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杜拉拉升職記是哪年的電影
2010年4月15日上映的電影。
Ⅱ 華爾街職業經理人搞垮了哪些公司
在美國電影《華爾街》中有句台詞:「貪婪,不管什麼樣的貪婪,貪戀生活、貪圖錢財、貪圖愛、知識等等,都標志著人類的進步。」
這一次,華爾街終於為這種「偉大的貪婪」付出代價。拋開資產減記、次級貸款、CDO、衍生金融工具這些商業詞彙,我們把視角放在危機的另一面:人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領導力的衰退。在沃頓商學院看來,華爾街過度專注於個人財務目標,是領導力衰敗的根源,而領導力的衰敗震撼了整個金融服務領域。不過,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梅建平給美國政府救市團隊的領導力打了「A」分。
領導力衰退加速了華爾街的倒塌
(沃頓商學院研究報告,有刪節,點擊查看全文)
美國國際集團(AIG)、貝爾斯登(Bear Stearns)、以及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要想活命,需要政府的救助或者接管。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了,美林(Merrill Lynch)被賣給了他人。沃頓商學院的教授們認為,公司令人震驚地相繼倒塌,顯示了整個金融服務領域領導力的大規模潰敗。這些麻煩重重的機構的高管們,在提升績效以及提高自身薪酬水平的征戰中,可能忽略了或者未能認識到自己的公司所面臨的風險水平。而當市場變得對他們不利時,他們所領導的那些龐大機構便轟然坍塌了。
沃頓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彼得·卡普利(Peter Cappelli)認為,這種領導力的衰退,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公司開始專注於將對執行官的激勵與股東的利益統一起來。他認為,在管理中,以犧牲公司整體的最佳利益為代價,過度專注於個人財務目標,是領導力衰敗的根源,而領導力的衰敗震撼了整個金融服務領域。
「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種方式是否真正有效的問題了。」卡普利說,「這種激勵方式似乎對負責人頗為受用,但是,對公司也確實有效嗎?這種方式在更為廣泛的社會環境中當然並不靈驗。股東和那些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們陷入了麻煩,不過,他們的麻煩正在以我從未見過的方式彌散到經濟生活中。」
苛刻的管理者,狹窄的視野
卡普利認為,很多華爾街經理人索性選擇了「無為而治」的管理方式。他說,有些經理人確信,只要自己聘到了聰明的人,並為他們的工作成果提供優厚的獎金激勵,那麼,公司管理自會「水到渠成」的。
卡普利曾對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在投資銀行領域工作過的MBA畢業生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這些領域的經理人表現得尤其無情而且低效。這些經理人很少提供反饋,他們希望員工長時間呆在辦公室里,即使員工的工作並沒有效能,而且還會破壞員工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長時間的工作掩蓋了在管理上缺乏紀律和計劃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用獎金擺平,很多很多問題都這么處理,根據個人的績效表現來處理。」卡普利在最近的《人力資源高管》雜志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為取得個人的目標不惜冒險,哪怕這么做會將其他人或者整個公司置於危險境地,人們似乎廣為接受這種做派。掩蓋失敗成了行為標准。」
沃頓的法學與商業倫理學教授托馬斯·唐納森(Thomas Donaldson)談到,高層管理者往往狹隘地專注於有關自己公司的問題,而對那些在本行業中發生的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而那些問題與整個金融服務業和銀行業更為廣泛的問題的聯系極為緊密。這些行業的所有人,都應該更好地適應正在慢慢迫近的危機和道德問題。」他說。
