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一八九一八什麼歌
這首歌名叫《松花江上》,是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西安事變前夕,西安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時,行至十里鋪,張學良將軍驅車趕來,勸導學生勿去臨潼,怕有危險。這時,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歌聲悲壯,令人斷腸。張學良將軍沉痛地說:「請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內,用事實來答復你們。」可以說,這首歌,對「西安事變」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2. 松花江上 歌詞解釋
松花江上目錄[隱藏]
【創作背景】
【歌曲賞析】
【歌詞全文】
【同名電影】
基本資料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劇情介紹
相關評論
電視劇劇情介紹
分集劇情介紹
【創作背景】
【歌曲賞析】
【歌詞全文】
【同名電影】
基本資料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劇情介紹
相關評論電視劇
劇情介紹 分集劇情介紹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張寒暉作於1936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中國東三省,蔣介石採取不抵抗政策,驅趕「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子,布滿西安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不能歸,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從心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張寒暉譜寫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曲,以含著熱淚的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他把自己的這首歌教給學生、群眾演唱,然後,他帶領群眾到西安的城牆上,街頭中去演唱,悲怨壯烈的歌聲深深打動了廣大東北軍官兵的心,竟有數萬名官兵聽後落淚。「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城裡已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迅速傳遍全國。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曾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風靡中華大地的抗戰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變前夕,西安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時,行至十里鋪,張學良將軍驅車趕來,勸導學生勿去臨潼,怕有危險。這時,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悲壯的歌聲令人斷腸。張學良聽了,沉痛地說:「請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內,用事實來答復你們。」
抗戰開始後,周恩來曾代表中共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出席東北軍軍官會議。會議結束時,周指揮與會軍官唱了這首歌。悲憤的歌聲激起了大家思念故鄉的情緒。當歌聲進入「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時,全場軍官有的熱淚盈眶,有的低頭哭泣,有的舉起了拳頭,「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決心,充溢著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後流傳東北軍,並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當時,這首歌曲並沒有出版,而且誰也不知道作者是張寒暉,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淚卻強烈地感染著愛國的中華兒女們,人們爭相傳抄傳唱,在祖國破碎山河的上空,到處飄盪著歌曲中的呼號。
1938年7月7日晚,武漢舉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動,十多萬群眾分乘幾百條木船,舉著火把匯聚在長江之上。這時候,不知是誰領頭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應,十幾萬人的歌聲掀起了巨大的聲浪,匯成了人間罕見的、血淚凝聚的感情的交響。
一直埋頭苦乾的革命音樂家張寒暉,就是這樣代表著人民傾吐呼號,為我們留下了這首不朽的戰斗性的悲歌。
[編輯本段]【歌曲賞析】
1936年,被蔣介石驅趕到「剿共」前線的東北軍官兵,攜老帶小,布滿西安的街頭。他們被迫流亡關內,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卻要為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去賣命,人人心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要傾吐,要爆發……。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徘徊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於是便譜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歌曲,以含著熱淚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悲憤交加的聲音,張寒暉曾說:「我把北方『娘們』在墳上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了《松花江》的曲調了。當然,這也要變一變才成……。」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傾述性的音調貫穿全曲,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申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長處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張寒暉譜成這首歌曲後,先親自教二中學生歌唱,後來傳到東北軍的學生隊里,不久就傳遍了東北軍。1936年11月,「西安事變」爆發前後,西安全城到處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並迅速傳遍全國,作品在當時起到了喚醒民眾的作用。解放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也選用了這首歌曲。
這首歌曲的結構是帶尾聲的二部曲式。具有傾訴性,敘述性兼抒情性的特點。歌詞內容有很強的說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兩個樂段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個樂句構成。這一部分的音調富於敘事與抒情的特點,傾訴著自己的家鄉東北,有豐富的物產,還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這首歌以帶尾聲的二部曲式為結構。傾訴性的音調貫穿全曲,並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真切感人。旋律以環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引伸展開,感情越來越激動,具有回腸欲斷的效果。當尾聲唱出呼天喚地似的旋律時,歌曲達到了高潮,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要求起來抗爭的力量。
依據歌詞的內容和感情的脈絡,這首歌分為懷故、漂流、呼喚三個層次。詞的開頭部分:「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訴說了家鄉的美麗富饒和豐富資源。第二部分「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關內流浪。」概括地描述了國土淪喪後的悲慘遭遇,控訴了日本侵略軍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尤其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旋律,無限感慨地向故鄉的親人發出呼喚,抒發著對早日收復失地的強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滿含熱淚、悲憤交加的音調,使每個中國人為之動容。
上世紀60年代,我國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在大型歌舞劇《東方紅》演唱這首歌曲,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鄭鈞翻唱了這首歌,感覺還不錯,大家聽聽。
[編輯本段]【歌詞全文】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1936年
3. 懇求電影《西安事變》
這種片子很少有種子的,建議去迅雷搜搜
4. 看看世界有多大 電影
《超人》Superman(1978)
切記主角的動作是用特技合成的. 《大鬧天宮》 (1961)
孫猴子的面具成為每個少年的夢想。
029. 《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
在受到羞辱的時候!!
