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瘋狂的外星人》幕後:王寶強血虧6個億,電影在美國被封殺
《瘋狂的外星人》投資4個億,作為寧浩「瘋狂」系列的第三部電影,最終斬獲22億的票房,雖然豆瓣評分只有6.4,但寧浩也收獲了無數好評,此次也是寧浩在他所有的電影當中獲得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王寶強的樂開花影業公司是《瘋狂的外星人》的保底公司,在電影沒上映之前,王寶強與製片方簽訂了28億的發行保底,但影片最終只獲得了22億的票房,王寶強的樂開花影業公司血虧6個億,王寶強也成為了2019年春節檔的最大輸家。
在原來的劇本中,有一條黃渤與兒子之間的感情戲,黃渤一直堅持自己的耍猴事業,但兒子不理解,所以父子關系很緊張,但經歷了與外星人的各種瘋狂對決後,最終父子關系達成和解,但這段戲後來被寧浩刪得一點沒剩。
《瘋狂的外星人》在美國遭到禁播,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涉嫌辱M,在影片當中,M國的特工剛開始瞧不起亞洲人,卻被亞洲人耍得團團轉,但調侃M國人並不是寧浩的目的,利用「洋」和「土」來製造反差效果,這才是寧浩的最終目的。
在拍攝《瘋狂的外星人》的過程中,沈騰的髖關節積水,而拍攝的過程中有一場他和黃渤奔跑追逐的戲,跑著跑著,沈騰感覺自己的髖關節都松動了,最後他忍痛綁上了護膝,在拍被吊在半空中的戲份時,他又要克服自己的恐高症,從威亞上被放下來的時候,他的臉都是白的。
劇中最大的彩蛋是徐崢,隱藏在背後的爆笑藝人,外星人卡奇正是採用徐崢的表情,徐崢坦言自己把這輩子所有的表情全都做了,談及片中無實物表演,黃渤坦言:因為對手戲外星人和猴子都是特效做的,在拍攝現場很多時候都是對著空氣演戲。
電影里M國特工被中國的「山寨」建築騙得滿世界跑,超能力外星人被耍猴的馴服等劇情,都很有諷刺意味,電影看上去很逼真的場景,其實是在攝影棚里搭建的,近看遠看,基本都毫無破綻,寧浩更是坦言到:電影中世界公園是搭建的,光搭這個公園就非常費勁,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全片特效經費達到了2億多人民幣,為的就是讓觀眾看不見「特效」,這真的是很有深度的一部作品,感動和 搞笑 都讓人印象深刻。
《瘋狂的外星人》屬於可以全家觀看的喜劇電影,受到觀眾的好評聲浪也是一茬接一茬,但導演寧浩表示創作之路並不順利,從拿到小說版權到改編劇本,總共歷時9年,是個很漫長的過程。
㈡ 印度版《阿甘正傳》《阿辛正傳》 票房血虧,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肯定是宣傳不到位,然後故事的新意欠缺
《阿辛正傳》劇情簡介:精明干練的職場精英雷粒、溫柔漂亮的全職主婦任多美、力求證明自己的隱形富家女沈嘉男,原本年齡不同、性格迥異,經歷也並無交集,卻在面臨職場和生活困境的人生重要節點里成為了相識相知、相親相愛的摯交好友。從互相揣測對方到漸漸接納彼此,從獨自面對到互相敞開心扉,從單打獨斗到互相撐腰,三位勇敢、堅強,又充滿智慧和力量的現代都市女性,最終齊心協力解決了彼此生活中發生的種種問題和困惑,並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歷經千帆後,三人憑借自身的努力,不光撕掉了外界貼在女性身上的固有標簽,更是勇敢開拓了實現自我的事業,如同三首曲調各異的樂章交織在一起,奏出了美妙絕倫的人生樂曲。
《阿辛正傳》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https://pan..com/s/1itpFxg43yw8i8DdKaKNFOg
㈢ 梁家輝眾望所歸出演《深夜食堂》後卻票房不佳,是演員演技不行還是劇本問題
梁家輝自導自演的電影《深夜食堂》,上映8天票房才2400萬,可謂是血虧。別看《深夜食堂》的票房不佳,這部電影卻不能以爛片論之。《深夜食堂》這種日本IP,想要去除日本文化的烙印何其難,想要避免水土不服又何其難。
㈣ 科幻片《上海堡壘》投資血虧的背後,對鹿晗的事業打擊有多大
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上海堡壘》對鹿晗意味著什麼,如果《上海堡壘》能成功,這就是鹿晗正式轉型的第一槍,現在看來……
在公開宣布戀愛,又退出國民綜藝《奔跑吧兄弟》後,這部3.6億投資,鹿晗為一番男主角的大製作商業電影,本就是業內對鹿晗的商業價值和事業前途做出評估的最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新生代流量小生層出不窮時,很多早已在「脫粉」邊緣的鹿晗粉絲們,還能說服自己繼續觀望的最大理由。
流量是暫時的,作品才是永恆的。
