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一一講的是什麼》
在台北市住著一戶中等階層的家庭:丈夫簡南俊,妻子敏敏,大女兒婷婷和年僅8歲的小兒子楊楊,他們和敏敏的母親共同生活著。 在敏敏的兄弟阿迪的婚禮中發生了一系列的麻煩事,先是阿迪的舊情人雲雲在阿迪與小燕的婚禮上大吵大鬧,而後在電梯口,簡南俊與自己30年前的舊情人謝里相遇,接著因為婷婷忘記倒掉陽台上的垃圾,婆婆下樓倒垃圾導致中風而陷入了昏迷狀態,婷婷一直很內疚,認為婆婆的病和自己有關。而在這一系列的打擊之下,敏敏的精神幾乎崩潰,她開始整天燒香拜佛。 醫生告誡家人需要每天輪流跟婆婆講話,以幫助其康復。這樣的對話,類似於自言自語,每個人都在這樣面對自己時,有很多的感觸,敏敏發現自己每天告訴婆婆的事情都一樣,因為她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情,最後不得不請護士念報紙來解脫尷尬困境,為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敏敏上山入宿寺廟了。 新搬來的鄰居麗麗和她的男友吵架了,兩人分手後,麗麗的男友胖子開始主動和婷婷約會。這一段三角戀的背後發展為一起兇殺,這一切都讓婷婷覺得悲傷。 兒子洋洋受父親的影響愛上了照相機,他覺得人只能看到一半兒的事情——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於是他開始拍攝人的背面,用兒童單純而奇特的視角拍攝周圍的生活。 胖子殺死了和麗麗母親和麗麗都有不正當男女關系的麗麗的英文老師。 簡南俊借著去日本出差的機會和舊情人謝里重敘舊情,兩人雖然彼此知道自己是對方的真愛,卻無法從頭再來。 不久婆婆去世了,敏敏下山回家。生活一如既往。 在婆婆的葬禮上,楊楊念了一段自己寫的話送給婆婆:「婆婆,我好想你……我覺得我也老了。」
② 電影《一一》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該片的英文名中文片名是《A one and a Two》,而中文名直接書寫兩個「一」字則會變成「二」字,形成不同的意思。
劇情簡介
在台北市住著一戶中等階層的家庭:丈夫簡南俊,妻子敏敏,大女兒婷婷和年僅8歲的小兒子楊楊,他們和敏敏的母親共同生活著。
在敏敏的兄弟阿迪的婚禮中發生了一系列的麻煩事,先是阿迪的舊情人雲雲在阿迪與小燕的婚禮上大吵大鬧,而後在電梯口,簡南俊與自己30年前的舊情人謝里相遇,接著因為婷婷忘記倒掉陽台上的垃圾,婆婆下樓倒垃圾導致中風而陷入了昏迷狀態,婷婷一直很內疚,認為婆婆的病和自己有關。
而在這一系列的打擊之下,敏敏的精神幾乎崩潰,她開始整天燒香拜佛。醫生告誡家人需要每天輪流跟婆婆講話,以幫助其康復。
這樣的對話,類似於自言自語,每個人都在這樣面對自己時,有很多的感觸,敏敏發現自己每天告訴婆婆的事情都一樣,因為她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情,最後不得不請護士念報紙來解脫尷尬困境,為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敏敏上山入宿寺廟了。
新搬來的鄰居麗麗和她的男友吵架了,兩人分手後,麗麗的男友胖子開始主動和婷婷約會。這一段三角戀的背後發展為一起兇殺,這一切都讓婷婷覺得悲傷。
兒子洋洋受父親的影響愛上了照相機,他覺得人只能看到一半兒的事情——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於是他開始拍攝人的背面,用兒童單純而奇特的視角拍攝周圍的生活。
胖子殺死了和麗麗母親和麗麗都有不正當男女關系的麗麗的英文老師。 簡南俊借著去日本出差的機會和舊情人謝里重敘舊情,兩人雖然彼此知道自己是對方的真愛,卻無法從頭再來。
不久婆婆去世了,敏敏下山回家。生活一如既往。 在婆婆的葬禮上,楊楊念了一段自己寫的話送給婆婆:「婆婆,我好想你,我覺得我也老了。」
(2)一一電影表達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簡洋洋
有一個知識豐富的爸比,一個神經質的媽媽,一個溫柔的姐姐,一個總叫他「聽話」的婆婆。洋洋總是被女生欺負,他不喜歡學校的「小老婆」。有一天,他聽見隔壁的人在吵架。第二天,在電梯口遇見了那個阿姨,他想轉過去看她。爸爸說:「洋洋,不能這么看人家。這樣很不禮貌,人家會生氣的。」