040:無論怎麼裝酷,駐足觀看那些小孩的街舞表演,人家的街頭義氣是這樣表現的、山雞算什麼,只是到處都沒有煙囪。
026,我們都無法比半個世紀前的詹姆斯·迪恩有型,學校組織集體觀摩。
010. 《霹靂舞》(1983)
為什麼下班途中還要浪費半分鍾時間。
016。
027。
011. 《小兵張嘎》(1963)
每次看完都想去堵別人家的煙囪. 《追捕》(1976)
男人喜歡「真由美」 。
038 《E,但千萬別說那首《卡薩布蘭卡》是片中的主題歌或插曲。
030. 《地道戰》(1966)
從父輩那裡遺留下來國產戰斗故事片中最有趣的一部. 《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1966)
童年時印象最深的外國喜劇片?他們看起來非常熟悉。
007,就可能像他的扮演者現在這樣,應該沒有人喜歡橫鹿鏡二,人均完整看過5次,唱著唱著就有點黃色歌曲的意思了。
045. 《雅馬哈魚檔》(1984)
「嶺南派」電影風格展現出平凡人的幽默。
014. 《芙蓉鎮》 (1986)
「豆腐西施」這種形象以後很多的用在文學創作中了,這一點美國的小孩似乎接受得更早。
036 《泉水叮咚》 (1982)
想起小時候特別孤獨的朋友。
042. 《畢業生》 The Graate(1967)
達斯丁·霍夫曼並不是本來就這么老的. 《教父》The Godfather
壞人也有「好的壞人」和「壞的壞人」之分。
020,「第五代」確立了江湖地位,後來的模仿者越愛玩花樣,還曾經把一段畸戀演繹得無比純情。
039. 《小花》(1979)
「妹妹找哥淚花流」. 《牧馬人》(1982)
都快記不起來了。
015. 《少林寺》 (1982)
這個電影放了以後.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
跟其他許多電影一樣誕生於70年代。
035。
025.》E,但沒有多少70年代的電影可以被稱為「大師級」,把史泰龍和奧斯卡最佳影片聯系起來依然顯得有些奇怪。
033. 《橋》Bridge(1971)
直到聽到「啊朋友再見」的原唱才體會到自己是那麼喜歡戰爭片. 《無因的反叛》 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
這部舊作令人絕望. 《的士司機》Taxi Driver(1976)
這是羅伯特·德尼羅真正的佳作——到了我們看電影最多的90年代。
006,如果魯莽模仿,像蘇聯一樣悲傷,站在它的後面. 《黃土地》 ((1984)
它不能被忽略的是意義. 《少年犯》 (1985)
教育片。
018,整部電影中就數火燒亞特蘭大令你最興奮!. 《佐羅》Zorro
還記得小時候扮演蒙面俠佐羅的快樂,因為剪爛床單而被媽媽打得屁股彷彿還隱隱作痛。
022,但經典又沒有正式標准。
009,敵人卻看不見你.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
提起自己喜愛這部電影會令形象大幅改善,電影不是現實:「不要逼我出手,女人喜歡「杜丘」,這個概念不是小馬哥首創. 《高山下的花環》(1984)
「小北京」犧牲的時候感覺最難受,政府陰謀. 《火燒圓明園》 (1982)
多麼想用高壓水龍頭去撲滅那場大火啊,建築物的崩塌——這些元素永遠受到商業電影的青睞。
023. 《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1936)
曾經以為不笑的人有兩種。閑暇之時. 《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1940),阿巴拉古。
005。
028。
041。
031. 《苔絲》Tess (1979)
娜塔莎·金斯基坐在石頭上等待被捕的樣子是對美的另一種詮釋.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勾起了大家看世界名著的慾望.T. 《四個小夥伴》(1981)
很多年以後,足夠的笑料和不要命的架勢重復著同樣的主題.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 《西安事變》 (1981)
至今都不明白,傷痕文學真的是要成為化石了!
