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蘇聯餓死很多人是什麼電影

蘇聯餓死很多人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5-10-05 16:56:04

『壹』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國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作為二戰策源地的德國,這些年一直在反思,他們將自己的過去挖出來示眾,警醒世人也告誡自己。在電影行業,一些導演也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在向二戰做最後的道別。其中,我至愛的一篇就是《希特勒的男孩》。

戰爭的殘酷無情地摧殘著這些單純的少年,這是時代的悲劇更是人性的悲哀。人類自我殘殺的最合理的理由就是戰爭,但我們依然相信人性之光,我們在反思,我們在彌補,我們 依舊心向陽光,就像阿爾伯特與菲德烈斯一樣。

『貳』 講希特勒沙猶太人的電影是什麼

很多啊!其中《辛德勒名單》是絕對的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鋼琴師》 2002年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第7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 劇情: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死亡終點站》 德國 1943年,住在柏林的猶太人經歷著大t殺,一批批的猶太人被強行帶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全德國只剩下了688個猶太人,也是最後一批被強制押走的猶太人。他們在半夜被拖出來,被槍威脅著上了火車,在狹小骯臟的房間里只有一桶水,沒有食物。他們中不斷有人被槍掃射到或是餓死。老人、婦女、兒童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拳擊手與他美麗的妻子,勇敢的小女兒尼娜和他12個月的兒子;神經脆弱的埃麗卡受不了火車上巨大的恐懼與折磨而失去理智,親手悶死了襁褓中的孩子;天生樂觀的喜劇家和他會彈琴的妻子是對相親相愛的老夫婦,老婦人缺水過度,喜劇家慘死槍下;珠寶修理員阿伯特與珠寶老闆的美麗女兒相愛很久,他們計劃一下火車就結婚。車上的一部分人開始計劃逃脫,可一些人仍然抱著僥幸心理不願冒險,他們有人在激烈地爭執、互相埋怨,而火車正在快速地駛向死亡終點站……

《善意的謊言/心靈DJ/騙子賈科伯》(1999) 德國 二次大戰期間德軍佔領了波蘭的猶太區,在一個貧窮的猶太咖啡廳里,裡面的主人傑克布偶然間聽到一個被禁止的無線電新聞,新聞公布說紅軍已經在與德軍的軍事行動上取得了勝利。
由於戰爭,猶太區中的猶太人普遍陷入困惑與沮喪中,為了恢復同胞們的信心傑克布想到了不久前無線電新聞,於是他精心編造了一條虛假的新聞,宣稱盟軍已經在反納的道路上取得了優勢,消息傳開後,猶太人們果然信心大增,又重新點燃生活火焰,然而這條消息也傳到了德軍的耳朵中,因此他們開始細細調查散布新聞的人…

《偽鈔製造者/伯納德行動》(2007) 德國 《偽幣製造者》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36年納粹分子命令集中營中的犯人大量偽造外國貨幣,妄圖以此來破壞英國的經濟。薩利(卡爾·馬克維斯飾)就是參與這起行動的人。納粹期間,他先是柏林過著聲色犬馬的日子,金錢、女人和酒宴。**督察長Friedrich Herzog(大衛·史崔梭德飾)將他逮捕之後,他的好運也就到此為止。很快就被送到了毛特豪森集中營,薩利在那裡顯示出特殊的才能於是又被轉到了柏林北部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在他來到這個地方的同時,他又再次與Herzog面對面,此人來這兒是為了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的。在所謂的「伯恩哈德行動」(Operation Bernhard)計劃下,精心挑選出他的獨特才能,薩利和一組專家被迫製造外國流通紙幣。在這組人員之中,包括了囚犯阿道夫·博格(奧古斯特·迪赫飾),作為補償安排他們住在高級的兵營里。但是當薩利試圖削弱德軍同盟的反對國家的經濟時,阿道夫則拒絕利用自己的才能為納粹利益效勞,而且為了化解戰爭還想在阻止伯恩哈德行動中做出一些努力。面對道德意義上的進退兩難,薩利必須決定是否要開始這項拖延戰爭的行動,或者是冒著生命危險和同在獄中的其他人並肩作戰,這或許是最正確的選擇。

《裸露在狼群》(1963) 德國 布瓦爾德集中營,波蘭人揚柯夫斯基被關了進來,他還偷偷把一個猶太小孩也帶了進來。大家總是想盡辦法躲過納粹分子的視線,把孩子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大戰結束前夕,黨衛軍以搜尋小孩為由,企圖破壞地下黨的活動。揚柯夫斯基為了保護孩子,決定冒著生命危險乘運輸車離開營地。年長的瓦爾特出面干預此事,終於把孩子留了下來。最後醞釀已久的起義准備就緒,在蘇聯紅軍的接應下,解放了這個集中營

