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林則徐電影3個問題。
抗爭精神,不屈不撓歷史老人說,愛國不惜犧牲自身的精神品質。理由:林則徐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真的是這樣么?有人為了宣傳林則徐這個民族英雄,把林則徐美化抬高了,除了貶低了滿族在戰爭中的貢獻,也把清朝的一些事也隱瞞了。林則徐是愛國的,但他並非那麼偉大。鴉片並非起於英國,中國早就自己有鴉片,只是中國的化學等水平差,因此,中國的鴉片質量不如英國的,所以,鴉片貿易吃虧了。林則徐在處理外事糾紛上把走私鴉片和沒於走私鴉片的商人一起處理,林則徐等於徹底禁止了中英商業來往,英國人有錯,但林則徐也有錯,林則徐很好,但遠沒有宣傳的那麼偉大。
為了民族利益,敢於向西方人點「火」說「不」的林則徐,贏得了美國人由衷的尊重,他們認為:禁毒就是需要林則徐的這種精神。
美國是一個崇尚英雄的國度,在街頭、公園和校園等公共場合經常可以看到各種人物的塑像,那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這些英雄當中,也不乏中國人的身影。
我見到的第一座,是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校園內的茅以升全身銅像。茅以升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培養「出爐」的第一位中國博士,1919年畢業之後就「海歸」投入了中國的建設。為了表彰他在中國的傑出貢獻,卡內基梅隆大學計劃為其塑像。提議之初,頗引爭議。爭論的焦點是卡內基梅隆建校百年以來,校內未有任何塑像,它的兩個建校者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卡內基是世界鋼鐵大王,梅隆是美國著名的銀行家、三任財政部長,他們逝世多年,都沒能在校園內立像。「頭彩」居然會是一名中國人?
但校長認為,英雄應該不問出處、不分種族,大學應該兼容並包、放眼全球。這種意見最後佔了上風。
說起美國人的兼容並包,更有代表意義的是紐約百老匯大街上的林則徐塑像。林則徐是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虎門銷煙」使他一燒成名。他燒的可是西方人的鴉片,但最後卻成為了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而且美國人對他的推崇,非同一般。在寸土尺金的紐約繁華鬧市,環繞其塑像的還有「林則徐廣場」、「林則徐大街」,大有「一片山水盡姓林」的架勢!
林則徐塑像還充分體現了美國人實用主義。毒品泛濫在美國已經了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美國政府理不清、剪還亂,越禁越多!這時候,為了民族利益,敢於向西方人點「火」說「不」的林則徐,贏得了美國人由衷的尊重,他們認為:禁毒就是需要林則徐的這種精神。
茅博士、林欽差,這些站在美國大地上的中國英雄,有開風氣、樹傳統的,有重科技、興教育的,有為民請命、一心為公的。他們在美國的塑像,體現了美國民眾的價值觀,更反應了美國人善於學習的開放態度,這種態度,決定了他們特別善於吸收其它文化中好的東西,拿來為其所用。看到這些塑像,我常常想,崛起中的中華民族,是不是也正需要這樣一種開放的思維和態度呢?
② 關於林則徐的一部電視劇
優酷網都有,一個是電影《林則徐》,這個是很早很早的片子了。還有部同名的連續劇,十八集。
③ 林則徐的故事
1、林則徐的故事——虎門銷煙
林則徐派人在虎門海灘的高處,挖了兩個長寬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與大海相通。6月3日,林則徐率領廣東大小官員,前來監督銷毀收繳的鴉片。
一箱箱鴉片被投入浸滿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鹽和生石灰,頓時池水沸騰,濃煙滾滾,鴉片化作了灰燼。成千上萬圍觀的群眾,發出了春雷般的歡呼聲。一批焚毀,沖刷干凈,又投入一批。就這樣,虎門銷煙整整持續了二十三天。
2、林則徐的故事——太極芋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時,英、德、美、俄等國的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席「招待」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冰淇淋時出醜。事後,林則徐也設豐盛筵席「回敬」,這些領事先生。
幾道冷盤過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似兩條魚顛卧其中,不冒熱氣,猶如冷盤。
一位外國領事拿起湯匙舀了一勺,往嘴裡一送,燙得兩眼發直,吐都來不及;又聽得「吱」一聲,只見另一位領事的嘴唇也燙出了一圈紅紅的「花邊」,其他客人都給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漫不經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極芋泥。」從此,該菜名噪遠。
3、林則徐的故事——雨化事件
林雨化,字希吾,是林則徐的同族長輩,亦是林賓日所創立的真率會的中堅分子,為人正派不阿,不畏權勢。
他揭發當時的福建按察使錢士椿營私舞弊,遭錢士椿羅織罪名報復,林雨化拒不認罪,錢士椿則迫林雨化父親代押。結果林雨化被監禁七個月後,遣戍新疆,途中受盡折磨,直到六十歲時獲釋歸鄉。
林賓日對林雨化的遭遇感到無限憤慨,林則徐少時已經從父親口中聽聞林雨化事件,希望一見林雨化。在父親的引見下拜見了林雨化,拜讀其著作。之後,林則徐對吏治腐敗加深了認識,日後對他的改革吏治有重要作用。
林則徐的家離南宋抗金將領李綱之祠不遠,結果那裡成為他和朋友聯誼之所。此後,林則徐特別游覽歷代愛國者的遺跡,感受到愛國及民族思想的熏陶,後來他和友人梁章巨發起修葺李綱墓地行動,又重修於謙祠墓。
4、林則徐的故事——改詩深意
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年輕時功名未就,跌宕不羈,曾有詠新月詩雲: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林則徐讀了,認為女婿詩雖好,但卻小有不妥,於是替他把「必」字改為「況」字。沈葆楨的詩托月言志,未免自視清高,氣量偏狹。
