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上世紀哪些國產電影下架了

上世紀哪些國產電影下架了

發布時間:2022-09-14 05:26:10

A. 央視下架電視劇名單有哪些

01
央視下架電視劇有《餘罪》《封神演義》《太子妃升職記》《第8號當鋪》《天乩之白蛇傳說》《鎮魂》《一個鬼子都不留》《向著炮火前進》《神槍》《抗日奇俠》等。

9、《神槍》
和《向著炮火前進》同一年的作品,一部片如其名的抗日神劇。著名的「讓子彈拐彎時有原理的」就是出自這部劇,槍斗術這種神奇的設定因此而來:子彈出膛的一剎那,手腕極速地抖動,這種抖動給了子彈一個水平的加速度,從而形成了一個弧線,於是子彈可以拐彎殺人,讓人無處可躲。當然,這比印度三個們通過電話線殺人還是要好很多:這邊打電話,那邊接電話;這里對著電話話筒一槍,那邊聽筒出子彈,中彈身亡!這部劇腦洞大開,擅自設定物理定律,可以更名為「氣死牛頓之開掛合集」。
10、《抗日奇俠》
著名的「手撕鬼子」就是來自這部劇。可以說本劇是把抗日劇披上了武俠片的外衣,抗日奇俠們一個個身懷絕技,彷彿武俠小說中的絕世高手,用各種杜門絕技殺鬼子。無論是鷹爪功、梅花樁、蝴蝶步、飛刀,都可以用來對付敵人,這完完全全是憑空臆造、不負責任的腦殘神劇,顛覆歷史,侮辱抗日先烈。雖然是抗日神劇,但這部劇當初收視率並不差。這些抗日神劇曾經在各大電視台輪番轟炸播出,但最終,均被央視點名而致停播。

B. 有哪些國產電視劇很好看卻停播了

《法門寺猜想》,很唯美的一部電視劇,拍在《大明宮詞》之前。我驚訝以前怎麼沒看過,後來才得知因為它面世時正逢XXX(不方便說)盛行,因劇中佛教輪回的思想導致剛播出就被禁播。此劇在中國台灣比在大陸更出名。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這部低成本的《陳二狗的妖孽人生》,它就如同之前的《太子妃升職記》一樣屌絲,但一樣讓觀眾看後心潮澎湃。這是部網劇不知是何原因被下架。

C. 為什麼一些老電影都不再放映了呢

我是95後,有幸,小時候也看過膠片電影。

坐標為永州某一個小縣城,小學時候,大約是1年級到4年級這段時間,學校經常會組織一天看電影,膠片,黑白。

通常這一天我們都會無比興奮,早早搬出去教室里全部的東西,窗戶掛上黑布,准備好小零食和汽水。等待放映時間的到來。

其中放過的很多電影,到現在人記憶猶新。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道戰》,《舉起手來》等。

現在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或者是村鎮組織的,都沒有這種形式的放映了,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為什麼現在不放老電影了。

早已離開那個山村地區的小學,並且幸運的去了城裡上初中,高中去了長沙,大學又來到了北京。說到底,有一絲絲懷戀當時那個黑蒙蒙的放映室。

不是說不放了吧?只不過現在獲取影片資源的渠道多了,如電視台,各大視頻網站,手機。擁有放不放主動權的應該指的是電視頻道,比如說電影頻道中央6台,軍事頻道等。

個人覺得老電影有的時候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觀眾審美發生轉變,電視台也有很多的考慮,就像收視率啊,這些他們都得考慮到位,如果長時間放的東西沒有人看,收視率提不上去,會影響最重要的廣告收入來源。

