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如何評價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導演李仁港執導的戰爭片,其主要內容是圍繞著三國猛將趙子龍一生的經歷,大幅度修改歷史人物形象,以及真實的歷史情節,戰爭環境。雖然人物形象與具體劇情和歷史情節很不相符,但這部片子有些地方還是做的可圈可點的。那麼我們就根據這部電影的服裝道具,劇情,以及演員的表現,來做一個相對簡單的分析吧。
結語:這部電影在劇情發展以及服裝道具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但演員的出色表演,讓這部電影有值得看的亮點。但如果將這部電影當中所敘述的劇情當成歷史的話,那麼顯然是不應該的。
② 劉德華演趙子龍的電影叫什麼
英文名: 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n 中文名: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 三國志之龍的復活 導演: ( 李仁港 Daniel Lee Yan-Kong ) 主演: (劉德華 Andy Lau) (洪金寶 Sammo Hung Kam-Bo) (吳建豪 Vanness Wu) (安志傑 Andy On) (於榮光 Rongguang Yu) (濮存昕 Quanxin Pu) 上映: 2008年 年過古稀的趙雲為了幫劉備踏平魏吳再度出山,卻在鳳鳴山上被困,迎來人生中的終極決戰。回思往事立殘陽,在這電光火石中,一幕幕征戰中的腥風血雨,一陣陣軍旅間的喜笑悲愁,紛紛出現在這老將軍的眼前。 三國亂世,魏軍強勢壓境,初任工兵的趙雲遇上抱打不平的同鄉兄長羅平安,兩人一見如顧,互訴對亂世的一片憧憬。在蜀國軍師諸葛亮以攻為守的策略下,主動請纓劫寨擾敵立下大功。長板坡一役,為免羅平安遺失劉備妻兒的死罪,趙雲單槍匹馬殺入曹營救回幼主,從而一戰成名。 因「單騎救主」有功,趙雲被委以重任與蜀國上將黃忠老將軍一起出征定軍山,此役是蜀國收取漢中奠下蜀國基業的重要一仗。不料黃忠為爭頭功在羅平安的鼓動下提前出兵,卻不想中了曹操的奸計傷亡慘重,危難時刻趙雲及時趕到義救黃忠和羅平安,並在諸葛亮的妙計下燒掉曹軍糧草再立大功。趙雲榮升為五虎大將,而此時的羅平安卻是心中百味。 時間如梭,五虎大將的關、張、馬、黃都先後辭世,兩鬢斑白的諸葛亮再一次策動殲滅曹魏大計,不服老的趙雲堅持要做先鋒大將。不料此次的勁敵竟是曹操的孫女曹嬰,這個美得像雪一般的少女,弓馬嫻熟,智勇雙全,帶著10萬大軍欲生擒趙雲以了祖父心願。而對趙子龍愛恨交織的羅平安卻在最後一刻作出了一個令他後悔莫及的決定--他把趙雲最後一次出征的軍機出賣給了曹嬰。 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把趙雲當成誘敵之傀儡,寄望曹嬰和趙雲的大戰,能讓他暗渡陳倉,用全軍在三個時辰里攻下魏之主城六郡。此次此刻,趙雲該何去何從。
③ 什麼電影 講風水的
衛斯理之霸王卸甲 (1991)
演員是元奎。
導演: 徐小明
編劇: 徐小明 / 張華標 / 薛家華
主演: 錢嘉樂 / 元華 / 胡慧中 / 李賽鳳 / 元奎
類型: 動作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劇情簡介 · · · · · ·
研習堪輿學的阮姓(秦沛 飾)與衛姓(元奎 飾)師兄弟找到龍穴霸王卸甲,若死後埋葬於此,定可興旺後人。阮欲歸葬此地,但衛看出該穴雖佳,卻可引起血光災難,因此力勸師兄放棄。師兄弟言語不和,大打出手。阮得償所願,歸葬權穴,重傷的衛歸葬智穴,並助好友王佔得財穴。
二十多年後,衛的兒子衛斯理(錢嘉樂 飾)輾轉來到美國洛杉磯,憑借過人才智製造電腦病毒,引起巨大混亂。他的舉動引起王的後人注意,王家憑借財穴蔭護,開創電腦王國,但今年事業滑落。最終得知,龍穴風水二十四年後勢必逆轉,必須將先人墳塋挪往他所訪的倖免。王氏後人助衛斯理解圍,並邀其同赴龍穴所在地——加里南……
④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電影《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前言:不管是歷史題材的電影還是電視劇,常常受到諸如「不符合歷史事實」、「造型前衛」、「現代語言過多」等批評。史書尚且不能完全等同於事實,何況是出於娛樂大眾或是傳承文化精神等目的人為塑就的影視作品。製作者借歷史的嘴,說理想,說情懷。作為觀眾,看一部劇,便是一部劇,有時候不問史詩,只管感受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電影《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是三國題材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導演李仁港和劉浩良,由劉德華、洪金寶、安志傑、 濮存昕、李美琪等人主演,2008年4月在亞洲上映。
「龍」指的是赫赫有名的蜀國上將趙子龍,它以趙子龍一生的發展為線,從亂世參軍、成名封將到暮年請命北伐、戰死沙場。劇中的趙子龍一生在走一個大圈,過往雲煙,徒留回憶
1.