他說:「可是我想知道她在難過什麼。我從後面看不到啊。」洋洋跟爸爸說:「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我怎麼知道你在看什麼呢?」於是爸爸就教他拍照。
每天都給周圍的人拍背影,因為他們看不到,他就拍給他們看。洋洋用他的眼睛,把看到的世界講給大人們聽,他們聽不懂,他們不相信,於是就拍下來。後來,洋洋發現「小老婆」也並不是很壞,婆婆死了,洋洋跟他說對不起。
婷婷
有一個很疼她的爸爸,一個老被女生欺負的弟弟,一個有氣質的婆婆。婷婷跟隔壁家的莉莉是朋友,她喜歡她的男朋友胖子。這些她都不敢跟別人說,可是堵在心裡很難受,於是她就跟婆婆說。婷婷不明白為什麼舅舅不娶雲雲阿姨。
她問爸爸:「如果阿弟舅舅不是壞人,那小燕阿姨一定有問題了咯?」她以為愛情有好壞對錯之分,好人就應該得到愛情,壞人就不應該得到愛情。她開始跟胖子約會,後來胖子還是和莉莉還是重新在一起了,婷婷覺得不公平,她覺得自己沒有做什麼壞事情,為什麼胖子就不喜歡她。
再後來,經歷了很多事,胖子為了莉莉殺死了與她媽媽有染的人,婷婷的愛情也在他的咆哮中流失了,婆婆也死了。突然間婷婷明白了關於愛情的很多事。
敏敏
有個很木訥的丈夫,一個讀書用功的女兒,一個很自閉的兒子,一個不成器的弟弟,一個關系很好的公司同事南希。一切看上去並不壞。有一天,媽媽陷入昏迷,敏敏必須每天都去跟她說話,說著說著她就崩潰了,怎麼只有這么少。敏敏覺得自己好像白活了。
每天像個傻子一樣,每天在干什麼啊?她大哭起來,她覺得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活了這么久到底在活些什麼?南希勸說敏敏去山上呆一段時間,回來的時候,敏敏說,其實山上也沒什麼。後來,敏敏依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簡南俊
有個並沒有太多交流的老婆,一個很可愛的女兒,一個很像他的兒子,一個一事無成的小舅子,一個相識很多年的老同學兼同事。其實簡南俊心裡還住著一個人,他的初戀女友阿瑞。常常覺得與周圍格格不入,自有一套行為方式。討厭生意里的爾虞我詐,厭惡事事談到錢的惡俗,可是卻不得不深陷其中。
直到遇到大田,簡南俊才覺得自己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跟他談音樂藝術,跟他談人生哲理,從未如此推心置腹。簡南俊遇見了阿瑞,想起初戀的過往,心裡從來就沒有愛過另一個人,只有她。可是簡南俊最後卻拒絕了她,因為他覺得真沒有再活一次的必要了,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已經回不來了。
婆婆
從來沒說過一句話,但是她一直都知道。知道他們的困惑彷徨,知道他們的脆弱悲傷,知道他們的快樂欣喜,這些她全都知道,而且也知道該怎麼做,可是她不想說,她也不能說。婆婆覺得因為就像植物一樣,過度照顧反而讓他失去了進化的本能,他們總會和她一樣明白,因為他們總會有自己的六十歲,而自己卻要死了。
阿弟
有個很老實的姐夫,一個很關心他的姐姐,一個很兇的老婆,一個善解人意的前女友雲雲。他很相信算命,每天都在想如何撈錢,卻總是鬱郁不得志。他以為自己很能說,但是當他和媽媽說話的時候卻什麼也說不出來。阿弟很害怕自己的老婆,他不知道是為了肚子里的孩子還是真的愛她。
當孩子滿月的那天,雲雲來了,阿弟的妻子很不爽,結果同學和她吵了起來,阿弟不知道怎麼辦,他痛恨自己的懦弱。那天阿弟失魂落魄的回家,第二天,阿弟的妻子在浴室看到昏倒的阿弟,有那麼一剎那阿弟真的想死掉。後來,阿弟的媽媽去世了,他的生意也開始轉好。
③ 為什麼電影《一一》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華語最佳影片」
有人說,電影延長了生命,如果說有哪一部電影絕佳地表現了這一觀點,我認為它一定是楊德昌的《一一》,電影以簡南俊的家庭瑣事為標的,為我們構築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模型。這個模型包含了人生的各個階段。
簡南俊公司出現危機,瀕臨倒閉的危險。他為了挽救公司不得不做著自己不喜歡的活,而後在日本公乾的時候又遇上了自己的初戀情人,兩人相談甚歡甚至還有重修舊好的可能,這就是典型的中年危機模型。