當然,很多時候為了應景,或者說教育意義,電視台還是會時不時放一些老電影。

老電影每晚在央視《軍事頻道》10點映插。今天是《在烈火中永生》黑白電影。

五十年代黑白膠片電影,就叫老電影,六十年代有彩色電影也應叫老電影,膠片跑場電影院都是那個六十,七八十年代城市各電影院與大單位禮堂,俱樂部影院獨有景象。

那年月,電影下鄉,露天電影二面都有人帶凳椅看,不要錢。

剛解放後幾年,我鄰居是專跑送各電影院膠片的,我叫他大哥,他有一部單位發給他專用自行車,我人生坐自行車就坐在他前杠車上,記得嚇破膽,也只有三四歲我吧。

到八十年代,去電影院看電影,正看得津津有味,那知全場突然電燈通亮,頻幕打出字題:影片未到,稍等。立馬,上廁所,吸香煙,交談,啃瓜子,吃五香豆…全場一片烏煙瘴氣。

那時單位工會發電影票多,工會辦事員會多給領導幾張票,而且是中間好位子,同志們都知道。

永遠懷念那樣年代,還有那些老電影。所我天天晚上都會換到《軍事頻道》,更有專家始中尾三次講解電影情節,來龍去脈,演員背景和出道人生生平等等,講解員都是很有文學專職軍人。

山東淄博人雲中龍!我是上世紀一九五八年出生的。在七零以後,每個星期都在山鋁草場(廣場)上放映電影。那時候,精神文明普極不大,精神食糧顯的尤為重要。在山鋁草場上,在山上部隊駐地,南定熱電廠宿舍門前都有放映電影的機會。象《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外國電影《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橋》《地下游擊隊》《寧死不屈》《海岸風雷》等等。那時侯,我十二歲,只要演電影,不管多遠,都去。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笑。那時候,我家五口人。父母,我,弟弟,妹妹。全靠父,母們的微薄工資養家糊口,日子過的很艱難。玉米面。地瓜面為主的窩頭是家常便飯,白面饅頭很少吃。日子過的很苦,但精神生活很充實。每天玩的夜不歸宿,其樂無窮。老電影在那個時代卻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到現在我還懷念童年\少年時代的美好生活。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反而覺得少年時代生活很美,現在,再也找不到這種感覺了。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雖然很難在院線中看到老電影,但依然可以通過中央6套電影頻道、中央7套軍事頻道觀看,此外,像電影頻道的1905網、優酷、愛奇藝等網站和APP,都提供大量經典的國產和國外老影片。

挺喜歡看老電影。因為我一直覺得, 能夠經過時代的考驗、被一代又一代觀眾記住的電影才是好電影,每一部老電影帶有的那種特有的時代感,不僅是情懷和回憶,更是歷久明新的精神追求與身心洗禮。

在那個物質生活還不豐富的年代,電影是人們了解世界、感悟人生、培養審美的途徑和方式,是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那時拍出來的老電影,經歷過數易其稿、做到了精益求精,才敢拍出來、放映的,特別是承載著特殊使命的獻禮影片,更是達到了當時電影製作的頂尖水準。

最愛看國產經典戰爭片,無論是「老三大戰」《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還是《上甘嶺》、《英雄兒女》、《高山下的花環》、《董存瑞》、《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白毛女》、《雞毛信》,以及近代的《大決戰之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血戰台兒庄》、《決戰之後》、《開國大典》,每每回憶都有新的體會,每每觀看都有新的感受。

國外的影片中,蘇聯的《解放》系列、《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戰士之歌》等電影,以樸素平時又極富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表現形式,將生活與戰爭、 歷史 與現實呈現在大銀幕上。

與現在這個浮躁、焦慮的時代中生產的電影相比,老電影獨特的質朴感、親切感,歷久彌新,令人久久回味,這或許就是經典的魅力吧。

現在電影和過去的電影比較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就像過去的槍戰片《平原槍聲》,《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51號兵站》,《南征北戰》,《柳堡的故事》,《四渡赤水》,《上甘嶺》,《洪湖赤衛隊》,《閃電行動》,《高山下的花環》,《血戰台兒庄》等等至今為止都是精品。

還有故事片就像《牧馬人》,《明姑娘》,《血,總是熱的》,《大閱兵》,《咱們的牛百歲》,《駱駝祥子》,《開國大典》等等,至今為止還是精品。

武打片《少林寺》,《武林志》,《南北少林》,《自古英雄出少年》,《白發魔女傳》等等,至今更是精品。

雖然說過去電影的特效,美工,照明等等技術,沒有如今拍電影拍攝的好,但是如今 科技 時代 社會 ,你就算把頭發急掉,腳丫子磨平,你也拍攝不了過去電影的真實性的效果,過去演員從骨子裡就帶著真實,正氣和善良。對觀眾也負責,對文化事業負責。