趙子龍自離開常山後,流浪幾年,輾轉來到進入劉備義軍後,受到同鄉羅平安的照顧
羅平安送給子龍一張 大漢疆域圖 ,此時圖上僅有青州和常山兩地為紅點標記,是劉軍駐地。
羅平安說:「如果我們能助主公在這版圖上殺他一個大圈,到時候天下太平,我們也就可以光宗耀祖地回常山了」
子龍遇到的第一場戰斗是僅兩千人的劉備守軍抵抗曹軍一萬人的先遣部隊。戰書一下,曹軍第二天就會攻過來,而他們的援兵僅一人——諸葛亮
諸葛亮算準今夜子時有一場大雨,將守軍分出790人為 青龍 部隊埋伏在曹軍駐地左側,再790人為 白虎 部隊埋伏在右側
常山組20人以大雨為號,從正面直接殺入敵營,砍下帥旗,子龍助羅平安砍下曹軍先鋒將軍的首級,曹軍軍心潰敗,落荒而逃
先遣部隊的潰敗引來曹操親自出兵,十萬大軍,誓要將劉備連根拔起。劉軍無力正面抵抗曹軍,只好放棄前線,退守鳳鳴山。常山組因為立了大功,被軍師重用,護送劉備家眷。羅平安則把子龍遣到別處護送百姓,此處可見羅平安的嫉妒之心已起
羅平安與劉備家眷走散,獨自一人負傷回到了鳳鳴山。憤怒的張飛拿起丈八蛇矛要取羅平安性命。子龍用長槍當下這一擊,兩人打了起來,張飛顯然處於下風。隨後關羽為制止二人也陷入了混戰,最終被劉備打停
子龍請命獨自一人替羅平安救回少主阿斗,劉備將自己身上的 戰甲 賜給了子龍。這一套戰甲便伴隨了子龍一生。關、張二人帶了一小股軍隊將子龍護送出鳳鳴山,正面迎接來犯曹軍,子龍從小道迂迴曹軍腹地尋找少主
分別前,關羽:「小兄弟,我們只能把你送到這兒了」
子龍:「我們還有機會再見面嗎?」
關羽:「待我們把任務完成以後,一定會再見的」
子龍順利找到阿斗,兩位夫人已經被害,他將孩子綁在自己身後,不料被曹軍發現。此時,曹操看到只有一人前來救阿斗,命令部下:「生擒此人」
面對萬千曹軍,子龍血戰不降,勢必要將阿斗送回劉營。幼年的曹嬰眼神冷峻,在祖父曹操身邊長大深得曹操兵法心術。將士浴血奮戰,而曹操對曹嬰說:「下面全是你的棋子,好好記住,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此時,子龍在千軍萬馬中殺出血路,揚鞭沖向高坡,直逼曹操身前。曹操用寶劍護身,卻被子龍一把奪走
此時曹軍即形成合圍,子龍未能擊殺曹操,調頭逃離,策馬越過萬丈懸崖,大好山河盡在這英雄少年腳下
曹操制止了弓箭手放箭,「我不是說過要生擒此人嗎?」
此時阿斗的哭聲響起,子龍大笑,他不僅一人從大軍合圍中拯救了自己,也將這孩兒完好保護。正如羅平安所說,男兒胃口要大,夢想也要大,要立功便要立大功
曹操問:「來將可留姓名?」
子龍答:「常山趙子龍!」
曹操:「趙子龍,終有一天,我會抓到你」
子龍:「看誰的命長」~~揚鞭而去
2.