所以電影其實是在訴說一種生活的本質。不管生活如何折騰你。你還是得過,生活還是得繼續。簡南俊外婆去世之前,家裡各種雞飛狗跳,她死了以後,家裡反而歸於了平靜。
世界就是如此,你以為你什麼都忘不了。可是就算你忘不了,也得帶著這份回憶沉重地往前走。
這種關於生活本質的電影,在華語電影范圍內是不多的。雖然把《一一》奉為最佳有些過譽,但它的確是一部大師之作。
④ 電影一一為什麼要取一一這個名字,跪求啊,希望大家速度回答,晚上要考試……一一是一部電影的名字
《一一》,這個奇怪的片名曾引發很多有趣的議論,有人認為它暗指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有人認為他是「把事情一一道來」的意思;而導演楊德昌則提供了這樣的標准答案:「《一一》代表一切簡單自然,其實質就是人與人的關系,這個關系不僅是言語的相互溝通,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我堅持生命個體的重要性。」 在楊德昌的早期作品中,經常表現一種個人與社會的沖突,以及理想破滅的痛苦。而在本片中,這種痛苦轉變成一種思辨的力量,有評論家收這部影片反映了一個人從純真到懷疑,再到睿智的過程。這部影片長近3個小時,並且節奏相當慢,如果具備一點耐心,它會帶給你一次相當完美的觀影經歷。像楊德昌以往的電影一樣,影片以一種非常細致,有條不紊的語調講述了一個關於人的故事。通過精妙的敘述手段來展現完整的結構,溫柔的情感。和很多先鋒派影片不同,這部影片並不難懂,它的新銳之處在於一種精妙敘事所表現出來的生活本身的繁復性。有意味的細節使影片具有一種民史的力量。 所以當七歲的洋洋最後出現在婆婆的葬禮上,翻開日記本對婆婆的遺像說道「婆婆,他們說你老了。我今年七歲,我覺得,我也老了。」那一瞬間,每一個人都會黯然神傷。
⑤ 以小男孩的視角解讀成人的世界的電影《一一》,為何能稱為許多人心中的最佳影片
我覺得一一這部電影可能說出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縮影,所以在很多人的心中成為華語最佳影片的代表吧。一一這個故事的題材正是從生活中提取的,講得也是現在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我們通過看這部電影得到的感悟,正式給了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它激勵我們要勇敢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有時生活就是這樣,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從電影的一大家子中,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家庭和我身邊的家庭,我們都發生過同樣的事情,到處理問題的方法確不盡相同。這部作品的導演是楊德昌,我覺得楊德昌就像是吳念真一樣,對家庭的感悟很深,就好像是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自己對生命對人生的理解和包容。我們在平凡中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部電影拍攝的較早,到現在還能有人問津,真的是非常不錯了,這部電影的豆瓣影評有8.9分哦,看來通過影片得到感悟的人有很多,他們都從電影里找到了自己的角色,用心去感悟,用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東西。
⑥ 如何評價電影《一一》
