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張藝謀用什麼攝影機拍電影

張藝謀用什麼攝影機拍電影

發布時間:2022-03-26 07:54:48

1. 拍電影都需要什麼工具

1、攝影機

拍電影不能沒有攝影機。一開始都是從借或租攝影機起頭。 只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其實索尼a7S II和松下GH5這類較便宜的選擇就足夠了。如果還想高檔一點,那麼佳能C200和松下EVA - 1是相當吸引人的機器。

2、鏡頭

選擇鏡頭可能比選擇攝影機更加自由,不同的項目需要不同的焦段、景別。需要在套件中有幾個備用的,比如一個50mm的鏡頭和一個85mm的鏡頭,但是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鏡頭世界。

可以從Canon(佳能)、Samyang(三陽)、Sigma(適馬)和Tamron(騰龍)等品牌的一些基本概述開始,然後進行橫向對比比較——比如攝影設備租賃等網站平台提供的變形鏡頭測試,或者在老式電影鏡頭庫里感受一下不同的鏡頭帶來的獨特品質。

3、三腳架

一定要購買一套性能很好的三腳架和液壓雲台,因為它可以適配很多攝影機,並且還能用好幾年。最終選擇都要確保它有一個液壓水平裝置,不要買阻尼式的平衡裝置。液壓水平裝置無論是傾斜、還是平衡狀態,水平平衡儀中間的小液體珠都會讓你更准確地識別攝影機水平平衡狀態。

4、麥克風

如果說畫面對影片的影響重要,那麼音質則是第二個影響觀眾對影片評價的因素。 如果想搭配一支指向型槍式話筒(槍麥)(可能連接到一個吊桿或c-stand)和一個無線領夾麥(包括一個發射器和一個接收器)。

5、錄音機/混音器

建議用戶購買一個獨立的錄音機(不連接到你的相機上),來管理各種音頻通道。不過這對於運動競技和紀錄片製作者來說是不太需要的。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確保有本地XLR輸入和高質量的信號線來保證音頻的正常收錄。

2. 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包含的攝影技術

《英雄》這部電影很多地方是充分運用了攝影師的拍攝技巧完成了美輪美奐的畫面,這不僅給觀眾帶來無窮的視覺的享受,也給電影的主題表達錦上添花。我們23art來看幾個例子。
1.在飛雪和殘劍刺殺秦王的場面,秦宮裡面一排排青紗如波浪般飄拂,充分體現了絲綢柔軟的質感。三人在青紗中忽隱忽現,給刺殺秦王的行動增添了神秘感。這種飄忽的美感是攝影師巧用快門的結果。一般拍攝電影時快門是關閉的,而此時攝影師則是使用了高速快門拍攝,之後再用正常的速度播放,這樣絲綢在一剎那滑落的瞬間產生的波浪感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了。
2.電影中有一個唯美的鏡頭相信看過《英雄》的人都不會忘記,一個猶如中國山水畫般的瀑布給當時的情景增添了浪漫感。這是攝影師採用慢門拍攝的效果,這種拍攝的方式就會把瀑布拍得非常朦朧,去掉了瀑布的凶煞之感。
3.間接技巧的使用。在影片將近尾聲時,秦王下令殺掉無名,頓時萬箭齊發,射向城門,在這里沒有給觀眾看到一個血淋淋的無名,而是一個在城門上留一個人形的空白,這種間接的拍攝技巧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同時也表現了秦王不願痛失英雄的心情。