林則徐把它改為「何況清輝滿十分」,詩意迥然不同,成為功名未就時,蓄才積識以備濟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實現治國安邦的宏圖大業;而且對照上下句,詩中隱含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兩人的不同襟懷。
5、林則徐的故事——同榜之誼
潘錫恩,曾任江南河道總督兼漕運總督。晚年晉封太子少保,去世後賜謚號「文慎」。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開科取士後,林則徐赫然列居放榜單中第二甲九十二名進士中的第四位,潘錫恩列居第三十五位。中進士後兩人都被選任為翰林院庶吉士。
其後潘錫恩在任會試同考官後的第二年(1817年)大考中名居第一,其所寫的《澄海樓賦》一文深受嘉慶皇帝的欣賞。這兩位彪炳史冊的人物是同榜也是知己,在清朝嘉慶、道光時期曾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
④ 電影"林則徐"內容簡介
電影"林則徐"劇情簡介
英帝國主義將大批鴉片輸入中國,毒害人民。清朝道光皇帝晏寧特委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禁煙一事,遭到反對派頭目穆彰阿和琦善的阻撓。他們暗中破壞,並密告英國大鴉片販於顛地。林則徐到廣州後,聯合兩廣總督,共修海防,扣留英鴉片商船,收繳鴉片煙土,於虎門焚煙二萬余箱。1840年5月。英政府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英軍攻廣州不進,移兵北上打天津,威脅北京。昏庸無能的道光帝懼怕英軍入京,便以林則徐作為犧牲,以其禁煙不力為名,革職不用。另派琦善去廣州,辦理投降事宜。愛國將領關天培孤軍抗英,不幸於虎門壯烈殉國。道光帝又將林則徐發配新疆。英侵略軍仍不滿足,侵華戰火四處蔓延,由沿海燒到內地。最後,廣州三元里人民在漁民鄺東山的領導下,開展了英勇的抗英斗爭。
該片編導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對浩瀚的史料進行了精心的選擇、剪裁和提煉,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描述了中國近代歷史上這一重大事件,推出林則徐這位「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富有愛國心的封疆大吏的形象,展現了鴉片戰爭前後朝野上下廣闊的歷史畫面,並在波瀾壯闊的禁煙抗英斗爭中,突出表現了三元里平英團的斗爭,使影片形成了一種雄渾壯闊的藝術風格。該片的藝術成就,還在於繼承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傳統,追求民族特色。影片塑造人物時著意於意境的創造,在意境中烘託人物的感情。如林則徐江畔送別鄧廷楨,就化用古典詩詞的意境,借畫面渲染人物惜別之情,那曲折茫遠的江水,顯然是與主人公身處逆境、壯志未酬而前程茫茫的心境相呼應的。當林則徐被革職後,影片成功地把人物的內心與外表小心境與環境。加以對比,以外界的極度寂靜,襯託人物內心的萬般激情,把劇情推向高潮。林則徐是著名演員趙丹創造的最成功的銀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國寫意畫的手法,從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和規定情景出發,層次分明,張弛有致,將一個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現於銀幕之上。此外,該片的美術和音樂,也都在民族風格方面進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種含蓄、和諧、疏密得當的意境以及鮮活、洗練、韻味久長的抒情色彩。
⑤ 老電影《林則徐》的簡介 急需o(>_<)o ~~
簡介:虎門銷煙過程
19世紀初,英帝國主義的大批鴉片毒害著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清朝道光皇帝晏寧特委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禁煙一事,遭到反對派頭目穆彰阿和琦善的阻撓,他們暗中破壞。林則徐依靠廣州官兵和群眾,一面整頓殘破不堪的海防,一面迫使英商交出全部鴉片。取得了虎門銷煙二萬多箱的勝利。1840年,英政府以此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林則徐在人民支持下打敗侵略者,但卻遭到國內反動派迫害,被革職發配新疆。
虎門銷煙過程
道光1839年1月15日,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已經來臨的1839是使禁煙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對林則徐一生來說是最輝煌的歲月。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經過兩個月的旅程到達廣州,成千上萬的人擠滿了珠江兩岸,人人爭睹欽差的風采。整個廣州都在等待和傾聽欽差大臣的聲音,林則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轅門外貼出的兩張告示《收呈示稿》宣明欽差大臣道廣州的目的使查辦海口事件。另一個《關防示稿》無異於欽差大臣此行的第一個宣言,是採取禁煙行動的先聲。這個告示是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向廣州官員、百姓和外國人的首次公開亮相,它不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為了駕馭極其復雜的局面。林則徐的日記記載,他當天住在越華書院。
1839年3月18日,林則徐發布兩個諭貼。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國人離開廣州。
3月21日下令包圍商館。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國鴉片販子顛地。