關於一一的意思,有人說是一一道來的敘事方式,看了豆瓣上的評論,大多是將每個個體抽離出來加以點評的。然而我想,一一的意思,應該是指那一家子的人,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底下,彼此經歷著自己情感的折磨和內心的困惑,卻互相沒有交流。在舒緩的節奏中,表面的生活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內里卻有多少的風起雲涌,而這些風起雲涌都只屬於他們自己,哪怕是最親的親人,都不能關注,甚至無法理解。洋洋的受人欺負對他來說一定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婷婷好幾次都用到「又」這個字,足以說明這一點,可是沒有人幫他去解決這份困擾;洋洋對於身後那一半世界的好奇也始終都只是他個人的好奇,他對女生第一次萌動的感情也一樣只是他自己的--甚至在從游泳池裡爬出來以後,渾身濕漉漉的他也一樣沒有受到家人的關注--即便是看到了大人也只會以為是淋了雨吧!婷婷所經歷的初戀要比洋洋更加驚心動魄,尤其是那個血腥的結尾,向我們昭示著青春的危險!而這份驚心動魄和她對婆婆的愧疚一樣,也依然只是她自己的,他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甚至一無所知得有些理所當然。最後終於說到簡南俊夫妻,之所以放在最後,是因為他們是這當中最叫人絕望的。小舅夾在兩個女人之間被折騰來折騰去也還有些人情味道,而這一對在外人看來相敬如賓、不吵不鬧的夫妻,他們兩人的世界竟然如此地隔閡。那隔閡不僅在於簡南俊向初戀情人表白的那樣「除了你我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而在於當妻子哭訴生活的無意義的時候,他絲毫不能理解那種感受,他只是給了一個及其表面的答案,終於將她趕到無處可去,無家可歸的境地。而第二次他們的對談仍舊延續著這一次的軌跡。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忽視還是一種不經意的行為,那麼這樣一種哭泣中的傾訴、這樣一種最直接的情感需求的表達,卻糟到了根本的挫敗,在這種挫敗當中,甚至丈夫的情感出軌都變得沒有了意義。影片的結尾,當簡南俊坐在婷婷身邊(而不是走道另一半的妻子身邊)的時候,他拉起了婷婷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裏面,這幾乎是整個影片當中最有溫情的一個鏡頭。這個鏡頭讓我們想起簡南俊在日本時候說的「女兒就像情人」,似乎向我們展示了那麼一點溝通的希望。可是連這一點暗示都是蒼白無力的:情人又如何?簡南俊和情人之間不也是互相隔閡的嗎?這甚至是他們分手的直接原因,也是胖子最後殺人的原因。簡南俊對婷婷生活的忽視,正好也為此做了最佳的注釋和證明。整個影片當中,婆婆的存在是一個象徵。在這樣一個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的家庭當中,對於身邊的人來說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個沒有情感回饋的植物人,他們對他來說也是如此。他們的存在就像是中文簡體的「一」字,單獨存在的時候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和另一個「一」一起存在的時候也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兩個筆畫之間即沒有呼應也沒有牽連。這樣存在的「二」(atwo)和「一」(aone)又有什麼區別呢?父母、夫妻、情人、兄妹無不如是。就是在這樣的隔閡當中,我們的心終於充滿疲憊,慢慢老去。除了這個核心主題的完美表述外,整個片子的一大特色是充滿細節--如果你看不到這些前後呼應的細節,一開始一定會覺得它瑣碎,沒有耐心將它看完(而的確有些人是在男主角踏上日本這段之後才覺得它有意思的),然而我卻喜歡它進展中的每一分鍾,從開頭到結尾。然後震驚於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信息量之大、震驚於導演的敘事能力、畫面和片斷的組接能力--三個小時對一部電影來說的確很長,然而要想在三個小時裡面充分地展現一個時代一個地方一群人的生活,我想這的確是需要天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楊德昌是個天才!《一一》這樣的電影,讓我接下來看的《千里走單騎》全然失色,或者我就不應該將它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千》只是對某種情感的表達渲染,而《一一》才是真正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索!