盡管復雜的證券化過程讓人們很難確定資產的真正價值,不過,從行業外來看,人們或許很容易看出,住房價格已經過度膨脹了。「警鍾早就該敲響了。」唐納森說,「但是,在很多大型機構中,問題一直在慢慢積累,企業內部的人也都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但沒想到最終會發生突變。」他指出,讓經紀公司為自己承銷的證券提供研究報告這一過程中所存在的內在矛盾,就是遲早會出問題的早期警示。
唐納森談到,很多公司一直在低估縱容「公司水門事件」丑聞對公司聲譽的惡劣影響而使自己遭受的損失。「每年,公司因為聲譽受損而遭受的損失,都比因為違規遭受的罰款和在訴訟問題上遭受的損失更多——盡管近年來有些公司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威脅。」
他預測說:「你完全可以肯定地說,下一個重大道德災難降臨到頭上的公司,一定也是大部分董事和高管層所沒有重視這些問題的公司。」「這也是保持更高的警惕,並設定有關的程序——尤其是在高管層——允許讓人們談論那些很難談論的事情的理由所在。」
領導力面臨的挑戰
卡普利認為,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當公司走向非法的方向或者缺乏責任感的方向時,往往需要董事會為公司的方向進行修正。但是,他談到,這種情形很少出現,通常情況下,只有當董事會成員是「老兵」時——執行官的薪酬與股價掛鉤政策實施之前的「老兵」——才會出現這種情形。他們更傾向於確認並指出「現在正在發生的特有問題」。但是,他對新一代商業領導者——在過去10年內走進職場,而且更喜歡團隊作戰的領導者——也充滿希望。他們不會只是因為競爭對手在這么做,就讓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將整個企業推向風險更大的境地。卡普利將這種思維方式歸功於教育體系因應企業的要求所發生的變革,企業要求更多的人能以團隊的形式共同攻克復雜問題。「現在,人們談論基於團隊的系統、成果和獎勵掛鉤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是一個群體而不是某個人承擔責任——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安然公司(Enron)的倒塌和其他企業的丑聞爆出之後,會計行業也開始採取了某些遏止道德問題的行動。很多機構為員工建立了匿名熱線,以便他們反映這類問題。不過,唐納森還談到,有些確實會造成公司失敗的問題實在是太明顯了,根本無需藉助秘密熱線。比如,整個會計行業都曾經以掩蓋收入的逃稅方式獲得好處。「這類事情,就是高管層召集管理會議時,雖然覺得如芒在背卻並不想談論的事情。」他說,「通常,已經有很多的錢被塞進了腰包。」
唐納森曾幫助某些公司開發了這樣的系統:指定一位受人信賴的資深總經理擔任員工的「傳聲筒」,這些員工並不想以公開的活動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承擔冒險,不過他們對廣義的非道德行為表示關切。很多機構都有「調查員」,但是,他們在公司中的級別往往較低。唐納森建議,為了評估以及防範公司聲譽遭到損害的潛在風險,公司應該指定一位資深經理,能夠進行這樣的對話。
唐納森提出忠告說,美國的企業界應該知道,企業中存在這樣一個新幾內亞語稱之為「Mokita」的現象,也就是每一個人都對事實心知肚明,但一致同意不說出去的現象。「就次級貸款和讓房利美和房地美等企業遭受重創的很多其他問題而言,都存在著這樣的Mokita。」
嚴峻的道德風險
沃頓的法學與商業倫理學教授埃里克·奧茲(Eric Orts)對所謂的「道德風險」(Moral Hazard)深表擔憂,當政府救助金融服務公司,以阻止經濟災難的擴散時,道德風險便隨之產生。這種救助可能會促進領導力的衰退,「因為對高效的組織而言,只有允許自己修正錯誤而且對錯誤和管理不善給予懲處的市場,才是有效的市場……而目前,政府的某些大規模救助措施,則為未來樹立了有害的先例。」他坦承,為阻止金融系統的全面崩潰,有些救助措施可能是必要的,但是,採取這些極端措施的必要性也清楚地表明了:為了降低納稅人的長期經濟風險,必須對法規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了。