3. 張藝謀拍攝過哪些影視作品

《紅高粱》1988年上映,主演,姜文,鞏俐。講述抗戰期間山東經營紅高粱酒坊男女主人公因參與抗戰而被殺害的故事

《秋菊打官司》1992年上映,鞏俐主要演,講述陝西隴縣婦女與村幹部因矛盾而對簿公堂的故事。

《歸來》2014年上映,鞏俐,陳道明主演,講述陸嫣識在西北勞改,釋放回到家中,妻子失憶的悲情故事。還有《英雄》、《一個都不能少》、《滿城盡帶黃金甲》。

4. 張藝謀拍攝了哪些電影

1984:《一個和八個》 攝影
1984:《黃土地》 攝影
1986:《大閱兵》 攝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紅高粱》 導演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
1989:《代號美洲豹》 導演(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導演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導演
1994:《活著》 導演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導演
1996:《有話好好說》 導演
1996: 受邀參與電影《盧米埃與四十大導》(本片是為紀念「現代電影之父」奧古斯都•盧米埃與路易斯•盧米埃兄弟而拍攝) 導演/演員
1997:《圖蘭朵》(歌劇/義大利佛羅倫薩節日歌劇院) 導演
1998: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中國紫禁城太廟) 導演

1998:《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
1999:《我的父親母親》 導演
2000:《大宅門》 客串(飾李蓮英)
2000:《幸福時光》 導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編劇 導演 藝術總監
2001: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片《新北京,新奧運》 總導演
2002:《英雄》 導演
2002: 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宣傳片 總導演
2003: 韓國世界盃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3: 北京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及會徽宣傳片《中國印象•舞動的北京》 總導演
2003: 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表達的主題是「成都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2004:《十面埋伏》 導演
2004: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桂林)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單騎》 導演
2005: 法國聖丹尼斯的法蘭西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6: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麗江》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 導演

2006: 美國大都會原創歌劇《秦始皇》 導演
2007: 北京奧運會火炬及火炬接力宣傳片 導演
2007: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7: 戛吶電影節60周年紀念短片集——《每人一部電影》之《看電影》 導演
2008: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13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閉幕式 總導演
2009: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海南島》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9: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聯歡晚會 ( Tian'anmen Square ) 總導演
2009: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國家體育場「鳥巢」) 導演
2009:《三槍拍案驚奇》 導演
2010: 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 總導演
2010:《山楂樹之戀》 導演 2010:《金陵十三釵》 導演

我復制的啊。

5. 張藝謀用的是什麼攝像機

兄弟連 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膠片拍攝的電視劇。
與其說是電視劇,還不如說是「電影連續劇」更為恰當。
因為《兄弟連》的拍攝載體已經用到了「膠片」。
而其他的電視劇則是用的beta機,或者數碼攝像機拍攝成的。
還有個現象。
好的電影導演(就說中國的張藝謀,陳凱歌,賈章柯,王小帥……)樓主見過這些人拍過電視劇嘛?
一個20集的電視劇。大概拍攝周期要3個月。(單機拍攝)。
一部長度為1小時30分鍾的膠片(即電影)大概周期也要三個月。
加之衡量一個國家的影視作品的標准通常以「膠片」的獲獎狀況掛鉤。

膠片是沒有像素之說的,也就是說它完全還原了鏡頭里的景色,清晰度很高,而數碼設備都存在著限制,即便是像素很高的設備,歸根到底,畫面還是有一個第一個點組成的。同時,膠片在色彩的表現上,數碼設備很難媲美。
膠片能夠更加細膩地體現場景的細節和氛圍,在色彩\光線變化\影調等各個方面都比數碼能夠包容的程度更高;膠片沖印的效果必須要能滿足電影院的大屏幕,數碼在這方面很難與膠片相比;再次,膠片對攝像師和洗印廠的技術要求都相當高,並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所以能夠使用膠片拍攝電影,是對攝像師和洗印廠專業技術的肯定,當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對他們專業水準的直接證明.
再一個膠片的價格昂貴,一部最普通的長片,一般單膠片就要花上百萬,數碼設備價格也不菲,但一般攝制組都是租用設備,成本明顯節省。
但最後說一點,只要在院線上映的(除了數字影院)必須得用膠片,也就是說,即便是用高清數字機拍攝的,放映時也要轉錄到膠片上,不然銀幕是無法放映出來的。