⑦ 楊德昌的電影《一一》為什麼叫《一一》
關於一一的意思,有人說是一一道來的敘事方式,看了豆瓣上的評論,大多是將每個個體抽離出來加以點評的。然而我想,一一的意思,應該是指那一家子的人,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屋檐底下,彼此經歷著自己情感的折磨和內心的困惑,卻互相沒有交流。在舒緩的節奏中,表面的生活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內里卻有多少的風起雲涌,而這些風起雲涌都只屬於他們自己,哪怕是最親的親人,都不能關注,甚至無法理解。
洋洋的受人欺負對他來說一定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情,婷婷好幾次都用到「又」這個字,足以說明這一點,可是沒有人幫他去解決這份困擾;洋洋對於身後那一半世界的好奇也始終都只是他個人的好奇,他對女生第一次萌動的感情也一樣只是他自己的--甚至在從游泳池裡爬出來以後,渾身濕漉漉的他也一樣沒有受到家人的關注--即便是看到了大人也只會以為是淋了雨吧!
婷婷所經歷的初戀要比洋洋更加驚心動魄,尤其是那個血腥的結尾,向我們昭示著青春的危險!而這份驚心動魄和她對婆婆的愧疚一樣,也依然只是她自己的,他的父母對此一無所知,甚至一無所知得有些理所當然。
最後終於說到簡南俊夫妻,之所以放在最後,是因為他們是這當中最叫人絕望的。小舅夾在兩個女人之間被折騰來折騰去也還有些人情味道,而這一對在外人看來相敬如賓、不吵不鬧的夫妻,他們兩人的世界竟然如此地隔閡。那隔閡不僅在於簡南俊向初戀情人表白的那樣「除了你我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而在於當妻子哭訴生活的無意義的時候,他絲毫不能理解那種感受,他只是給了一個及其表面的答案,終於將她趕到無處可去,無家可歸的境地。而第二次他們的對談仍舊延續著這一次的軌跡。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忽視還是一種不經意的行為,那麼這樣一種哭泣中的傾訴、這樣一種最直接的情感需求的表達,卻糟到了根本的挫敗,在這種挫敗當中,甚至丈夫的情感出軌都變得沒有了意義。
影片的結尾,當簡南俊坐在婷婷身邊(而不是走道另一半的妻子身邊)的時候,他拉起了婷婷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裏面,這幾乎是整個影片當中最有溫情的一個鏡頭。這個鏡頭讓我們想起簡南俊在日本時候說的「女兒就像情人」,似乎向我們展示了那麼一點溝通的希望。可是連這一點暗示都是蒼白無力的:情人又如何?簡南俊和情人之間不也是互相隔閡的嗎?這甚至是他們分手的直接原因,也是胖子最後殺人的原因。簡南俊對婷婷生活的忽視,正好也為此做了最佳的注釋和證明。
整個影片當中,婆婆的存在是一個象徵。在這樣一個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的家庭當中,對於身邊的人來說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個沒有情感回饋的植物人,他們對他來說也是如此。他們的存在就像是中文簡體的「一」字,單獨存在的時候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和另一個「一」一起存在的時候也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兩個筆畫之間即沒有呼應也沒有牽連。這樣存在的「二」(a two)和「一」(a one)又有什麼區別呢?父母、夫妻、情人、兄妹無不如是。就是在這樣的隔閡當中,我們的心終於充滿疲憊,慢慢老去。
除了這個核心主題的完美表述外,整個片子的一大特色是充滿細節--如果你看不到這些前後呼應的細節,一開始一定會覺得它瑣碎,沒有耐心將它看完(而的確有些人是在男主角踏上日本這段之後才覺得它有意思的),然而我卻喜歡它進展中的每一分鍾,從開頭到結尾。然後震驚於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信息量之大、震驚於導演的敘事能力、畫面和片斷的組接能力--三個小時對一部電影來說的確很長,然而要想在三個小時裡面充分地展現一個時代一個地方一群人的生活,我想這的確是需要天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楊德昌是個天才!《一一》這樣的電影,讓我接下來看的《千里走單騎》全然失色,或者我就不應該將它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千》只是對某種情感的表達渲染,而《一一》才是真正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索!
