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國大業》與《開國大典》的主要演員
《建國大業》主要演員:
唐國強(飾演毛澤東);張國立(飾演蔣介石) ;許晴(飾演宋慶齡);鄔君梅(飾演宋美齡);陳坤(飾演蔣經國);陳好(飾演傅冬菊);李連傑(飾演陳紹寬); 劉德華(飾演俞濟時);成龍(飾演記者);黎明(飾演蔡廷鍇)。
馮小剛(飾演杜月笙);陳凱歌(飾演馮玉祥);姜文(飾演毛人鳳);陳道明(飾演閻錦文);葛優(飾演盧廣聲);胡軍(飾演顧祝同);孫紅雷(飾演胡立偉);章子怡(飾演龔澎);甄子丹(飾演音樂家田漢);趙薇(飾演革命女代表)。
劉燁 (飾演紅軍老兵);張涵予(飾演劉從文);馮遠征 (飾演傅涇波);黃聖依 (飾演播音員);黃曉明 (飾演李銀橋);王學圻 (飾演李宗仁);鄧超 (飾演徐悲鴻);佟大為 (飾演孔令侃)。
《開國大典》主要演員:
古月(飾毛澤東),孫飛虎(飾蔣介石);黃凱(飾周恩來);邵宏來(飾李宗仁);劉懷正(飾朱德);郭法曾(飾劉少奇);路希(飾任弼時);智一桐(飾張治中);劉錫田(飾陳毅);盧奇(飾鄧小平);傅學誠(飾劉伯承)。
(1)開國大典電影講的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
《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 。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貳』 對《開國大典》的評價
《開國大典》的評價如下:
到了八十年代,第一次出現從領袖的角度刻畫歷史畫卷的電影,其中有三部反應國共雙方最高層在軍事、民心、策略上博弈的影片,分別是82年的《風雨下鍾山》,張克瑤和孫飛虎、王鐵成;88年的《巍巍昆侖》,古月、孫飛虎,89年的《開國大典》。
這三部片子製作精良,波瀾壯闊,擁有強大的經歷解放戰爭的顧問團隊(歷史顧問表中一長串國共雙方如雷貫耳的名字)。
特別是作為對建國四十周年獻禮的《開國大典》,每個特型演員的形象那是追求得精益求精。
此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片段:淮海戰役,一個衣衫破爛的國民黨士兵從雪地的死人堆中爬起來又最終倒下,一面青天白日旗在慢鏡頭中緩緩倒地。
(2)開國大典電影講的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1949年1月28日,中國共產黨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毛澤東等領導人與西柏坡的群眾一起歡慶勝利。而在南京,蔣介石發布了新年文告,李宗仁成為代總統。北平和平解放 ,蔣介石黯然下野,離開南京。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舉行,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搬到北平,周恩來代表中共,張治中代表國民黨進行談判,進展甚微,最後破裂。毛澤東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下江南,解放南京,鄧小平和陳毅制定了《入城守則》。
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悄然離開大陸。毛澤東進入北平後,積極籌備開國大典的各項准備工作。9月 30日,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0月1日下午 3點,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叄』 電影開國大典主要內容
1949年1月28日,中國共產黨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毛澤東等領導人與西柏坡的群眾一起歡慶勝利。而在南京,蔣介石發布了新年文告,李宗仁成為代總統。北平和平解放
,蔣介石黯然下野,離開南京。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舉行,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搬到北平,周恩來代表中共,張治中代表國民黨進行談判,進展甚微,最後破裂。毛澤東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下江南,解放南京,鄧小平和陳毅制定了《入城守則》。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悄然離開大陸。
毛澤東進入北平後,積極籌備開國大典的各項准備工作。9月
30日,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
3點,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3)開國大典電影講的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80年,李前寬、肖桂雲夫婦在拍攝《佩劍將軍》時接觸並了解了許多解放戰爭英雄的事跡,對他們為共和國的誕生所付出的血的代價有了真切的感受。
從那時起,李氏夫婦與編劇張天笑就萌生了把從三大戰役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段歷史搬上銀幕的願望。
另外,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認為自己有義務為領導人民走向光明的黨及其締造者留下歷史的記錄。為此他們努力了八年,其間參加了多部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籌備工作,積累了創作經驗。
『肆』 《開國大典》影評
本片獲得1990年第10屆金雞獎最佳影片。
電影講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電影分為兩部分講述,一部分是描寫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方的行動,一部分是描寫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方行動。影片的以重大歷史事件為主要場景,走馬觀花般的將1949年大半年的歷史事件展現出來。其中主要有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的戰果,渡江戰役的勝利,解放軍解放上海、北平、南京,等等。影片內容就是歷史史實,具體內容不重復了。
關於這部電影,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因為本片已經不是第一次看了。具體看了多次,我也記不清了,電視上、電影院中、電腦上,從小時候一直到現在,至少也看過十遍了。總之,本片我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電影院與爸爸一起看得。那是媽媽單位發得電影票,不看就作廢了。為了看完它,只好選擇了這部當時就已經在學校看過的電影。看到最後實在不想看了,就跟爸爸一起回家了。多麼美好的記憶啊!看來,電影不僅是電影那麼簡單,因為某些電影對某些人會有著特殊的意義。
至於電影本身,沒什麼可說的,它完全可以當作歷史教科書看。劇情很平實,就是一部流水賬;節奏也稍顯緩慢,不太引人入勝;結構上也有些瑕疵,部分場景轉換太突兀。中國電影的弊病在本片中顯露無疑,簡單的說就是編導們對細節處理得不好。影片道具、服裝、布景等方面,以及音樂倒是符合故事背景,沒有太大的缺點。總之,本片作為一部獻禮電影,一部動用國家力量拍攝的巨制,在技術方面雖然不算突出,但還是合格的。現在來看,本片還是有著同題材電影《建國大業》所沒有的優秀之處。
演員方面更是無話可說,因為本片主要角色都是特型演員。什麼是特型演員?網上的定義是:特型演員是中國大陸電影的一種現象,指的是出於「重現當年情景」的需要,用一個固定的,與某個偉人面貌相似的演員飾演其在影視劇作品中的角色。他們不但享有特殊待遇,而且由於揣摩角色日久,往往被視為偉人的化身。因此對這類演員的挑選也特別嚴格,對他們從事可能影響形象的活動也多有限制。因此,古月、孫飛虎、盧奇等等眾人們的演技就不需評說了,沒有意義。
總結一下。本片是一部又紅又專的主旋律電影,獲得金雞獎是很正常的,不獲得才是不正常的。只是,本片真的不好看,太像教科書了,拍電影不能這么拍嘛!我也很佩服自己,這部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我又重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