現在拍電影的演員全憑化妝品上,人品也不好,銀幕上做一套,生活中又一套,真把生活也當成了拍電影了,讓人十分可笑。

80年代放映過一部電影叫《少林寺》,記得那時候好像是在夏天,觀看的人們人山人海,一天放映七八場都座無虛席,那時候電影票價格是成人一毛五分錢,小孩是五分錢,人們看電影就像現在一家人看電視一樣,無憂無慮,和和氣氣,圍坐在一起,一排排椅子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看電影的人們有吃瓜子的,吃西瓜的,有抽煙的,有吃冰棍的。也沒有這么多的限制,更沒有如今的票價。

過去的電影,也沒有什麼票房分析,也沒有開發布會,也沒有做廣告宣傳,也沒有票價這么高!

人們要求並不高,只要一個 娛樂 就足矣!不是要高票房,互相比賽炫富,勾心鬥角,狗扯羊皮,互相罵娘。

那時候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眼光中都含著善良和正氣,還有自信和勇敢。現在有些人眼裡只有錢,只有高票價,高票房,只有漂亮臉蛋,只有翹臀,大長腿,互相搶位置,互相拆台,不團結,不友好,表面和氣,背後罵罵咧咧,有些演員明明知道演不這個角色,可是還要老黃瓜刷綠漆裝嫩去演中學生。現在都是找替身,虛假招式,騎假馬這種拍攝技術,現在實實在在的真功夫非常少了,這就是不尊重電影文化藝術,更是愚蠢廣大觀眾。

再說了,現在無論拍電影,還是拍電視都是從利出發,過去拍電影是從藝出發,一字之差,就能差之千里。過去的電影演員口碑好,現在的人哪有幾個口碑好的。傳播藝術的人千萬不能糊弄人,否則害人害己禍害人間,還得落下了一片罵聲。

過去的電影不是不放映了,而且他們不喜歡這種朴實無華的片子了,都追求奢靡之風,鋪張浪費所謂的大片,賀歲片。再說了,放老電影經濟收入不高,都向錢看齊了。

他們不想看,不代表群眾不想看,他們墮落不代表群眾也墮落了。

過去的電影雖然說少了,不放映了,但是它的觀賞價值永遠印在人們心中,誰也偷不去,搶不了。以前的老電影都是不朽的經典之作!

過去的老電影為啥不吃香了,網路效應是個重要作用。

首先說一下老電影,過去的老電影太經典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

新中國成立到70年代,屬於是紅色年代,大多都是戰爭題材,抗戰題材。比如《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等。充滿鬥志。

80年代,林正英時代,一部部僵屍題材影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香港電影逐漸進入內地。

90年代,香港電影在內地大火,武俠片,港片,喜劇種類繁多。

那時候的真是藝術家,演員。

但是現在呢,可以說國產電影,經典的不多,演員更不多。只能說是時代在改變,一味的追求流量效應。片酬佔了一大部分投資,哪還有錢做其他的?

回想一下:一部《流浪地球》引起多大風波,被所謂的「專家學者」吐槽,又有惡意低評分。事情背後的故事,不用多說都明白。還有近期潘長江不認識蔡徐坤被噴,一個老藝術家為什麼要認識一個年輕明星?

照這么下去,國產影片有出頭之日嗎?

只能說網路影響力有好有壞,只能看自己怎麼用。

為什麼一些老電影不用放映了呢?

那些影片屬於老電影?大概地說凡是改革開放前拍攝的影片都可歸納為老電影。如:《白毛女》《地道戰》《地雷戰》《渡江偵察記》《南征北戰》《上甘嶺》《閃閃的紅星》《劉三姐》《李雙雙》《五朶金花》《決裂》等等等等…………數不勝數。

那麼,為什麼這些老電影不上映了呢?眾所周知,電影是文藝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藝術品,也是政治的宣傳工具。各個時代有為各個時代宣傳政治、政策的影片。這些影片在當時的政治運動時期起著不可估量的效應和結果。比如田華扮演的《白毛女》正值抗戰勝利,各個解放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白毛女》的上映極大地激起了貧苦農民對地主的仇恨,從而都積極投入到土改運動中,有力而快速地推動了土改運動的徹底完成。