6. 張藝謀拍的所有電影

影視作品
張藝謀
1984:《一個和八個》 攝影 1984:《黃土地》 攝影 1986:《大閱兵》 攝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紅高粱》 導演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 1989:《代號美洲豹》 導演(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導演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導演 1994:《活著》 導演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導演 1996:《有話好好說》 導演 1996: 受邀參與電影《盧米埃與四十大導》(本片是為紀念「現代電影之父」奧古斯都·盧米埃與路易斯·盧米埃兄弟而拍攝) 導演/演員 1997:《圖蘭朵》(歌劇/義大利佛羅倫薩節日歌劇院) 導演 1998: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中國紫禁城太廟) 導演 張藝謀
1998:《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 1999:《我的父親母親》 導演 2000:《大宅門》 客串(飾李蓮英) 2000:《幸福時光》 導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編劇 導演 藝術總監 2001: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片《新北京,新奧運》 總導演 2002:《英雄》 導演 2002: 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宣傳片 總導演 2003: 韓國世界盃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3: 北京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及會徽宣傳片《中國印象·舞動的北京》 總導演 2003: 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表達的主題是「成都市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2004:《十面埋伏》 導演 2004: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桂林)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單騎》 導演 2005: 法國聖丹尼斯的法蘭西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導演 2006: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麗江》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 導演 張藝謀
2006: 美國大都會原創歌劇《秦始皇》 導演 2007: 北京奧運會火炬及火炬接力宣傳片 導演 2007: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7: 戛吶電影節60周年紀念短片集——《每人一部電影》之《看電影》 導演 2008: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13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閉幕式 總導演 2009: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海南島》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9: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聯歡晚會 總導演 2009: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朵》( 國家體育場「鳥巢」) 導演 2009:《三槍拍案驚奇》 導演 2010: 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 總導演 2010:《山楂樹之戀》 導演 2010:《金陵十三釵》 導演

我的父親母親 可以看看 還有他的印象系列 都很不錯的

7. 求張藝謀電影拍攝手法及技巧!!

