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戰爭影片(年代越早越好)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一廠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晚鍾》《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其中《晚鍾》對戰爭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義光芒,使該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業發生重大變化,好萊塢大片入侵,國產影片加快市場化步伐,這一切都對體制內的八一廠提出了重大考驗。面對新的形勢,八一廠調整創作思路,確定了從以革命歷史題材為主向現實題材為主的轉換,同時借鑒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創作模式,探索中國軍事電影的新思路。八一廠又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另外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殲十齣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Ⅱ 哪些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八一電影製作片製作的一些紅色歷史革命電影,每一部都深入人心。
Ⅲ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Ⅳ 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什麼
1、《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王蘋執導的劇情片,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Ⅳ 八一老電影無創作的影片有哪些
1952年8月1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創建。它是我們兒時英雄夢想升起的地方,承載著幾代中國觀眾的集體記憶,給無數觀眾帶去了歡樂和感動。
《永不消逝的電波》《柳堡的故事》《戰上海》《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回民支隊》《戰斗里成長》
《英雄虎膽》《黑山阻擊戰》《長空比翼》《五更寒》《萬水千山》《狼牙山五壯士》
《激戰前夜》《海鷹》《腳印》《渡江探險》《紅霞》《赤峰號》
《這決不是小事》《破除迷信》《水》《金鈴傳》《返老還童》《三個戰友》
《海闊天空》《友誼》《英雄島》《烈火真金》《五朵紅雲》《綠色的原野》《江山多嬌》
有些影片 讓我們的愛國情懷熊熊燃燒!有些影片 讓我們的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有些影片讓我們 看到了一個奮勇向前的軍隊!有些影片讓我們 看到了一個頑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直到今天,影片所傳遞的正能量 仍然有著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Ⅵ 還記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嗎
大家好,我是小橙,很高興今天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還記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嗎?作為70後的我對於八一電影,可以說是最熟悉不過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前身是八路軍“延安電影團”,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八一拍攝很多,也不需要我一一列舉。
進入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電影業發生重大變化,港台電影以及好萊塢大片,國產影片加快市場化步伐,這一切都對體制內的八一廠提出了重大考驗。面對新的形勢,八一廠調整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殲十齣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但是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年底上映的馮小剛導演的《芳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參與出品的最後一部電影,因為2018年2月2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將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並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對內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Ⅶ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都有哪些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1952年建廠至今,已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
影片中各角色的演技自不必說,在中央和老同志親自關懷指導下的片子,選的演員都是有較強功底和經驗的,也沒有人敢糊弄,不像今天的一些劇。
裡面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可能就當屬林彪了,他的喜怒不形於色的風格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由於他大部分時候都是這種狀態,所以偶爾的喜怒就頗值得玩味。而影片中對林彪「喜」的表情也刻畫得十分到位。誠然,南下攻打錦州確實對林彪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和賭博,他由於壓力大不怎麼笑也可以理解,但實際上東野在作戰過程中主要還是以勝利為主,一點不「喜」也說不過去。
一路走來,從輝煌直到落幕,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未失彩!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Ⅷ 八一電影製片廠現代軍事電影有哪些
中文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簡稱《八一電影製片廠》)
英語名稱:AUGUST FIRST FILM STUDIO
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8月1日,前身是八路軍「延安電影團」,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是一個具有攝制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國防科研片、電視片和電視劇等多片種生產能力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
