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色彩在電影中的審美作用
一、色彩可以表情達意
電影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運用色彩表情達意已成為電影人的一種創作理念,電影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通過色彩把主觀情感、理念、意圖灌注其中,包彩成為最具表現性和敘事功能的一種表現手段,運用色彩進行交代、強調、暗示、提醒、評述。層次各異的受眾在欣賞與接受電影藝術時要突破色彩層面進行解構,觀 眾通過色彩美感解讀電影藝術,使情感與理念相輔相戍,達到哲理與情理的充分融合。色彩包含著深厚的美學意蘊.既符合審美受眾的情感邏輯,又符合審美受眾的思維邏輯,在觀眾中產生強烈美感與共鳴。如張藝謀的《英雄》的大色塊中就包含著想傳達給觀眾的情緒,影片先後出現廠紅、藍、白、綠、黑五種色彩,每種畫面 色調都有不同的寓意,對推動故事發展,刻畫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紅色的基調向觀眾傳達了無名心中的躁動,紅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嫉妒、怒火、痛苦,在飛雪將如月斬殺後漫天黃葉變成紅色達到極致;藍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靜、愛情、犧牲,典型地體現在無名和殘劍水 卜的激斗後殘劍守護住飛雪身邊。柔和的綠色也為幾乎真實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綠色的故事裡包含了超脫、浪漫、博愛,這一段在殘劍放棄刺殺秦王,秦宮無盡的綠紗緩緩落下時達到了卡極致。白色和黑色才是最後真實影片要表達的故事;由干有了色彩上的時代分隔,影片傳達給觀眾的感情差別很大,觀眾也從中感受到紅 色的冶艷、綠色的浪漫、藍色的質朴、白色的傷心、黑色的絕望,同時也使觀眾在理解故事情節上減輕了壓力。這也正是現代電影藝術追求以色彩托情、以色彩達意的審美效果。
二、色彩傳遞象徵意蘊
電影藝術創造出表層形式的色彩構圖,又自覺地表現出深隱在色彩構圖中經觀眾積極解讀的深層美學意蘊。色彩賦予了電影阿畫具有象徵性的修辭功能,色彩的參與又從根本上支配了藝術家對題材的感知方式、把握方式、組織方式和表達肜式。包彩使電影產生兩 ,、藝術世界,一個是能直觀把握的具體的、感性的表層世界;一個是更具思想、情感深度的理性和抽象的深層世界。色彩使電影化抽象為具象,對於電影藝術所刨造的是一種深層的象徵意蘊,對於觀眾而言所交流的是一種特殊的生活體驗。如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影片中當辛德勒站住山頭目睹德國法西斯肆意殺害猶太人時,猶太人黑白一片,紅色的小姑娘出現了,這一抹慘淡的紅色也在逃命。這一抹紅色緊緊地抓住了我們的視線,當小姑娘藏好,我們深深地舒一口氣,似乎看到了希望。我們有理由相信辛德勒也看到了這一抹希望。正是這 一抹希望給了他無盡的勇氣,使他作出後來的壯舉。最後小姑娘還是安靜地躺在了滅屍場,並沒有躲過罪惡的黑手。此時,觀眾的心被深深地刺痛,時隱時現的希望最終還是熄滅了,沉思之餘,便體會到影片的反戰主旨,一連串情感作用得益干紅色的運用,紅色象徵著希望,小姑娘象徵著純潔。純潔希望的破滅則詮釋著法兩斯 的丑惡。
三、色彩營造氛圍,強化意境
色彩作為電影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視覺元素,一直用來營造場景環境的氛圍,反映人物情緒,刻畫角色情感,豐富畫面。電影運用不同的色彩表達不同的內容,渲染不同的氛圍。在獨到的審美視野中創設的色彩氛圍,是充滿了藝術家情感激動的審美意境,而這樣的意境既是作品中人物的具體活動環境,又蘊含著深刻的社會 人生內涵。如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調,尤其經典動作中傑克懷擁羅斯在船甲板上以飛翔狀面對大海時,遠方天際中血紅色的霞光潑瀉在他們簇擁著的身影上,就連碧藍大海也像著上溫情似火的暖裝,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彷彿為他們擺脫了等級差距的束縛、獲得人性無限自由而歡愉。影片後半部分突出了 冷色調,在大船傾倒,撲面而來的清冽海水注滿船艙時,觀眾會深切感受到人在無情大自然中的渺小和掙扎時的無奈。這種色調變化同作品整體氛圍的營造形成協調的詩意境界,表達了主人公情感由大喜到大悲的起伏變奏。