比如:《南征北戰》的上映,這部影片的上映極大地調動了解放亞區老根據地的農民支援前線的熱朝。大大調動了山、老區軍民團結,共同為解放事業獻身的英勇鬥志。

《五朶金花》是大躍進的產物,也是大躍進的有力宣傳工具和高音喇叭。在那火熱的年代,曾激發了億萬人民的生產熱情,出現了人人求上進,人人爭模範的可喜熱朝…………

現在一些老電影不再上映,是因為中國的國情、 社會 又進入了一個轉折點、一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為主的階段。當然老影片不能適應這個時期的政治局面。必須有新的能適應現在 社會 的影片。愛看老電影的大都是中老年人,他們大都愛懷舊,而且文化層次低,對現代的網路時代不適應,看不慣那些新片卿卿我我的鏡頭。而年青人又都沒看過老電影,對那個時代了解甚少,如今已進入網路時代,人手一機,新電影, 游戲 是年輕人的首選。電影院放老電影根本沒有觀眾,而且也沒了收入。所以不得不停止上映老電影。

現在電影和過去的電影比較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就像過去的槍戰片《平原槍聲》,《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51號兵站》,《南征北戰》,《柳堡的故事》,《四渡赤水》,《上甘嶺》,《洪湖赤衛隊》,《閃電行動》,《高山下的花環》,《血戰台兒庄》等等至今為止都是精品。

還有故事片就像《牧馬人》,《明姑娘》,《血,總是熱的》,《大閱兵》,《咱們的牛百歲》,《駱駝祥子》,《開國大典》等等,至今為止還是精品。

武打片《少林寺》,《武林志》,《南北少林》,《自古英雄出少年》,《白發魔女傳》等等,至今更是精品。

雖然說過去電影的特效,美工,照明等等技術,沒有如今拍電影拍攝的好,但是如今 科技 時代 社會 ,你就算把頭發急掉,腳丫子磨平,你也拍攝不了過去電影的真實性的效果,過去演員從骨子裡就帶著真實,正氣和善良。對觀眾也負責,對文化事業負責。

現在拍電影的演員全憑化妝品上,人品也不好,銀幕上做一套,生活中又一套,真把生活也當成了拍電影了,讓人十分可笑。

80年代放映過一部電影叫《少林寺》,記得那時候好像是在夏天,觀看的人們人山人海,一天放映七八場都座無虛席,那時候電影票價格是成人一毛五分錢,小孩是五分錢,人們看電影就像現在一家人看電視一樣,無憂無慮,和和氣氣,圍坐在一起,一排排椅子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看電影的人們有吃瓜子的,吃西瓜的,有抽煙的,有吃冰棍的。也沒有這么多的限制,更沒有如今的票價。

D. B站一夜之間被下架的好劇有哪些


有網友反應,昨晚開始,A站與B站的非版權影視內容再次遭到了下架。其中,B站首頁排行榜已經只有少數幾部一篇,影響最嚴重的是國外視頻內容,比如《熱血高校》系列當前只有短片可供觀看,而之前多位up主上傳的相關非版權資源已經無從查詢,但《紅樓夢》系列也是只剩下5個up主上傳的資源,李少紅版《紅樓夢》直接是搜索無結果?相較於騰訊、愛奇藝等國內視頻網站,A站和B站可謂「良心」,不僅內容豐富,而且還是無廣告,從而備受廣大用戶喜愛。如今無理由下架大批影視內容讓人「無言以對」,其實說到這里,我還真是很不開心的,這次下架的作品幾乎全部沒有國內版權,B站此前由於網友自發對這類海外影視作品翻譯並上傳,成為海外影視作品愛好者的重要聚集地。在本次事件中,重災區為日劇、日影,幾乎全軍覆沒;此外,包括英美劇、泰劇、俄劇等內容也並未倖免,大量資源也同時失效,有網友稱,被下架資源范圍還在不斷擴大中,唉,又一個良心網站被封殺了,以後的日子還怎麼過,此外,A站也遭遇此類情況,並且情況似乎更為嚴重,從A站的粉絲的反饋來看,A站影視區全部消失,包含電影、電視劇全部消失,事實上,依靠網友自發上傳的視頻資源,是B站早期發家的重要途徑;後期,隨著B站規模擴大,在動漫等領域,B站也開始購買一些版權,但仍有大量資源處於灰色地帶,但是…我只想說,群眾喜愛的,才是好的啊!