八一製品廠於1952年攝制完成的第一部電影為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同年又分別攝制完成完成第一部紀錄片《荊江分洪》,第一部漢語教學片《神經系統和條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產第一部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國第一部立體紀錄片《灕江游記》,1982年起攝制第一部電視劇《考場》,1988年起開始攝制美術片。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一廠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晚鍾》《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其中《晚鍾》對戰爭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義光芒,使該片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業發生重大變化,好萊塢大片入侵,國產影片加快市場化步伐,這一切都對體制內的八一廠提出了重大考驗。面對新的形勢,八一廠調整創作思路,確定了從以革命歷史題材為主向現實題材為主的轉換,同時借鑒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創作模式,探索中國軍事電影的新思路。八一廠又攝制完成
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另外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殲十齣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用光影寫史,為軍旗增輝」,是八一電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聖職責。隨著電影產業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曾經締造了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八一廠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Ⅸ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是什麼
是《閃閃的紅星》,講述了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在急風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運飾)的家鄉——柳溪鎮暫時還處在大土豪胡漢三(劉江飾)的統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經過胡漢三家門前被正准備倉惶逃命的胡漢三攔住盤問,逼他說出他父親潘行義的下落,並喪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問。
這時,紅軍在潘行義的引導下,打進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紅色政權,潘冬子參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潘行義(趙汝平飾)在對敵作戰中負傷,他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葯讓給階級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讓他非常講義氣。
1934年秋,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潘行義隨部隊轉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讓潘冬子最終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重要人物介紹
1、潘冬子
演員:祝新運
潘冬子機智勇敢、大膽果斷、疾惡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終和父親終於見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2、胡漢三
演員:劉江
胡漢三地主惡霸、返鄉團頭子、凶惡的大土豪。當時,人們激烈反對他搜刮民脂民膏。他一再淪落,但「壞人活的長」,他總是一再恢復地位。
3、椿伢子
演員:劉繼忠
潘冬子的好朋友,他和潘冬子把情報送給游擊隊,搞沉了敵人的運糧船,破壞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搜山計劃。
4、潘行義
演員:趙汝平
潘冬子的父親,潘行義在對敵作戰中負傷,他在手術中主動將麻葯讓給階級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後隨部隊轉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
Ⅹ 哪些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影片,能喚起你的電影情結
早在五六十年代,八一廠就拍攝過一系列戰爭題材的影片,耳熟能詳的有《地雷戰》《地道戰》《狼牙山五壯士》《戰上海》《林海雪原》等 然而,戰爭片並不是八一廠唯一的題材,戰爭背景下的愛情片《柳堡的故事》、諜戰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喜劇片《哥倆好》、懸疑片《秘密圖紙》等作品也都是八一廠的精品。80年代後,由於內地電影的蓬勃發展,八一廠的作品變得更加多元化,《歸心似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虎年奇案》《中國霸王花》等都讓人印象深刻。
新世紀商業電影大發展,主旋律電影市場開始縮小,八一廠也做過一些嘗試,《沖出亞馬遜》《太行山上》《智取威虎山》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還在國內熱映的馮小剛作品《芳華》,也是八一廠參與投資的作品。據悉,八一廠在65年的時間里,共出品的電影作品達2000多部,故事片有260部,以上提到的主要還是故事片。
除此之外,八一廠的譯制部門還翻譯了很多經典的國外電影,如大家熟悉的《指環王》系列、《斷箭》、《西點揭秘》、《沉默的羔羊》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對八一電影製片廠一定不陌生,每當電影片頭前出現閃閃放光的五角星,總是讓人無比激動,有一種「八一廠出品,必屬經典」的意思。
在60年代到80年代初,在夏日的夜晚,伴隨著滿天的星星和潮濕的泥土味,搬著板凳坐在村口、在操場、在巷頭能看一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那簡直就像過年一樣。多少年過去了,卻仍對電影中的一些經典片斷記憶猶新。
隨著65歲的八一電影製片廠退出 歷史 舞台,我們再也看不到那在片頭出現的那顆閃閃紅星的廠標了,但他帶給我們的好片和歡樂,在內心是永不磨滅。像《狼牙山五壯士》《平原游擊隊》《永不消逝的電波》《林海雪原》《萬水千山》《戰上海》《地道戰》《地雷戰》都能喚起我們的記憶。
地道戰、地雷戰
《平原游擊隊》是長影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