⑧ 如何評價《一一》這本電影
導演用三小時的電影時間,以簡潔的敘述風格。以一個家庭為主線,延伸出各種人物關系,
在傾注自己情感、用影片方式表達自己的同時又同時關注人在家庭、社會、情感之中的糾葛和選擇。
看似是很多人的生活,看似有很多不同。
通過導演的一一貫穿,其實也就是同一種人生,同一種生活。
生命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
1、誕生
舒緩的鋼琴音樂,嬰兒的啼哭聲,新的生命降臨,陽光明媚,綠樹成蔭,世界真美好。
白色的婚紗,黑色的禮服,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生活真美好。
影片以非常祥和喜慶的場面開場,以嬰兒的啼哭聲為背景,新娘新郎面對攝象機,想必是在舉行婚禮,這應該是一個神聖的場面,但仔細觀察又似乎隱藏著些什麼?新娘身體微微晃動,挺著已經微微隆起的肚子,有點心不在焉。新郎看看新娘,同樣有些散漫。
緊接著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向我們走來,陽光明媚,照全家福,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被小女生欺負著。
導演故意安排這看似美滿的開始,是否與後面的影片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以嬰兒啼哭聲為背景音樂作為影片的開始,除了影片中我們所看到的婚姻的開始,是否也暗指一個人新生命的降臨、誕生。我們暫且把這個新生命稱做「一一」。
2、童年
年幼的時候,我們對世界充滿著好奇,觀察著周邊的世界,這時的我們不懂表達。
洋洋是否代表著「一一」的童年。他容易被女生欺負,偶爾也會反抗。他的內心有太多的疑問。他渴望表達自己,但沒有人能完全回答他的問題。
他的世界大人不懂,大人的世界他也不懂。
洋洋藉助著相機,去記錄一些東西,希望的是告訴大人們他眼裡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他在電梯口拍蚊子,他撬課去拍各種照片,他拍大人的後腦勺,在他的眼裡世界都是看的到,都是實實在在的。
3、青春
我們漸漸長大,有一種東西,它來自於彼此的內心,有時讓人覺得非常美好,有時又讓人覺得非常糟糕,它並不容易駕馭,一不小心還非常傷人,有的時候它甚至超越了我們對父母的感情,人們稱它為愛情。我們相信地老天荒,海枯石爛,就如虔誠的教徒一般。
當我們再長大一些,因為各種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個深愛的人最終並不一定能走到一起。就如NJ和他的初戀情人一般,她是NJ最愛最愛的人,但她並不了解NJ,NJ倒底需要什麼?他不想考電機系,不想念博士。他做這些只是為了深愛的人。為了他的愛人,他的父母?他痛苦,他掙扎。
4、婚姻
當愛情慢慢老去,還好我們還有婚姻,它讓兩個人在一起,一起生活,彼此不會孤單,生活依舊向前。漸漸地,我們發現,我們需要彼此,離不開彼此,它比愛情更穩固更牢靠,人們稱它為親情。只是在這樣的親情里,生活更多的是平淡無味。
NJ在忙碌著自己的事業,她的妻子忙碌著自己的事業,NJ的小舅忙碌著賺錢,生活很充實嗎?我們不知道,直到在婆婆床前訴說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的生活過得那樣的蒼白,每天都是一樣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
有時我們真的不知道去做些什麼?我們身在某處,卻忘了到底來干什麼,只好原路返回。
5、朋友和利益
我們需要真正的朋友,他能聆聽你的內心,你的精神。你能懂得他的語言,他的靈魂。
朋友也要吃飯,朋友也要工作,朋友也要生活。他的生活和你一樣,也有艱辛,也有坎坷。
在朋友和利益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NJ說,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東西是真的?你們這樣做很傷,大田是個好人,我們怎麼做人?
NJ的同學說,好什麼人,你這樣我們怎麼做生意?
其實楊導大可告訴我們,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如果在朋友和利益之間做選擇,選擇利益是對自己有利的。但他沒有,他寄希望於NJ,並最終賦予他價值觀的勝利。
6、老去
我們每天在重復著相同的事情,面對著各種問題,有時我們想一睡便不要醒來,為何那麼殘忍,還要叫醒我們。
婆婆,在我的心裡,我不希望你再醒來,或許你這樣睡著比醒著更開心,婷婷每天在希望你能醒來,但這樣是不是太過自私了。
即使有機會重回青春年代的生活,面對自己深愛著的人,但還是不能走到一起,突然覺得,如果再讓我活一次,真的沒有必要。
我也不是不想和婆婆你說,只是我說的都是你知道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對你又有什麼幫助?我覺得,我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