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傳播了哪些流行文化

電影傳播了哪些流行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13 19:51:53

㈠ 電影《低俗小說》(Pulp Fiction)里,包含了哪些流行文化(Pop Culture)

1、「低俗小說」指的是那種內容、裝幀簡陋通俗的小說。1935 年英國的阿蘭·萊恩創辦了「企鵝」版通俗文學讀物,這種書往往都是用各種廢棄報紙、書籍被攪和成紙漿後而產生的。昆汀以此為名暗示了自己的電影就是許多其他影片和文學作品的碎片攪和而成。他把所有嚴肅的東西,暴力、性、政治、國家的戰爭都變得像快餐一樣容易吞咽。他憑借《低俗小說》這部電影將自己造就成一個後現代電影英雄。


9、將暴力風格化,並非昆汀原創,昆汀與他的前輩大師不同的倒還不在於他的大膽直接,他深刻了解他身處的時代特徵,將社會的風尚流行和犯罪現實巧妙結合。塔蘭蒂諾從沒有談論過後現代,可是他深諳其精髓。昆汀似乎要告訴我們,20世紀的生活是迅猛發展、超速多變而沒有價值的,無論生與死都沒有道理和公正而言,電影要講的無非是瑣事和笑話,是一本「低俗小說」。

㈡ 電影對文化傳播產生哪些影響

電影做為一種文化產品,在人的生活中潛移莫化的影響人的行為習慣和交往方式。外來電影中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將出產電影的本國政治思想傳染到收看電影的國家人民之中,這樣的文化侵略會動搖國家思想根基(稱為:文化侵略 事例:現在美國聖誕節以經超過了春節的熱忠度)我們要防止這樣的侵略。電影在國際舞台上是一種展現本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電影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對待電影中的文化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㈢ 電影《低俗小說》里,包含了哪些流行文化

黑幫、宗教、毒品

㈣ 電影的特點及文化影響

電影文化功能的特點影視文化是人類文化創造中最具時代活力、科技含量、市場價值、國際傳播意義與社會影響 的文化樣式之一。以豐富多彩的視聽產品為核心內容、以電影電視為傳播媒介的影視文化不僅在傳 媒文化、 藝術文化、 娛樂休閑文化的幾個系統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扛鼎地位, 而且對於政治、 經濟、 文化、社會、科技乃至外交、經貿等各個領域都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重要影響。隨著世界經濟的全 球化的發展,文化全球化也成為了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在這種新的歷史語境下的影視文化功能的 政治社會化功能和娛樂功能地位日益突出作用不斷強化

什麼是中國影視的大眾文化的源泉

什麼是中國影視的大眾文化的源泉。中國影視的大眾文化的源泉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古典經典,民間文化大眾化,紅色經典。在發達的大眾傳播媒介技術基礎上,以通俗,流行,從眾的大眾文化為支持,國內影視過度娛樂化現象愈演愈烈。

中國影視的大眾文化介紹

中國社會的急劇轉型,大眾消費文化特別是視覺文化以其商業性,娛樂性,通俗性博得了大眾的喜愛,完成了對傳統文化的完美逆襲,迅速占據了文化市場。

中國文化的大眾化轉型,伴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社會經濟的進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社會和泛大眾文化消費群體的形成。

影視藝術既是現代化的大眾傳播媒介,又是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大眾藝術。影視是集傳播,藝術,文化,商品於一身,影視藝術生產是一種特別面高尚的藝術生產。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時代的審美風尚,每一個時代都有符合這一時代的文化媒介,這是一個全民在歡,理性衰微的時代,躲在書備涉獵文字已成為少數人的孤獨之旅,看視頻影像已成為多數人的消遣狂歡。

㈥ 懂電影的高人們幫幫忙!關於好萊塢電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都有哪些

1、服飾、發型方面的影響,如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當中的「公主頭」曾經在社會上引起短發風潮;貓王在電影中的喇叭腿牛仔褲也曾風靡一時。
2、音樂與舞蹈等藝術表現形式,如約翰·屈伏塔在《周末狂野》里的迪斯科,即使在今天的迪廳里仍然在跳。
3、大量的科技知識、人文思潮以及思維方式的同化。比如《駭客帝國》當中的計算機知識;《生化危機》裡麵包含的人文思索等等,很多因素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

㈦ 影視作品在文化傳播中的功能是什麼

一、視覺文化傳播成為當代文化中的主導性力量

(一)視覺文化傳播正在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當代社會

在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信息的主流必將是影像信息或視覺信息,或者說信息社會的一個重要表徵便是視覺文化的發達充溢。這里的視覺文化有兩層含義:從廣義來說,作為大眾傳媒的電視、互聯網、廣告、電影等皆可歸入這一范疇;狹義的視覺文化僅限於文藝領域、娛樂業、表演業等,它的外延包括戲劇、歌舞、文藝演出、雜技、時裝表演等等。本文指的是廣義的視覺文化概念。所謂視覺文化傳播,即由視聽媒介或視覺媒介傳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傳播現象。