再如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尼姆和爸爸到海底學校的一組鏡頭.用各種絢麗的橘紅色、粉紫色、大紅色、草綠色、鵝黃色、粉紅色、寶藍色等色彩來裝點畫面,營造出一種美妙、斑斕、安全、和諧、活躍的氣氛;而當尼姆不聽從爸爸的勸告執意要離開大家去那艘大船邊冒險的時候,畫面一下子變成以深藍色為主的大面積海水,其中掩映著尼姆較小的朱紅色身軀,形成冷色(深藍色)與暖色(朱紅色)色性上與面積上的強烈對比,使觀眾的心為之收緊.那一片深藍色的水域和遠處灰黑色的模糊的大船底鄒預示了一種莫名的危險。在這組鏡頭中色彩對氛圍的渲染作用顯而易見,從升始的興奮、喜悅到後來的恐懼、緊張,除r故事本身的情節以外,色彩在心理學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❷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紅白藍三部曲》是三部電影嗎
是的。
《藍白紅三部曲》(英語Three Colours,法語Trois Couleurs)是波蘭導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導演的三部電影。
藍、白和紅是法國國旗從左到右的三種顏色,而三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也是基於這三種顏色所代表的政治理念的:自由、平等和博愛。三色系列是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許多影評家認為是電影界的巔峰。
(2)哪些電影用了白色的色彩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片名由來片名由來《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名取自法國國旗上的三種顏色,藍色象徵自由,白色象徵平等,紅色象徵博愛。影片的大量信息都靠女主角的臉部表情傳遞,對展現演技非常有利。本片對古典樂的運用成功地烘託了劇情氣氛,好像本身也具有色彩。
《藍色》是波蘭籍世界級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繼其探討當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誡》後的又一力作——《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篇。
《藍·白·紅》三部曲的創意來自於法國國旗的顏色,它們分別象徵著自由、平等和博愛,影片《藍色》相應地把視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義中。該片獲得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攝影特別獎等諸多殊榮。
❸ 電影還是老的好:黑白電影推薦
電影從誕生之初,就以黑白色調而產生。黑白電影是電影最早的形態,也是電影歷史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喜劇片、動作片、懸疑片、戰爭片等不同類型。盡管從1960年代初期開始,彩色就已經被應用到電影領域,但不少著名導演仍採用黑白鏡頭打造出令人難忘的經典作品,下面我精心挑選了10部經典黑白電影,快來一起看看吧!我會詳細介紹其中三部哦。
他們本來不懂法律,似乎也沒必要懂得法律,因為他們不過是在法律強加的義務之下而被迫來到法庭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從事不同敬畢的職業,有自身更關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經驗,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觀也在沖突和較量……
經典台詞:
1.以生活的真諦而不是世俗的眼光探尋真相。
2.你們只會去討論,那些微乎其微的小細節,卻忘了最重要的事。
3.頭腦清醒的人,也可以發脾氣。
以上幾部黑白電影,受到了廣泛高度評價,每一部情節都精彩十足,內容具有思想深度,它們值得電影愛好者欣賞。
❹ 《拉片放映室》第二十二集:電影里常見的6種色系
《拉片放映室》第22集--電影里常見的6種色系
拉片有技巧,觀影有門道!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拉片放映室!
學會拉片,讓你技術性的去看電影!