《隱蔽之所》(1975) 德國 大概就是講猶太人度貓貓的故事

《猶太失樂園/猶太人區》(2006) 德國 本片根據著名猶太人作家喬舒亞·索博爾同名小說改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統治下的位於立陶宛的猶太人聚居區,基帝是管理這里的德國軍官。殘忍冷酷的他是個樂迷。一次,他抓住了一名正在偷食物的猶太歌手哈雅,被她美妙歌聲所打動。於是,基帝命令此區的猶太**尚組織各種音樂演出以滿足自己。尚為了能使更多猶太人擺脫被屠殺的命運而開始積極籌備並同哈雅相戀。但好景不長,德軍在前線戰敗,上級命令屠殺所有猶太人,一場生死抉擇擺在了基帝、哈雅和尚的面前……

《母親的勇氣》(1995) 德國

《囚車駛往聖地/生命列車》(1998) 法國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德軍佔領了法國之後,他們對猶太人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屠殺與迫害,使人們惶恐不安。施勞默在逃出一場劫難後,匆匆跑向施代爾——一個猶太人聚居的小村莊,將德軍即將來臨的消息告訴了鄉親們。為逃避納粹的殘酷迫害,大家決定舉村遷徙,經蘇聯逃往聖地耶路撒冷所在地——以色列。拉比神父代表村議會指定木材商默多沙伊喬裝成德國軍官擔任列車總指揮,帶領一些由青年人喬裝成的德國士兵,以押送猶太人去集中營為掩護,向蘇聯邊境逃亡。全村人捐資購買了一列火車,這列所謂的囚車在夜色的掩護下,開始了逃亡之旅……面對路途中的艱難與凶險,膽小懦弱的人變得勇敢堅強了,平時瘋瘋顛顛的人也變得聰明機智起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顯現。在經歷了一番生與死的洗禮,善與惡的較量之後,人們用他們的機智與勇敢,戰勝了重重困難,終於到達了光明的彼岸。

《夜與霧》(1955) 法國 這部揭露納粹集中營恐怖瀑行的紀錄片,歷來被公認是紀錄電影傑作。本片時間不長,32分鍾,但其震撼人心的效果則遠遠甚於《辛德勒的名單》。畫面中黑與白的色彩更加令人觸目驚心:堆積如山的女人的頭發,用屍體做成的肥皂,還有一張張印有mark的人皮。影**醒世人:戰爭已經平息,但我們不能閉上眼睛,營周圍的檢閱廣場上重新長出青草,被遺忘似的村莊依然危機重重,火葬場已廢置了,納粹的罪惡已成為如今孩子們的戲劇,9OO萬陰魂游盪在這郊區。

《美麗人生》(1997) 義大利

《佩斯卡拉》(2002) 義大利 在二戰快要結束的1944年,納粹法西斯繼續在歐洲大肆殘殺猶太人。佩拉斯卡原是位從事過貿易活動也參過戰的義大利商人,面對滿目的硝煙和戰火,他的良心受到強烈震撼,舍棄與家人團聚的幸福,並投入自己所有的資金,開始想盡辦法挽救猶太人的生命。這位機智而勇敢的中年男人利用各種機會,有時以金錢作為誘餌,有時憑借自己的口才據理力爭,有時甚至裝扮成西班牙外交官,在納粹統治的夾縫中拯救了許多無辜的民眾。

《冷眼殺機/灰色地帶》(2001) 美國 奧許維次集中營里一名納碎醫生及一名猶太囚犯(David Arquette)正面臨著道德上的灰色地帶,他們必須選擇搶救命在旦夕的14歲少女或是牢里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囚犯。

《六千人的生命簽證》(2006) 日本

《走出塵埃/集中營的吶喊》(2003) 美國

《陰謀/納粹大獵殺》(2001) 英國 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美軍參戰令希特勒一統世界的狂夢破碎。1942年1月20日一場秘密會議,全世界人類的生活就此改變。這場會議中的一份文件,隱藏了多少秘密,猶太人是生是死,答案只有秘密對話里的發言者知道

『叄』 一部蘇聯或者烏克蘭電影 一位婦女收留了兩個敵對國家的士兵 他們三人語言不通 後來兩人與婦女結合 生下兩

不叫夜鶯叫《布穀鳥》

『肆』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故事,主演是鐵托朋友,導演餓死在城裡,還有什麼

曾經有那麼幾年,我國的甲A聯賽里存在著一大「幫派」:前南幫。

當然這是開玩笑,因為那幾年裡在咱們國家見到的前南斯拉夫球員和教練簡直太多了,連國家隊主教練都是。

這么多前南教練的湧入,一方面是因為人家足球水平確實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家對前南斯拉夫地區的人有一種先天的親切感,甚至於在國際比賽當中不自覺就會為前南球隊加油助威。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家曾經同屬於一個陣營,但這也不能完全解釋得通,畢竟咱們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這些國家的親切感就弱一些。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我們和前南地區文化交流比較多的原因吧。

五、為什麼我們如此喜歡《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據說,這部電影在我國的觀看總人次能達到上百億之多,從七十年代開始幾乎每一代人都看過不止一次這部電影,而且也都非常喜歡,為什麼一部前南電影會有如此魅力呢?