總體上看,我國當代視覺文化發展呈現著這樣的趨勢:

一是視覺文化已經成為大眾文化中的主導性力量,視覺文化傳播在我國當代社會已經發揮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二是我國的視覺文化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業已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傳播體系。

三是視覺文化傳播在提高我國全球化、信息化的程度方面發揮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四是視覺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群體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中,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二)視覺文化的基本特徵及視覺形象的含義

從口傳文化到書面文化和印刷文化是文化傳播的革命,從印刷文化到視覺文化更是文化傳播在當代的一次革命。印刷文化讓人「看」的主要是語詞和概念,它是以認識性、象徵性、理解性的內容訴諸人們的認知、想像和思考;視覺文化讓人「看」的主要是「形象」,它是以虛擬性、游戲性、娛樂性的表象供人觀賞、參與和消費。另外視覺文化還多一層,那就是具有表演性、儀式性、公眾性,例如時興的互動式電視綜藝晚會,總是彌漫著濃厚的節慶氣氛和宗教狂熱,與印刷文化時代帶有很強私人性質的閱讀行為相去甚遠。

二、視覺文化傳播的缺失與問題分析

(一)在商業資本邏輯運作下追求利潤目標的視覺文化——對電視節目「真人秀」文本的透視

近年來,一股「真人秀」浪潮在全球電視熒屏上興起和蔓延。「真人秀」是由製作者制定規則,由普通人參與並錄制播出的電視競賽游戲節目。

真人秀節目自出現之日起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便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在經濟效益方面,收視率急速飆升,為歐美各大電視台創造了巨額利潤。但是,真人秀節目的重心不在「真實」而在「秀」上,它幾乎是組委會所導演的一場游戲,所有的准備都是為了構造矛盾,所有的「真實」都是為了「秀」得更好和更逼真。這種「秀」在某些方面已經超越了人們的日常收視經驗和道德規則,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知識界的廣泛質疑與批評。這些批評集中在節目中出現的殘酷的競爭、隱私和性的展示等。

西方真人秀節目其實是商業資本實現增值的一個有效載體。電視正在成為一種消費文化,而當今消費文化是一種快感文化,電視節目正充分發掘具有快感意義的資源。西方一些真人秀節目正是利用廉價的快感製造迎合觀眾的潛在慾望,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滿足了自己的窺視欲。而且,西方真人秀節目是以商業節目和游戲節目的身份出現的,因此人性陰暗面、性等經常避諱的因素也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且在節目中被大肆渲染,在迎合觀眾的感觀需求的同時淡化了倫理道德的譴責。

總的說來,真人秀節目是一種游戲節目,它無意對人們的生存狀態進行現實關懷,沒有提出更不可能回答人們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相反,它們只是挖掘一些能緊緊抓住觀眾吸引力的快感元素以提高收視率來獲取可觀的利潤回報。

中國在引進和製作真人秀節目時,必然會面臨一種文化差異的考驗。如何在收視率與倫理性、娛樂性以及社會責任之間尋求到一種文化的平衡,將是真人秀難以迴避的疑問。

(二)缺少現實觀照與藝術精神的視覺文化——對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解讀

無論熒屏前後怎樣熱鬧紅火,人們對春節聯歡晚會的期待與評價卻越來越低調。春節聯歡晚會在20多年不斷修改創新的行進中,卻很難突破自己建立起來的模式,越來越讓人感到「格式化」。隨著傳統節日儀式行為在現代社會的漸行漸遠,春節晚會憑借現代傳播技術營造的「天涯共此時」的氛圍,使人們尋找到一個類似於傳統儀式行為的最佳平台。春節聯歡晚會從開始就與慶典化、儀式化聯系在一起。春節聯歡晚會之所以在「年年難辦年年辦」的兩難中前行,之所以能成為各大媒體熱衷於揭秘和追蹤的熱點,其實也在於目前還找不到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全民性節日可以替代的具有儀式感的集體行為。

從1998年到200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收視率持續下降了22個百分點。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調查結果說明收視率下降還與人們選擇外出旅遊、與親友聚會的過年方式和頻道競爭激烈有關。但主要原因是視覺文化擴張帶動的頻道開發過多過濫造成了傳媒過剩,造成了頻道資源浪費。究其根本,藝術創新不足,沒有足夠的原創藝術提供給電視。盡管作為「風俗」的春節聯歡晚會仍然會在較長的時間里成為大眾的關注,但是作為「藝術」的春節聯歡晚會必將在人們的褒貶議論中失去以往的轟動效應。春節聯歡晚會對現實的觀照不足和藝術精神的缺失則成為視覺文化傳播已經產生危機的旁證。