張藝謀曾經導演過10幾部電影,若分類的話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形式主義風格,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有話好好說》等;一類是唯美式風格,如《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等;一類是寫實主義風格,《秋菊打官司》、《一個也不能少》等。作為一個蜚名海外的大導演,其電影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父親情結
《千里走單騎》中父親在電話中得知兒子已經去世,他在雪域高原上停下車子,獨自面對群山,群山無言;父親回到日本,來到海邊,獨自面對大海,波濤無語這兩場靜默,讓我心緒沉澱。開場5分鍾,影片巧妙地把父子之間的矛盾成因化為背景懸念,於是高田一次次被不著痕跡地放置到拍攝儺戲的兩難境地。親情是唯一的驅動力,健一知道希望父親快點回來,親情和責任感驅使高田帶著揚揚上了路等情節設置,展現了張藝謀豐富的鏡頭捕捉力,所有的情感都含而不發,但又處處顯得溫馨動人、幽默而不著痕跡。
《黃土地》中農家女翠巧在八路軍戰士顧青的啟發下,認識到父命只會損害自己的成人;《大紅燈籠高高掛》反復出現的大紅燈籠就是父親權力的象徵;《紅高粱》中傳統父親的形象是由蒙面盜,李大頭,禿三炮和日本軍隊等具體承擔的。
2、悲劇的重復
悲劇的力量就是如此強烈和通透,因為人物的設置命運的安排而有著疊加和累計的效果,讓人震撼至深。《菊豆》中染坊主楊金山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他性無能,將2房妻子折磨至死都沒有留下一兒半女。而亦在菊豆身上延續著悲劇。這樣一個冷血的人物在其癱瘓之後的生活幾乎是生不如死。
青天這絕對一個「老實人」形象。他習慣了逆來順受,即使是因為憤怒砍在樓梯上的刀,在面對金山問話的時候仍舊裝做好不知情的樣子問:」嬸嬸沒有事吧,是不是病了」。而在面對菊豆所帶來的吸引的時候,也選擇了把房門緊鎖來避嫌。而在面對癱瘓的金山放火准備和他們同歸於盡的舉動,他雖然是放下狠話,卻不願因此而將金山弄死。他說」畢竟他是我叔阿!」雖然也有和菊豆廝守的時候,但他的身份終究是不見天日的,對著自己親生骨肉也只能以兄弟相稱。深深的痛苦只有在醉酒之後才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出來。
菊豆這個角色由鞏利來演繹簡直太合適不過了,那是個夠「勁」的女子。她骨子中有著對這生活的反抗精神。所以當她無法忍受金山非人的虐待時她將求助的手伸向了青天。她始終帶著十足的精神准備沖破枷鎖,期望「幸福生活」!她的悲劇在於她雖然有沖破生活枷鎖的勇氣和決心,卻無法脫離對於男性的依靠,她所有的期望的都寄託在青天和天白身上,覺得他們的存在會讓自己的生活好起來。而青天始終甘於壓制之下的姿態只會將她的夢想越拉越遠。當她目睹了天白將自己的親生父親打死在染池中,世界的壁壘瞬間崩塌。她在院中點燃了火,將所有的一切燒毀,包括自己這萬念俱灰的身軀。
3、藝術家的審美情懷
《一個都不能少》中金錢始終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它與敏芝代課,保護粉筆,集體搬磚,乘車進城和電視找人等,審美出2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個是現實主義精神;二是電視等文化裝置的文明性。敏芝在電視前的質朴傾訴和呼喚,給予公眾的巨大向心力和認同願望;《黃土地》大快荒涼貧瘠的土地,翠巧的反抗共同呈現出一種令人感盪回味的悲沉;《紅高粱》在釋放中展現出高亢激越的生命旋律;《秋菊打官司》的震驚是因憤氣意外地無處揮灑而形成的內在驚異;《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在小金寶表面快活終究掩蓋不住內心的極度憂郁和悲劇性的隱憂。
4、色彩的運用美學
張藝謀偏愛紅,早期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片名都帶著紅的字眼。《菊豆》中高高掛起的紅色布匹更是貫穿整部的電影物品,它見證了天青對於菊豆的初見傾心。絕望的菊豆對著天青哭訴的時候拉著紅色布匹的一角,那神情彷彿是拽住天青的衣角。天青對著菊豆的美色發呆時候,長長紅色布匹因為滾輪的松動而高高的泄下。而紅色在片中同樣是代表了失望和絕望,記得天青乘著天白不在院中的時候在角落把集市上買的紅色頭巾戴在菊豆的頭上時,鮮亮的紅色瞬間從黑灰色的畫面中跳躍而出,2人沉浸在短暫的快樂中,卻被天白突然的歸來而打斷,亦在其冰冷的眼中將這紅色頭巾急忙的拿下掩藏起來。片尾這紅色火焰則是所有絕望的匯集,帶著萬念俱灰的決心,卻又在最後一刻留下最最凄厲的質問。
5、獨特的構思,深刻的寓意