隨著1935年 《名利場》( 《浮華世界》 ) 這部彩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從黑白到彩色的一個轉變,也是整個電影發展史的一個重大變革。讓當時的觀眾真正感受到了彩色電影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比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所放映的 《火車進站》 帶給觀眾的沖擊更甚,如果說,黑白電影就像繪畫中的素描關系,表現的只是光影,那麼彩色電影不僅僅是表現光影,還是用顏色進行繪畫和藝術創作的一個過程。雖然大千世界擁有的顏色數不勝數,但是從彩色電影誕生至今,電影人常規使用的顏色卻仍然只有6種,由此間引申而出以及其他色系和朋克色調將會單獨討論。
一、白色系
《情人》里 梁家輝 和 珍·瑪奇 在這部電影中也貢獻了挑動人心荷爾蒙的經典演技,(註:本片改編自杜拉斯的經典情色小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情色片,床戲鏡頭占據了相當的比例。如果你不是只抱著看床戲的目的看這部電影,不妨留意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時候發生的所有事情。尤其是色彩,你會發現,電影里除了演員留下的膚色帶來的一點憧憬外,剩下的全是讓人窒息與冰冷的白色——從演員穿的衣服,到殖民者的工程現場,再到上流人士開的汽車反出的光…這些白色與兩個人的情慾糾葛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而映射出了殖民與被殖民間的殘酷,同時也預示了在這種壞境下追尋本性的人將會面臨的悲劇。
同樣上一期提過的岩井俊二執導的《情書》中,被他使用一種獨特的清新的「白」來代替,無論是飄雪的冬天,在雪中的吶喊,以及青春回憶里,圖書館耀眼的白光,還有男主角的白襯衫,都給人一種干凈,純情的感覺。觸動了女主懵懂青春的愛戀,以這樣一種白色和淺色的色系搭配,讓我們沉浸其中,也會懷念自己的青春時光以及那段青春往事中屬於自己的情書和愛戀……
二、黃色系
電影場景中淺黃色的出現可以讓你感受到的清晨的陽光、讓你感受到精神上的振奮,橘黃色的出現讓你感受火辣辣的溫度,而金黃色的出現可以讓你感受權利和富貴。黃色有著很好的特點,可以讓電影變得更加突出,但是如果整個場景都是以純正的黃就會給予人以刺眼的感覺。但是在電影 《滿城盡帶黃金甲》 場景中對黃色系列的運用可以說是電影歷史上一個里程碑似的開始,讓我們對色彩在電影場景中的運用有了重新的審視。土黃色的屋頂、金黃色的樓宇、雕金的柱子門窗、金黃的服飾、金黃的盔甲、淡黃的菊花,所有場景中黃色色調的營造都勾勒出電影中人物性格的特徵,體現了皇宮的奢靡浮華,也體現了皇帝九五之尊之軀。可以說這部電影讓色彩在電影場景中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所有 黃色元素 在這部電影場景中能夠互相包容,相互協調。而在電影 《黃土地》 場景中,主要運用了橘黃色的暖色調,在這部電影中導演陳凱歌將場景色彩與人物色彩較為緊密地結合起來,是一次將內在和外在相結合的完美嘗試。在這部電影中,影片為了表現陝北高原黃土的厚重,在選取電影場景時,除了大量拍攝黃土高坡鏡頭同時,在電影場景的選取上還具有代表性黃色調的黃河、窯洞、陝北人民古銅色的膚色,這種場景的出現體現了大自然的震撼,也體現了在這種惡劣環境下人的壓抑情感,讓電影中的人物有著沖破這無邊無盡的黃土高原去尋找全新的生活。為了達到完美的全方位的黃色基調色彩,電影在場景的選取上可以說是費盡心思,除了選擇黃色色調的場景以外,更是在季節的選取上也選擇在冬季來拍攝,排除了有色元素,突出黃色主基調,使黃色色素占據著大面積的畫面,這種色彩在電影場景中無處不在,對電影主題的刻畫可以說是入木三分,對電影故事情節的貫穿也有著很好的鏈接,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