E. 2021剛下架的電影有哪些

下架《漫威》全系列電影,因為版權問題。
《晴雅集》《獵狐行動》《正義聯盟》

F. 這些國產電影曾經都被禁播,現如今每一部都很經典

《冬春的日子》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 社會 正經歷這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人們的思想發生轉變,商品 社會 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場改革大潮,似乎正席捲著 社會 上下每一個角落。由於這部電影批判 社會 ,批判學校,被禁播了。

《紅顏》

成熟魅力的女主角和10歲小男孩之間微妙復雜的 情感 關系。這部電影有點類似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由於它講述的是母子不倫戀,被禁播了。

《盲井》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中國1998年三大特產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致死38人)。這部電影帶有批判 社會 ,色情,所以被禁播了。

《盲山》

講述了女大學生白春梅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這部電影帶有批判 社會 的色彩,被禁播了。

《春風沉醉的夜晚》

南京發生的兩男一女的情慾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羅海濤驅車前往海邊,偶遇了漂亮女孩小雪,隨後三人展開了一場慾望的斗爭。由於拍這個電影的時候有一位主角還在禁拍期,所以本片被禁播了,並沒有在電影院上映。

G. 《1921》電影下架了嗎

電影《1921》的時長為137分鍾。

宋軼、趙露思等演員為了符合角色原型,提前上了語言課;倪妮為該片剪掉留了9年的長發;周也出演犧牲那場戲時為了達到逼真效果,連續撲倒在地拍攝多條,好幾套戲服都被炸穿了。

該片導演選擇了陳坤和李晨來分別演繹陳獨秀和李大釗,這也是三人繼2011年《建黨偉業》後再次聯手。巧合的是,兩位演員的出生地和姓氏也恰恰對應了「南陳」與「北李」。

幕後花絮:

在「一大會址」的外立面的搭建拼磚工程中,上影與華建的聯合團隊從長三角各地招募了近300人的工匠團隊,才最終完成導演組對置景的細致要求。

演員進組前,片方都發放了「大禮包」,內含相關人物的傳記、紀錄片等。隨著學習資料、劇本圍讀、正式拍攝的推進,百年前那群青年的家國擔當、理想信念,也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演員。

黃軒為了此次電影中的角色剃了寸頭,他和韓東君進組前都因為參加綜藝曬黑了,為了還原文人氣質,努力美白;袁文康、劉昊然、王仁君、胡先煦紛紛為了更接近角色而減肥塑形 。