鹿晗在前幾年在微博也是呼風喚雨,到了今年上過幾次熱搜?對比今年刷出來的流量之星蔡某某是不是遜色了很多。鮮肉們賣人設,賣臉,賣萌,買流量,但是流量是定量的,總共就那麼多,你分一點他分一點,還能有多少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㈤ 豆瓣評分8.5的《阿飛正傳》投資4000萬票房900萬,這樣的電影多嗎
風語者(2002)導演:吳宇森
編劇:約翰·賴斯/喬·巴特爾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亞當·比奇
豆瓣評分:7.6
這是這幾部影片當中唯一一部收回成本的,但也僅是收回成本而已,2500萬的投資,拿回2834萬的票房,也是很慘淡了,沒想到後來竟成為影史第一。
㈥ 電影史上,有哪些票房慘案票房虧損誰承擔的損失最大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拍電影一定是能大賺特賺的生意,但是在電影史上也有很多票房產,所謂的票房產就是投資的錢根本沒有收回來,甚至導致電影公司破產,乃至整個電影公司清盤,票房虧損誰承擔的損失最大呢?當然是電影公司承擔的損失最大,演員是拿片酬的,導演是拿薪水的,而這些片酬和薪水都是要電影公司給拿出去的,當然了,也有很多導演和演員與電影公司會達成意向性的活動,就是按照票房比例來分成,但是票房虧損的話,電影公司還是虧的最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那些票房慘案。
周星馳的封神之作,卻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賠個錢的電影,投資的西安電影公司賠的,差一點懷疑人生,投資5,000萬,票房5,300萬,當年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我們現在叫星爺的那個人被人稱為票房毒葯,所以呀,拍電影真沒有一定的風險,而電影公司是承擔這些風險最大的一個人。
,
㈦ 經典好看的科幻戰爭電影,總共耗資近百億,不看血虧,你看過幾部
《明日邊緣》《明日邊緣》是道格·里曼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由湯姆·克魯斯、艾米莉·布朗特、比爾·帕克斯頓、布萊丹·格里森、諾亞·泰勒、奇克·蓋瑞、德拉古米爾·米希克等主演。
電影講述了一個海軍陸戰排在洛杉磯街頭與外星入侵者進行巷戰的故事。對方是強大的外星軍團,這些誕生自海洋的異形生物企圖鏟除人類,接管地球的水資源。洛杉磯將是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面對外星異形突襲侵略,海軍陸戰隊突圍反擊挽救人類。
㈧ 因為什麼原因,《瘋狂的外星人》血虧六億
其實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覺得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喜劇電影是比較成功的,它的很多情節的確是非常搞笑的,但是我覺得它血虧6億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前期的宣傳不到位,從而導致它上映之後沒有受到太多觀眾的關注。
那麼這部電影是否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呢?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唯一的不足就是最後的結尾有些許潦草,最後的結局也讓人意想不到,前面有了太多的爭端,然而到後來外星人與與主角卻煥然冰釋,我覺得這一結局讓人信服的可能性並不是特別大。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紕漏,相反有著很多值得其他喜劇電影學習的地方,這部電影當中的很多喜劇場面都是大多數觀眾沒有見過的。
㈨ 有很多電影投資拍攝卻血本無歸,電影史上都有哪些
人們都以為拍電影就能賺很多錢,其實 也不全是這樣,美國乃至全世界每年甚至每天都有那麼多新電影上映,到底有多少能大賺,又有多少賠錢呢?其實,絲毫不誇張的說,有90%的電影都是賠錢的,只有將近10%的電影殺出重圍成為在觀眾心裡甚至是影史上留名的佳作,也可以說是一種大的投資吧。今天就在這里給大家盤點幾部投資血本無歸的電影。
吳宇森當年憑借《變臉》與《斷劍》兩部電影,直接躋身成為好萊塢一線大導演的行列,成為炙手可熱的票房號召力式導演,但是吳宇森導演虧慘的電影不是《太平輪》,而是這部《風語者》,成本1.2美金的電影在北美上映後,票房不到4000萬,全球總票房7760萬。也正是這部電影搞垮了米高梅電影公司,導致了吳宇森在好萊塢的導演生涯結束,最慘的就是我們的凱奇同志,因為此部電影的慘敗,漸漸開始走上了票房毒葯的生涯。在這里只是盤點了三部在票房與投資上血本無歸的電影,當然從觀眾的口碑上才能真正定義一部電影的好壞,希望大家喜歡今天帶給大家的文章,看完你還會覺得只要拍電影就會很掙錢嗎。
