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長達半年疫情期間,電影行業是否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在疫情期間,電影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電影行業是應該是受這次疫情影響最大也是損失最直接的行業,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下發通知,7月20日全國各地有序恢復營業,直至7月20日,全國影院已經停業175天。
雖然影院恢復開業,但是百分之九十的影院並不覺得疫情後短期內可以恢復活力,很多影院認為,要達到疫情前的觀影狀態,至少需要3到6個月,還有將近4成的影院認為需要半年以上才可以恢復。即使開業也要減少與朋友相約一起看電影,在影院內少說話記得戴口罩,每人隔著一個座位,因為這些也減少了恢復後人們看電影的熱情。
『貳』 近60%影院關門,疫情對電影市場的沖擊為何如此致命
提起電影,很多人都喜歡去電影院觀看,可是自從有了疫情,根據疫情防控政策,只要是疫情沒有得到控制的時候,各個場合都不能聚集,其中就包含電影院,疫情的反反復復導致很多電影院經營不下去,將近60%影院關門,疫情之所以會對電影市場的沖劑這么的致命,主要原因有2點,第一為了疫情的防控,人多的場合就得關閉;第二疫情沒有被根除,並且一直在變異,所以電影院也經常關閉,這樣導致影院沒有資金支撐下去,自然就讓關門,要不然就是在賠錢,這種情況想要改善只能期待疫情被徹底消滅。
三、電影市場想要改變狀態就得從其他途徑想掙錢的方法。
如今近60%影院關門也從側面證明了疫情對於電影市場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就需要從其他途徑找到市場的突破口,比如可以在線上進行超前點播,或者是上映的電影在電腦上付費播放,這樣才能得到一些盈利,要不然可能就比較虧。
『叄』 近60%影院關門 還能挺過疫情嗎
近60%影院關門,是很難能挺過疫情的。
疫情暴發以來,影院已經成為受打擊最重的營業場所之一。不通風、長時間聚集等因素疊加,使得影院被想像成一個危險的病毒傳染源。
相比於疫情的困擾,另一個問題更難解,電影產業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循環:觀眾覺得影院沒那麼多好電影,所以不願意去影院,導致上座率低、票房低迷;片方看到票房低迷,不願意投錢拍大片,就更沒有足夠的優質片源,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片荒。
2022年3月份,全國影院營業率跌至50%以下,是自影院復工以來最低點。每場平均1.8人,近六成影院關門。這是10年來,除疫情影響被要求全部停工外,單月票房第一次跌破10億。
受疫情影響全國暫停影院3690家:
2022年3月14日電,拓普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截至3月14日11點,全國暫停影院數為3690家,暫停影院佔全國影院數的29.77%,票房份額為29.42%。其中全國有40座城市影院全面暫停,市場份額佔比為15.7%。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受疫情影響全國暫停影院3690家 占影院總數29.77%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網-平均每場只有1.8人,近60%影院關門!還能挺過疫情嗎?
『肆』 全國有近60%影院關門了,疫情對哪些行業的打擊比較嚴重
常見的行業中餐飲業影響最大,再就是服裝業。餐飲旅遊酒店交通這幾樣行業都是一體的,有一行行業收到影響,其他都會有影響的,還有餐飲行業。
總之,疫情改動了我們的生活,改動了我們的習氣,對經濟開展更是影響宏大。在間隔我們生活最近的行業中,我以為疫情對以上這幾個行業影響比擬大。