筆者認為,拋開經典的音樂、跌宕的劇情、精彩的表演之外,《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還有兩種情懷是最能打動人的。

一種是英雄主義情懷,當然是指瓦爾特,他就像前蘇聯的夏伯陽和我國的李向陽一樣,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

另一種則是家國情懷,在該片中集中體現在了謝德和瓦爾特兩人身上。謝德對女兒的感情讓人動容,這是人性的光輝。

而電影中馮·迪特里施最後的那句話則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部電影的精神進行了升華:看,這座城市,它就是瓦爾特。

『伍』 德國戰爭片大多冷酷無情,有哪部是非看不可的

《帝國的毀滅》

這部電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是身心完全投入,精彩的部分實在太多太多。

對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傷心欲絕的小護士: 「My Fuehrer, keep faith in the final victory!」 "Lead us and we shall follow!

可以看出,懷著嚴謹乃至克制的態度,拍攝者盡心竭力試圖還原歷史,無論是對現有發掘史實的尊重,還是對柏林街頭斷壁殘垣的重塑。這一點十分可貴,更比其它表達方式(例如煽情,例如懺悔)來得實在來得困難,片中直接或側面地展現了多人的、不同的死亡,透過影像,我看到了,這些死亡不只是一個個符號的消失,不止是戰爭機器崩潰時散落一地的碎片,他們更是一個個血肉之軀,這些軀體選擇了自己所相信的,有的堅持了選擇直到肉體的隕滅,有的在生死關頭做出了另外的選擇,並活了下去。這似乎是一種象徵,象徵著某種層面的優勝劣汰?具有諷刺意義的 是自殺者們貫徹了自己成王敗寇的精神理論。他們一方面畏懼死,一方面渴望死,因為死於他們而言或是某種意義的殉道,雖然對於勝利者而言不過是畏罪罷了。日光下沒有新事。歷史從無徹底的勝者,所有人都會被時間淘汰,這么說或許有點落於俗套,但絕大多數事皆逃不出這一俗套,那些自詡千秋萬代的 往往更是如此。人類樂於毀滅,或是在走向毀滅之前粉飾諸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人類更樂於重生,或是說崇拜重生,甚而不惜創造宗教給死亡和毀滅加冕,那冠冕,便是重生。既然永生萬歲不過黃粱一夢,那麼退一步以求曾經滄海又為水又有何苛刻呢?毀滅與重生,便是人類歷史循環無盡的主題,對了,它們有另一個名字,叫戰爭與和平。歷史彷彿在不斷地反復說明,人類的本質終究是矛盾,這種矛盾不可調和以至於矛盾到一種近乎公平的程度:對毀滅和重生,戰爭與和平,廢墟與建設的狂熱與愛好幾乎是均等的,一邊不多、一邊不少,這是歷史中唯一長存的平衡。好了傷疤忘了痛也罷,戰爭是和平之母也罷,在人類進化到下一階層為止,這一問題是不會有解的。

回到影片本身,嚴格意義上來講,電影並不是一部反戰片,然而本片予人的震撼和警示絕不亞於絕大多數反戰片,這是有心栽花,亦或無心插柳,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升華於影片形式之上的反思精神和誠懇態度,令人敬畏。

『陸』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出自蘇聯哪部電影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出自蘇聯電影《列NING在1918》。

劇中當時處於戰爭期間,物資短缺,城裡沒有糧食,人都快餓死了。列寧的貼身警衛瓦西里按照列寧的指示即將到察里津,運糧到莫斯科以解燃眉之急。臨走之前瓦西里回家與妻子道別,發現家裡已經快揭不開鍋了。

妻子憂愁地望著熟睡的小兒子對丈夫說:「牛奶沒有,麵包也沒有,我們拿什麼來喂他」。

瓦西里難過地抱著妻子安慰說:「不要難過,牛奶會有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妻子知道瓦西里還沒有吃東西,就把家裡最後一塊麵包塞到了瓦西里的口袋裡。但在最後吻別的時候,瓦西里又悄悄地把那塊麵包放回了盤子里,留給了在飢餓中掙扎的妻兒。



『柒』 @蘇聯在樹林里屠殺戰犯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那個豬臉在那裡,他試圖殺她的近戰翻他的電影還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電飯還是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好的使用,這個對於我們大家還是有很多的好處和幫助的吧。

閱讀全文

與蘇聯餓死很多人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委婉的表達自己想看電影 瀏覽:841
紅橋下的暖流電影怎麼看 瀏覽:851
免費完整版電影進京成 瀏覽:141
有關演狄仁傑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03
如何評價和分析類型電影的特點 瀏覽:631
如何看待美國電影的毅力 瀏覽:940
一部電影如何拍攝 瀏覽:219
推介好看的古裝電影 瀏覽:122
泰國電影冥妻在講什麼 瀏覽:439
桑德拉提普頓是什麼電影 瀏覽:922
電影院自動換票怎麼換 瀏覽:944
美女蛇島求生這部電影怎麼樣 瀏覽:310
電影中為什麼不用攝像機的音 瀏覽:699
閑魚怎麼掛電影票 瀏覽:172
林正英的僵屍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51
好看獵奇的電影 瀏覽:266
如何做電影評析 瀏覽:290
如何拍電影成為主角 瀏覽:959
丁丁歷險記1電影免費 瀏覽:337
製作電影成本多少錢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