比如《活著》中的皮影。福貴背著它們,福貴牽引著它們跳舞,在赤貧糊口的日子裡,在九死一生的戰地上,在大煉鋼鐵的勞動中,無論世事如何變換,要演皮影,只需一塊幕布,一朵照明的火,一把拉開來的好嗓子。福貴得罪了兒子,賠不是的時候也說:「晚上爹給你唱戲聽。」書中如黃泥地般沉默的農民變成了指間上演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皮影藝人,數十個鮮艷的靈魂在他的嗓子里游動。
在《紅高粱》中,觀眾是不會忘記青紗口那一望無際的高粱地,那野性彌漫的綠色向我們張揚著自然和生命;在《菊豆》中,觀眾的視覺中反復出現楊家染坊里自房粱上懸掛而下的紅黃布條,黃色暗含淫盪而紅色卻預示血腥和死亡,那布條更是給人束縛和限制的聯想;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陳家大院里的大紅燈籠以及灰色的高牆更是電影故事的主線,紅燈籠讓人想到青樓和挑逗而灰色的高牆則象徵著幽閉和囚禁。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哪院太太捶腳、點燈就預示誰是老爺的寵幸者;《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疼痛的表情,意味著即將生產;《有話好好說》中,菜刀、板磚代表凶器,一隻快速旋轉的輪子代表主人公飛快地騎著自行車,一陣尖利刺耳的聲音代表著急剎車;《菊豆》中楊天青的一隻大海碗隱喻主人公情感和性的飢渴;《紅高粱》中狂野舞動的紅高粱意指生命、愛情、慾望等。
6、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
沒有一部其他的張藝謀的電影具有《活著》這樣深刻的內涵。福貴一家在電影中的悲慘遭遇只是層面上的故事,影片的主旨卻是在演繹人在世上和命運抗爭卻無能為力的境況,去再現張藝謀欲表現的宿命論人生觀。貫穿整部電影的皮影戲是我們理解這一主旨的最重要依據。
皮影戲使《活著》的故事演化成三層,福貴一家的故事,皮影戲的故事,以及人類的故事。人在世上的雙重角色在他和玩偶之間的關繫上得到充分的顯示。一方面,人是玩偶的操縱者;另一方面,人卻如同玩偶被一種不可知的強大力量所操縱。福貴一家人在電影中的悲慘命運具有濃烈的宿命論的色彩,更為人如同玩偶這一比喻增加了不可缺少的注腳。人生就如同一場早已安排好的戲。實際上,人生如戲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譬喻。戲本身就不是真的了,而影戲卻給這不真實又增加了一份虛幻,而皮影出現在電影影幕上就更是幻上加幻。平麵皮偶在孤燈幻影下顯現演繹人生的故事把人生如戲,人生如夢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人生就已是一場夢幻,而對大起大落,喪子喪女的福貴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惡夢。皮影戲還是偶戲。偶戲能更好的象徵人如同玩偶這一譬喻,皮影戲中的皮偶受人操縱和電影中福貴受命運操縱交相互映,把宿命論在電影中推到了極致。
在整部電影中,張藝謀不斷地把玩「人如玩偶」這一意像。福貴被改寫成皮影戲藝人,不光是情節的需要,也是張藝謀為了強化主題的手段。為了生活,福貴拋妻別子,遠離家鄉,成了巡迴皮影戲團的班主。福貴那一幕幕風餐露宿為生存奔波的鏡頭和皮影戲交叉出現在影幕上讓我們有點分不清皮影中人物和電影中人物的界限。福貴被國民黨軍隊強征為民夫,肩拉大炮的鏡頭,更讓我們看到一個懸絲木偶的形象,受人操縱,無可奈何。解放了,然而福貴身不由己的命運仍然繼續著。在那場超英趕美大煉鋼鐵的運動中,張藝謀再一次把皮影戲的場面和煉鋼的場面融匯在一起,象徵著在那場荒誕的運動中,每個人都和福貴一樣身不由己,是命運的玩偶。
當福貴沖向鮮血淋漓的有慶的屍體前,張藝謀給了他一個特寫鏡頭。在整個影幕上,除了福貴本人,就是一幅皮影戲的影窗。在無法抗拒的命運面前,福貴本人看上去多麼象被他玩於股掌的皮影啊。這些戲劇性的巧合後來再次發生在福貴女兒鳳霞的身上。文化大革命中,一直伴隨福貴的那箱皮影未能逃過劫難,在鎮長的督促下,鳳霞把那些皮影燒掉了。皮影戲的故事似乎暫時結束了,但福貴的厄運卻並沒有隨著那些皮影灰飛煙滅。由於高明的醫生在文革中全被關進「牛棚」,醫院由學生當班,鳳霞產後大出血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命歸黃泉。命運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它醜陋的力量。本可救鳳霞一命醫術高明的王教授,因為餓了三天,吃了福貴好心為他買的七個饅頭而噎得不能動彈。福貴再一次間接的促成了鳳霞的死亡。這些情節極富戲劇性,在原著中是沒有的。影片的結尾也是富有象徵性的。當福貴的外孫饅頭問他的姥爺把他爸爸為他買的小雞放到哪裡時,福貴從床底拖出那個劫後餘生原來裝皮影的木箱,和他一起把小雞一隻一隻的放進去。毫無疑問,這里小雞代表的是年輕一代,代表著未來,而曾經裝皮影的木箱由於是個盛體和封閉物,表示禁錮和束縛則象徵著命運。通過這一象徵,張藝謀無非在告訴我們,人類將繼續受命運的控制,永遠不能擺脫命運的主宰。