子龍單騎救主,一戰成名,加上他有將才,受到軍師重用,領趙家軍殲敵無數,戰無不克,人稱「常勝將軍」。劉備稱帝後,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同為蜀國五虎大將
亂世之年,群雄並起,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勢。蜀國經營多年,多次北伐無果,而後關羽敗走麥城,張飛、黃忠、馬超先後為國捐軀,劉備抱憾而終,五虎大將僅剩趙子龍一人
英雄遲暮,卻仍抱千里之志。此時的趙子龍已是古稀之年,諸葛亮再次揮師北伐統領全軍的大將任用了光羽之子關興和張飛之子張苞,二人年輕氣盛,為爭帥印打起來。被趕來的趙子龍制止
子龍請纓出征北伐,諸葛亮希望他留下,他說:「子龍啊,我們都一把年紀了,都是靠著一些美好的回憶而活著,這次出征你就不怕這些回憶都失去了嗎?」
子龍:「老將廝殺多年,回憶早已模糊。回憶既然是從戰場上失去,我希望能夠在戰場上找回來。」
最後,丞相應允,並給了他兩個錦囊,正如他們第一次相遇,青龍和白虎
3.
蜀軍出戰後,遇到魏國的第一個對手是韓德
他出言嘲諷趙子龍年事已高,派出自己的四個兒子前去挑戰,不想卻被趙子龍一一斬落馬下。老將雖老,風凜猶存
蜀軍三面受敵,僅有一處可以退守,那便是鳳鳴山。子龍一生廝殺,殺出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鳳鳴山,這個令他一朝成名的地方
此時丞相將關興和張苞的主力調走攻取六郡,而趙家軍僅是作為誘餌引魏軍主力出動合圍,趙家軍處境危及,只能守住鳳鳴山,等待關興和張苞的主力攻陷六郡後前來營救
得知真相的子龍問羅平安:「我們到底為何而戰?」
圍困趙家軍的魏軍都督正是長大之後的曹嬰,深的曹操心術。面對痛失四子的韓德,她拜其為義父並厚葬他的兒子。令人將趙家軍戰亡將士的屍首送還趙家軍,撼其軍心
有來便有往,趙子龍將當年在長坂坡從曹操手中奪來的佩劍送到魏軍,並讓使者轉告:「將軍說,當年在百萬軍中,你爺爺抓不到他,劍被奪。這么多年劍都在我們那裡,今天將軍替你爺爺獎勵你,小心用兵啦,不然劍又回到將軍手中。」
長坂坡之戰一直是曹操心中的痛,至死也未能抓住趙子龍,含恨而終。曹嬰見到祖父的佩劍怒氣暴漲,而此時傳來關興和張苞戰死的消息,天助曹嬰。她披甲上戰,親自會會趙子龍
趙子龍從曹嬰口中得知關、張二人已亡,自己獲援無望。與韓德四子交戰時,趙子龍被暗箭射中腹部,與曹嬰相鬥,體力不支,羅平安趕來助戰,救了子龍。子龍順勢放倒曹嬰,對她說:「就算我蜀國絕後,魏國也休想得志。」卻又將她放了回去
4.
趙家軍已無援軍,全軍拼受鳳鳴山,為丞相攻取六郡爭取時間。曹嬰則勢必要生擒趙子龍,滅蜀國銳氣
部下請求趙子龍卸甲,將毒箭拔出來。被他拒絕,「我征戰中,從不卸甲。甲一卸,我軍就知我受傷,軍心將不戰而盡毀」
趙子龍拿出那張大漢疆域圖,圖上標記了更多的紅點,多年征戰,他們已然在版圖上殺出了一個大圈
子龍問羅平安:「你記得嗎?你說我羅平安要活在天下人的心中。可是你還說過,我們在版圖上殺一個圈之後,天下就會太平。現在我們回到鳳鳴山,剛好殺了一個大圈,可天下太平了嗎?」羅平安含淚無言
魏軍進攻的鼓聲再次響起,趙家軍四個小將跪別趙子龍
子龍:「我趙子龍,生不能帶你們做勝利之臣,死不能讓你們做他鄉之鬼。四將聽令,為國家光榮而戰。老將隨後而來」
曹嬰贈予韓德百匹汗血寶馬,助他殺敵。怎知兩軍交戰之時,曹嬰令部下向這百匹寶馬的背部射帶火的箭,此處藏有炸葯,遇火爆炸,同歸於盡
亂軍之中的韓德非常吃驚,他的馬同樣攜帶了炸葯。他為國家痛失四子,如今連自己的性命也被這般利用
但震驚之後,他毅然接受,示意曹嬰繼續放箭。誰言魏國無忠烈,雍涼遍地是忠骨
韓德與鄧芝以死相搏,捍衛國家尊嚴,亂世之中,為心中理想,搭上千萬性命,天下英雄皆豪傑
蒼天若慈悲,當早日結束這亂世
5.