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的到來,矛盾自然轉移到他身上,他到達當天,林則徐下令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國船隻封艙,當天晚上封鎖商館,並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國雇員。但是義律是一個十足的大流氓,面對林則徐的命令,出爾反爾,採取無賴、訛詐、欺騙、撒謊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義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則徐的對手,3月28日,向林則徐呈送了《義律遵諭呈單繳煙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稟》。
從林則徐1839年3月10日到達廣州,到義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繳出全部鴉片,總共18天,這充分說明了林則徐收繳鴉片第一回合的勝利。
林則徐與鄧廷楨等人會商後,就收繳的地點、驗收、押運、存儲、看管、守衛等各個環節做了無懈可擊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親赴虎門檢查收繳前各項准備工作。
4月11日開始收繳,林則徐親自監督收繳全過程。
5月18日,實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收繳的這段日子,林則徐一刻不怠的監督這一龐雜的過程。日夜操勞,一絲不苟,無一紕漏。
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形象,是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林則徐,理所當然地是這一事件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完成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已毫無愧色地成為歷史巨人了。
虎門銷煙前,林則徐了解到,過去用火焚燒鴉片,鴉片油滲入土中,一些人就將這些土挖去,熬煉成煙膏.因此他派人在虎門海灘挖出長寬各15丈的2個大池,灌入海水,然後把鴉片投入池內,泡透後放石灰.再打開涵閘讓鴉片末泄入茫茫大海。
150年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它不斷的在世界各地瘋狂的掠奪殖民地,還企圖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
廣州是外國煙販子的販毒中心。1838年廣州地方政府處決一個中國的鴉片販子,英國煙商竟然出來阻撓,激起了廣州人民的義憤。1839年2月,一萬多名群眾到外國人民居住的旅館前示威,聲討外國煙販干涉中國內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則徐到了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他一面加緊整頓海防,嚴拿煙販;一面限令外國煙商交出鴉片。林則徐在給外國煙商的通知中說:「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由於林則徐堅定的態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國煙商被迫交出鴉片2萬多箱。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將鴉片公開銷毀,並帶領大、小官員親自監督。他令人將鴉片放入挖好的兩個大池子里,池中放入鹵水,鴉片浸泡半日後,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鴉片銷毀了。經過23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
銷煙的正義行動,取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虎門海灘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外國人看到這情形,也對林則徐禁煙的果斷表示欽佩。
虎門銷煙共銷毀鴉片2376254斤。
⑥ 鴉片戰爭和林則徐是一個電影嗎
不是一部電影,《鴉片戰爭》距今共拍攝了兩個版本,最著名的是97版,而電影《林則徐》拍攝於1959年,兩者的共同特點主人公都是林則徐。
⑦ 電影林則徐觀後感
《林則徐》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看電影《林則徐》,我們別提有多興奮了。
影片剛開始,就讓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像壓了一塊石頭:英國殖民者為了掙錢,他們把大量的鴉片輸入中國,殘害中華兒女,霸佔中國領土,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我咬著牙,接著看了下去:清朝的道光皇帝為此十分著急,他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林則徐抱著「鴉片一日不禁掉,就一日不回京城」的決心,他一上任就造了幾門八千斤大炮,邊積極備戰,修建炮台,拉攔江木排鐵鏈,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在和英國人的交戰中,他截獲22艘鴉片貨船,活捉了鴉片商人顛地,讓所有的鴉片商人交出了鴉片,在虎門銷毀,真是大快人心。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導致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後,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川鼻草約》。真是奇恥大辱。廣大勞苦老百姓忍不下去,紛紛扛起大刀,背起鋤頭,打得英國侵略者落花流水……
