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雨果影片評價
爛番茄網站的報道揭示,隨機挑選的200條評論中有94%的正面評價,獲得了"新鮮"的認證。同樣,Metacritic根據41條評論計算的平均得分為83分,顯示了普遍的贊譽。
羅傑·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陽時報給出了四星的評價,認為"雨果"與馬丁·斯科塞斯以往的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同,但可能最貼近他的內心世界。這部電影是大預算、史詩般的3D作品,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斯科塞斯本人生活的鏡子。
影片在觀眾和評論家中的表現極為出色,爛番茄的正面評價比例高達94%,Metacritic的平均得分為83分,這些都是對該電影質量的高度認可。而羅傑·艾伯特的評論更是為這部電影增添了獨特的視角,認為其不僅與斯科塞斯的其他作品有別,而且可能反映了導演本人的內心世界。
羅傑·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陽時報中,以四星的評價高度贊揚了"雨果"的獨特之處,指出其為大預算、史詩般的3D作品,並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斯科塞斯本人生活的一面鏡子。這一觀點不僅為電影本身提供了新的解讀角度,也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導演及其作品的機會。
總之,"雨果"在觀眾和評論家中的評價極高,爛番茄高達94%的正面評價和Metacritic的83分平均得分為其質量提供了有力的證明。而羅傑·艾伯特的評論則從獨特的視角出發,揭示了這部電影與導演斯科塞斯之間的深刻聯系,為觀眾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影片和導演的機會。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⑵ 如何評價電影《雨果》
《雨果》的畫面精緻考究,影片的設計師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華麗而溫暖的「雨果世界」。從服裝設計、靜物布置等方面力向觀眾重現了上世紀30年代的巴黎,精細程度令人震撼,影片的3D特效受到觀眾的好評。(《鄭州日報》評)
整部影片獨特而溫馨,製作嫻熟,它讓我們想起了為何喜歡去影院去看電影。(《新奧爾良時代花絮報》評)
影片的3D視效相當精緻,人物表演也很優秀。(《波特蘭俄勒岡人報》評)
作為自己第一部『老少咸宜』的作品,斯科塞斯在兼顧古典與現代的同時,更是一掃近年令人不知所雲的兒童題材影片的陰霾,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平凡卻又執著的男孩雨果。(《綜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