㈩ 10部最被低估的華語電影,《蜀山傳》僅排第8,《劍雨》未進前三
和張藝謀,陳凱歌這種文藝片導演不同,一些商業電影因為故事過於晦澀難懂,或者表現形式超出當時的同類影片導致口碑崩塌。
有奉為經典的電影在上映之初並沒賣座。
這些因為票房或者意識超前被評為 「爛片」 的電影在若干年後被不少影迷平反。
最經典莫過於如今被推上神壇的《大話西遊》,在當年虧掉了2000多萬,直接讓周星馳的 彩星電影公司破產。
由於過於意識流,陳凱歌的《無極》被很多觀眾批評無聊,如今卻又很多人為其翻案。
就讓叉叉帶大家回顧那些曾經因為檔期、演員等因素造成票房失敗,被評為爛片。
如今卻被奉為經典的10大華語電影,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電影上榜吧:
上榜理由:徐克的心血之作,電影時代、戰爭場面足夠宏大,卻因為越南背景沒有討好到觀眾
雖然標榜是《英雄本色》續集,但《夕陽之歌》和前兩部劇情上沒有任何聯系。
身為越南華僑,徐克希望把越南發生的不幸遭遇拍攝成電影。
剛開始徐克找到好友吳宇森,可吳宇森感覺這種題材不會在市場上吃香。徐克只能親自上陣執導。
可惜徐克錯就錯在為了票房把故事取名為《英雄本色3》,雖然找到了靈魂人物周潤發,並延續「小馬哥」的名字。
但觀眾並沒有看到前兩部中宋氏兄弟和小馬哥的相關故事。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遭到眾多影迷的抵制。
如果拋開《英雄本色》續集這個噱頭,《夕陽之歌》的觀賞性還是極高的。
有激烈槍戰,也有戰爭大場面,徐克甚至找來了坦克等重型裝備。
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人們在亂世中風雨飄搖。
梁家輝、周潤發和梅艷芳的三角戀纏綿悱惻,都讓此片成為經典港片的代表。
梅艷芳演唱的《夕陽之歌》更是被廣為傳唱。
《夕陽之歌》被名字耽誤,成為錯誤營銷的經典案例。
上榜理由: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片中主演受盡各種折磨,因為錯誤選擇檔期遭遇票房滑鐵盧
在大眾的認知中,馮小剛似乎成為了賀歲喜劇專業戶。
雖然靠《甲方乙方》《沒完沒了》等電影,為華誼兄弟賺足了錢,可馮小剛一直嘗試拍攝一些有深度的作品。
而改編自1942年河南大旱真實事件的《一九四二》無疑是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
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一眾明星出演。長達一年的拍攝周期。
為了極力還原當時難民飢寒交迫的狀態,演員們更是瘦身挨餓,受盡苦頭。
錯誤選擇檔期,讓內容沉重的《一九四二》並沒有佔到便宜。
觀眾更喜歡看到輕松的喜劇片,《一九四二》2億投資,只賺回來3億票房,按照1比3的回報率,絕對算得上是血虧。
受到《一九四二》的刺激,馮小剛在次年還是干起了老本行,拍了部口碑很差但票房很好的《私人訂制》。
上榜理由:華語電影特效天花板,被譽為最符合仙俠小說氣質的電影,由於電影晦澀難懂導致票房慘敗
即使到了現在,叉叉仍認為《蜀山傳》是 華語特效的天花板。
作為21世紀的第一部華語特效大片,《蜀山傳》用8000萬打造了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仙俠世界。
影片中出現的各種神器叫人大為觀止,昆侖派的日月金輪,丹辰子羽毛狀的天龍斬,峨眉派的天雷雙劍,南明離火,昊天鏡都華麗至極。
徐克其實早在1983年就拍攝過《蜀山:新蜀山劍俠》,鄭少秋,林青霞,元彪等演員的加盟,讓徐克在香港影壇站穩腳跟。
看到特效大片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賺得盆滿缽滿,徐克也准備把《蜀山》的故事再次搬上銀幕。
《蜀山傳》的卡司陣容堪稱豪華,鄭伊健,洪金寶,古天樂,張柏芝,吳京,林熙蕾都是當打之年。
影片視覺奇觀此起彼伏,令人應接不暇。
觀眾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萬里長空,劍氣橫秋」。
昆侖、峨眉、五台山三大門派大戰血魔的戲碼驚險異常。
由於《蜀山傳》過於注重視覺特效,導致故事邏輯雲里霧里,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
再加上特效熱鬧非常,每個角色的出場都缺乏過度,直接導致演員的演技無法體現。
種種元素直接導致影片口碑崩盤。8000萬的投資才換來了3000萬票房。
其實如果徐克當時把《蜀山傳》拍成三部曲,或者能補充影片中的不足。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蜀山傳》都是華語電影特效的里程碑。
上榜理由:15年內最好的武俠片,由於過度消費吳宇森招致差評,11萬人打出高分
