
最難忘鏡頭:在紐約第五街的逃難場面中,2000多名演員和200頭動物一起奔跑,十分壯觀。
點評:該片帶給觀眾的恐慌與震驚是前所未有的,這將是全人類所面臨的災難。1994年7月發生在地球家門口的彗星與木星相撞的奇觀,足以讓人們相信影片中的大災難真的有可能發生。
最規范的災難片:《地火危城》
主演:湯米·李瓊斯、安妮·希奇
簡介:一次大地震使深藏在洛杉磯地下深處的火山噴發,熾熱的岩漿流向人口密集區,眼看一場城毀人亡的悲劇就要發生……
最難忘鏡頭:流動的岩漿肆意地在街道上流淌,並分別流進了地下隧道。
點評:該片簡直可以作為災難片的範本,什麼時候鋪墊,什麼時候緊張,什麼時候高潮,所有的一切規范之極,簡直可以出一本《災難電影劇本速成》了.
具熱潮效應的災難片:《侏羅紀公園》
主演:薩姆·奈爾、勞拉·戴倫、傑夫·高德·布魯姆
簡介:葛蘭與塞特勒夫婦是研究上古動植物的科學家。一天,億萬富翁哈蒙德博士找到他們。原來哈蒙德手下的大批科學家,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加以修補和培育繁殖,竟然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
最難忘鏡頭:恐龍逃出保護網,在公園中擇人而食。
點評:該片是當年全世界最賣座的影片,因為引進了最先進的電腦動畫科技,讓絕種億年的恐龍再度在大銀幕上復活,更因此掀起一股全球恐龍熱潮。
最改變世界的災難片:《大白鯊》主演:羅伊·謝
德、羅伯特·肖簡介:一條巨大的食人大白鯊在旅遊旺季襲擊艾米蒂島,警長授命去鏟除食人鯊,同去的還有年輕的生物學家和嗜酒的鯊魚專家,他們組成三人捕鯊小組……
最難忘鏡頭:開場時短促緊湊、步步逼人而來的主題音樂,伴隨鯊魚在月夜海灘吞噬女泳客的畫面,將懸疑驚栗片的戲劇張力推至最高峰。
點評:該片是斯皮爾伯格震驚世界的成名作,當年首映時曾嚇得不少人不敢到海灘游泳,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災難恐怖片之一。在最新的澳洲《Empire 》雜志列出「一百部改變世界的電影」的名單中,該片躍居榜首。
最賣座的主旋律災難片:《驚濤駭浪》
主演:李幼斌、巫剛、寧靜、趙有亮、潘粵明簡介:1998年夏天,長江洪水暴漲,龍嘴灣民烷突然潰堤,林為群和代理連長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沖走,1萬多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
最難忘鏡頭:林為群因過度勞累而殉職,「魏老兵」在水下用身體堵住大堤的滲漏直至犧牲。
點評:本片以1998年抗洪救災為背景,勾勒出一批抗洪英烈的感人形象。導演翟俊傑一改「主旋律」影片的舊模式,大膽運用高科技與傳統技巧相結合的新手法,拍出震撼人心的驚險大場景,受到觀眾的交口稱贊。
最多特技鏡頭的內地災難片:《極地營救》
主演:邵兵、莫文蔚簡介:飛行員格桑在新婚前執行最後的營救任務時飛機失事,新娘項莉強忍悲痛留在未婚夫所在地西藏繼續醫生的工作。一年後,她和病人在前往古格途中遭遇泥石流,生命危在旦夕……
最難忘鏡頭:邵兵「吊」在直升機上撞向山崖的鏡頭,令所有觀眾屏息凝神。
點評:該片投資2000萬人民幣,是國內首次使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影片。導演張建亞稱該片是中國一流的災難驚險片。片中泥石流、沙塵暴、雪崩等60%的場面都採用電腦特技及合成鏡頭,是國內電影史上運用特技鏡頭最多的一部電影。
8. 有一部科幻片,講的是有一顆小行星要撞地球,地球人讓一群石油高手去撞毀它,,那
《絕世天劫》是試金石影片公司1998年出品的一部科幻災難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布魯斯·威利斯、本·阿弗萊克和麗芙·泰勒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講述了兩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人類必須結合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和頂尖油礦鑽油工人,把太空梭迫降於另一顆隕石上,在鑽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子武器,這個任務的成功與否將是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