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的楨頻是多少

電影的楨頻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5-09-22 06:16:26

❶ 幀頻什麼意思

幀頻是指每秒鍾放映或顯示的幀或圖像的數量。以下是關於幀頻的詳細解釋:

❷ 電影為什麼播放的時候每秒才24幅畫面不是25幀呢

電影為什麼播放的時候每秒才24幅畫面?

高一些不是效果更好嗎?

每秒播放的畫面就叫做幀率,現在電影採用的就是24幀率

比如說一個守門員做一個精彩撲救,整個過程有10秒鍾,那麼一共就有240幅畫面。

如果我們用2400幅畫面來記錄,那麼細節就會豐富得多。

可是為什麼我們都一直沒能看上更高幀頻的電影?

因為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這個規格,從播放設備到想法都非常難做出改變。

最早的電影放映機如果去查的話,幾乎所有的結果都說是愛迪生發明的。

以愛迪生公司的規模跟研發實力來說,確實在放映發展的各個環節都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但是在愛迪生之前還有更早的人

他就是法國人 路易斯·勒普利斯。

因為它的影響力小。

又在發明公布前夜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結果在歷史上幾乎找不到這個人的名字。

就在勒普利斯失蹤之後兩個月,愛迪生在美國公布了發明。所以現在電影放映機眾所周知的發明人就是愛迪生。

也就是從 勒普利斯 開始。

電影膠片改用了一種叫做賽璐珞的材料。

賽璐珞其實就是塑料所用的舊有商標名稱,是商業上最早生產的合成塑料。

在這之前用的材料是玻璃片,放映或者剪輯都非常不方便。

賽璐璐雖然方便,但是有一個問題是非常容易著火。

播放的時候熱量一高就容易燒起來,燃燒還極為迅速。

你像原來有一部電影叫天堂電影院。

那裡面有一個老的放映員就是在一次膠片的燃燒事故中失明的。

那會兒的膠片不但非常危險,還非常貴。

當時的電影製作人自己也在尋找性價比最高的使用方式。

後來找到一個比較統一的結論,就是每秒鍾至少要播放16張圖片,看上去的效果才能算是流暢。

所以16幀就是最初電影的幀頻。

我們現在看到一九三幾年卓別林的電影,好像是在看快鏡頭一樣。

為什麼?

是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每秒24幀的播放速度,播放了當初是每秒16幀的錄制畫面。

所以就相當於我們在同樣的時間里播放了太多的畫面,所以看起來才像快鏡頭一樣。

那個時候的電影膠片實在太貴了,所以能少用是盡量少用,沒人願意用超過16幀的速度播放。

最早的電影都是沒有聲音的,後來希望加入聲音同步錄制

結果就發現想把聲音也能連貫的印在膠片上,還得繼續往上提高幀頻, 達到最低24幀才可以。

所以電影行業又不得不把16幀提升到24幀。

而這個標准一用就是100多年。

時間到了2001年,任憑哪個劇組拍攝也都不用膠片了。

所以一些大片就開始嘗試用48幀來拍攝。

比如說2012年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但是非常可惜,全球當時只有1150家影院的屏幕支持這個幀頻。

這48幀的版本在中國就始終沒能播放出來。

而那些看了48幀版本的人反應也是出人意料的平靜,好像他們根本沒體會出有什麼不同。

最近一次以提升幀頻為宣傳熱點的電影

是2016年年底 李安拍攝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他用到了120幀。

中國當時只有幾塊屏幕支持播放,不過到現在已經幾年過去了也是沒什麼反應。

所以想見到更高的幀頻的電影的普及,我估計至少再等5年。

現在提升幀頻的阻礙只剩下影院的積極性。

影院不願意投入更多改造的成本。

所以想要看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能等待真正電影行業的危機來臨,或者出現一種必要的強大的需求才可能產生變化。

那個時候觀看高幀率的電影的普及速度會加快。

❸ 電影為什麼是 24 幀

揭示電影幀率的秘密:為什麼是24幀?

電影世界中的24幀標准,其實源於一項深刻的科學原理——視覺暫留效應。自早期無聲電影時期起,人們為了追求流暢的連續畫面,將幀率定在16-24幀/秒之間,這個數字恰好與人類眼睛每秒約10-12幀的視覺暫留現象相契合。1920年代,隨著有聲電影的興起,24幀/秒成為了黃金標准,這一選擇與愛迪生提出的48幀/秒建議不謀而合,旨在提供最自然的觀影體驗。


NTSC標准,美國、加拿大等地的電視標准,以525條掃描線和4:3畫面比例為特色,原本建議每秒30幀,通過兩場交錯掃描實現。1953年,NTSC彩色電視標准誕生,不僅兼容黑白電視,還通過彩色信號在副載波上的設計,使得幀頻略降,線頻也隨之下降。盡管早期各電視台曾有不同標准,但法律訴訟和歷史進程推動了統一,NTSC最終成為主流。1953年,NBC電視劇首次採用NTSC彩色系統,RCA公司隨之推出首台NTSC彩色攝影機,這一標准迅速擴展至美洲及日本,而歐洲則主要採用PAL制式,其圖像頻率為50Hz。


PAL電視標准更為靈活,支持不同解析度,如巴西的M廣播格式。大部分PAL電視兼容各種格式,但NTSC信號可能會遇到兼容性問題。進入數字時代,電影製作開始探索更高的幀率,如《霍比特人》的48幀,以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60幀和120幀。而《阿凡達2》的傳聞中,48幀也被提及,這表明隨著技術進步,幀率的選擇正日益受到成本和藝術表達的雙重考量。


總結來說,24幀是電影的傳統基準,它源於視覺暫留原理,經過歷史的沉澱與技術的迭代,既滿足了視覺舒適度,又為電影藝術提供了無限可能。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或許會出現更多幀率選擇,但24幀的魔力,仍將在銀幕上繼續發光發熱。

❹ 幀頻什麼意思

幀頻是指每秒鍾放映或顯示的幀或圖像的數量。以下是關於幀頻的詳細解釋:

綜上所述,幀頻是評估動畫或視頻播放流暢度和連貫性的重要指標,其設置需遵循行業標准並根據具體應用場景進行調整。

閱讀全文

與電影的楨頻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看電影總會睡覺 瀏覽:763
電影院新開業有哪些新電影 瀏覽:630
如何看暴風影音上的vip電影 瀏覽:638
成龍演的的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391
電影電視節目為什麼要剪輯 瀏覽:560
2小時電影多少內存 瀏覽:599
免費著心火電影 瀏覽:756
海王人設崩塌是什麼電影 瀏覽:496
推薦好看又值得回味的電影 瀏覽:904
蘋果自帶的電影怎麼不能 瀏覽:985
電影三生三世好不好看 瀏覽:608
三國演義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218
好看的家庭劇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70
電影加盟投資多少 瀏覽:885
外國美女av系列電影有哪些 瀏覽:503
電影的楨頻是多少 瀏覽:40
哪裡可以看免費的印度電影 瀏覽:776
火雞電視劇叫什麼電影 瀏覽:243
淘寶上買電影如何不被投訴 瀏覽:225
兒童新出的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