8. 張藝謀拍攝的電影最大特徵是什麼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視覺方面可以說非常的華麗,甚至可以用藝術性視覺來進行評價。當然這和張藝謀導演曾經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有著很大的關系。張藝謀導演是一個非常善於利用鏡頭結構來講故事的導演。甚至張藝謀導演所拍攝的電影都能夠成為鏡頭結構教科書級別的案例。其實最能夠反映張藝謀鏡頭藝術的電影就是英雄這部電影,因為在這部電影當中,張藝謀導演將視覺性藝術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這部英雄也成為了教科書級別的視覺藝術電影。

當然我們並不能夠否認張藝謀導演在過去帶給中國電影的輝煌,但是想要重現這樣的輝煌的話,就必須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因為張藝謀導演的水平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只要張藝謀導演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劇本,相信張藝謀導演還是能夠創作出非常經典的電影。

9. 拍電影最好用什麼攝像機

電影的特點是24格,能拍24格的攝像機就可以稱為能拍電影
SONY
HACAM
系列的
HDW790;F35(張藝謀的三槍就是用這款機器)
松下的也可以,最簡單的例如
DVCPRO50系列的
908,就可以24格拍攝
再向下,sony小高清
PMW
EX1R。。。。。
具體參數你可以參考我的網路空間

10. 張藝謀是怎麼拍電影的

個人簡歷

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咸陽國棉八廠當工人。

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

1982年: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

1984年:拍攝影片《黃土地》,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的造型表現出黃土高原的拙樸渾厚,於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

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同年獲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1987年:導演影片《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頌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於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第五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第三十五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摩洛哥第一屆馬拉卡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

1989年:獲第十六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廣播電台青年聽眾評委會最佳影片獎。

1990年:導演影片《菊豆》,同年獲法國第四十三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西班牙第三十五屆巴利亞多里德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穗獎、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大獎--金雨果獎。

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同年獲義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莉特別獎;1992年獲義大利全國奧斯卡獎(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獎、義大利米蘭電影協會觀眾評議本年度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

1992年:導演《秋菊打官司》,同年獲義大利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優秀導演獎;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獲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2000年:導演影片《幸福時光》

閱讀全文

與張藝謀用什麼攝影機拍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熊出沒狂野大陸免費電影版 瀏覽:183
熱帶魚電影多少分鍾有親密 瀏覽:470
最新電影大全好看的電視劇排行榜2015 瀏覽:862
八月未央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252
怎麼下載看電影的播放器 瀏覽:385
小婦人電影哪個版本最好看 瀏覽:918
怎麼樣學會評價一部電影 瀏覽:972
頭條上什麼電影可以解說 瀏覽:137
av電影怎麼下載地址 瀏覽:843
怎麼花最少的錢去看電影 瀏覽:845
碾子上砸小孩是什麼電影 瀏覽:817
青年旅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84
電影人聲輕怎麼調 瀏覽:313
黃岩德信影城今天什麼電影 瀏覽:946
好看必須推薦的電影 瀏覽:922
電影烈火英雄一點不好看 瀏覽:313
馬小玲電影名叫什麼 瀏覽:503
播放那個什麼什麼是什麼電影 瀏覽:285
北京電影學院為什麼那麼多美女 瀏覽:660
具惠善導演過的電影好看呢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