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電影有哪些思潮

電影有哪些思潮

發布時間:2021-08-06 01:53:59

① 世界電影史上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經典影片都有哪些

現代主義是本世紀流行於歐美文壇的一種資產階級的文藝思潮,也是當代西方世界社會危機、精神危機和藝術危機在文藝領域的反映。它語源於法語Moderne,具有最新的、現代的,先鋒的含義。
英格瑪-伯格曼開辟了現代主義電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運用了一些復雜的電影語言手段去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他一生創作過50多部作品,其中《處女泉》、《穿過黑暗的玻璃》、《呼喊與細語》和《芬妮與亞歷山大》先後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術師》、《處女泉》和《穿過黑暗的玻璃》則讓他在柏林、戛納和威尼斯等歐洲三大電影節各有斬獲。

後現代主義是一場發生於歐美60年代,並於70與80年代流行於西方的藝術、社會文化與哲學思潮。其要旨在於放棄現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規范內容。在後現代主義藝術中,這種放棄表現在拒絕現代主義藝術作為一個分化了文化領域的自主價值,並且拒絕現代主義的形式限定原則與黨派原則。其本質是一種知性上的反理性主義、道德上的犬儒主義和感性上的快樂主義。
《大話西遊》《月光寶盒》《性.謊言.錄像帶》《黑店狂想曲》《閃靈》

② 現實主義電影的主要思潮及其特點

現實主義電影,是30年代以義大利一批電影人為代表發起的電影運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社會生活各方面陷於崩潰,在民主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出現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以展現現實社會生活為標志,批判社會不良現象,具體拍攝手法為採用自然光,運用簡單電影語言,還原最本真的世界· (註:當時歐洲處於經濟危機時,社會動盪不安·戰後經濟好轉,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興起·但現實主義電影仍佔一定地位)出現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③ 求知:歐洲電影藝術思潮

歐洲篇——電影作為藝術

¨歐洲:思辯與藝術傳統。
¨電影作者:英國自由電影運動、德國青年電影、波蘭電影學派、瑞典新電影、丹麥電影、希臘電影。
¨精神追求:現代主義思潮。存在。荒誕、異化、虛無。
¨藝術探索:電影語言的革命。
首先,歐洲電影比較情緒化,個性突出,節奏不像好萊塢那麼快,結構也比較臉色,故事性不太強,有一種悠然自得的味道。用商業生產的觀點看,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其次,更加重要的是,歐洲人和美國人的文化理念不大相同,歐洲人看重藝術標准,而好萊塢似乎更注重研究標准藝術,也就是能夠適合全人類的口味,因為它恰恰要淡化這種地方色彩,以便於它更方便地進入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這里用得上一句文學術語,沒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

④ 娛樂電影成為持續不退的思潮,其標志應該是()的出現

娛樂電影因此而成為持續不退的思潮, 其標志是(類型片)的出現。

⑤ 世界電影理論思潮是寫什麼的書

《世界電影理論思潮》在總體結構上按照世界電影的演進時序,分階段討論了世界電影史的各個主要時期,同時討論了電影創作中的不同類型、風格和流派,有利於啟發和引導讀者獲取更豐富的電影文化素養。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從書中看到社會及人類思想的改變和發展的進程。

⑥ 中外電影史主要藝術思潮(簡評)

http://www.wenxueboke.cn/book/book2.asp?id=20398136
看看這里

⑦ 20世紀以來的現代藝術思潮有哪些

現代主義是本世紀流行於歐美文壇的一種資產階級的文藝思潮,也是當代西方世界社會危機、精神危機和藝術危機在文藝領域的反映.它語源於法語Moderne,具有最新的、現代的,先鋒的含義.
二十世紀初期,在歐洲的一些大國里,文學藝術的各個領域相繼出現了若干新奇的派別,例如繪畫方面的抽象派,音樂中的反軒調主義,雕刻中的反現實主義,詩歌中的未來主義,小說中的意識流,戲劇里的表現主義等等.到了本世紀二十年代,逐漸匯合而成有社會景物 現代主義思潮,或稱現代派.它的主要特徵是:反對古典的藝術傳統,在題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標新立異,在精神上則帶有歇斯底里的瘋狂性質,作家們著力發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觀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貧乏而空虛的內心世界.他們排斥巴爾扎克式的批判現實主義,認為它呆板、單調、機械;他們崇拜奧地利的病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主張描寫夢境和人的下意識領域,追求表現人們在一瞬間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國".西方學者就把這種鼓吹反現實主義的,主張作家任意妄為和瘋狂自我表現的文藝思想,籠統地稱之為現代主義思潮.
現代主義主要包括本世紀二十年代興起的以德國為中心的表現主義,以義大利為中心的未來主義,以法國為中心的超實現主義,以英國為中心的意識流文學;也包括三十至六十年代興起的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一般認為,英國的喬伊斯,法國的普魯斯特和用德語寫作的奧地利猶太作家卡夫卡,是歐美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
現代派所謂西方現代派美術,是指西方國家從二十世紀初發展起來的現代美術中某些流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達達派、表現派、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等等的統稱.( 波普藝術,一種西方現代美術思潮.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於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表現主義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文學藝術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和奧地利流行最廣.它首先出現於美術界,後來在音樂、文學、戲劇以及電影等領域得到重大發展.表現主義一詞最初是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馬蒂斯畫展上茹利安·奧古斯特·埃爾維一組油畫的總題名.1911年希勒爾在《暴風》雜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現主義」一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1914年後,表現主義一詞逐漸為人們所普遍承認和採用.在德國1905年組織的橋社、1909年成立的青騎士社等表現主義社團崛起.它們的美學目標和藝術追求與法國的野獸主義相似,只是帶有濃厚的北歐色彩與德意志民族傳統的特色.表現主義受工業科技的影響,表現物體靜態的美.