(三)滲透暴力、色情傾向或心理因素的視覺文化——對青少年社會化的消極影響

視覺文化傳播的一個特點是首先要考慮吸引受眾的注意。而受眾對於視覺文化符號的選擇取決於他們對視覺符號「使用與滿足」的情況,即決定受眾注意力的根源在於其選擇性心理,而使用的情況又取決於他們的心理需求層次。人們最低層次也就是本能層次的心理需求中對於情色、暴力等感官內容是最多的。如果以收視率和商業利潤為目的的電視將會如何發展也就不言自明了。

由於電視的傳播特性,電視文化對青少年的社會化也並非是單一的正面示範意義,它確實存在著令人擔憂的負面效應。電視文化傳播特點是單向性的縱向傳播。加上電視是一項高科技、高投入的產業,因而電視文化帶有明顯的商業性行為。在傳播中也就無法避免有時與人性中的丑惡因素的迎合與宣洩,產生一種影響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化的電視公害。

1988年,新加坡亞洲大眾傳播研究與情報中心對亞洲8國的電視節目進行了暴力監測。監測採用了一個更為寬泛的定義:「使用體力或言辭對某人或某些人造成心理上或肉體上的傷害,以及包括對財產和肉體的毀滅」。新加坡的研究結果是,即使對美國暴力測量採取比較寬松的標准,其暴力指數仍高於亞洲節目的平均指數。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權威的關於電視暴力的定義,更缺少關於電視暴力的專項調查與研究。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媒介暴力影響的案例屢見報端。1989年電視劇《上海灘綁票奇案》播出不久,陝西省韓城市一名中學生模仿劇中情節,將一名14歲男孩用斧頭砍死拋屍井中,然後向被害人家中投寄了兩封恐嚇信,敲詐錢財。 2003年11月,河南平輿縣29歲的犯罪嫌疑人黃某殺害17個青年學生的大案告破。中央電視台的記者獲公安部批准後,采訪了黃某。先是小時候愛看兇殺錄像想當殺手,然後是在網路游戲中充當武士,最後成為一個殺人犯,黃某的經歷再一次說明,作為一種外界刺激,媒介暴力具有引發和強化青少年實施暴力行為的作用。大多數喜歡電視暴力節目的青少年,雖然沒有犯罪,但認同暴力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有侵犯性傾向或行為。

(四)形象沖擊力與受眾理解力相矛盾狀態中的視覺文化——對一家廣告公司自我形象平面廣告的討論

在這個視覺文化時代,大眾對視覺快感的期待已經被大大提高了,而且還在繼續提高。為了更有效地推銷商品、服務或是觀念,廣告就不能停留在平均水平的審美趣味上,而是必須提供超常的視覺刺激。

在第七屆全國廣告作品展參賽作品中,有一家廣告公司的自我形象系列平面廣告《創意沒有不方便的日子》,五幅畫面的背景色分別是鮮明的紅、藍、黃、綠、紫。畫面正中一律是一個白色的婦女個人用品——衛生巾,上面分別寫著:「就怕你不來」、「再多也不怕」、「不怕你亂來」、「來了漏不掉」、「早晚等你來」。剛看到這組廣告的人都以為是衛生巾廣告,仔細再看圖下方的小字文案:「創意沒有不方便的日子」——原來如此。這時再重新審視這組廣告,衛生巾這一形象由於突破了原先「婦女衛生用品」這一現實的束縛而重新獲得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但同時受到沖擊的還有受眾的理解力,很多受眾覺得無所適從,想像力和理解力發生了混亂。

在廣告的虛擬現實中,超常的視覺制激追求導致傳統的形象及其相關規則的失效。從整體上看,視覺文化時代的形象已經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邏輯。廣告創意是否能夠隨意打破這種邏輯?以打破這種邏輯為代價去獲取視覺沖擊效果對廣告來說是否可行?這恐怕是一個必須深入思考和慎重對待的問題。

(五)虛擬世界顛覆真實身份的視覺文化——現代電子媒介傳播技術神話的批判

1998年底,湖北和遼寧兩省很有影響的報刊上登載了題為「網上葬禮,為美麗哭泣」和「伊人去,茶室溫馨如舊」的「網路新聞」,描述了一位才華橫溢的花季少女,十多年來以巨大的勇氣與病魔作斗爭,寫下了大量精美的古典詩詞,並且還成為熱情積極的網民,充當網上聊天欄目「溫馨茶室」的主持人。這位名叫張清儀的花季少女最後死在鍵盤前,全國各地的網友對此感到悲痛萬分,設立了「悼念清儀」網址,發表悼念詩文500餘篇。但是,當後來有的傳媒機構希望進一步報道此事並采訪花季少女的「哥哥」時,卻發現其「哥哥」無處可尋。媒體在一連串調查、核實後發現,所謂的花季少女張清儀純屬虛構杜撰出來的人物。這個來源於網上的貌似有新聞價值而實則虛假的信息,成為我國傳媒因失察而使報道的真實性受損的典型個案。

