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片中cmn是什麼意思
國語 ,en是 英語
2. 有誰知道電影拷貝每本的長度規定多少幫幫忙
常見的電影拷貝主要分35毫米【膠片寬度】和16毫米兩種。
一本35毫米拷貝長度約300米
每米畫幅約52.6格
每秒放映24格
約11分鍾一本【均由片頭、正片、片尾所組成】
一部約10本拷貝
一部16毫米拷貝 約3-4本拷貝
3. 電影拷貝裡面的影片格式ys和yz什麼意思應該拷哪個
YS代表原聲,YZ代表譯制,如果需要電影本身的語言選擇YS,需要自己能懂的語言選擇YZ。
相關介紹:
譯製片是將原版影片的對白或解說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後,以該種語言配音混錄或疊加字幕後的影片。狹義的譯製片單純指的是配音混錄後的影片。
譯製片用以印製供放映用的拷貝。將本國影片從一種民族語言(或方言)譯成另一種民族語言(或方言)的影片,也稱譯製片。
(3)電影拷貝里的CMN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原聲本國語言字幕是為了能最快得讓觀眾看到國外電影,但是,因為電影是靠畫面和語言來表現的一種藝術,因此,聽不懂外語的觀眾一邊看畫面一邊看字幕會極大的破壞掉電影本身的完整性,這只是一種最快速最基本的選擇。
但對於無法體會外語文化的人來說,看了這種譯製片實際上並不等於真正看懂了電影,只是了解而已。
原聲本國語言配音這種譯製片多用於紀錄片,因為紀錄片多為科教性質的,基本無故事性和人物,因此只需要將原聲減弱並加上配音就可以了。
4. 電影拷貝文件里TH-QMS代表什麼意思
TH泰語
QMS中文簡體字幕
泰語 - 中文簡體字幕
5. 電影拷貝是什麼意思
全選,然後全部考到硬碟上,都有用的。。。放的時候放哪個呢?告訴你個土辦法,用滑鼠右鍵點每個文件夾,容量最大的哪個就是電影所在的文件夾,打開就可以播放了。
6. 什麼是電影的拷貝啊
目前電影的拷貝分為兩種:膠片和數碼硬碟,拷貝是指把拍攝好的影片復制到各個信息載體上,然後發給各個電影的播放點
7. 電影公映,電影院的 數字拷貝與膠片拷貝 分別是什麼 ,有什麼區別啊
數字拷貝使用專用數字放映機放映的電影格式,一般電影院可以去發行公司進行下載,然後將文件放在數字放映機上輸入密鑰進行放映。一般一部數字電影拷貝的容量在400GB左右(含聲音)。一般影院工作人員都比較喜歡放映數字拷貝,因為放了就可以不用在旁邊管了。而且數字拷貝沒有傳統膠片拷貝的刮傷、抖動和噪點問題,整體畫面質量較高。傳統膠片拷貝就是把洗印出來的那種膠卷,把膠片放在傳統放映機上將每格畫面快速連在一起形成畫面,一個膠片拷貝根據影片長度一般都有4、5盤膠卷,放映人員需要在旁邊盯住,一盤膠片放完之後就要換旁邊的另外一台放映機放映第二盤膠片,依此類推。膠片拷貝雖然可能有抖動和刮傷的問題,但是膠片色彩還原度高,畫面色彩較為艷麗,而且有些影片還特意需要膠片的噪點感來為影片製造意境。
8. 什麼叫電影數字拷貝
就是讓你到電影管理部門將你所要的數字電影影片節目內容復制拷貝到硬碟或大容量U盤上,再將電影節目內容輸入到數字電影放映機內(一個電影節目復制拷貝一次可永久保留)然後再給放映卡里授權場次,獲得場次的授權後把卡插入放映機點擊播放就可以放映了(得到多少場次的授權就可以放映多少場,每放映一次就減少一場,當授權的場次放映為零就無法再放了,如要繼續放映還得再到電影管理部門繼續申請場次)。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9. 電影拷片,qms什麼意思
QMS是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的簡稱,中文意思為質量管理體系。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
QMS包括管理職責、資源管理、價值創造過程、測量/分析/改進等四個方面的要素,這四個要素形成一個閉環。
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
指企業內部建立的、為保證產品質量或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活動。它根據企業特點選用若干體系要素加以組合,加強從設計研製、生產、檢驗、銷售、使用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並予制度化、標准化,成為企業內部質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動程序。
(9)電影拷貝里的CMN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質量體系審核在體系建立的初始階段往往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質量體系審核的重點,主要是驗證和確認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1、審核與評審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
(1)規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否可行;
(2)體系文件是否覆蓋了所有主要質量活動,各文件之間的介面是否清楚;
(3)組織結構能否滿足質量體系運行的需要,各部門、各崗位的質量職責是否明確;
(4)質量體系要素的選擇是否合理;
(5)規定的質量記錄是否能起到見證作用;
(6)所有職工是否養成了按體系文件操作或工作的習慣,執行情況如何。
2、該階段體系審核的特點是:
(1)體系正常運行時的體系審核,重點在符合性,在試運行階段,通常是將符合性與適用性結合起來進行;
(2)為使問題盡可能地在試運行階段暴露無遺,除組織審核組進行正式審核外,還應有廣大職工的參與,鼓勵他們通過試運行的實踐,發現和提出問題;
(3)在試運行的每一階段結束後,一般應正式安排一次審核,以便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對一些重大問題也可根據需要,適時地組織審核;
(4)在試運行中要對所有要素審核覆蓋一遍;
(5)充分考慮對產品的保證作用;
(6)在內部審核的基礎上,由最高管理者組織一次體系評審。
應當強調,質量體系是在不斷改進中加以完善的,質量體系進入正常運行後,仍然要採取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各種手段以使質量體系能夠保持和不斷完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QMS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質量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