唐納森認為,更好的法規才是惟一的解決方案。他說:「令人遺憾的是,通常情況下,法規總是落後於行業實踐。」他預測,沒有受到有效監管的對沖基金行業,可能會給經濟系統造成下一個重大難題。「可能需要一兩個大型對沖基金崩潰之後,國會才會出台法規予以干預。」然而,緊隨大量會計丑聞出台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並沒有徹底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還引發了新難題。「解決方案是讓對沖基金行業自行監管。」怎麼才能做到這一步呢?「那就意味著要提出需要提出尖銳的通常不會問及的問題。」唐納森說。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公共使命與私有使命的混合,可能促進了這些公司特有的領導力問題的形成。「像房利美和房地美這類的准公用事業私有組織在扮演雙重角色時——一個角色是提高人們以抵押貸款購買住房的能力,另一個角色是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讓股東的價值最大化——會困難重重。」 奧茲說。
與此同時,抵押貸款領域內部的壓力,加劇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所扮演的兩種角色之間的分化。「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似乎可以使它們擺脫不健全法規的控制。房利美和房地美增加利潤的壓力,促使它們承擔了過多的金融風險,而不是謹慎地從事銀行業務。」他補充說,回顧過去,為鼓勵房利美和房地美之間的競爭而制定的法規,讓它們誤入歧途,因為這些法規增加了這些實體——並不是徹底的自由市場經濟實體的壓力。奧茲談到,領導者們或者不明白,或者無力平衡這種「公共-私有混合體」的目標。「為了讓他們專注於一個清楚的使命,或許,在『公共』組織和『私有』組織之間劃定一個清楚的界線是更明智的選擇。」
唐納森指出,過去10年來,房利美和房地美在「說客」身上花費了1.5億美元,這一事實顯示了滋生於組織結構的另一個領導力問題。「對一個政府機構來說,這種行為完全是不恰當的,然而,考慮到企業的模式已經確立,對領導者來說,游說議員應該是個很有吸引力的選擇——盡管可能沒有達到非政府機構的那種程度。」
紐約獨立股票研究機構Portales Partners的加里·戈登(Gary Gordon),一直在跟蹤研究房利美和房地美,他說,最近已經給整個金融服務領域帶來諸多問題的住房價格泡沫,加劇了房利美和房地美領導力的衰敗。盡管資產泡沫是普遍現象——從鬱金香,到互聯網公司股票——不過,房地產泡沫更難被刺破,因為住房價格的膨脹,已經讓處於不同收入階層的很多美國人從中得到了好處。「我不確定,你是否能夠創造出一個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他說,「你應該建立這樣一個系統:當所有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但還是會有人吹響警笛叫停。」
瑞士信貸分析師莫什·奧倫巴(Moshe Orenbuch)一直在跟蹤抵押貸款行業,他認為,房利美和房地美所承受的壓力,與某些私有抵押貸款機構和其他行業的某些公司所承受的壓力一樣,那些壓力迫使它們重申與衍生品相關的收入。為了實現自己的公共使命,當信用市場的運作在2007年失靈以後,房利美和房地美依然還在不斷發放貸款,從而使它們在這個市場中佔有了更大的份額,同時,問題貸款也日益增多。「如果你不是以嚴格的標准來獲取市場份額,那麼,你肯定會大手大腳。」奧倫巴說。
近年來,就政府擔保的住房貸款出借機構的管理問題,監管者確實曾提出過質疑。2006年,監督房利美和房地美財務健康的美國聯邦住房企業監督辦公室(簡稱OFHEO),發布了一份報告,描述了房利美的自大和缺乏職業道德的文化,在1998年到2004年間,為了讓高管們得到更高的獎金額,房利美的員工蓄意篡改收入數字。這份報告發布時擔任美國聯邦住房企業監督辦公室主任的詹姆斯·洛克哈特(James Lockhart)說:「我們在檢查中發現了這樣一種環境——用結果證明手段的正當。高管層操縱會計賬目,攫取本不應該得到的最大獎金額,同時,不讓外界了解實情。他們拉攏內部審計人員,阻撓聯邦住房企業監督辦公室的審查。」
沃頓商學院前院長、現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院長的羅伯特·米特爾施泰特(Robert Mittelstaedt)談到,如果公司無視類似房利美和房地美那些問題的早期信號,那麼,它們便會陷入可怕的困境。「這些警示信號會不斷涌現出來,某些時候,必須由組織中的某個人及時指出:『這么做感覺不對。』這是個常見的錯誤。」
許小年:錢多惹的禍
Ⅲ 搜索電影名稱 一部美國老電影 講的是三位橄欖球比賽預判職業經理人在攝像機前大誇奇談想吸引人們找他投資
是湯姆克魯斯主演,你猜對了,電影名《甜心先生》,請採納謝謝
Ⅳ 求一部香港電影 內容主要是那主角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失業皇帝