三、紅色系
電影場景中對紅色的運用多為表現出的是熱情、火焰和鮮血。
《罪惡之城》 (本片導演聚集了昆汀、羅德里格茲、弗蘭克·米勒,幾乎被「電影暴力分子」包場了!) 用「暴力美學」都不足以形容這部電影了,它將情節、情感幾乎簡化到最少,剩下的全是性、殺、虐、殘…「紅色」在其中所起到的催化的作用,像是給觀眾打了雞血!簡化了其他顏色的干擾。紅色就顯得尤為矚目,時刻吸引觀眾的眼球跟隨紅色移動,紅色在這里已然成為了劇情的一部分,就更不用說尤愛中國紅的張藝謀了,無論 《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老井》《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 等等,均是紅色的主場……
四、綠色系
《水形物語》 (註:本片拿下2017奧斯卡大獎)說「綠色」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毫不為過,它占據的鏡頭和畫面比例絕對超過任何一個角色的戲份:從身上穿的,到街上亮的,再到嘴裡吃的,牆上刷的…綠色在劇中隨處可見。顏色已經真正參與到電影敘事,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你忽略了顏色在其中的意義,那相信你就很難進一步深度的看懂這部電影。
五、藍色系
藍色傳遞給我們的是浩瀚、是浪漫、是神秘、是高不可攀,在電影場景中的經常出現的是天空,藍海洋,藍色的火焰,讓觀眾對生活產生無盡的遐想。藍色也代表著和平、寧靜。影片 《阿黛爾的人生》 在中國還有一個特別的定義叫做「藍色是一種暖色調」。其實,由於藍色的豐富的色彩聯想,在電影場景的設計上把藍色披上中性外衣。雖然這部影片的影評褒貶不一,但拋開故事的情節不談,電影故事中場景的色彩運用,藍色色調始終伴隨著故事的發展。電影中人物的刻畫伴隨著藍色色調的出現,這里藍色的運用或許有著溫暖的顏色,但是或許有著更深的含義。在電影 《阿黛爾的人生》 的最後,主人公點上一根煙,一邊頭也不回地走著,孤獨的一個人,好像要跟誰道別,也好像要走出這個情感的世界,可是,她終究還是無法逃避,她只是在迷戀那一抹藍色,她的愛只給這樣一種藍色才會感到溫暖。
六、黑色系
黑色在電影場景中經常出現,也是電影場景設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色調,它與其他色彩的搭配,可以創造出豐富的電影場景。黑色讓電影多了一層神秘,多了一份厚重,但是電影場景中黑色色調的大量運用,也讓我們的電影氣氛變得凝重,畢竟黑色讓我們聯想到了死亡、恐懼、黑夜、陰暗、驚悚。電影場景中黑色的運用可以讓電影變得厚重,但是在電影場景的塑造上,更多的會選擇跟其他的色調搭配使用。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 《英雄》 整體而言,它在場景和顏色的選取搭配處理上,雖然運用了大量的黑色色調,但是它也在不同的故事裡運用了紅、藍、綠、白等,這樣的色彩運用不僅讓故事逐步推進,故事情節更加豐富,也更加具有感染力。在這部電影中用黑色代表著秦國,(秦人尚黑)電影場景中出現的大面積的黑色調,也為這部電影的色彩主線進行了定位。從側面反映了秦國的強盛及威嚴。就在這樣的一種電影場景的設置中,展開了電影故事的情節敘述。電影場景的主色調依舊是黑色,無名與長空生死殊斗。狀如舞蹈,然而這卻是一場生死角逐。只有這種以黑色基調的電影場景,才能讓我們隨著電影的鏡頭穿越時空,感受電影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和內心的震撼。
❺ 有個別服裝設計特別棒的電影,你都看過哪些
1、《伊麗莎白2:黃金時代》
電影不惜筆墨的重現了英國宮廷的奢華與皇室的威嚴,陰冷華麗的色彩,輕易就將人們帶入那個年代。淺灰色束胸衣,細節非常講究,放大圖片可以看到嵌在裡面的鯨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