鳳鳴山上,僅剩趙子龍和羅平安,羅平安問;「子龍你會不會投降?」
子龍:「就算只剩一兵一卒,我也要誓守鳳鳴山」
趙子龍早已發掘羅平安通敵,若不然怎會在荒山野嶺遭遇魏國大軍,又被阻斷了援兵
羅平安:「我當兵比你早,你一直管我叫大哥,我得到的一直都比你們任何人少。你有將才,可以勇往直前,我羅平安幾十年只能原地打轉,一事無成!你問我為何而戰,我告訴你,我是為自己而戰。我想要的,就是回到常山,鄉親們想起趙子龍,也想想我羅平安啊」
子龍:「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跟你一樣,我走的是幾十年才走完的大圈。我自信命運在自己手裡,原來天數早有安排。既然結局早定,還有何需要執著」
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計較。趙子龍望著殿內的羅漢像,萬事皆空
「我趙子龍從來都不是什麼常勝將軍,但沒有勝,何來敗?」
卸甲後的趙子龍,騎上馬,在鳳鳴山上望向遠處,魏國大軍已經整裝待發,准備再次搶山
他請求羅平安最後一次為他鳴鼓
「我想,是時候去完成最後的任務?」
最後的任務,正如關羽送他離開鳳鳴山去尋找阿斗說的那句話,「待我們把任務完成以後,一定會再見的」
故人已去,子龍想起關羽和張飛。三人打不打不相知,共同效力與劉備,奮戰一生,如今只剩要完成最後一戰
「告訴丞相,我已經找回失去的回憶。我趙子龍這輩子只走了一個大圈,一個很美麗的圈。」
羅平安再也沒有見到趙子龍,多年後,三國終於統一了,國號不是魏,不是吳,更不是蜀,而是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⑤ 三國題材電影有哪些
三國題材電影
一、明確答案
1. 《赤壁》系列電影
2. 《關雲長》電影
3. 《三國之見龍卸甲》電影
4. 《三國之軍師聯盟》系列電影等。
二、詳細解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因此經常被用作電影題材。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三國題材電影:
1. 《赤壁》系列電影,分為上下兩部,講述了赤壁之戰這一三國時期的重要戰役。該電影匯聚了眾多明星,劇情緊張刺激,展現了古代戰爭的壯觀場面。
2. 《關雲長》電影,主要講述了關羽這一著名人物的故事。電影中展現了關羽的忠誠、勇猛和智謀,讓觀眾更加了解這一歷史人物。
3. 《三國之見龍卸甲》電影,以三國時期的蜀漢為背景,講述了趙雲這一英雄人物的故事。電影中不僅有精彩的戰斗場面,還展現了人物的忠誠和友情。
4. 《三國之軍師聯盟》系列電影,主要圍繞三國時期的謀略和戰爭展開。該系列電影通過精彩的劇情和演員的表演,展現了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英雄人物的智慧。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三國題材電影,它們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三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讓觀眾更加了解這一歷史時期。
⑥ 劉德華主演趙雲趙子龍的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字呢
《見龍卸甲》。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是由導演李仁港執導,劉德華和李美琪領銜主演的動作片 ,講述了趙子龍從年少到老年的傳奇故事。
常山趙子龍,智勇雙全、一身是膽。
初任工兵的趙子龍與同鄉羅平安一見如故,從此戰場現扶,為救羅平安,陰差陽錯立下長坂坡、定軍山之功,被立為五虎將之翎軍將軍,統領全軍出師北伐。卻因此引得羅平安對其愛恨交織。
最終慘遭好兄弟羅平安出賣,將上軍師諸葛亮的利用,最終將星隕落,以身殉國鳳鳴山。
拍攝手法
影片採用倒敘的手法,以戰為綱,並不完整描寫趙子龍的命運。截取了趙子龍入伍從軍初破曹營、請命救孤和最後決戰鳳鳴山三個片段,展現了三個時期三個不同的趙子龍。
劉德華戴鋼盔的造型此前曾被詬病為脫離史實,但看片後也並不覺得突兀。尤其是影片末尾,當須發盡白、身負重傷的趙子龍獨自一人沖向曹軍,鏡頭突然閃回到影片開始部分他的颯爽英姿時,無法不令人動容。
劉德華簡介
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
1981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1983年主演的武俠劇《神鵰俠侶》在香港獲得62點的收視紀錄。1985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1990年憑借專輯《可不可以》在歌壇獲得關注。1994年創立劉德華慈善基金會,2000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