上映:1999年
時長:108分鍾
地區:香 港
語言:國 語
導演:馬偉豪
主演:羅嘉良、梁詠琪
類型:劇情
Ⅳ 杜拉拉升職記2的相關電影
影片名:《杜拉拉升職記
外文名:Go LA LA Go!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中文
片長:112分鍾
色彩:彩色
開機時間:2009年7月20日北京
上映日期:2010年4月16日
主題曲:《GO》演唱者:黃立行
片尾曲:《選擇題》 演唱者:莫文蔚
插 曲:《狂信者》 演唱者:黃立行
《Somewhere only we know》 Keane
《Por Una Cabeza》 Carlos Gar del
《Give me the night》 Randy Crawford 導演:徐靜蕾
出品人:韓三平肖文閣
製片人:趙海城
監制:張一白
編 劇:王芸趙夢徐靜蕾
作 曲:張亞東安巍
剪 輯:張佳
時裝顧問:Patricia Field /外號:好萊塢時尚女魔頭
主要演員:
徐靜蕾飾演 杜拉拉
莫文蔚飾演 玫瑰
黃立行飾演王偉
吳佩慈飾演海倫
李艾飾演伊娃
宋寧飾演 滿意
江金超飾演 小寶
吳劍心飾演李文華
王菁鍈飾演麥琪
肖和平飾演李斯特
羅異飾演 何好德
孫卓飾演 邱傑克
鄭嫣琪飾演斯黛拉
李彩樺飾演 黛西
其他演員:
安子飾演 包工頭
宋拍潘飾演 店老闆
蘇小明飾演 女面試官
王大勇飾演 男面試官
趙寶剛飾演 民營企業老闆 在現在這個社會,找工作難。找一份好工作更難。找一份有發展前景的好工作難上加難
菜鳥杜拉拉居然殺出一條血路,得到了全球500強企業DB的面試通知,又因為「狗屎運」成為DB的前台。
杜拉拉的職業故事開始了。
DB豪華的辦公樓,嚴密的組織結構,清晰明確的報告線,霓裳幻影般的職場達人,強勢雷厲的職業經理人,優秀的企業文化……DB所呈現的一切不僅是外企大公司的萬千氣象,更是一種類似上流社會的浮華與誘惑。這分明昭示著,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擁有這樣的生活。杜拉拉目不暇接,欣喜不已,像所有職場新鮮人一樣,她在心中立下宏願,一定要努力奮斗出人頭地,「升職成為她的前進動力。
剛剛進入職場的杜拉拉立卜鴻鵠之志豪情萬丈,但她的閨密滿意卻恰在此時離開了職場,去過自主創業的生活,兩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杜拉拉被接踵而來的打擊挫折折磨的喘不過氣來,但拉拉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秘密花園,在幻想的世界裡把DB當成一個冒險家的樂園,而她自己就是闖盪江湖的俠女,憑著前輩留下的「職場秘籍和一股子「拙勁兒以及一些小小的運氣,她見招拆招誤打誤撞,笑料百出,先後經歷了前台、秘書、HR的職業歷程,在職場赤裸裸的爭奪戰里幾經鍛造百煉成鋼,以HR經理的頭銜完成了她從菜鳥到達人的華麗轉身!
更重要的是,杜拉拉在成長的道路上同時收獲了愛情。DB年輕英俊的銷售總監王偉從一開始似乎就與杜拉拉結下了不解之緣,看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在相處過程中挑戰與反挑戰,並在某一瞬間產生了化學反應,他們的愛情出乎意料卻順理成章,他們的情感唯美浪漫卻真誠雋永,然而拉拉上司玫瑰與王偉的感情過往給他們的愛情蒙上了陰影。
面對職場的嚴酷競爭,內心慾望的不斷膨脹以及愛情的種種考驗,杜拉拉該何去何從……
Ⅵ 失眠男女的介紹
《失眠男女》是由袁傑執導,Poy、鄧紫飛、楊了、趙毅新等人出演的愛情喜劇電影。電影講述了頗具幽默感的失眠治療師安定一見鍾情美女保險職業經理人苗窕,並奮不顧身追求苗窕的搞笑故事。影片於2016年4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1。
Ⅶ 可以推薦一些有關酒店管理的電影或者視頻嗎
飯店一族——日本,適合人群:初入行者
酒店風雲,又名酒店大亨——香港,適合人群:酒店投資者及服務關系管理人員
五星大飯店——中國,適合人群:非酒店從業者,入選理由,中國人喜歡就是硬道理,嘿嘿
情定大飯店——韓國,適合人群:酒店投資者,韓劇偶像粉絲
巴比倫大飯店——英國,適合人群:中高層管理者
有頂天酒店——日本,適合人群:酒店中基層人員
小生護駕——美國,適合人群:酒店禮賓部人員及客服人員
盧安達飯店——多國聯合拍攝,適合人群:酒店職業經理人
大飯店——美國,適合人群:酒店裡的常客和客戶服務經理
上面這些電影基本上包含了電影史上比較經典的酒店電影,只是有幾部比較老了,不好找,樓主試試吧。
