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宮崎駿的動漫給人的感覺和別的動漫不一樣,給了你什麼感覺
宮崎駿的所有動漫都看過,他不僅僅是讓人想起童年和純真,也讓人對現在的自己更深一步的思考,還從自然與人類的關系方面讓人明白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Ⅱ 宮崎駿的動畫特點.
特點如下:
1、純凈
他的動畫里充滿了純凈,無論是人物還是背景。他的動畫背景里總是會有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電車,老房子,風車。
2、童真
宮崎駿在動畫中縱情地揮灑自己的想像力,不像很多片子那樣有成人的顧慮或者成人的趣味。
比如《龍貓》里小孩與龍貓們的戲耍,《魔女宅急便》里的自行車螺旋槳情節,騎笤帚起飛要別人吹,這些都是很童真的想像力。
3、民族特性
宮崎駿喜歡突出一些日本民族有的東西,展現日本人的思想特點,雖然這些東西已經不代表現代日本了。
比如說,《千與千尋》這部片子就表現了有日本特色的思維方法和等級觀念。(同樣的東西在多數日本動畫中已經難覓其蹤了)。
作品列表:
1、《少年忍者》;
2、《大沖撞》;
3、《彩虹戰隊羅賓》;
4、《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
5、《魔女莎莉》;
6、《天空之城》;
7、《龍貓》;
8、《幽靈公主》;
9、《膠卷咕嚕咕嚕轉》;
10、《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Ⅲ 宮崎駿在日本人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希望了解的朋友客觀的說明一下。
可以說是日漫群中具有影響力的人
因為的創作對小學到高中 甚至大學的人都有影響
Ⅳ 宮崎駿的電影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感動
生自安安,死亦碌碌,包圍人類的永遠是無解的未知世界。你摘下的小花,你遭遇的輕風,你踏過的長街————誰明白它們的本相?
這個問題有點大了,可以寫一篇文章了,我感覺一下子說不完···
簡單點說,它包含了人類社會里很多東西,最主要是精神層面的,問題具有兩重性、人類自身的無限潛力、認識自我、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我們自身躁動的心靈、友誼、愛情···
我們會深有同感,我們會被它的描述所打動,我們會捫心自問,我們會為主人公祝福與祈禱···它會激起我們內心的共鳴,讓我們的心之漣漪隨之波動。
等等等等···
希望你不是為了寫什麼作文之類的來問的,祝你好運!
Ⅳ 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感動嗎感受是什麼
推薦你去看一下《螢火蟲之墓》,一個人安安靜靜看完你就知道了……宮崎駿的電影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風格和主題,甚至同一時期也有不同,和《螢火蟲之墓》同一年上映的還有一部電影,那就是《龍貓》,兩者調調上完全不同,一個講戰爭,一個講戰後。其他的比如《幽靈公主》《風之谷的娜烏西卡》講的則是對人與自然的思考。其他還有很多不同主題的作品,感不感動就看個人的體會了。最後還是推薦你去看一下《螢火蟲之墓》!!
Ⅵ 宮崎駿的所有電影各告訴人一個什麼道理
先澄清一下,宮崎駿GHIBLI時期的作品總共8部,看過早期作品的人不多。你說的11部裡面有沒有螢火蟲、狸貓之類的名字?如果有的話在回答之前先奉上一份作品單:
GHIBLI時期作品(1985—— )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劇場
2·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劇場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劇場
4·紅豬 (紅の豚) (1992)劇場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6·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劇場
7·千與千尋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2001)劇場
8·哈爾的移動城堡 (ハウルの動く城) (2004)劇場
·側耳傾聽 (耳をすませば)(1995)劇場,近藤喜文任監督,宮崎駿擔任腳本,分鏡等製作。一般討論也歸入宮崎駿作品內。
非宮崎駿導演的GHIBLI其他作品: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劇場 高畑勲
·歲月的童話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劇場 高畑勲
·聽見濤聲 (海がきこえる)(1993)劇場 望月智充
·平成狸合戰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劇場 高畑勲