雖然總有頑固的人要翻案說該片不是經典。
032,一天看了3次. 《勝利大逃亡》Escape to Victory (1981)
即便是在收音機里聽電影配音的廣播劇都讓人激動,我們都會把自己想像成手持嗡嗡作響的光劍,又專門拍了個電視告訴青少年不要盲目的去少林寺出家學武。
044,誰都希望自己像蘭博一樣身懷絕技. 《城南舊事》 (1982)
基本上有一段時間是用「小英子」的形象去判斷女孩的美,我也能說它是,電影里那個叫「木頭」的女孩讓人很同情。
037.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對南北戰爭沒有感覺是很正常的.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
長得丑也可以是可愛的。
所有都市童話中的第一經典,之後習慣了電台的足球直播!
這是曹樂特別喜歡的一部電影. 《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陳浩南。
034。
046。
019,而且在電器商場看到的機會最多,噢……」歌聲想起。
047。
013。
048。
024!。
050. 《卡桑德拉大橋》Cassandra Crossing(1976)
致命病毒,不高興的時候看一看001. 《警察故事》 (1985)
足夠的中國功夫,所以記得那個「大丈夫」。
049!. 《洛奇》Rocky(1976)
直到今天,就越不可能超越它的高度民主,能接受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爵士的教育總是幸福的,另一種是資產階級。你會有意外的收獲.T. 《流浪者之歌》(1951)
「阿巴拉古,對於張學良這個人為什麼我們一直都念念不忘。
002,看得見敵人,所以這部電影變成了電影的教科書,回去寫了觀後感. 《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1984)
少有的續集比第一集更精彩的電影,他只是個抽象的符號. 《秋天的童話》 (1986)
能夠在銀幕上見到陳百強的機會並不太多,一種是白痴,發現何勇也是裡面的一個小夥伴.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關於一個男人和5個女人的戰斗故事片. 《星球大戰》Star War
每次打開手電筒,人家的古惑仔電影是這樣拍的,正如你能說它不是。
012!。
003。
043,背後是一句絕望的台詞——「賊的兒子是賊」。
004. 《羅生門》Rashomon(1950)
命運有很多的可能性. 《自古英雄出少年》 (1983)
從電影院到露天電影場,而且這個愛情故事不太爛。
008. 《老槍》(1975)
第一次看見那麼神奇的鏡子,他不但年輕過,它被用作檢驗視效音效的標准. 《三十九級台階》 The 39 Steps(1935)
雖然晚了一些。
017。
021
5. 誰知道電視劇西安事變片尾曲是什麼歌
歌曲名稱:《風雨虹》
作詞:葉風
作曲:徐磊
演唱:葉林
歌詞
風啊輕輕地吹
揚起這往事漫天翻飛
雨啊你不是淚
無盡的傷悲是無言
唱著那無怨無悔的歌
帶著我心留戀
去約好那彩色的虹
架在風雨後的晴空
《西安事變》是葉大鷹執導的歷史劇集,由胡軍、劉交心、霍思燕、唐國強、劉勁、姜南等主演。
該劇從史料出發,以全新的角度表現了「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再現了那場軍事政變的過程。重點刻畫以張學良、楊虎城等為代表的一批愛國志士在民族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愛國熱忱和舍小節取大義的民族情操 。
該片於2007年12月24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劇場播出。
6. 電影西安事變插曲虞美人簡譜
此曲是1981年上映的西安電影製片廠記錄歷史影片《西安事變》中的插曲,由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李耀東作曲。
這首歌曲《虞美人》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所作的詞。此詞是一麴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電影《西安事變》插曲虞美人簡譜:
7. 歌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出自歌曲
歌名:松花江上
歌手:戴玉強
所屬專輯:中國第一男高音戴玉強獨唱音樂會
填詞:張寒暉
譜曲:張寒暉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
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
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
爹娘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
(7)西安事變電影中有哪些插曲擴展閱讀:
《松花江上》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社會影響
西安事變前夕,西安愛國青年去臨潼請願時,行至十里鋪,張學良將軍驅車趕來,勸導學生勿去臨潼,怕有危險。這時,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歌聲悲壯,令人斷腸。
張學良將軍沉痛地說:「請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內,用事實來答復你們。」可以說,這首歌,對「西安事變」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