還有一部電視劇,是新加坡的大酒店,適合於酒店基層服務人員及酒店專業英語愛好者,樓主也可以去看看。
望採納哦~~~
Ⅷ 電影《墨攻》給企業管理者什麼啟示
從管理學角度看這部電影,革離的故事給了我們幾點關於如何做好「空降兵」的啟示。
重視技術技能
管理者應具備三種技能:概念技能、人際技能和技術技能。一般就高管而言,對其概念技能的要求高於人際技能,對人際技能的要求高於技術技能。但對於隻身一人「空降」到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來說,技術技能同概念技能一樣重要。沒有出色的技術技能,「空降兵」就無法在短期內使工作取得成效,無法使老闆委以重任,無法服眾。《墨攻》中革離隻身一人來到梁城,一箭射退趙國先鋒隊的沖鋒,顯示了其出眾的技術技能;在大殿上,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趙國的目的是燕國),擺明利害關系,顯示了其卓越的概念技能。這是梁王決定「聘用」革離的重要因素。
培養自己的「勢力」
管理者的「勢力」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職位性權力;二是非職位性權力。前者是根據職務確定的,後者來源於領導者的品德、才能、學識等素質。通過努力,革離雖然得到了職位權力,但沒有非職位權力的協助,並無「勢力」。在工作中他遇到了很多麻煩,許多人對其職位權力發出了挑戰。為了改變這一切,擴大自己的非職位權力,革離大力提拔一向默默無聞但能力超群的子團,並將其放到關鍵的位置上。事實證明,這樣提拔起來的人忠心度和努力度都非常高,會在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革離還依靠自己的品德、才能和學識,獲得了眾人的尊敬,並同梁王公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對於「空降兵」來說,要培養自己的「勢力」,就要在職位權力基礎上注意擴大非職位權力。
運用「軟約束」
在《墨攻》中,革離率領梁城四千軍民與強大的趙國軍隊對抗,並未突出描述革離制度嚴明。革離並沒有在制度上下大功夫,而是用一種更有約束力的「軟約束」來規范軍民的行為,制度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這種「軟約束」就是組織文化。革離抓住梁城組織文化更新的好機會(組織內外發生重大變化),重塑並依靠新的組織文化把全城軍民凝聚在一起,取得了守城勝利。
與企業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
眾所周知,管理一個企業與治理一個國家有許多相似之處。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不可能輕易改變。影片中革離對梁王最大的威脅不在其功高蓋主,而在於其思想和價值觀——革離的思想改變了梁城軍民的價值觀,對梁王的統治造成了威脅。這也是梁王要趕走革離甚至要殺掉他的根本原因。因此,「空降兵」的價值觀只有與老闆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否則還是盡早「走為上計」。
Ⅸ 有哪些關於酒店的電影
《布達佩斯大酒店》、《和平大酒店》、《大酒店》都是一些很有名的關於酒店的電影,都很值得一看。
Ⅹ 電影版杜拉拉升職記的劇情和結局是什麼
在現在這個社會,找工作難,找一份好工作更難,找一份有發展前景的好工作難上加難。菜鳥杜拉拉(徐靜蕾飾)居然殺出一條血路,得到了全球500強企業DB的面試通知,又因為「狗屎運」成為DB的前台。DB豪華的辦公樓,嚴密的組織結構,清晰明確的報告線,霓裳幻影般的職場達人,強勢雷厲的職業經理人,優秀的企業文化……DB所呈現的一切不僅是外企大公司的萬千氣象,更是一種類似上流社會的浮華與誘惑。這分明昭示著,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擁有這樣的生活。杜拉拉目不暇接,欣喜不已,像所有職場新人一樣,她在心中立下宏願,一定要努力奮斗出人頭地,升職成為她的前進動力。雖然杜拉拉被接踵而來的打擊挫折折磨得喘不過氣來,但她憑著前輩留下的「職場秘籍」和一股子「拙勁兒」以及一些小小的運氣,見招拆招誤打誤撞,笑料百出,先後經歷了前台、秘書、HR的職業歷程,在職場赤裸裸的爭奪戰里幾經鍛造百煉成鋼,以HR經理的頭銜完成了她從菜鳥到職場達人的華麗轉身,更重要的是,杜拉拉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收獲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