大眾傳媒引用網路信息來源陷入報道失實的困境,關鍵原因在於媒體的把關人忽略了互聯網的虛擬特徵。以計算機手段製作出來的虛幻世界及其構成的網路文化,形成對非現實世界的現實模擬,以及對現實世界的非現實幻變。它們對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顛覆是最為嚴重的。

互聯網自建設之初,就沒有設定有效身份鑒別的功能。這使得個體在互聯網上進行自我表達時,會較少顧及社會規范的約束,無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值得注意的是,網路傳播和交往及現實的道德實踐關系顯現出無序化和不確定性的特徵:社會道德水平下降;知識匱乏、文化退步;道德相對主義盛行,無政府主義泛濫;道德沖突和失范現象嚴重;道德人格扭曲。比如在信息的處理上對信息的污染和濫用;信息侵權和滲透;信息攻擊和破壞;信息欺詐和勒索等。我們還注意到,網路傳播在增強人的主體性、在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中改善人的主體狀況方面發揮著明顯的正效應,但網路傳播對主體的負效應也比較明顯——突出表現為對人的主體性的侵蝕。

三、化解視覺文化傳播危機的思考與對策

(一)視覺文化傳播需要處理的關系

從理性的角度分析,視覺文化傳播中顯露或隱含的問題折射出一些更深層面的矛盾。一是視覺文化商業化傾向與民族精神、意識形態的關系。視覺文化追求利潤最大化必然導致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喪失,這是必須警惕的。二是視覺文化的感性形式與理性追求的關系。感性追求的膨脹,必然導致批判理性的遞減,而一個不善於思考的民族或社會就會在發展與前進的道路上缺少推動力,甚至迷失自己。三是媒體擴張需要與社會利益、公共道德的關系。大眾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需要收視率從而實現市場佔有率,必須追求熱點和焦點的曝光頻次,甚至把私人生活公開化。四是媒體的社會干預與協調的關系。媒體的輿論監督也是一面雙刃劍。對某些社會現象與問題的批評必須把握有度,要用動態的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五是網路交往與人際交往的關系。網路交往的單一必然導致人際交往的淡漠,要倡導人際交往和社會互動,網路傳播中的非理性現象,實際是工具理論無限膨脹而價值理性失落的表現。網路交往代替不了人際交往,網路交往是人際交往的擴展和補充。

(二)視覺文化傳播健康發展的思考

由視聽媒介或視覺媒介傳播所形成的負面的社會文化傳播現象,需要我們理智地去對待。要區分視覺文化傳播中的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促使視覺文化傳播在揚棄過程中健康地發展。

㈧ 電影《低俗小說》里,出現了哪些讓人驚喜的流行文化

低俗小說是1994年誕生的一部電影,而1994年又是世界電影歷史上最特殊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出現了很多好電影。而低俗小說這部電影卻能從更多好電影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47屆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甚至到了現代社會也依舊符合大眾的審美,其原因就是當你仔細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讓人非常驚喜的流行文化。

三、眾生模仿的對象

總的來說,低俗小說這部電影成為了後代我們爭相模仿的經典之作。從表面上看低俗小說只是一部充滿惡趣味的電影,它暗自調侃了很多電影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卻在吃喝拉撒中描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細節。這部電影是真正的藝術品。

與電影傳播了哪些流行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鬼新娘電影 瀏覽:278
用方言重新配音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13
電影免費觀看人肉叉燒包 瀏覽:123
好看的密室電影大逃 瀏覽:496
如何從美術角度去看電影 瀏覽:949
有變性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63
怎麼找到一部電影的全部台詞 瀏覽:111
電影擺渡人免費觀看 瀏覽:988
哪些電影裡面有鋼鐵俠 瀏覽:114
如何用微信低價看電影 瀏覽:896
穿越和日本人吃泡麵是什麼電影 瀏覽:414
好看的三點都露的電影 瀏覽:128
2014好看的國產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754
知道番號怎麼用下載電影 瀏覽:211
社群怎麼推廣電影 瀏覽:502
電影吾土吾民結局如何 瀏覽:659
微光里比較好看的電影 瀏覽:299
80年代放映的外國機器人電影有哪些 瀏覽:890
哪些電影作改編成書 瀏覽:579
定州電影院什麼時候營業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