·我的鄰居山田君 (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1999)劇場 高畑勲
·貓的報恩 (貓の恩返し)(2002)劇場 森田宏幸
·種山原之夜(種山ヶ原の夜)(2005) 劇場 男鹿和雄
·地海傳說(ゲド戦記)(2007)劇場 宮崎吾郎
下面我只說一般意義上的宮崎駿作品,非宮崎駿的作品我不會拿來和他的作品放在一起說。
天空之城:不管擁有如何先進的科技,人類都無法離開土地。主色調是反思性的。
作者同時也成功刻畫了一些人物形象,如小姑娘SHEETA——一個女孩在他人的影響下,從脆弱、逃避到勇於面對的成長過程;通過少年PAZU(以及其父親)表達了對理想和探索者的贊頌;通過海盜婆婆表達了宮氏異類人物所特有的善良天性。
龍貓:塑造出一種動物精靈來豐富孩子們的世界。
魔女宅急便:一個擁有對生活的熱情的女孩(對應千尋)在大都市中的成長。「只有克服了這些挫敗感和孤獨感,她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
紅豬:一個理想者在理想幻滅後對人類的反思,一個被推崇者背後的寂寞與孤獨。
On your mark :即使在一個傳統道德和人文意識嚴重淪喪的世界裡,也有善良、也有人性,也有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感動並且獲得生活的勇氣。
幽靈公主:不是「人與自然」,而是「人在這個世界中」。命運。救贖。信仰和希望。活下去。
千與千尋:一個對生活喪失熱情的女孩在異境中的堅強與善良。不是「教育意義」,而是「對話方式」。
關於這部作品的論述很多,但有不少以「成長」為題目的文章都是一幅說教面孔。成長二字在影片中是確實的,但其他作品裡也有,而且不乏大寫特寫的,如娜烏西卡、SHEETA、KIKI、月島霞等等。很多人看重這部作品只因為它切合了現代都市生活,但作者從來沒有指望因為這個拿獎。
總的來說,知名度越大的也就是被誤解最大的,幽靈公主也一樣。
哈爾的移動城堡:一個被誤解被誣陷的孤獨理想者和一個從逃避到勇於直面的少女的故事。
宮崎駿作品共同的主題是人文性。讀宮崎駿要記得屏蔽這幾個詞:娛樂、悲觀、環保……這些都是和作者思想相抵觸的。
Ⅶ 有多少人喜歡宮崎駿的電影為什麼
說起動漫大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宮崎駿,我身邊的80後、90後、00後基本上都是很喜歡宮崎駿的。為什麼大家這么喜歡呢?
《幽靈公主》 蘇菲大部分時間都是個老女人。這是動漫美女孟的妹妹們的一句“簡直是造反”到《千與千尋》,作為一個70歲的老人,他已經取得了成功。然而,與浪漫主義傳統相反,他創作了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實主義作品或有爭議的作品,這需要勇氣。然而,似乎江郎直到庵野秀明完成《哈爾的移動城堡》才完成。很難有一份好工作。
Ⅷ 你對宮崎駿電影的看法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女孩要多看宮崎駿 少看安徒生
呵呵 宮崎駿的童話是真正的童話
始終教我們努力的生活 積極向上
有光明的溫暖 不同於安徒生的陰暗 王爾德的浮華
宮崎駿動畫的色彩也很真實 很厚 很飽滿
- - 怎麼覺得像是考試題目 。。。。
-----------------------我是分割線------------------------------
中國動漫少什麼?
我身邊有人以復興中國動漫為己任 呵呵
怎麼說呢 個人覺得中國動漫中間很詭異的出現了斷層
我是九零後 我小時候也是看著中國精品動畫長大的
後來就轉向日漫的 (沒辦法呵, 中國的 。。。)
到了現在,中國動漫看起來也是有了點發展的
也會有小朋友去看中國的動畫了 包括電影院也會放
可是我個人感覺吧, 中國目前的動漫業前景很朦朧
因為我有種走錯路的感覺 可能十年以後再來看才知道現在的發展究竟是不是對的
- - 啰嗦了 。。。
真正缺的是個完整人才結構吧 從原畫師要動畫向的編導、聲優,這些都不具備
還有,在文化投資上, 確實也算是形成了產業,可都只著眼於短期
很遺憾,也沒人願意把錢放在暫時不賺錢的地方 。。。 呵呵
給分吧~~ 絕對原創的!
Ⅸ 看宮崎駿的動漫電影會有什麼感受
我的觀點是
我相信有大部分年輕人都有看過宮崎駿的動漫,無論是今天千與千尋龍貓還是哈爾的移動城堡,都成了一代人心中特別記憶的動漫電影。
你還在看童話嗎?或者說,你還相信那些古老而傳統的價值觀,相信愛的力量,相信奇跡的存在嗎?有一段時間,我被那些盡情顛覆,盡情嘲笑,盡情展現人性之黑暗的電影征服了。我以為這才是人生的真相,這才是答案。而那些真善美啊,美好溫情啊,犧牲奉獻啊,不過是一層甜得發膩的奶油,只適合給未成年的孩子們解解饞,而大人們——他們需要一些重口味的東西。
這樣想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是長大了,扔掉了那些童話書,如飢似渴的學習成人世界的規則。我嘲笑那些一本正經的人,覺得他們要不就是過時了, 要不就是在裝蒜。那些以「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住在一起」結束的童話恐怕再多說一句,霧氣就要散去,手中的片刻溫暖也要化作冰涼。
以上僅此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