H. 中國上世紀經典電影

《莊子試妻》(191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黎民偉/主演:黎民偉、嚴珊珊)
《春香鬧學》(1920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主演梅蘭芳)
《天涯歌女》(1920年出品/導演歐陽予倩/主演李旦旦)
《玉潔冰清》(1926年出品/導演卜萬蒼/主演歐陽予倩,林楚楚,龔稼農,張織雲,李旦旦)
《秋扇怨》(1926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陳鏗然/主演胡蝶)
《虞美人》(1931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陳鏗然)
《勞工之愛情》(1922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張石川/主演:鄭正秋,鄭鷓鴣,余瑛)
《玉梨魂》(1924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張石川,徐琥/主演:楊耐梅,王漢倫,王獻齋,鄭鷓鴣)
《小情人》(1926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鄭正秋/主演:鄭小秋)
《真假千金》(1927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張石川)
《火燒紅蓮寺》(1928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張石川/ 主演:肖英,鄭小秋)
《美人關》(1928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卜萬蒼/編劇鄭正秋/主演:楊耐梅,蕭英)
《馬路天使》(1937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袁牧之/主演:周璇,趙丹 ,魏鶴齡)
《十字街頭》(1937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沈西苓/主演:趙丹,白楊)
《啼笑姻緣》(1932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張石川,鄭小秋,胡蝶)
《姊妹花》(1933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鄭正秋/主演胡蝶)
《劫後桃花》(1935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張石川/主演胡蝶,舒綉文,龔稼農)
《上海24小時》(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沈西苓 /主演趙丹,陳凝秋,周伯勛)
《脂粉市場》(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張石川/主演胡蝶,龔稼農)
《女性的吶喊》(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沈西苓)
《狂流》(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程步高/ 主演胡蝶)
《女兒經》(1934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沈西苓,程步高,張石川/主演:胡蝶,舒綉文,宣景琳,鄭小秋)
《壓歲錢》(1937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張石川/主演龔稼農,龔秋霞)
《紅淚影》(1931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鄭正秋/主演胡蝶,龔稼農,鄭小秋,夏佩珍)
《歌女紅牡丹》(1931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張石川/主演胡蝶)
《夜來香》(1935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程步高/主演胡蝶,舒綉文,趙丹,孫敏)
《船家女》(1935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沈西苓)
《神女》(1934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吳永剛/主演院玲玉)
《體育皇後》(1934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孫瑜/主演黎莉莉)
《大路》(1934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孫瑜/主演鄭君里)
《小玩意》(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孫瑜/主演阮玲玉,黎莉莉,袁叢美)
《戀愛與義務》(1931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卜萬蒼/主演阮玲玉,金焰,陳燕燕)
《漁光曲》(1934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韓蘭根,羅朋)
《故都春夢》(1930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孫瑜/主演阮玲玉,林楚楚,梅蘭芳,劉繼群,王齊麟)
《桃花泣血記》(1931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卜萬蒼/主演阮玲玉,金焰,周麗麗)
《三個摩登女性》(1932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卜萬蒼/主演阮玲玉,金焰,陳燕燕,李灼灼)
《人生》(1934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費穆/主演阮玲玉,鄭君里,林楚楚)
《迷途的羔羊》(1936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蔡楚生/主演鄭君里,黎灼灼,陳娟娟,葛佐治)
《母性之光》(1933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卜萬蒼/主演金焰,陳燕燕,黎灼灼)
《都會的早晨》(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蔡楚生/主演王人美,高占非,袁叢美,王桂林)
《狼山喋血記》(1936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費穆)
《浪淘沙》(1936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吳永剛)
《新女性》(1934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蔡楚生/主演阮玲玉, 鄭君里,王乃東,殷虛)
《城市之夜》(1933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費穆/主演院玲玉,金焰)
《一剪梅》(1931年出品/黑白/無聲/導演卜萬蒼/主演院玲玉,金焰)
《離恨天》(1938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吳永剛/主演王人美,韓蘭根,劉瓊)
《夜半歌聲》(1937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馬徐緯邦)
《壯志凌雲》(1936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吳永剛/主演 金焰,王人美 ,田方)
《狂歡之夜》(中國/1936年出品/黑白/有聲/導演史東山/主演 周璇,金山,胡萍)

I. 為何有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現在看不到了

沒有人上傳自然沒有資源.
沒有一部電影叫《最後的出擊》。

閱讀全文

與上世紀哪些國產電影下架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葫蘆的故事電影免費 瀏覽:458
中國電影為什麼好看嗎 瀏覽:48
近視眼如何看電影 瀏覽:105
電影下片時間如何定 瀏覽:163
百度網盤好看電影資源貼吧 瀏覽:163
電影院不能改簽怎麼辦 瀏覽:605
狼狽電影多少分的時候出現 瀏覽:847
調色很好看的電影 瀏覽:288
一個女的在野外穿的少是什麼電影 瀏覽:84
哪些電影體現了現代性 瀏覽:317
找一些免費科幻電影 瀏覽:293
2019有哪些動畫大電影 瀏覽:146
喜寶電影在線觀看免費搶先版 瀏覽:18
如何快速剪一部電影 瀏覽:967
奧雅之光怎麼拍電影 瀏覽:139
人鬼交易所1免費觀看完整版電影 瀏覽:191
免費手機外國電影 瀏覽:17
怎麼在家實現電影院效果 瀏覽:517
北京豐台的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865
誰有手機免費看小說電影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