⑧ 老人與海電影的影視特徵或者思潮是什麼

我對絕大多數小說不感興趣,海明威是一個例外。海明威的作品都是那麼的簡單,厚重,舒緩。有時如《大雙心河》般溫暖,令人感動;有時如《拳擊手》般靜默,發人深思;有時如《老人與海》般,低語吟誦,悠揚舒緩。即使是和大馬林魚搏鬥或是與鯊魚搏鬥,雖然激烈,但由於運用細致入微的白描寫作手法,那過程卻也彷彿透過了慢鏡頭似的,清晰深刻地,在我的腦海中回響。
電影採用濕水彩的效果近乎完美的傳達了這一種感覺,當孩子的臉出現在屏幕上,群山幻化成象群時,閱讀時流淌在心間的文字此刻過電一般的在眼前掃過,發自內心的感動無法抑制地湧出。
又一次老人出海,又一次被他的兄弟,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拖著漂向深海。殺死大馬林魚,保護它,與一群一群的鯊魚進行搏鬥,用魚叉、綁在槳上的小刀、船舵軸。他保護大馬林魚如他的生命一般,每次擊退鯊魚,他便得苟延殘喘半刻。不斷的戰斗,不斷地失敗……最後只剩下骨架的大魚,和精疲力盡的老人,早已融為一體。大馬林魚的頑強並沒有讓它逃脫老人的魚線,老人的頑強也沒能保護魚的軀體,他們都在現實面前失敗了。
海明威總喜歡在小說中渲染一種「失敗者情節」,他們往往有著英雄般的氣質卻始終不能擺脫失敗者的命運。但反之,雖然他們不斷失敗,卻仍無愧於他們的英雄氣質,這正是——你可以殺死我,但你不可能打敗我。「倒了血霉」的老人並沒有打破他的漁荒,但這一次出海,無異於他在海天間寫下了一部史詩。史詩歸史詩,失敗歸失敗。但那個才華出眾孩子又巧妙地暗示了我們,老人的靈魂不會消散,依附在好運的孩子身上,老人一定會再次出海,去追尋他的兄弟。海明威作品的魅力就在於此,悲壯的失敗之後重燃微弱堅定的希望,配合上唯美的動畫畫面,一定會縈繞在每個觀者的心間。

⑨ 詳細描述電影的思潮與流派

你這個問題太大,回答起來很吃力,而分數卻是零分,這個,有點不厚道吧?

閱讀全文

與電影有哪些思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怎麼在線截取電影一段 瀏覽:549
yy主播怎麼做電影 瀏覽:274
影音先鋒下載的電影怎麼剪切 瀏覽:88
電影里如何泡方便麵 瀏覽:326
調音師的電影演了什麼 瀏覽:593
電影星河戰隊免費觀看 瀏覽:896
高雄演過的老電影有哪些 瀏覽:257
室友歐美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10
中國的黃一點電影有什麼 瀏覽:914
11月上映的電影還有什麼 瀏覽:175
哪吒鬧海魔童降世電影免費 瀏覽:949
看下一場電影怎麼說 瀏覽:638
如何寫電影腳本 瀏覽:694
騰訊會員怎麼電視看不了電影 瀏覽:618
被禁過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59
龍潭巨獸電影全集免費觀看 瀏覽:286
絕愛電影免費觀看視頻 瀏覽:630
電影殺出重圍好看嗎 瀏覽:131
多麼精彩的一部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327
漢密爾頓超越風速在哪些電影里出現過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