即使到了現在仍有很多影迷把《劍雨》譽為15年內最好的武俠電影。
考慮到導演蘇照彬在內地名氣不高,所以在《劍雨》宣傳初期,都以吳宇森出品為主要賣點。
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影迷絲毫沒有在該片找到一點吳宇森的美學暴力。
導致此片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再加上正好遇到同檔期演員陣容更加豪華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後《劍雨》8500萬的投資只獲得了8000萬的票房,可謂血虧的典型。
其實導演蘇照彬的作品履歷一直都是精品頻出。
被譽為千禧年後華語恐怖片天花板的《雙瞳》,《詭絲》都出自蘇照彬之手。
對中華文化的深入考究,是蘇照彬導演的特色。
影片中武器造型新穎:
女主角手中能綿軟反折的 辟水劍,男主角一長一短的參差劍,能燃燒火焰的彩戲師雙刀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影片對女主角細雨退出江湖,卻身不由己的困惑外,影片中還金句頻出。
武學奇才陸竹的那句「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成為經典台詞。
被黑石組織趕盡殺絕的張仁鳳喬裝易容成江阿生,在影片後半段邊磨劍邊保護妻子細雨的戲碼,堪稱最帥救場瞬間。
有江湖,有恩怨,動作戲過癮,《劍雨》將人們對武俠世界的嚮往用寫意的方式呈現出來。
即使到現在超過11萬人給這部影片打出高分,可見質量之高。
上榜理由:實驗性極強的武俠電影,趙文卓巔峰之作,武打設計新穎酷炫
和其他風格溫潤的武俠片不同,《刀》的影片基調極其狂野乖張。
趙文卓一直被當做第二個李連傑培養,而這部影片卻成了他和自己角色定位的分水嶺。
徐克在致敬邵氏武俠經典《獨臂刀》的同時,也讓趙文卓在影片中苦練獨臂刀法。
無論是熊欣欣飾演的反派馬賊,還是其他江湖人物都像是山野莽夫。
徐克用回憶的方式,將女主和鑄刀廠弟子定安、鐵頭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江湖恩怨緩緩道來,讓故事增加了滄桑感。
正是由於此片實驗性太強,導致很多觀眾難以接受這種風格。
所以導致該片口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最終票房只有330萬。
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影迷發現《刀》粗狂鏡頭下的陽剛魅力。
上榜理由:李連傑,邱淑貞,張敏全明星陣容,世上最腹黑的張無忌,由於票房慘淡導致續集計劃擱置
現在回看《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觀賞性依舊很高。
王晶在此片中展現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我的戰鬥力只有六千,他起碼一萬以上」
咸濕猥瑣的華山二老自稱「紅十字會」等橋段令人捧腹。
得益於李連傑扎實武術根基,無論是太極拳還是乾坤大挪移都展現了極高的觀賞性。
邱淑貞,張敏,黎姿,洪金寶,吳鎮宇等一眾選角更是恰到好處。
張敏的白馬回眸,邱淑貞的驚為天人成為當時不少觀眾心中最好的回憶。
而針對原著中張無忌優柔寡斷的性格,王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李連傑飾演的張無忌腹黑多謀,身中玄冥神掌,時刻想著為自己的父母報仇。
可就是這樣一部5000萬投資,眾多明星加盟的武俠巨制,卻只獲得了一千多萬票房。
觀眾對於《魔教教主》無厘頭的魔改似乎難以接受,再加上當時的香港電影產業動盪不安。
作為主演的李連傑當時一直在內地等種種因素,《倚天屠龍記》的續集計劃就被暫時擱淺。
2022年春節,王晶終於在30年後實現了承諾,帶來了《倚天屠龍記》的續作,可原本盼著看張無忌去大都的觀眾們早已長大成人。
原班人馬早已物是人非,登錄網路的《倚天屠龍記》也收獲一片差評。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更像是觀眾對港片美好時代的緬懷,超出了一部商業電影的簡單范疇。
上榜理由:華語動作片天花板,李連傑最強電影,影片中的打鬥設計堪稱教科書
要挑選李連傑最好的作品,叉叉肯定首推《精武英雄》。
作為李小龍的《精武門》珠玉在前,作為翻拍片的《精武英雄》在口碑上絲毫不亞於前者,本身就是奇跡。
作為虛構人物,李連傑將留學日本,之後回到國內替恩師霍元甲報仇的陳真復雜的心路歷程展現給觀眾。
精武門的權力斗爭,中國人對女友光子的仇恨等情節,擴充了故事的復雜性,充分展現了民國亂世的人心惶惶。
《精武英雄》神就神在能把文戲和武戲完美的融洽,不會讓觀眾產生「為打而打」的突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