虎門銷煙,是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而林則徐則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一生辦事兢兢業業,是當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幹、正直無私受群眾愛戴的好官。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能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從這一點上看,他的確是非常地了不起,我十分敬佩他。當他因為清政府的無能,日思夜想、不吃不喝時,我為他深深擔心,責罵琦善這無恥小人。
我憎恨無能的清政府、仇恨侵略者,但林則徐剛直不阿、秉公辦事的光輝形象卻在我腦海中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
很小的時侯,就聽爸爸講述過有關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便對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充滿了崇敬之情。
今天,我滿懷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林則徐》這部電影,它真實面生動地再現了鴉片戰爭時期,英帝國主義為了護大殖民統治,將大量的鴉片傾銷到我國,嚴重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後,來到了廣東。他帶領廣東人民與英國商人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率領英勇頑強的廣東軍民,抵禦了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由於封建統治者----道光皇帝的昏庸、無能,他聽信饞言後將林則徐流放到了尹梨。
當影片播放到林則徐帶領廣大軍民在虎門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銷毀鴉片這一壯觀的場面時,我的心裡激動不已。這一偉大的壯舉真是大快人心。鴉片是一種毒品,長期吸食鴉片,不公危害人的身體健康,而且使人精神萎糜不振。可見,它的侵入,不僅危害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而且使我們的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因此,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對它深惡痛絕。虎門銷煙這一壯舉不但滅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還大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志氣。帝國主義其實就是一隻紙老虎,只要萬眾一心就一定能打敗這只紙老虎的。
當影片播放到賣國賊琦善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擺出一副哈巴狗的嘴臉時,我心裡頓時怒火中燒。我真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這喪權辱國的賣國賊在帝國主義侵略者面前喪失的不僅是個人的尊嚴,而且是民族的尊嚴。正因為這些賣國賊的存在,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才會遭到侵略者的踐踏、蹂躪。慈禧大後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正因為她的對內殘酷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對外一再賣國求榮,才導致我們的祖國一次以一次遭受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和蹂躪。這些賣國賊給後人留下的只是四個字,那就是——遺臭萬年!
做為每一個有血有肉的炎黃子孫,時刻都應該把祖國放在心裡。林則徐的英雄事跡將激勵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為振興和捍衛中華民族面獻身。
⑧ 林則徐的劇情介紹
英夷播毒遍東土,黑雲壓城城欲摧。道光帝王將相惶急求計,林則徐奮起禁煙。一道關防,亷明果勇,一紙飛鴿擒賊擒王。與鄧廷楨、關天培冷眼怒對煙販和穆彰阿,韓綮慶展開曲折斗爭。廣開言路,舉行士子觀風勢;功用民心,創辦民間禁毒局。放眼世界,首譯洋文洋法:亡羊補牢,嚴懲鴉片走私。激勵漁家幾女,感召江湖義俠,威逼智取,毒梟束手,雷霆萬鈞,虎門銷煙。保護正常貿易,贊守法之夷商,正視國際交往,致照會與英王。制洋炮以加強防禦,籍群力而三退英兵,滿台好戲,激動人心。只可恨,英軍乘虛北上,堅船利炮橫行,琦善欺上媚外,道光剿撫游移。自毀長城,天培殉國,引狼入室,海盜長驅。英雄身陷逆境,烈火鍛煉真金。疾呼民心可用,鼓舞草野抗英,力斥琦善賣國,反對香港割讓,託付《海國圖志》,謀求富國強兵。充軍路上,挽狂瀾於既倒,荷戈途中,懷天下之憂樂。壯歌頌曲,千古吟唱,國魂毅魄,長留人間…
⑨ 林則徐與林鴻年什麼關系
好像沒什麼關系吧,只能說都是福州人
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原名林天翰,字孟養,號暘谷,嘉慶侯官歲貢生,是當地的教書先生,於鄰居羅氏的地方開設書塾。而林則徐的母親陳帙,為閩縣歲貢生陳聖靈之第五女。
林賓日陳帙夫婦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長子林鳴鶴(早夭)、次子林則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兒。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系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林鴻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清嘉慶九年(1804年),道光十六年狀元及第,是福建省清朝時期的第一個狀元,也是莆田第一位入二十四史的著名人物,唐德宗旌表雙闕、明成祖御制詩贊的林攢後代,即林氏望族闕下林家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